探校vlog:在英国百年古堡女校读书是种什么体验

puppy

嘿,你是不是也对英国古堡女校充满好奇,总觉得那儿就像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这次我就带你来一次沉浸式“云探校”,看看在百年历史的城堡里读书、生活到底是什么样。我们不仅会逛遍复古的图书馆和温馨的宿舍,还会带你看看这里超赞的小班教学,感受老师把每个学生都当“宝”的氛围。传说中的英式下午茶、马术课是不是真的天天有?在纯女校的环境里,大家又是怎么变成又酷又飒的姐妹?快点开vlog,所有答案都在里面!

探校前的小贴士

别只看颜值:城堡很美,但教学质量、师资和大学去向才是硬道理。记得查学校的A-Level/IB成绩和毕业生去向报告。

“女校”不等于“与世隔绝”:很多女校会和附近的男校举办联谊活动、学术竞赛和舞会,社交圈子并不封闭。

费用不止是学费:马术、高尔夫、一对一乐器课通常是额外收费的。申请前一定要和家人确认好预算清单。

感受“气场”: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参加学校的开放日或和在校生聊聊。每个学校的文化氛围(校风)都很不一样,找到和你“气场”相合的最重要。


探校vlog:在英国百年古堡女校读书是种什么体验

哈喽,各位在lxs.net潜水的姐妹们!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专注带大家“云探校”的小编Cynthia。

上周我发了个朋友圈,问大家对英国留学最好奇的是什么。结果,后台私信直接被轰炸了,十条里有八条都在问同一个问题:“小编小编,在英国那种像哈利波特电影里的古堡女校读书,到底是什么感觉啊?是不是跟演电影一样?”

我太懂这种感觉了!记得我当年申请学校的时候,我妈正迷上《唐顿庄园》,天天指着电视里那些宏伟的城堡说:“闺女,你看这学校好不好?以后出门就是大草坪,周末还能喝下午茶!” 而我呢,脑子里全是霍格沃茨的移动楼梯和公共休息室,觉得能在那种地方读书,简直是小说主角才有的待遇。

这种好奇、向往,又带点“我不配”的忐忑,几乎是每个留学生都经历过的。这些学校的照片看起来太梦幻了,梦幻到不真实,让人觉得门槛高不可攀,或者生活方式离我们太遥远。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为了打破这层神秘的滤镜,我这次特地联系了一位正在英国百年女校就读的朋友,让她带着我们来了一次沉浸式的“vlog探校”。所以,今天这篇文章,你完全可以当成一个视频来看。准备好你的零食和饮料,坐稳了,我们的古堡探险之旅,现在开始!

第一站:走进现实版的“魔法城堡”

“Cynthia,你准备好了吗?欢迎来到我的学校!” 视频那头,朋友Clara正站在一扇巨大的、刻着校徽的橡木门前,笑得一脸灿烂。她身后,是一座用蜜色石头砌成的宏伟建筑,爬山虎顺着墙壁攀缘,古老的尖顶直指天空,阳光下美得像一幅油画。

“哇,这……这是你每天上学的地方?” 我承认我有点失态了。

Clara笑着把镜头一转,我看到了连绵起伏的绿地、精心修剪的花园,甚至远处还有一个小湖泊。“我们学校坐落在超过700英亩的萨里郡公园里,” 她说,“有时候我都在想,每天上学就像是穿越到了某个国家公园。” 她说的学校,是英国著名的Woldingham School,一所拥有超过180年历史的天主教女校,其主楼是一座令人惊叹的19世纪豪宅。

这种体验,在英国顶尖寄宿学校里并不少见。比如肯特郡的Benenden School,校园大到像个度假村;还有多塞特郡的Sherborne Girls,整个学校和古老的小镇融为一体,你分不清哪里是校园,哪里是风景。走在这些学校里,你踩着的石板路可能比一些国家的历史还要悠久。空气里弥漫的不是书本的油墨味,而是一种混合着青草、旧木头和历史沉淀的奇特味道。

“刚来的时候,我真的每天都在迷路,” Clara一边带我们穿过长长的、挂满历届优秀学生肖像的走廊,一边吐槽,“感觉这里的每一块砖头都有故事。你知道吗,我们学校的教堂彩绘玻璃,是著名设计师的作品,二战的时候还特地被拆下来保护,战后才装回去。”

这种感觉真的很奇妙。它不是主题公园里刻意营造的复古,而是一种活生生的历史感。你在这里学习、生活,感觉自己也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这种环境带来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熏陶。它会让你不自觉地挺直腰背,说话放低声音,对周围的一切都心生敬畏。

第二站:图书馆与教室,学习是场“私人订制”

“好了,现在带你去看我们学校的‘霍格沃茨大礼堂’——图书馆!” Clara推开一扇沉重的木门,镜头里出现了一个挑高极高的空间。一排排深色的木质书架直抵天花板,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洒进来,空气中漂浮着细小的尘埃,安静得只能听到翻书的沙沙声。

“美到窒息,” 我只能想到这个词,“在这里写论文,灵感都会多一些吧?”

“绝对的!而且你看,” 她把镜头对准一个角落,“这里有专门的‘Oxbridge’辅导区,准备申请牛津剑桥的学姐们会在这里接受一对一的指导。”

这才是古堡女校学习体验的核心——极致的个性化关注。大家总被城堡的外表吸引,但真正让这些学校傲视群雄的,是它们无与伦比的师生比和教学模式。

根据英国私立学校委员会(ISC)2023年的最新报告,英国私校的平均师生比是1:8.8。这意味着什么?在国内,一个班四五十人是常态,老师能记住你的名字就不错了。而在这里,一个A-Level的班级可能只有5、6个学生,甚至更少。

Clara的历史课班上只有4个同学。“我们上课根本不像上课,更像是在开圆桌会议。”她说,“老师会抛出一个议题,比如‘你认为维多利亚时代的工业革命对女性地位的改变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然后我们就开始自由讨论,甚至互相辩论。老师的角色更像一个主持人,引导我们的思路,而不是灌输标准答案。”

这种教学方式,会让每个学生都“无处可藏”。你不可能在课堂上走神、玩手机,因为老师每时每刻都在关注你,期待你的发言。Clara说她刚来时压力巨大,因为她习惯了被动听讲,很怕说错。但很快她就发现,这里的老师鼓励“有价值的错误”,他们认为提问和质疑比完美的答案更重要。

她的化学老师,会因为她在实验中提出了一个新颖的假设,而专门花半小时和她一起设计一个新的验证实验。她的文学导师,会在她的论文草稿上写满密密麻麻的批注,细致到某个词语用得是否精准。“感觉自己不是流水线上的一个产品,而是被精心雕琢的一块璞玉。” Clara这样总结道。

第三站:宿舍生活,“姐妹会”是怎样炼成的

离开了学术区,Clara带我们走向了宿舍楼。很多人想象中的古堡宿舍,可能是阴冷、昏暗,甚至有点闹鬼的。现实却完全不同。Clara的房间虽然不大,但布置得非常温馨,窗外就是一片绿地。墙上贴着和朋友们的合照,书桌上摆着家人的照片。

“我们的宿舍是按‘House’分的,就像哈利波特的四个学院一样,” 她介绍道,“每个House都有自己的颜色、标志和传统,我们会一起参加各种比赛,比如辩论赛、划船比赛、烘焙大赛,竞争超激烈的!”

这个“学院制(House System)”是英国寄宿学校的灵魂。它不是简单地把学生按年龄分到不同楼层,而是创造了一个个小的“家庭”。每个House都有一位“Housemistress”(舍监妈妈),她就像这个大家庭的家长,关心你的学习、生活甚至情绪波动。还有高年级的学姐担任“Head of House”或“Prefect”,她们会像亲姐姐一样,在你刚来想家的时候给你一个拥抱,在你搞不定作业的时候给你讲题。

根据英国寄宿学校协会(BSA)的一项调查,超过90%的寄宿生认为他们在学校有很好的朋友和强大的支持网络。这种支持,在留学生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Clara分享了一个故事。她刚到英国的第一个中秋节,特别想家,一个人躲在房间里偷偷抹眼泪。她的舍监妈妈发现了,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晚上把整个House的女孩们都召集到公共休息室,说要办一个“国际美食之夜”。英国女孩烤了苹果派,韩国女孩做了泡菜饼,而舍监妈妈则“变”出了一袋汤圆,让Clara教大家怎么煮。“那一刻,我真的觉得这里就是我在英国的家。”

在这样的环境里,女孩们之间的关系变得非常紧密。她们一起学习,一起八卦,一起为了House的荣誉而战,也一起分担彼此的烦恼和喜悦。这种朝夕相处培养出的“姐妹情”,是走读学校很难体验到的,也是她们未来人生中非常宝贵的一笔财富。

第四站:下午茶和马术课?现实与传说的交汇

“好了,现在来回答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是不是天天喝下午茶,骑马上学?” 视频里的Clara做了个俏皮的鬼脸。

“当然不是啦!” 她笑道,“下午茶通常是在周末,或者有特殊活动的时候,Housemistress会组织。它更像一种社交技能的培养,教我们如何在正式场合得体地与人交流。” 至于马术,这确实是很多顶尖女校的王牌项目,比如Stonar School,甚至拥有自己的英国马术协会认证的赛场。

但把这些学校的生活简单地等同于“贵族消遣”,就太片面了。Clara的课外活动清单,可能会让很多“鸡娃”家长都感到惊讶:周一是学校的管弦乐队排练,她是第二小提琴手;周二是辩论社的常规训练,她们正在备战全国比赛;周三是编程俱乐部的活动,她们小组在做一个帮助社区老人购物的App;周四是社区服务,她会去附近的慈善商店做义工;周五晚上,则是戏剧社的彩排,她们正在排演莎士比亚的《第十二夜》。

这才是这些学校课外活动的真相:它们不是为了让你的简历更好看,而是真正地在探索你的潜能,培养你的综合素养。在这里,体育不仅仅是强身健体,更是培养团队合作和坚韧不拔的精神。Clara参加的划船队,每天早上五点半就要起床去河边训练,无论刮风下雨。“那种和队友们一起向着终点冲刺,累到虚脱却无比快乐的感觉,真的会让人上瘾。”

艺术和戏剧,则是在培养你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你可能会在一个学期内,从零开始学会演奏一种乐器,或者在学校堪比专业剧院的舞台上,自信地念出大段的台词。这些经历带给你的自信和视野,是任何课本都无法给予的。

第五站:纯女校,是束缚还是解放?

文章写到这里,我知道很多人心里还有一个终极疑问:在纯女校的环境里,会不会变得不擅长和男生打交道?会不会太“dramatic”?

这曾经也是Clara最大的顾虑。但她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事实恰恰相反。在一个没有男生的环境里,女孩们反而被“解放”了。

“在这里,没有人会觉得物理、编程是‘男生的学科’,也没有人会因为你竞选学生会主席而说你‘太有野心’。” Clara说。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根据英国女校协会(GSA)的统计,在女校,选择学习A-Level物理的女生比例,是男女混校的2.5倍。她们更愿意尝试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是“男性化”的领域,也更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领导才能。

学校里所有的领导岗位,从学生会主席到各个社团的社长,都由女生担任。她们从小就被鼓励去领导、去决策、去承担责任。这种环境塑造了一种独特的“姐妹文化(Sisterhood)”:我们互相支持,也互相竞争,但最终我们都希望彼此变得更好。

“我们会为朋友在学术上取得的成就而真心喝彩,也会在她竞选失败时给她最大的安慰。我们学会了如何欣赏和赞美同性,而不是嫉妒和猜忌。” Clara说,“这种强大的女性支持网络,让我觉得未来无论遇到什么挑战,我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至于社交,也完全不用担心。这些女校通常会和附近顶尖的男校(比如伊顿公学、哈罗公学)定期举办各种联谊活动,从辩论赛、音乐会到社交舞会,机会非常多。在这种更正式、有主题的场合下,大家反而能更好地进行有深度的交流,而不是停留在青春期的懵懂好感上。

好了,今天的“云探校”vlog到这里就要告一段落了。

看完Clara的分享,你是不是对古堡女校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不是遥不可及的童话,也不是与世隔绝的修道院。它更像一个充满机会的魔法世界,在这里,历史的厚重感与最前沿的教育理念奇妙地融合在一起。

所以,如果你是一个独立、有主见,渴望在一个能让你毫无顾忌地闪闪发光的舞台上挑战自己的女孩,那么,这样的学校或许真的值得你放进考虑清单里。

当然,选择学校就像谈恋爱,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城堡虽美,但更重要的是城堡里的“人”和“灵魂”是否与你契合。别被那些华丽的照片迷住双眼,去深入了解它的课程、它的文化,去听听在校生的声音。

最终,你要找的不是一个现实版的霍格沃茨,而是一个能帮助你写下属于你自己魔法篇章的地方。祝你好运,未来的女魔法师们!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19688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