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德华速看!德国签证迎来重磅新规

puppy

在德国奋斗的宝子们,快来看!关乎咱们前途的签证政策真的迎来重磅更新啦!这次新规简直是诚意满满,不仅找工作、拿永居的门槛又双叒叕降了,连留学生打工时长限制都放宽了。更给力的是,大家心心念念的“接父母来德团聚”也首次有了明确可能性!这些变化直接关系到咱们毕业后的去留和长远规划,里面的细节和隐藏福利可不少,赶紧来做功课,看看怎么抓住这波政策红利吧!

德国新移民法核心福利一览
学生党福利:每年兼职工作时长从120个全天增加到140个全天。
蓝卡申请门槛:普通职业年薪要求降至约45,300欧元,紧缺职业和应届生降至约41,042欧元(2024年标准)。
工作签证松绑:只要有大学文凭,不强制要求工作内容与专业完全对口。
永居加速:持蓝卡最快21个月(B1德语)拿永居;技术人才签证3年即可申请(原4年)。
父母团聚破冰:首次明确,满足特定条件的专业人才可以为父母及岳父母/公婆申请家庭团聚签证。

在慕尼黑留学的小A最近有点焦虑。硕士毕业典礼的激动劲儿还没过,18个月的找工作签证就像一个倒计时沙漏,每天都在提醒她时间的紧迫。看着身边学计算机的朋友轻松拿到高薪Offer,再看看自己手里那份市场营销专业的简历,小A心里直打鼓。

“这个岗位我很喜欢,也很有把握,但对方开出的起薪是4万8千欧一年,够不上普通蓝卡的线啊……” 她对着电话跟爸妈吐槽,“要是为了凑够蓝卡那个五万多的年薪,就得去找那些我不喜欢,甚至有点坑的大公司,我真的不甘心。”

挂了电话,小A习惯性地刷着我们留学生网站(www.lxs.net),一条加粗的标题瞬间抓住了她的眼球:《德国新移民法正式生效,留学生迎来史诗级利好!》。她点进去一看,眼睛越瞪越大,心跳也开始加速。薪资门槛降低、工作不再限制专业、甚至连拿永居都更快了……她感觉自己紧锁的眉头,好像一下子就舒展开了。

相信很多在德国奋斗的宝子们,都和小A有过类似的挣扎和迷茫。我们远渡重洋,熬过无数个图书馆的夜晚,为的就是毕业后能有一个更好的选择权。而这次,德国政府似乎真的听到了我们的心声,用一部全新的《技术移民法》(Fachkräfteeinwanderungsgesetz)给了我们一个大大的拥抱。这波改革绝不是小打小闹,而是从读书、找工作到拿永居、家庭团聚,全方位地给我们“开绿灯”。里面的细节和隐藏福利特别多,今天小编就带你逐条盘一盘,看看这波政策红利到底要怎么接住!

一、钱包和经验双丰收:学生兼职时长“喜提”加量

咱们先从学生时代说起。在德国,每个留学生都绕不开“打工”这个话题。无论是去餐馆端盘子赚点生活费,还是在公司做Werkstudent(兼职学生工)积攒宝贵经验,都得遵守那个每年“120个全天或240个半天”的工作时长限制。

这个规定,在以前可能还够用。但现在物价飞涨,尤其是在慕尼黑、柏林这样的大城市,房租和生活成本压得人喘不过气。很多同学都觉得这个时长有点捉襟见肘。

比如我认识的在亚琛工大读机械的学霸小马,他同时拿到两家顶级车企的Werkstudent offer,两边的工作内容他都超想体验。可一算时间,如果两份工作都接,肯定会超过120天的限制,最后只能忍痛割爱,放弃了一个。他当时那个纠结啊,“感觉错过了一个亿的经验值”。

现在,好消息来了!根据新法规,从2023年3月起,非欧盟国家留学生的兼职工作时长,已经从每年120个全天(或240个半天)正式上调至140个全天(或280个半天)!

别小看这多出来的20个全天。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你每个月可以多工作将近2天。按照德国学生工最低时薪12.41欧元(2024年标准)来算,每天工作8小时,这20天就能让你多赚近2000欧元。这笔钱,够你多交好几个月的房租,或者来一趟说走就走的欧洲旅行了。

更重要的是,对于像小马那样的同学,现在他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同时接受两份宝贵的实习。更多的实习经历,不仅能让你的简历在毕业时闪闪发光,还能帮你提前构建人脉网络,毕业后找工作自然就水到渠成。这波操作,可以说是既给了“面子”(经验),又给了“里子”(金钱),诚意十足!

二、毕业找工作?恭喜你进入“简单模式”

毕业后的身份转换,是所有留学生最核心的痛点。而这次新规,可以说就是对准这个痛点来了一剂“猛药”。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欧盟蓝卡门槛史诗级降低,和技术人才签证的专业限制“松绑”。

首先,咱们的“梦中情卡”——欧盟蓝卡,申请门槛大跳水!

蓝卡的好处不用多说:审批快、福利好、家属过来不用考语言、拿永居速度超快。但之前它最大的“槽点”就是那个高高在上的年薪要求。

在2023年以前,普通职业申请蓝卡的年薪线是58,400欧元。这是什么概念?对于一个刚毕业的文科或商科硕士生来说,第一份工作能拿到这个薪水,几乎是天方夜谭。

现在,请看好这个颠覆性的变化!根据2024年的最新标准:

  • 普通职业蓝卡的年薪门槛,直接降到了45,300欧元

  • 紧缺职业(比如IT、工程、医疗、自然科学、教育等)以及毕业不超过三年的“职场新人”(Young Professionals),门槛更是低至41,041.80欧元

这个降幅有多夸张?我们来算一笔账。普通职业的门槛直接砍掉了13,100欧元,降幅超过22%!4万出头的年薪,对于德国硕士毕业生来说,是一个非常现实和普遍的起薪水平。这意味着,绝大多数毕业生,只要找到一份正常的全职工作,就能够到蓝卡的门槛!

文章开头提到的小A,她的那个4万8千欧的Offer,在新规下,申请蓝卡绰绰有余!她再也不用为了身份去委屈自己做不喜欢的工作了。选择权,第一次真正回到了自己手里。

不仅如此,紧缺职业的清单也扩大了。现在连兽医、教师、物流、儿童保育等职业都被纳入了进来。如果你是IT大神,甚至没有大学学位,只要能证明有至少三年的相关专业经验,同样可以凭着41,041.80欧元的年薪拿到蓝卡。德国为了“抢人”,这次真的是拼了。

其次,普通工作签证(技术人才签证)不再死磕“专业对口”。

对于那些所学专业比较“冷门”或者“万金油”的同学来说,这绝对是天大的好消息。以前申请工作签证,外管局的官员会拿着放大镜审查你的工作内容和你大学修过的课程,看看是否“匹配”。很多学哲学、历史、艺术的同学,想转行去做项目管理、市场运营,往往会因为“专业不对口”被卡住。

现在,根据新法 § 18a 和 § 18b,规则改了:只要你拥有德国认可的大学学位,你就可以从事任何领域的合格工作(qualifizierte Beschäftigung),不再需要工作和专业严格挂钩。

我身边就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朋友小C,日耳曼文学硕士,文笔超好,但对口的工作机会寥寥无几。他其实对互联网公司的用户增长很感兴趣,也自学了很多技能。但按老规矩,他一个学文学的,想拿互联网运营的工签,难于上青天。新规一出,他立刻投了一家电商公司的运营岗,面试官对他德国文化背景和优秀的文案能力非常满意,当场就给了Offer。现在,他的签证已经顺利办下来了。他说:“感觉一下子从死胡同里走了出来,前面是一片开阔地。”

这个改变,极大地解放了我们留学生的职业选择,尤其是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宝子们。你的大学文凭,现在更像是一张进入德国职场的“入场券”,而不再是限制你发展的“紧箍咒”。

三、永居之路“大提速”,安全感触手可及

在德国长期发展,一个稳定的身份是安全感的最大来源。而“永居”(Niederlassungserlaubnis),就是我们奋斗的终极目标之一。这次新规,也把这条跑道大大缩短了。

对于持有蓝卡的同学来说,拿永居的速度本来就很快,现在更是快上加快。

规则是这样的:

  • 如果你有德语B1水平,持有蓝卡并缴纳养老保险21个月后,就可以申请永居。

  • 如果德语水平暂时没到B1,那么缴纳养老保险27个月后,也可以申请。

这个21个月的规定,简直是逆天。想一下,你硕士毕业,找到工作,从入职那天开始算,不到两年,你就可以把德国永居拿到手了。这种稳定性和确定性,在全球发达国家里都是非常罕见的。

在法兰克福做金融的小D,去年毕业后就凭着新规的低门槛拿到了蓝卡。他德语底子不错,最近正在猛攻B1。他的计划是,拿到永居后就把国内的女朋友接过来结婚。他说:“以前觉得拿永居是很遥远的事,现在目标就在眼前,感觉每天工作都充满了干劲。有了永居,我才算真正在这里扎下根,才敢去做更长远的人生规划。”

对于持有普通技术人才签证的同学,拿永居的时间也缩短了。

以前,你需要持有工作签证满4年才能申请永居。现在,这个时间缩短到了3年

还有一个对我们德国毕业的留学生超级友好的“隐藏福利”,其实这个规定一直有,但结合新规的低门槛,它的威力被放大了:如果你是德国大学的毕业生,你只需要持有工作签证并缴纳养老保险满24个月(也就是2年),就可以申请永居!

看到了吗?无论你走蓝卡通道还是普通工签通道,只要你是德国高校毕业生,德国都为你准备了一条“快速通道”。整个逻辑链是这样的:新法让你更容易找到工作并获得合法身份 → 拿到身份后,德国毕业生的特殊优待让你能以最快速度拿到永居。环环相扣,全是福利。

四、家的温暖:接父母来德团聚,梦想照进现实

这可能是本次新规中最让人激动,也最能触动我们中国留学生内心柔软之处的一条。

作为家里的独生子女,我们最牵挂的就是远在万里之外的父母。随着他们年岁渐长,我们多希望能够把他们接到身边,亲自照料。但在过去,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德国的家庭团聚政策,通常只适用于配偶和未成年子女。想接父母过来,除非是满足极其苛刻的“极端困难”(außergewöhnliche Härte)条件,成功率微乎其微。

这份对父母的亏欠和担忧,是很多留德华人心中一个说不出的痛。

而现在,新移民法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从2024年3月1日起,新法案增加了一个条款(§ 36 Abs. 3 AufenthG),首次明确允许技术人才(Fachkräfte)为自己的父母,甚至是配偶的父母(岳父母/公婆)申请家庭团聚签证!

这个消息有多重磅?我在留学生群里看到这条新闻时,群里瞬间“炸”了。很多人都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简直是历史性的突破”。

当然,这个“福利”是有前提条件的。最核心的一条是,申请人必须能够完全负担父母在德国的所有生活开销,包括医疗保险,不能占用德国的社会福利。这意味着你需要有相当可观的收入。

具体需要多少收入?这个没有一个固定的数字,外管局会根据你家庭的人口、所在城市的房租水平等因素综合计算。可以预见,这个门槛不会低。但这和之前“完全没可能”相比,已经是天壤之别。

在斯图加特做工程师的老王,来德快十年了,事业有成,唯一的遗憾就是父母在国内,身体也不太好。他说:“以前我想都不敢想这件事。现在法律给了明确的可能,我就有了一个奋斗的目标。我知道要赚更多的钱,要换一个更大的房子,但我知道我努力的方向是能让家人团聚。这种感觉,太不一样了。”

这条新规,给无数像老王一样的留德华带来了希望。它不仅仅是一条法律条文,更是一种人道主义的关怀,承认了我们作为子女对父母的责任和情感羁绊。它让我们在异国他乡的奋斗,多了一份对家庭的期盼和归属感。

好了,宝子们,这次德国签证新规的“干货”就先扒到这里。你看,不管是还在校园里奋斗的你,还是刚踏入职场的你,亦或是已经在德国打拼多年的你,这波政策红利,总有一款适合你。

德国现在是真的缺人,尤其是有知识、有技能的年轻人。这扇越开越大的门,对我们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机遇。所以,现在该做什么?

如果你还在读书,别犹豫,德语赶紧学起来,B1是基础,C1是王炸。利用好多出来的打工时间,去你心仪的公司实习,把简历刷得漂漂亮亮的。

如果你正在找工作,大胆一点,自信一点。你的选择面宽了很多,别被过去的条条框框束缚住。薪资谈判的时候,心里要有个谱,说不定那个你觉得差一点的Offer,就够上新的蓝卡线了。

如果你已经工作了,赶紧拿出自己的合同和工资单,算算自己离拿永居还有多远。说不定,你已经可以开始准备材料,递交申请了!

时代的一粒沙,落在我们每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而时代的一次政策转向,落在我们头上,可能就是一阵能把我们吹向更高处的风。这阵风已经来了,咱们要做的,就是调整好自己的帆,迎风而上。加油吧,留德华们!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19685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