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SW新生必看,保姆级入学攻略在此

puppy

拿到offer的兴奋劲儿是不是还没过,就开始为接下来的报到、选课头秃了?别慌,这篇超详细的保姆级攻略就是你的“过来人”学长学姐!我们手把手带你搞定复杂的选课系统,告诉你去哪儿领学生卡、怎么激活账号,还有O-Week怎么玩才最尽兴。不仅如此,从办交通卡、银行卡,到校园里有哪些宝藏食堂和自习点,这些新生最关心的问题,我们都帮你整理好了。总之,从落地到开学,所有你担心的、想问的,这里都帮你捋得明明白白,让你告别手忙脚乱,轻松开启你的UNSW新生活!

UNSW新生报到速查清单
☐ 激活账号:拿到CoE后第一时间激活你的zID,这是你所有校园系统的通行证。
☐ 接受Offer & Enrol:登录myUNSW,接受录取并完成第一学期的选课(Enrolment)。
☐ 领取学生卡:抵达悉尼后,带上护照和签证去The Nucleus学生中心领取。
☐ 办理手机卡 & 交通卡:机场或市区办理手机卡,购买一张Adult Opal卡用于公共交通。
☐ 开设银行账户:带上护照、CoE和住址证明去银行办理。
☐ 参加O-Week:开学前一周必须参加!熟悉校园、认识新朋友、加入社团。

还记得我刚到悉尼的那个下午吗?一个人拖着两个30公斤的行李箱,站在Kingsford的Anzac Parade上,看着谷歌地图上那个小蓝点,感觉自己和这个城市格格不入。手机里躺着一堆待办事项:激活学生账号、注册课程、办银行卡、买公交卡……千头万绪,简直比考雅思还让人头大。那一刻的茫然和无助,我猜,即将踏上这片土地的你,可能也感同身受。

别怕,当年的我手忙脚乱踩过的坑,今天就是来帮你填平的。这篇攻略不是冷冰冰的官方指南,而是一个“过来人”学长,想和你聊聊,怎么轻松搞定从落地到开学的一切。咱们不搞那些虚的,直接上干货!

第一关:人在国内,搞定“数字身份”

在你打包行李、幻想澳洲阳光沙滩之前,有几件至关重要的事必须在网上完成。搞定它们,你才能在UNSW的世界里畅通无阻。

激活你的zID:校园万能钥匙

zID是什么?简单说,就是你在UNSW的身份证号,比如z5123456。从你选课、登录学校wifi、使用图书馆、查看成绩,到接收学校邮件,所有的一切都离不开它。所以,拿到录取通知书(Offer)和入学确认函(CoE)后,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激活它。

过程很简单,去UNSW的Identity Manager网站,按照提示输入你的学生ID和个人信息,设置一个足够复杂的密码。友情提示:这个密码一定要记牢!有个朋友刚开学就忘了密码,结果连Moodle(我们的线上课程系统)都登不上去,第一周的课件全错过了,那叫一个惨。

Enrolment:一场没有硝烟的选课大战

激活zID后,真正的挑战来了——选课(Enrolment)。UNSW采用的是三学期制(Trimester),一年三个学期(Term 1, 2, 3),每个学期通常为10周。作为一名全日制学生,你一般每个学期需要修3门课,也就是18个学分(UOC)。一年下来,标准负荷是8门课(48 UOC),但很多学生会选择每年修6-7门课,把战线拉长一点。

选课的战场就在myUNSW。登录后,你会看到一个叫“Enrolment”的板块。点进去之前,请务必打开你的“武器库”——UNSW Handbook。

Handbook是你专业的官方说明书,上面详细列出了你毕业需要完成的所有课程,包括核心必修课(Core Courses)、专业选修课(Prescribed Electives)和自由选修课(General Education)。

举个例子,假如你是商学院(Business School)的大一新生,你的Handbook会告诉你,第一学期必须修COMM1100和COMM1110这两门核心基础课。然后你可以在推荐的课程列表里再选一门。千万不要自己瞎选,不然可能因为没修前置课程(Prerequisite)导致后续课程无法注册,或者修了不计入毕业学分的课,白白浪费几千刀学费。

选课时,你会发现每门课都有不同的上课时间组合,包括Lecture(大课)、Tutorial(小班辅导课)和Lab(实验课)。这时候,一个叫“Crossangles”的神器网站就派上用场了。你可以把想选的课加进去,它会自动帮你排列组合,生成一张张没有冲突的课程表,非常直观。去年T2,我一个朋友就因为手动排课,把两节Tutorial排在了同一时间,开学第二周才发现,手忙脚乱去申请换课,结果心仪的时间段早就满员了。

记住,热门课程和好的时间段都是靠抢的!选课通道一开放,全球各地的UNSW新生都会涌入系统,那场面不亚于双十一零点抢购。所以,提前研究好Handbook,规划出几套备选方案,开放时快准狠地提交,才是王道。

第二关:落地悉尼,72小时生存指南

当你终于踏上悉尼的土地,呼吸到第一口新鲜空气时,兴奋之余,请立刻切换到“任务模式”。接下来的72小时,是你为新生活打下基础的关键时期。

领学生卡:拿到你的“校霸”通行证

你的UNSW学生卡不仅是身份证明,还是你的图书馆借书卡、部分教学楼的门禁卡、考试入场凭证,甚至在校外很多商店都能享受学生折扣。这张卡,越早拿到手越好。

领取地点在校园的中心——The Nucleus Student Hub。它位于主图书馆(Main Library)的一楼,非常好找。你需要带上你的护照和电子版CoE。工作人员会核对信息,现场给你拍一张(可能会很丑,请做好心理准备的)照片,然后当场制卡。2023年T3开学高峰期,The Nucleus排队队伍一度从室内排到了图书馆外的广场上,等了快一个小时。所以,建议你避开午饭等高峰时段,或者干脆在O-Week开始前就去办理。

搞定交通:一张Opal卡走天下

在悉尼,公共交通系统都靠一张叫Opal的卡。无论是公交、火车、轻轨还是轮渡,上车刷一下,下车再刷一下,自动扣费。你可以在任何一家便利店(比如7-Eleven)或火车站买到,建议直接充值40-50澳元备用。

这里要特别强调一点:大部分国际留学生,是没有资格购买半价的Concession Opal Card(学生优惠卡)的!只有那些接受特定澳洲政府奖学金的学生才可以。所以,请老老实实购买蓝色的Adult Opal Card。被查到用错卡,罚款可是相当高的,大约是200澳元起步,还会留下不好的记录。

从UNSW主校区(Kensington)到市中心(Central Station)坐轻轨L3线,单程票价大约在3.2澳元左右,全程不到25分钟,非常方便。如果你住在Randwick或Kingsford,遍地的公交线路也能带你去任何地方。

开银行账户:告别现金时代

澳洲是一个高度依赖银行卡的国家,你很快会发现,连买杯咖啡大家都是刷卡。所以,尽快拥有一个本地银行账户至关重要。

澳洲有四大银行:Commonwealth Bank (CBA), ANZ, NAB, Westpac。CBA因为网点多、App好用,是很多留学生的首选。UNSW校园里就有一家CBA分行,位于Quadrangle Building。去开户需要带上你的护照、CoE和住址证明(可以是你的租房合同)。

很多银行都提供学生账户,通常会免除月度管理费。比如CBA的“Everyday Account Smart Access”,只要你是25岁以下的全日制学生,就没有账户管理费。开户时,工作人员会帮你下载手机App,教你如何转账和支付。通常一周内,你就会收到寄到家里的实体银行卡。这期间,你可以通过手机的NFC功能(如Apple Pay或Google Pay)进行无卡支付。

小贴士:有些银行允许你还在国内时就在线预申请账户,落地后再去网点激活,这样可以节省不少时间。

第三关:嗨翻O-Week,正确打开你的大学生活

O-Week,全称Orientation Week,是开学前一周的迎新周。如果你以为这只是领领地图、听听讲座,那可就大错特错了。O-Week是你融入UNSW,乃至澳洲文化的最快途径。

这不只是免费午餐和帆布袋

O-Week期间,校园的主干道(Main Walkway)会变成一个巨大的集市。超过300个学生社团(由Arc学生组织管理)会在这里摆摊“招新”。从学术类的(比如计算机社、金融社),到兴趣类的(舞蹈社、摄影社、动漫社),再到文化类的(中国学联、韩国学生会),应有尽有。每个社团都会使出浑身解数吸引你,派发免费的小零食、饮料、文具和各种周边。

我的建议是:大胆地去逛,大胆地去聊!不要害羞。看到感兴趣的社团就上前问问,了解他们的活动。加入一两个社团,是你结交志同道合朋友、拓展人脉圈的最佳方式。我大一就是在O-Week加入了摄影社,不仅学到了技术,还跟着社团的朋友们拍遍了悉尼的角角落落。

比如在2024年T3的O-Week(9月9日至13日),除了社团招新,通常还会有校园寻宝游戏、免费BBQ午餐、露天电影放映和乐队现场表演。Arc官网会提前公布详细的活动日程表,记得每天去打卡,绝对能让你玩得尽兴,还能领到一大堆有用的东西。

学院迎新:干货满满,不容错过

除了吃喝玩乐,O-Week还有非常重要的学术部分。你所在的学院会组织专门的迎新会(Faculty Welcome)。在这里,院长和资深教授会向你介绍学院的结构、课程的期望、学术诚信的重要性,以及你可以利用的各种学术支持资源。这是你第一次见到给你上课的老师们的机会,也是了解专业前景的好时机,务必参加!

第四关:校园生存图鉴,吃喝与学习的秘密基地

当教学周正式开始,你的生活就会围绕着上课、赶due和自习展开。了解校园里那些“宝藏”地点,能让你的留学生活质量飙升。

UNSW食堂风味大赏

说到吃,UNSW绝对不会让你失望。从经济实惠到小资情调,选择多样。

  • 性价比之王:Mathews Food Court
    位于Mathews Building一楼,是学生们的“大食堂”。这里有中式快餐、麻辣烫、越南粉、印度咖喱……其中Laksa House的叻沙,15澳元左右一大碗,味道浓郁,是无数UNSW学子的“续命神汤”。

  • 社交中心:The Roundhouse
    这里不仅是举办各种派对和音乐会的地方,它楼下的餐厅和酒吧也是学生们课后小聚的热门地点。一个汉堡加薯条大约20澳元,虽然小贵,但氛围一流。

  • 阳光午餐:Library Lawn
    主图门前的草坪,天气好的时候总会停着几辆餐车(Food Truck),卖土耳其烤肉卷(Kebab)、墨西哥玉米片(Nachos)等等。买一份午餐,坐在草坪上晒着太阳吃,是UNSWer的日常。

  • 咖啡因补给站:校园里遍布着各种咖啡店,比如Aperture、Coffee on Campus。一杯澳白(Flat White)的价格大约是4.5澳元。赶早八的课前来一杯,是唤醒大脑的最好方式。

此外,校园里还有一个IGA超市,可以买到零食、饮料和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非常方便。

自习圣地深度挖掘

图书馆是兵家必争之地,尤其是在期末季。但除了主图,UNSW还有很多适合学习的角落。

  • 主图书馆(Main Library):总共9层。Level 2和Level 3是协作学习区,可以小声讨论,还有很多可以预订的讨论室(Study Rooms)。从Level 4往上越来越安静,到了Level 8和Level 9就是绝对寂静的“静修区”,连呼吸声都听得见,非常适合需要高度专注的复习。

  • 法学图书馆(Law Library):公认的全校最安静、学术氛围最浓厚的地方。就算你不是法学生也可以进去。这里的装修更现代,座位也更舒适。如果你需要一个绝对不被打扰的环境,来这里就对了。

  • 商学院大楼(UNSW Business School Building):里面有很多开放式的学习空间和可以随时使用的空闲教室。这里的设施非常新,而且随处可见充电插座,对电子设备重度使用者极度友好。

  • 隐藏的角落:比如生物科学院(Biological Sciences Building)楼上的一些休息区,或者科学与工程楼(Science and Engineering Building)里的一些窗边座位,人少安静,视野还好。

留学生活,不是一场百米冲刺,而是一场马拉松。刚开始的时候,你可能会觉得孤独、困惑,甚至想家。这太正常了,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你可能会因为听不懂带有浓重口音的英语而焦虑,会因为第一次小组作业找不到组员而无助,会因为想念家乡的火锅而深夜emo。

但请你相信,这一切都会过去。大胆地去问路,去跟邻座的同学打招呼,去参加一次社团的迎新活动,去The Nucleus找工作人员聊聊你的困惑。你会发现,这里有无数的善意和支持在等着你。UNSW是一个巨大的、充满活力的社区,而你,已经是其中一份子了。

别把“完美”当成目标,允许自己犯错,允许自己慢慢来。你的UNSW故事,才刚刚拉开序幕。去探索,去体验,去创造属于你自己的独家记忆吧!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23400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