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大学长熬夜整理的留学干货,快码住

puppy

嘿,准备来墨大和已经在路上的学弟学妹们!刚落地时那种两眼一抹黑的无助感,学长太懂了。这篇是我熬了好几个大夜,把我踩过的所有坑、攒下的所有经验,全都整理出来的保姆级攻略。从办电话卡、银行卡,到怎么选课才能轻松拿高分,再到租房避坑和私藏美食地图,你想知道的全都有!希望能让你的留学之路少走些弯路,这篇超全干货绝对能帮你快速融入墨尔本的生活,赶紧码住,保证你用得上!

墨大新生落地三件套核对清单
重要证件 (随身携带): 护照原件、签证准签信打印件、Offer Letter 和 CoE 打印件、国内身份证。
资金准备: 少量澳元现金 (建议500-1000澳元,用于临时开销)、一张开通了海外支付功能的国内信用卡 (Visa/Mastercard)。
联系与住宿: 提前预定好的临时住宿地址和电话 (中英文)、接机服务的联系方式和确认信、国内手机开通国际漫游 (以备不时之需)。
电子设备: 手机、充电器、充电宝、澳标转换插头 (这个很重要!)。

嘿,我是你们在墨大混迹了三年的学长。还记得我三年前刚落地墨尔本机场的那个下午,手机里插着国内的卡,一格信号都没有。拖着两个28寸的巨大行李箱,看着机场指示牌上陌生的英文,那一瞬间的孤独和无助,感觉整个世界都把我抛弃了。想给爸妈报个平安,没网;想用谷歌地图查一下去住处的路线,没网;想打个车,连Uber都下不了。最后只能硬着头皮,用蹩脚的英语加手语,跟一个印度口音的司机大哥比划了半天,多花了好几十刀才到住的地方。那种“两眼一抹黑”的感觉,我发誓再也不想体验第二次。

就是因为这段刻骨铭心的经历,我熬了好几个通宵,把这几年踩过的坑、积攒的经验,全都码成了这篇“保姆级”攻略。从电话卡、银行卡怎么办,到选课怎么才能轻松拿H1,再到租房怎么避开那些“国际大骗子”,还有我私藏的那些能慰藉“中国胃”的美食小馆,这篇里全都有。希望能让你们的留学之路,从一开始就走得顺顺当当。别犹豫了,赶紧码住,这绝对是你来墨尔本之前最该看的一篇文章!

保命通讯篇:没网寸步难行,电话卡怎么办?

落地第一件事,不是去学校报到,也不是去吃brunch,而是办电话卡!信我,在澳洲没有手机信号和网络,你就像个“赛博盲人”,寸步难行。墨尔本机场有卖卡的,但就像火车站的泡面,又贵选择又少,只适合应急。我的建议是,先用机场Wi-Fi给家人报个平安,然后直奔市区,选择多到你眼花。

澳洲主流的电信运营商就三家:Telstra、Optus和Vodafone。你可以把它们理解成国内的移动、联通和电信。

Telstra:信号界的“扛把子”

Telstra就是澳洲的“中国移动”,信号覆盖最广,质量最好。无论你是在CBD的高楼里,还是周末跑去大洋路或者某个国家公园远足,它的信号基本都是满格,安全感爆棚。当然,最好的服务也意味着最贵的价格。他们家的预付套餐(Pre-paid)一般是40澳元起步,包含30GB左右的流量。比如现在官网上一个比较受欢迎的$40套餐,28天有效期,提供35GB流量。如果你住在比较偏远的区,或者是个旅游爱好者,经常往郊区跑,那多花点钱买Telstra绝对值得。

Optus:性价比之选

Optus是老二,信号覆盖率比Telstra稍差一点,但在墨尔本市区和大部分华人区,信号完全没问题,日常使用体验跟Telstra几乎没区别。它的优势在于价格更亲民,而且经常搞活动送额外流量。很多留学生都用Optus。比如他们家$45的预付套餐,通常能给到60GB的流量,性价比就很高了。对于95%时间都待在墨尔本市区的同学来说,Optus是绝对够用且明智的选择。

Vodafone:市区“小王子”

Vodafone是最便宜的,主打价格战。在CBD、Carlton、South Yarra这些核心区域,信号杠杠的。但只要你稍微往远一点的地方走,或者坐火车经过某些隧道,信号可能就直接“say goodbye”了。我有个朋友为了省钱办了Vodafone,结果他家住在稍微远一点的区,每天回家路上有半小时的地铁是失联状态,打游戏都打不了,后来还是乖乖换了Optus。不过,如果你是租住在City或者学校附近,活动范围基本不出CBD,那Vodafone确实能帮你省下一笔钱。

除了这三巨头,还有很多虚拟运营商(MVNOs),比如Boost, ALDImobile, Amaysim等。它们没有自己的基站,租用的是三巨头的网络,但套餐价格便宜得多。比如Boost用的就是完整的Telstra 4G/5G网络,但套餐更划算,简直是宝藏!花更少的钱,用最好的网,何乐而不为?你可以在Woolworths或者Coles这种大超市的结账柜台轻松买到它们的SIM卡,然后回家自己上网激活,非常方便。

学长小TIPS:刚落地可以先在超市买个$10的预付卡用着,等安顿下来,有了地址和银行卡,再慢慢研究签一个更划算的长期套餐(Post-paid Plan)。

理财第一步:银行卡怎么选,钱放哪儿最安心?

搞定了通讯,下一步就是“搞钱”!你在澳洲的所有开销,从交学费、付房租到买杯咖啡,都离不开一张本地银行卡。澳洲的银行系统很成熟,对学生也非常友好。

澳洲有四大银行:Commonwealth Bank (CBA)、ANZ、NAB、Westpac。对留学生来说,其实差别不大,主要看哪个网点多、App好用、服务方便。

Commonwealth Bank (CBA):留学生首选

CBA是澳洲最大的银行,ATM机和分行遍地都是,找起来特别方便。他们的手机App设计得非常人性化,转账、查账、支付账单都一目了然。最关键的是,他们有专门针对学生的账户(Student Smart Access),只要你能证明你的学生身份,就免月费!要知道,澳洲很多银行账户每个月都要收5澳元左右的管理费,一年下来也能省下一顿大餐了。而且CBA允许你在国内就提前在线申请开户,等你落地后带上护照去任意一家分行激活就行,超级方便。

其他三大行:

ANZ、NAB和Westpac也都是非常可靠的选择,同样提供免月费的学生账户。NAB的一个特点是,它的标准交易账户对所有人都是免月费的,不只是学生。Westpac则加入了全球ATM联盟(Global ATM Alliance),如果你去某些特定国家(比如美国、英国)旅游,在联盟内的ATM机取现可以免手续费。不过对于大部分留学生来说,这些差异影响不大。我的建议是,就选离你家或学校最近、看着最顺眼的那家。

开户需要什么材料?

通常你需要带上:护照、签证、CoE(入学确认书)、你在澳洲的居住地址和手机号码。记住,一定要在抵达澳洲后的6周内去办理,因为这段时间内你的身份认证手续最简单,只需要护照就行。如果超过6周,银行可能会要求你提供更多证明文件,比如租房合同、水电费账单等,会麻烦很多。

开户时,银行职员一般会帮你开通两个账户:

  1. Transaction Account (交易账户): 就是你日常用的账户,关联你的银行卡,用来刷卡消费、支付账单、取现金。这个账户里的钱通常没有利息或利息极低。
  2. Savings Account (储蓄账户): 顾名思义,是用来存钱生利息的。你可以把暂时用不到的大额资金,比如学费、生活费,都放在这里。澳洲银行的存款利率还不错,比如CBA的NetBank Saver账户,目前(信息截至2023年末)能给到高达5.10% p.a.的浮动年利率(通常包含一个为期几个月的奖励利率)。虽然不多,但一年下来也能多出几杯咖啡钱,何乐而不为?

学长血泪教训: 千万不要把所有钱都放在交易账户里!万一银行卡被盗刷,损失会非常惨重。养成好习惯,交易账户里只放少量生活费,大钱都安全地躺在储蓄账户里,用的时候再从App里秒转过来,安全又省心!

选课如渡劫:如何搭配课程,轻松拿高分?

好了,解决了生存问题,我们来聊聊学习这个“正事”。墨大的选课系统自由度很高,但也充满了“陷阱”。选得好,一学期轻松愉快拿H1(First Class Honours,均分80以上);选不好,天天泡在图书馆哭天抢地,最后GPA还可能很难看。

选课前必看的“三大神器”:

1. University Handbook: 这是你的官方“圣经”。上面有每门课的详细介绍、学习目标、先修课程要求(prerequisites)、考核方式(assessment)和授课时间。选课前一定要仔细阅读!特别是考核方式,是100%期末考,还是由好几个小作业+期中考+期末考组成?后者通常更容易拿分,因为压力被分散了。

2. StudentVIP: 这是澳洲大学生的“民间大众点评”。上面有学长学姐对几乎所有课程的真实评价和打分。你可以看到这门课的讲师怎么样、作业难不难、给分松不松。有些听起来高大上的课,可能在上面被评为“GPA杀手”,你就要谨慎了。网站上还有二手的教材和学生分享的学习笔记卖,是省钱和拿高分的好帮手。

3. Rate My Professors: 这是一个专门给老师打分的网站。同一门课,遇到一个风趣幽默、讲课清晰的老师,和遇到一个照本宣科、口音难懂的老师,学习体验是天壤之别。选课前查一查,尽量避开那些“差评”如潮的教授。

我的选课策略:

劳逸结合,文理搭配: 这是我最重要的原则。千万别在一个学期里选三四门全都是狂背理论、每周都要交reading response的课,不然due day一来,你会想死的心都有。我的惨痛经历:大二上学期,我选了三门商科,全是小组作业+个人论文,结果期中那两周,我每天只睡4个小时,同时跟三个不同的小组开会,还要赶三篇论文的ddl,那感觉,现在想起来都窒息。

一个健康的课表应该是这样的:一两门专业必修的“硬核”课 + 一门相对轻松、你感兴趣的选修课 + 一门以考试为主的课,这样可以把作业和考试压力在整个学期里均匀地分开。

善用Breadth Subject(广度课程): 墨大要求非商科/理科等特定专业的学生修几门不属于自己学院的课,这就是Breadth。这是你“刷分”的绝佳机会!有很多公认的“Wam Booster”(提高加权平均分的课)可以选择。比如一些入门级别的语言课、音乐鉴赏课(比如MUSI20150 - Music and Health)、或者一些基础的经济学原理课,通常内容不难,给分也比较友好。我当年就选了一门初级日语,每周上课就像看动漫,期末考个试就轻松拿了H1,完美拉高了我的整体GPA。

规划好你的时间表: 墨大有自己的Timetable Planner工具。选课时,一定要把课表排得舒服一点。避免出现早上8点一节课,然后下一节课在晚上6点的情况,中间那一整天的时间非常尴尬,在学校待着浪费时间,回家又来不及。尽量把课集中在两三天里,这样你就能拥有完整的“day off”去打工、社交或者学习。

安家立业篇:租房血泪史与避坑指南

住宿是留学生活中最大的一笔开销,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找个好房子,遇到好房东好室友,你的留学幸福感能直接拉满。反之,则是一场噩梦的开始。

墨尔本的住宿类型:

  • 学生公寓 (Student Apartment): 比如Scape, UniLodge, Iglu等。优点是离学校近,设施齐全(健身房、学习室、影音室应有尽有),包水电网所有bill,省心,而且能认识很多朋友。缺点就是贵!一个十几平米的单间(Studio)周租金现在普遍在450-600澳元。而且房间通常很小,性价比不高。适合刚来不熟悉环境、或者预算充足的同学过渡。
  • 合租 (Share House): 这是最主流的租房方式。通过网站找房源,和几个室友一起租下一整套公寓(Apartment)或独栋房屋(House)。优点是性价比高,空间大,能体验更真实的本地生活。墨尔本大学附近区域如Carlton, North Melbourne, Parkville,一个单间的周租金大约在250-380澳元。缺点是需要自己处理合同、bill和室友关系,比较考验人。
  • 寄宿家庭 (Homestay): 和当地家庭一起住。优点是能快速提高英语,深入了解澳洲文化,而且通常包餐。缺点是限制多,自由度低,要遵守房东的规矩。

找房渠道和诈骗重灾区:

靠谱渠道:Realestate.com.au 和 Domain.com.au 是澳洲最大的两个正规租房网站,但上面的房源大多是整租且不带家具。对于找单间的同学,Flatmates.com.au 是最好的选择。

高危渠道: 各种微信群和Facebook小组,比如知名的“Fairy Floss Real Estate”。这些地方信息更新快,房源多,但也是骗子最集中的地方!

学长用血的教训告诉你如何避坑:

黄金法则第一条:没亲眼看到房子(或可靠朋友代看/无死角视频通话看房),绝对不要给任何人转一分钱!

骗子的套路都差不多:他们在网上盗用精美的房屋图片,标一个远低于市场价的租金来吸引你。然后告诉你他人正在“海外出差”、“生病住院”,没法带你看房,但房子很抢手,只要你先把押金(bond)和第一个月的房租转给他,他就可以把钥匙寄给你。这100%是骗局!

我刚来的时候就在Facebook上遇到过一个。一个自称是新加坡医生的“房东”,说他在Carlton有套公寓,因为要去非洲做两年志愿者,所以低价出租,一周只要200刀!照片完美,地段无敌。他编的故事天花乱坠,还给我发了他的“护照”照片。当时我差点就信了,还好我留了个心眼,把地址输入谷歌街景一看,发现那栋楼根本就不是照片里的样子。后来让他跟我视频看房,他立刻就消失了。现在想起来都后怕,几千澳元差点就打了水漂。

保护自己的法律武器: 在维多利亚州,所有租房押金(Bond)都必须在租约开始后的10个工作日内,由房东或中介上交给一个叫RTBA(Residential Tenancies Bond Authority)的政府机构保管。在退租时,由RTBA将钱退还给你。如果房东要求你把押金直接转给他个人账户,这本身就是违法的!你一定要坚持签署正规合同,并拿到RTBA的收款凭证。

吃货福音:学长的私藏美食地图(专治中国胃)

学习和生活再忙,也不能亏待自己的胃。墨尔本是世界闻名的美食之都,但对于我们中国留学生来说,最能慰藉乡愁的,还是一口地道的中餐。

学校周边(CBD & Carlton):

  • 省钱快餐王:Don Don Japanese Curry (198 Little Lonsdale St)。这家店是无数墨大学子的“食堂”。不到15澳元,就能买到一大份日式咖喱饭或照烧鸡肉饭,出餐速度极快,味道还超赞。饭点永远在排队,但绝对值得。
  • 饺子馄饨YYDS:Shanghai Street (多家分店)。想吃小笼包、生煎包、油豆腐粉丝汤的时候,直接冲这家。价格实惠,味道正宗,是解馋的最佳选择。
  • 麻辣烫自由:David's Master Pot (多家分店)。大味麻辣烫,味道和国内的非常接近,菜品选择多,汤底浓郁,是冬天里的续命神器。

周末觅食好去处:

  • 中餐宇宙中心 - Box Hill: 坐火车半小时就能到的“博士山”,这里是墨尔本最大的华人区。从广式早茶、烧腊,到川菜、火锅、兰州拉面,你能想到的国内美食,这里几乎都有,而且味道非常地道。随便走进一家店都不会踩雷。
  • 越南河粉一条街 - Richmond: Victoria Street上全是越南餐馆。在赶完due的疲惫周末,来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河粉(Pho),汤头鲜美,牛肉嫩滑,再配上一杯滴漏咖啡,瞬间满血复活。我最常去的是“勇记(I Love Pho)”。
  • 意大利风情 - Lygon Street, Carlton: 就在学校旁边,著名的意大利街。晚上整条街灯火通明,氛围超好。随便找一家看着顺眼的披萨店或意面馆坐下,都能品尝到正宗的意大利美味。

咖啡文化体验:

来了墨尔本,怎么能不喝咖啡?这里遍布着世界顶级的咖啡馆。别再喝星巴克了,随便走进一条小巷(laneway),里面的独立咖啡馆都能给你惊喜。学校附近的Seven Seeds, Axil Coffee Roasters都是本地人的最爱。点一杯Flat White,坐在街边看看行人,这才是墨尔本的正确打开方式。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把我走过的弯路都画出来,让你们能直接绕过去。留学生活,远不止学习这么简单,它是一场关于独立、关于成长的修行。

别怕,墨尔本是个超级友好和包容的城市。刚开始的迷茫和不适都是正常的,大胆去问,大胆去尝试,你会发现身边有很多人愿意帮你。这趟旅程,注定会成为你人生中最闪亮的一段回忆。所以,放轻松,深呼吸,去拥抱这个全新的世界吧!如果在校园里看到一个背着相机、到处乱逛的学长,那可能就是我,记得过来打个招呼啊!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23399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