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盘点 | 步骤 | 注意点 |
|---|---|---|
| 了解SAT取消原因 | 关注其他考试如ACT或大学自主测试 | 确保目标学校接受替代考试 |
| 评估自身情况 | 提升GPA、参与课外活动 | 不要忽视软实力的积累 |
| 寻找新方向 | 联系招生办了解政策变化 | 提前准备,避免临时慌乱 |
| 制定新计划 | 规划语言学习和社区服务 | 保持积极心态,灵活调整 |
去年秋天,我在多伦多的咖啡馆里遇见了一个留学生小李。他刚拿到录取通知书,但发现申请时用的是SAT成绩,现在却听说SAT取消了。他一脸迷茫地问我:“这还能怎么办?我是不是白努力了?”那一刻我意识到,对于很多留学生来说,考试不只是一个数字,它关系到梦想的实现。
美国很多大学都曾把SAT作为重要参考,比如纽约大学(NYU)在2020年宣布全面采用“test-optional”政策,允许学生选择是否提交SAT或ACT成绩。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也早在几年前就不再强制要求国际学生的SAT成绩。这些例子说明,即使没有SAT,申请依然有路可走。
如果你之前一直专注于SAT备考,突然没了这个考试,可能会觉得无从下手。但其实,你可以把注意力转向ACT。相比SAT,ACT更注重学科知识的直接考察,比如数学部分难度更高,但阅读部分更贴近实际应用。像加州大学系统(UC系统)就明确表示,ACT同样会被认可,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更受青睐。
除了ACT,一些大学也开始推出自己的入学测试,比如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近年都推出了自主测试项目。这类考试通常与学校课程内容更贴近,可以更好地展示你的学术能力。不过要注意,这些考试的报名方式和时间安排可能和传统考试不同,需要提前研究清楚。
学术成绩仍然是留学申请的核心。如果你的GPA足够高,加上扎实的课程背景,完全可以弥补考试缺失的影响。比如,美国南加州大学(USC)在2023年的招生简章中提到,他们更看重学生在高中阶段的表现,尤其是AP课程和荣誉课程的成绩。
课外活动是展示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无论是参加志愿者项目,还是领导社团活动,都能让招生官看到你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比如,加州理工学院(Caltech)在招生过程中特别重视学生在科学竞赛或科研项目中的表现,哪怕没有SAT成绩,只要能证明你的能力,依然有机会被录取。
语言能力也是不可忽视的部分。如果目标院校是英语国家,比如澳大利亚的悉尼大学(USyd),或者英国的伦敦大学学院(UCL),那么托福或雅思成绩依然是关键。你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加强英语学习,比如每天练习听力和写作,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社区服务不仅能丰富你的经历,也能体现你对社会的关注。比如,密歇根大学(UMich)在招生官网提到,他们希望看到学生在服务他人中成长,这种经历比单纯的考试成绩更有说服力。你可以尝试加入本地义工组织,或者参与线上公益项目。
面对变化时,保持积极的心态很重要。曾经有一个朋友,他在SAT取消后一度焦虑不已,但后来他决定专注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和语言水平,最终成功进入理想的大学。他的经历告诉我们,机会总是留给那些愿意改变的人。
别担心,这不是终点,而是新的开始。只要你愿意调整策略,继续努力,总会找到适合自己的路。留学不是一条固定轨道,而是充满可能性的旅程。
如果你还在犹豫,不妨先列出自己的优势和兴趣,然后一步步去探索。也许你会发现自己更适合通过其他方式展示自己,而不是依赖一场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