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骤 | 注意点 |
---|---|
准备入境文件 | 确认护照有效期和录取通知书,签证类型对照最新政策 |
了解最新防疫要求 | 查看入境隔离、核酸检测等规定,避免临时变动影响行程 |
准备健康码和相关APP | 下载马来西亚官方健康追踪APP,提前填写健康申报 |
机票与行李准备 | 选直飞或转机多注意转机国要求,行李规定提前查清 |
入境流程熟悉 | 准备好入境卡,带好录取通知书、住宿地址,快速通关不慌张 |
别慌!我第一次飞去马来西亚的经历告诉你入境准备有多重要
当初我准备去马来西亚留学,心里那个激动啊!想着马上就能去热带国家感受阳光和椰子树,画风美得不要不要的。结果刚到机场,发现自己忘了带学校出具的入境证明,差点被拒绝入境。后来问了身边的小伙伴,他们很多人都碰到过类似的坑。后来才知道,马来西亚入境政策最近变化挺多,尤其是针对留学生。所以我才决定写这篇攻略,帮你们避免我当时的尴尬,顺顺利利地踏上马来留学生涯!
护照和签证都要“新鲜”才能过关
大家出发前一定要确认护照有效期,别像我同学Tom那样,护照只剩半年,结果被提醒不能入境。马来西亚一般要求护照有效期至少6个月以上。签证方面,不同学校和课程有不同要求。比如马来西亚国民大学(UKM)的学生签证就比较严格,要提交学校发的录取通知书和财务证明。还有种叫“学生签证”(Student Pass),比较常见,入境时要带好电子签证或批准函。别忘了,最近政策经常变,最好提前登录马来西亚移民局官网确认最新信息,避免机票买了却入不了境。
防疫政策天天变,晚一步就要尴尬排队
疫情期间,马来西亚的入境防疫政策变化快得跟闪电似的。我有个朋友Yuki,准备从温哥华飞吉隆坡,提前两天查政策,发现当时需要72小时内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还有到达后要隔离7天。结果她出发当天政策放宽了,隔离时间缩短成3天。她花了不少时间和学校沟通,确认新规定才敢放心走。建议大家出发前48小时内反复查看官方渠道信息,避免飞了才发现政策不符。带上检测报告电子版和纸质版,手机里装上MySejahtera这款健康码App,入境时用得上。
下载健康码App,入境填申报表快人一步
马来西亚官方的健康追踪App叫MySejahtera,入境和日常生活都离不开它。入境前一定要提前注册账号,填写健康申报表,上传核酸检测报告和疫苗接种证明(如果有的话)。我朋友Lisa去年入境时没提前填申报,排队排了老久,还差点被工作人员催着赶紧弄完。想象一下,刚下飞机累成狗,还要现场填表,多尴尬。所以别偷懒,提前准备好这些App,提前填报,通关会轻松很多。
机票选择别只看便宜,转机机场政策也得懂
买机票时,很多人盯着便宜机票,结果到了转机机场被要求做额外检测或者隔离。比如我朋友Jack买了美国飞马来西亚的机票,中途在新加坡转机。新加坡当时要求所有转机旅客必须持有72小时之内的核酸阴性证明,结果他临时赶去做检测,差点错过下一段航班。建议大家尽量选直飞,或者提前查好转机机场最新政策。别只看价格,时间和手续复杂度也很关键。
入境卡和学校文件,准备齐全通关不慌
入境卡是必须填的,有点像咱们国内的健康申报单和入境申请合体,信息要填写准确。别再像我朋友Kevin那次,入境卡写错了酒店地址,结果被问了不少问题。还要带上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住宿地址证明,最好准备电子版和纸质版两份。虽然不是每次海关都会查,但被问起来你能立刻拿出来,心里踏实多了。
千万别小看行李准备,防疫物品和生活用品都得带齐
有的同学说,到了马来西亚再买不就得了?其实疫情旗下,很多东西买起来不方便。带上口罩、免洗洗手液、消毒湿巾等防疫物品,提前准备一些常用药和转换插头。我的朋友Anna就是到了吉隆坡才发现手机充电器不合适,跑了好几个商场才找到,浪费了好多时间和精力。行李别带太多液体,也要注意航空公司关于行李重量和尺寸的规定,避免机场加钱。
入境后第一周,适应环境和办理学生证最关键
入境后不是就万事大吉了,很多朋友忽略了第一周的安排。我朋友小明到马来西亚理科大学(USM)后,第一件事就是去学校国际学生事务中心报到,办理学生证(Student ID)。这一步很重要,不仅方便校园生活,也关系到后续签证续签。期间,熟悉宿舍环境、买电话卡和办理银行账户也很关键。比如Max刚到时没买本地电话卡,和同学联系老断线,生活上不少不方便。建议安排好第一周的时间表,别让自己太懵。
别怕麻烦,遇到问题找学校国际部和学长帮忙
留学生活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特别是刚入境那会儿。学校国际学生办公室是第一帮手,比如马来西亚多所大学(UM、Monash Malaysia)都有专门的国际学生支持团队。我朋友Sandy当时入境时遇到签证问题,就是学校帮她沟通解决的。另外,加入学校的留学生微信群和QQ群,认识学长学姐也是宝藏资源。别觉得麻烦,问清楚比自己瞎琢磨强太多。
学长学姐经验:提前准备,才能玩的嗨又安心
我和很多在马来西亚读书的朋友聊过,最常听到的建议就是“提前准备”。别光盯着成绩单(GPA,平均成绩点数),或者报名考试(比如TOEFL,托福,测试英语水平),入境这关你也得重视。准备齐全了,入境流程才顺畅,心情才不会炸锅。毕竟,留学路上遇到小麻烦没啥,关键是这些小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