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 | 主要花费 | 注意点 |
---|---|---|
准备阶段 | 考试报名费(TOEFL、GRE)、申请费、材料邮寄费 | 提前规划,避免临时报名费高 |
录取后 | 学费押金、签证费、体检费 | 保留发票,签证材料齐全 |
生活阶段 | 房租、伙食、交通、保险 | 选校区附近住,合理控制开销 |
学业阶段 | 教材费、打印费、学生活动费 | 二手教材、图书馆资源多利用 |
你还记得刚决定去美国留学的时候吗?我那会儿,天天跟宿舍几个朋友聊,最怕就是“钱够不够用”这事儿。美国虽然机会多,但花销真不少,尤其每个阶段的开销都不一样。后来才发现,提前搞清楚各个阶段的钱要花哪儿,预算心里有数,整个人都轻松多了。今天就像跟你唠嗑似的,聊聊美国留学那些必须知道的花费细节,别等钱包瘪了才慌张。
准备阶段:TOEFL和申请费不是小数目
记得我朋友小李申请纽约大学(NYU)硕士时,单是TOEFL(托福考试,是测试英语水平的标准考试)报名费就快200美元了。还没结束,GRE(研究生入学考试)也得报,单科考试费差不多200多美元。再加上每个学校的申请费,一般都在70-100美元之间,如果你申请5个学校,花个400-500刀完全正常。还有邮寄成绩单、快递材料的费用,有时候跑两趟快递都得几十美元。
小李那阵没提前规划,一下子这块儿花费就压得他喘不过气。建议大家提前至少半年开始准备,分开报考试,慢慢攒申请材料,这样不会突然遇到一堆账单。另外,很多学校现在申请费可以免,留意官网活动,能省不少。
录取后:交学费押金和签证费用也要安排好
拿到录取通知是一大喜讯,但紧接着就是现实的账单。比如加拿大的UBC(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和美国大学很多都要求交学费押金才能确认位置,通常是几百到上千美元不等。UBC那会儿我一个学长说,他交了1200加币押金,算是锁定了offer。
还有签证阶段的开销,比如F-1学生签证面签费160美元,SEVIS(学生和交流访问者信息系统)费也得交350美元。别忘了体检、体检报告翻译费,尤其最近疫情关系,有些地方检测费用涨了不少。签证材料不全还可能浪费时间和钱,建议提前准备,确定材料齐全,这样面签通过率高,避免重考和多次面签造成额外开支。
生活阶段:租房和日常开销最让人头大
生活费是美国留学生花钱最多的一块。如果你选在纽约这种大城市,比如NYU附近,单租个小房间月租就得1500美元起步,合租稍微便宜点。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UW)附近也不便宜,平均一个月1000-1300美元的房租比较常见。
伙食费根据自己做饭频率,差别很大。自己下厨能省不少,我室友在芝加哥基本每周买菜花50-70美元,但天天外卖的话,一个月轻松破500美元。交通费别忘了,很多学校都有学生公交卡优惠,一个月几十美元。医疗保险也是必备,差不多每学期1000美元左右,没保险真遇到急诊就惨了。
建议大家尽量找校内宿舍或者合租公寓,交通方便又省心。多利用学校餐厅或者超市优惠,生活费能压缩得不少。
学业阶段:课本和学校活动费用不可忽视
上课时除了学费,还有教材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像我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读书,买教材一学期花了300-400美元不稀奇。很多同学会选择二手书或者电子版,还有学校图书馆借阅,能省不少钱。
平时打印资料、复印讲义也要算上,一张纸几毛钱,累积起来也挺可观。还有一些学生活动费或者健身房会员费,学校会有推荐和折扣,记得留意。多参与校园活动不仅能交朋友,也让生活更丰富,不过花销得心里有数。
大白话提醒:钱这事儿,别等真花时才慌神
说了那么多,其实就是想跟你说,留学花钱真不是只有学费那么简单,整个过程的钱都是点滴累积。准备阶段的考试和申请费,录取后的押金和签证费,生活中的租房伙食,还有学业相关的课本和活动,都得提前心里有谱。别到手头紧了才想起来这些,才知道自己钱不够。
我身边太多朋友因为没提前规划预算,最后打工都忙不过来,甚至影响了学习和心情。你要是现在开始做个详细的预算表,找找靠谱的省钱方法,心里就踏实多了。毕竟,留学不是花钱买苦恼,是投资自己,花得明白才能笑得更开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