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骤 | 注意点 |
---|---|
1. 了解目标高中的保送机制 | 不同学校政策不同,建议直接联系校方或日本教育机构确认 |
2. 提前准备语言能力 | 日语能力需达到N2以上,部分学校可能要求N1 |
3. 关注成绩与在校表现 | GPA需保持稳定,部分学校还看课外活动和老师推荐 |
4. 提前规划大学目标 | 保送通常只针对合作大学,需提前确认目标大学是否在列 |
“这所日本高中,竟然能直接保送大学?”
去年我有个学弟,叫阿凯,本来在国内成绩一般,高考没考好,家里人就想着送他去日本读高中试试。结果你猜怎么着?他去了日本一所叫“早稻田实业高中”的学校,三年后直接被早稻田大学录取了!连EJU(日本留学生考试)都没考。我当时听他说完,整个人都懵了——不是说在日本读高中也要拼大学入学考试吗?怎么还能直接保送?
后来我一查才发现,这事儿还真不是个例。日本有不少高中和大学之间有“内部推荐”或者“指定校推荐”机制。只要你在这类高中表现好,就能被合作大学优先录取,甚至免试入学。对咱们留学生来说,这简直是条“捷径”。
什么是“指定校推荐”?
简单来说,“指定校推荐”就是某些高中和大学之间有合作协议。大学每年会给这些高中一定数量的“推荐名额”。只要你在高中成绩够好、表现稳定,老师觉得你适合,就可以被推荐过去,不需要参加激烈的统一入学考试。
比如,像庆应义塾高中、早稻田实业高中、明治大学附属明治高中这些学校,每年都会给自家大学输送不少学生。有些甚至不需要EJU成绩,直接靠校内成绩和面试就能进。
这种保送机制真的靠谱吗?
靠谱!而且很正规。这种制度是日本教育体系里早就存在的,不是什么“野路子”。比如庆应义塾高中,每年有几十个名额可以直接推荐到庆应义塾大学。这些学生不需要参加一般入试,甚至连EJU都不用考,只要高中成绩达标、面试通过就能进。
不过,不是所有大学都接受这种方式。通常只有“附属高中”或者“合作高中”才有资格。比如庆应的附属高中、早稻田的实业高中、法政大学附属高中等等。这些学校和大学之间的关系就像“亲兄弟”,所以保送机制也更成熟。
那我怎么知道自己能不能申请?
第一步,你得先确认你申请的高中是不是有这种“指定校推荐”的资格。可以去学校官网查,或者联系日本的教育机构。比如JASSO(日本学生支援机构)就有相关资料。
第二步,看看这所高中和哪些大学有合作。比如有的高中可能只和早稻田大学有合作,有的可能还和上智、明治、法政等多所大学有协议。如果你已经有目标大学了,那就要选对应的高中。
第三步,确认保送的条件。有些学校要求GPA(平均成绩)达到一定标准,比如3.5以上;有些还要求日语能力测试N1或N2;还有些会看课外活动、社团经历,甚至老师推荐信。
那保送是不是比考大学更容易?
说实话,从考试压力来看,确实容易很多。不需要熬夜刷题、不需要反复刷EJU,甚至连托福(TOEFL)都不一定需要。但你得记住,这种机制不是“躺赢”,而是“稳赢”。
比如庆应义塾高中每年给大学推荐的学生,都是高中三年成绩稳定、没有挂科、积极参与学校活动的学生。如果你成绩忽高忽低,或者经常迟到早退,那老师也不会推荐你。
所以,与其说这是“捷径”,不如说是一种“长期稳定表现”的奖励机制。你得保持三年都认真对待学习和生活,才能拿到这个名额。
那我该怎么做准备?
首先,选对学校。如果你的目标是想通过保送进大学,那就得选有“指定校推荐”机制的高中。比如早稻田实业、庆应义塾、明治大学附属明治高中、法政大学附属高中等等。
其次,提前准备日语能力。很多学校要求N2以上,甚至N1。尤其是像早稻田、庆应这种顶尖大学,语言要求不会低。你可以在国内先把日语基础打好,到了日本再继续提升。
再者,保持成绩稳定。GPA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是三年都要保持。别想着临时抱佛脚,这招在日本高中不管用。
最后,积极参与学校活动。日本高中非常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社团活动、志愿者经历、班级职务等等。这些都会影响老师是否愿意推荐你。
那保送之后,大学生活会不会跟不上?
这个问题我也问过一个保送进早稻田的学姐。她说,确实刚进大学那会儿有点不适应,毕竟没像其他同学那样经历过激烈的考试竞争。但其实只要高中三年认真学,基础是够用的。
她还说,保送进来的学生其实都挺自律的,因为能拿到推荐名额的人,都是平时表现稳定、学习态度好的。大学老师也会知道你是保送进来的,反而会更关注你的适应情况,不会“放养”。
结尾说点掏心窝子的话
说实话,我现在回想起来,真的很羡慕那些能走保送路线的同学。不用熬夜刷题、不用反复刷EJU、不用在考场上拼到最后一刻。只要你稳扎稳打,三年后就能直接进大学。
如果你现在正考虑去日本读高中,或者家里人正在帮你规划,那我真心建议你去查查哪些高中有“指定校推荐”机制。这不是捷径,而是另一种更聪明的努力方式。
别再觉得只有拼命刷题、考高分才能进好大学。有时候,选对路,比拼命跑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