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骤 | 注意点 |
---|---|
准备材料 | 推荐信、成绩单、个人陈述别拖到最后一天 |
语言考试 | 雅思或托福尽早考,写作口语别卡分 |
选校策略 | 梯度选校,别只盯着Top 10 |
文书打磨 | 突出亮点,别光写“我努力学习” |
面试准备 | 提前模拟,别临时抱佛脚 |
凌晨三点,我在宿舍刷offer邮件
那会儿我还在国内一所“双非”学校读商科,大四快毕业了,朋友圈里有人晒offer,有人准备出国,我却连雅思都没考完。当时心里那个焦啊,感觉像被时代列车甩在后面了。
“双非”这俩字像块石头压着我,总觉得英国名校跟我没关系。但后来我认识了一个学姐,她也是双非背景,最后去了英国谢菲尔德大学(University of Sheffield)读传媒。她说:“你不是没机会,只是不知道怎么冲。”
我听完立马开始研究申请流程,查资料、问中介、加微信群,慢慢摸索出一套适合双非背景的申请策略。现在我写这篇文章,就是想告诉你:别怕双非,只要你肯冲,英国好学校也欢迎你。
先别急着否定自己,英国学校不只看本科出身
很多人以为英国大学只认985/211,其实不是。像英国的罗素集团(Russell Group)高校,比如布里斯托大学(University of Bristol)、南安普顿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这些,它们确实对本科背景有要求,但不是一刀切。
比如谢菲尔德大学,它虽然排在英国前20,但对双非学生的GPA(GPA就是平均成绩,满分4.0的那种)要求也不是特别夸张。我查到它商科类专业,GPA要求大概在75-80之间,而且如果你有实习经历或者相关项目经验,录取机会会大很多。
所以别一上来就把自己排除在外,先查清楚目标学校的录取标准,再决定要不要冲。
语言成绩不能拖,雅思托福尽早搞定
我当初就是拖着没考雅思,结果差点耽误申请。后来才知道,英国学校对语言成绩要求还挺严的。比如利兹大学(University of Leeds)的热门专业,比如金融、市场,雅思总分要6.5,小分不低于6.0。
托福也一样,像谢菲尔德和南安普顿都接受托福成绩,但分数要求也差不多在90分以上,写作部分不能低于21分。
建议大家尽早考,别等到申请季再临时抱佛脚。我当时就是考了两次雅思,第一次听力差0.5分,差点崩溃。后来第二次才考出理想成绩,但时间已经快到申请截止了。
个人陈述别写成流水账,要突出你的故事
我之前写PS(Personal Statement,个人陈述)的时候,就写成了“我努力学习,参加了很多活动”,结果被学长打回来重写了好几遍。
后来我学聪明了,把重点放在一个实习经历上。我在一家跨境电商公司实习了半年,负责数据分析和市场调研,我就围绕这个经历展开,讲我怎么发现问题、怎么解决、学到了什么,最后联系到我要申请的专业方向。
比如我申请的是市场营销,我就重点讲我在实习中怎么分析用户行为,怎么设计推广策略,这些都和我要学的课程内容挂钩。
文书这东西,不是你写了多少事,而是你有没有讲清楚你为什么适合这个专业。
推荐信别随便找人写,得找懂你的人
推荐信(Recommendation Letter)这事我一开始没当回事,觉得随便找两个老师就行。结果后来发现,有些学校对推荐信的要求还挺高。
比如布里斯托大学,它有些专业要求推荐人必须是学术背景的,不能是实习单位的领导。我当时差点翻车,幸好提前查了官网。
推荐信最好找你上过课的老师,最好是专业课老师,能说出你学术能力的那种。如果你有实习经历,也可以找实习单位的领导写一封,作为补充。
别小看推荐信,有些学校会查推荐人背景,如果推荐人太“水”,可能会被拒。
实习和项目经历,是你最大的加分项
双非背景想冲英国好学校,光靠成绩是不够的。你得有实习、有项目、有比赛经历。
我认识一个学弟,他申请的是格拉斯哥大学(University of Glasgow)的计算机专业,虽然GPA只有76,但他在大三的时候参加了一个国家级的大创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还做了个APP,最后成功拿到了offer。
英国学校很看重实际能力,尤其是商科和工程类专业。如果你有实习、有项目、有比赛,哪怕学校不是985/211,也一样有机会。
选校策略要科学,别全冲Top 10
我当初就是太贪心了,一口气报了帝国理工、伦敦政经、曼大这些Top 10的学校,结果全拒了。后来我学聪明了,采用“梯度选校”策略。
什么叫梯度选校?就是分三类:冲刺校、匹配校、保底校。冲刺校可以是G5、Top 10;匹配校是你GPA、经历基本够得着的;保底校是你基本稳拿的。
比如我后来申请的时候,冲刺校报了布里斯托、谢菲尔德,匹配校报了兰卡斯特(Lancaster University)、埃克塞特(University of Exeter),保底校报了伯明翰大学(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这样组合下来,成功率高很多,也不会像我一开始那样全军覆没。
别怕拒信,多申几个学校试试水
我之前被拒了三次,差点想放弃。后来学姐跟我说:“拒信是常态,申十个能中两三个就赚了。”
我听了她的话,一口气申了八个学校,结果拿到了四个offer,最后选了谢菲尔德。
英国申请系统是UCAS(不过本科用的多,研究生一般是学校官网申请),研究生申请一般没有统一系统,直接去学校官网提交材料。
建议大家多申请几个学校,别怕麻烦,也别怕被拒,多试几次,总有机会。
最后想说,别让“双非”限制了你的眼界
我以前总觉得,只有985/211的学生才能去英国读好学校。后来我发现,只要准备得当,双非背景也能冲。
现在我坐在谢菲尔德的图书馆里写论文,回想起当初那个在宿舍刷offer邮件的自己,真的想对那时候的我说一句:别怕,你可以的。
如果你也在犹豫要不要申请英国,别再纠结了。从现在开始准备,考语言、改文书、找实习,一步一个脚印,你会发现自己比想象中厉害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