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骤 | 注意点 |
---|---|
1. 明确求职方向 | 结合专业背景与兴趣,别盲目跟风热门行业 |
2. 提升语言与软技能 | 多参加实习、社团,提升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 |
3. 善用学校资源 | Career Centre、校友网络、招聘会都要盯紧 |
4. 熟悉签证政策 | 了解PSW签证、Tier 2签证要求,提前准备材料 |
5. 拓展人脉与平台 | LinkedIn、Meetup、线下活动都能帮你找到机会 |
嘿,还记得刚到英国那会儿吗?
我到现在还记得,刚落地伦敦那会儿,拖着两个大箱子站在地铁站口,看着来来往往西装革履的上班族,心里一个劲儿地想:等我毕业了,能不能也在这儿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
现在想想,那时候的焦虑真不是个例。很多同学来英国读完硕士,其实心里都藏着一个念头:能不能留下来?能不能在这边找到工作?毕竟,留学几年,花了不少钱,也下了不少功夫,最后能有一份好工作,才算不白折腾。
英国的求职市场,其实挺“现实”的
说现实,不是说它不友好,而是它很看重“能力”和“匹配度”。比如你学的是金融,那你得证明你有分析能力、有实习经验,甚至有相关证书(像CFA Level 1)。光靠GPA(GPA就是你成绩的平均分,满分一般是4.0)高,是不够的。
我有个朋友在曼彻斯特大学读商科,她实习的时候就发现,很多英国本地学生虽然GPA没她高,但简历上写的项目经历、课外活动、甚至志愿经历都特别丰富。这让她意识到,找工作不光是成绩单的事儿。
签证政策,是绕不开的坎儿
如果你不是欧盟国家的学生,毕业后想在英国找工作,那必须得搞定签证。以前有个PSW签证(Post Study Work Visa),毕业后可以留两年找工作,后来取消了,最近又恢复了。现在如果你是2021年1月之后入学的本科或硕士生,毕业后都可以申请这个签证,最长两年。
我有个学弟在伦敦国王学院(KCL)读书,他本来以为毕业后必须马上回国,结果听说PSW恢复了,立马开始准备实习申请。现在他已经找到一份Digital Marketing的工作,公司也在帮他走签证流程。
学校资源,别只当摆设
很多人到了英国才发现,原来学校的职业中心(Career Centre)不只是帮你改简历的地方。像牛津、剑桥、帝国理工这些学校,每年都会举办大型招聘会,邀请很多知名公司来校内招人,甚至会专门为留学生安排面试。
我之前认识一个在布里斯托大学读计算机的同学,他就是通过学校Career Centre的推荐,拿到了一个Tech公司三个月的实习机会,后来直接转正了。他说,自己都没怎么投简历,机会就来了。
英文能力,是硬门槛
即使你英语成绩不错,比如雅思(IELTS)考了7分,或者托福(TOEFL)100+,但在实际求职中,你会发现,能听懂课堂内容,和能用英语流利沟通、写报告,完全是两回事。
我有个朋友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读经济学,她第一次参加面试时,因为紧张加上表达不顺,直接挂了。后来她报了个面试技巧的workshop,还找了一个英国同学做mock interview,结果第二次面试就过了。
人脉,比你想象的重要得多
很多人觉得找工作就是投简历、面试,但其实很多时候,机会是“人”给的。比如LinkedIn上加一个校友,可能就会多一个内推机会;参加一个行业讲座,可能就能认识未来的老板。
我认识一个在爱丁堡大学读书的学姐,她就是通过校友会认识了一个在金融公司做HR的前辈,后来拿到了实习机会。她说,很多岗位根本不会公开发布,都是靠“内部推荐”搞定的。
别只盯着大公司,小公司也有春天
我们总想着进投行、四大、科技大厂,但其实,很多中小型公司也挺适合刚毕业的留学生。比如一些Startup(初创公司),虽然名气没那么大,但给的机会多,成长快,而且签证支持也更灵活。
我有个朋友在伯明翰大学读数据科学,毕业后进了一家不到20人的数据分析公司。结果不到一年,就被推荐到一家更大的咨询公司,跳槽涨薪,还顺利办了签证延期。
别怕“冷门”专业,也能找到出路
有些人学的是历史、社会学、甚至哲学,觉得找工作难。其实不是的,关键是你能不能把自己的能力“翻译”成雇主听得懂的语言。
我之前认识一个纽卡斯尔大学的社会学硕士,他最后进了一家市场调研公司,负责用户行为分析。他说,自己学的专业虽然冷门,但研究方法、数据分析、报告写作这些技能,其实是很多公司都需要的。
行动建议:从现在开始,别等毕业才开始准备
如果你现在还是大一、大二,那就从现在开始规划。比如多参加社团、实习、志愿者活动,积累经历。如果你是研究生,那就开始关注Career Centre的活动,准备CV和Cover Letter,参加招聘会。
别等毕业才开始准备,求职这件事,越早开始越有优势。哪怕你现在只是想了解下情况,也可以先加几个LinkedIn上的校友,看看他们是怎么走过来的。
英国的求职环境虽然竞争激烈,但只要你愿意主动去了解、去尝试,其实机会真的不少。别怕自己是“外国人”,有时候,你的国际背景反而是优势。
所以,别再犹豫了,从现在开始,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