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骤 | 注意点 |
---|---|
了解专业录取趋势 | 关注港大、港中文、港科大近年录取数据 |
准备语言成绩和GPA | 雅思至少6.5,托福90+,GPA建议3.3以上(满分4) |
写好个人陈述(PS) | 突出专业匹配度,结合实习/科研经历 |
找合适的推荐人 | 优先找有海外背景或学术成果的老师 |
关注申请时间节点 | 港三通常10月开放,12月截止,部分专业先到先得 |
记得去年冬天,我在图书馆熬夜改PS,一边喝咖啡一边刷港三官网,突然收到学姐消息:“你报金融吗?别抱太大希望,港中文金融今年录取率才7%。”我当时整个人都傻了,手抖得差点把电脑摔了。后来才知道,不只是我一个人在为港三这几所学校的热门专业拼命。
商科:金融、会计最卷,录取率低到怀疑人生
港大、港中文、港科大这三所学校的商科项目,尤其是金融和会计,几乎是申请难度天花板。港中文金融硕士去年收到超过2000份申请,只录取了不到150人。这不是高考,是修罗场。
我认识一个GPA 3.7、托福105、有四大实习经历的学长,最后被港科金融拒了,只拿到了港城大。他说:“我以为自己够硬,结果发现一堆985+3.8+GMAT 750的大神。”
计算机:门槛高但相对友好,背景强就有机会
相比商科,计算机类专业虽然门槛也不低,但整体录取率更高。港科大计算机科学硕士去年录取率大约是20%左右。只要你有相关课程背景,加上点项目或实习经历,机会还是很大的。
我一个朋友双非背景,GPA 3.2,但做了两个AI项目,还发过一篇会议论文,最后拿到了港中文计算机offer。他说:“关键是你得证明你能 coding,不是光看分数。”
传媒:偏爱文科生,看重表达和实习
港大和港中文的传媒专业在亚洲排名靠前,申请人数也一直居高不下。但相比商科,传媒更看重你的表达能力和实习经历,GPA不是唯一标准。
我有个学姐,GPA只有3.0,但做过三个媒体实习,还拿过省级新闻奖,最后拿到了港大新闻学offer。她说:“他们问的问题都是‘你为什么想做新闻’‘你对最近某个事件怎么看’,完全不像理工科那样看成绩。”
法律:港大法学院门槛高,港中文更灵活
港大法学院的LLM项目,每年录取率不到10%。他们非常看重本科背景,基本只收985/211或海外本科的学生。而港中文的法律项目相对灵活,接受双非背景,只要你有相关实习或法律资格。
我一个双非法学院的同学,有律所实习经历,还考了法律职业资格证,最后拿到了港中文法律硕士offer。他说:“港大太难了,我都不敢申。”
工程类:竞争适中,适合背景匹配的同学
像机械工程、电子工程这些专业,申请难度相对适中。只要你本科专业对口,GPA不太拉胯,基本都能拿到offer。港科大电子工程硕士,去年录取率在30%左右。
我认识一个同学,GPA 3.3,没实习,但本科专业完全对口,最后顺利拿到港大机械工程offer。他说:“工程类看重的是你能不能干活,不是你实习多光鲜。”
公共政策:冷门但实用,录取相对友好
公共政策类专业在港三中属于相对冷门的方向,但就业前景其实不错。港中文的公共政策硕士录取率在25%左右,对GPA要求也不像金融那么苛刻。
有个学妹GPA 3.1,没实习,但PS写得特别有想法,最后拿到了港中文公共政策offer。她说:“他们更看重你对社会问题的理解,而不是你实习多厉害。”
语言要求:雅思托福都能用,但分数不能太低
港三都接受雅思和托福成绩,但普遍要求雅思6.5以上,托福90+。如果你雅思只有6.0,那基本就别报太大希望了。
我一个朋友雅思6.0申港中文金融,直接被拒,连面试都没有。他说:“我以为6.0够了,结果人家明确写了6.5。”
GPA不是唯一标准,但低分真的很难进热门专业
虽然港三部分专业不强制要求高GPA,但像金融、计算机这些热门专业,GPA低于3.3基本很难进。除非你有特别牛的实习或项目经历。
我一个GPA 3.0的同学,申了港科金融,直接被秒拒。他说:“我以为我有投行实习就够了,结果人家连看都没看。”
文书和推荐信:别小看,细节决定成败
很多人觉得文书就是模板套一套,推荐信随便找个老师写就行。其实不然。港三的招生官很看重文书的逻辑性和推荐信的含金量。
我一个朋友,PS写得特别水,推荐信还是中文写的,结果被港大拒了。后来他找了专业老师改文书,推荐信也换了英文的,最后拿到了港中文offer。
申请时间:早申早安心,别拖到最后一刻
港三的热门专业基本都是先到先得,尤其是商科。如果你拖到12月才提交,基本就凉了。
我认识一个同学,10月初就提交了港中文金融申请,11月就拿到offer。而另一个同学12月才提交,结果直接被拒,连面试都没有。
别只盯着港三,其他学校也有好项目
如果你背景不是特别强,别死磕港三。港城大、岭南、浸会这些学校也有不错的项目,而且录取相对友好。
我一个同学,GPA 3.1,申港三全被拒,最后去了港城大金融,结果发现课程设置和港中文差不多,而且还有实习机会。
别怕被拒,调整策略再出发
申请路上被拒是常态,别因为几个拒信就怀疑自己。我认识太多人一开始被拒,后来换专业、换学校,最后也拿到了好offer。
我有个朋友,第一次申港科金融被拒,第二年换申港中文金融科技,反而拿到了offer。他说:“有时候不是你不强,是你没找对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