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骤 | 注意点 |
---|---|
1. 提前规划实习方向 | 选择与目标专业相关、能积累硬技能的实习 |
2. 积累高质量实习经历 | 争取有产出、有成果的项目经验,最好能获得推荐信 |
3. 写进文书时突出价值 | 用具体数据说话,展示你解决问题的能力 |
4. 找对推荐人 | 推荐人要了解你,能具体讲你做了什么、表现如何 |
“GPA 3.0,我靠实习进了 UBC!”
朋友,你有没有试过半夜盯着成绩单发呆?GPA 3.0 出头,语言成绩刚过线,申请季那会儿我也焦虑得不行。刷论坛看到一堆“高分党”晒 offer,心里直打鼓:我这背景,是不是连加拿大硕士都够不着?
结果你猜怎么着?我靠着两段实习,最后进了 UBC(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数据科学硕士项目。现在回头看,真的想跟当年那个焦虑的自己说一句:别怕,你的经历,比分数更有故事。
加拿大硕士申请,到底看什么?
很多人以为加拿大申请就是拼 GPA、拼语言成绩。其实不是。像 UBC、McGill、多伦多大学这些学校,他们看的是你能不能胜任这个项目,有没有潜力。
举个例子,UBC 的 Master of Data Science(数据科学硕士)项目,官网明确说:“我们欢迎有相关实习或工作经验的申请人。”也就是说,哪怕你本科不是计算机背景,只要你有实际操作的经验,他们也愿意考虑。
所以别急着给自己贴标签。你不是没机会,只是还没找到展示自己的方式。
实习不是随便找,要找对方向
我之前实习是在一家科技公司做数据分析。当时我也没想那么多,就是觉得能接触数据、写点代码,挺酷的。后来才知道,这段经历直接成了我申请的“救命稻草”。
选实习的时候,一定要跟目标专业挂钩。比如你想申金融类,就找银行、券商、咨询类的实习;想申计算机,就找开发、产品、数据分析相关的岗位。别去什么“行政助理”、“市场助理”了,这些经历在申请中没啥说服力。
我有个学妹,GPA 也不高,但她在蚂蚁金服做过风控模型的项目,最后申上了多伦多大学的金融工程硕士。她说面试的时候,教授问的全是她实习里具体做了什么,根本没提 GPA。
实习经历怎么写,才能打动招生官?
你写实习经历,别光写“我参与了某某项目”、“我协助完成了某某任务”。这种写法太水了,人家根本不知道你到底干了啥。
举个例子,我在实习的时候负责优化一个用户行为分析模型。我在文书里是这么写的:
“在 XX 公司担任数据分析师期间,我主导开发了用户行为预测模型,通过 Python 和 SQL 提取并清洗了超过 10 万条用户行为数据,最终模型准确率提升了 18%。该模型上线后帮助产品团队优化了推荐算法,用户点击率提升了 12%。”
你看,有数据、有结果、有技术细节。招生官一看就知道你不是打酱油的,是真的能干活。
推荐信,别找“大牛”,要找“熟人”
很多人觉得推荐信要找大牛,比如教授、领导。但如果你跟他们不熟,写的推荐信内容空洞,反而不如一个真正了解你的实习主管。
我当时的推荐人就是我实习的直属领导,他写的内容特别具体,比如“该生在项目中展现了出色的逻辑分析能力”、“在面对复杂数据时能快速定位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这些内容,招生官看了才会觉得你是真的有能力。
所以别怕推荐人不是教授,只要他能讲清楚你做了什么,就比一封泛泛而谈的推荐信强一百倍。
面试准备,别只背模板
如果你拿到了面试机会,恭喜你,说明你的材料已经打动了招生官。这时候千万别掉链子。
我面试的时候,老师直接问我:“你在实习里提到你优化了推荐算法,能详细说说你是怎么做的吗?”我当时就懵了,好在之前有认真准备,把整个流程讲清楚了,还画了个流程图辅助说明。
所以面试不是背“我为什么选你们学校”这种模板问题,而是要准备好你实习里的每一个细节,随时能展开讲。建议你把项目经历都整理成一个小文档,自己先过一遍,确保能讲得清楚、讲得有底气。
别怕背景一般,你的经历才是王牌
很多同学总觉得,自己不是985/211,GPA也不高,英语成绩刚过线,肯定申不到好学校。其实不是,加拿大很多学校很看重申请人的实际能力,尤其是像数据科学、商业分析、金融工程这种偏应用型的专业。
我有个朋友,双非背景,GPA 2.9,但他在一家跨境电商公司做过供应链数据分析,最后拿到了 SFU(西门菲沙大学)的商业分析硕士 offer。他说面试的时候,教授对他的实习经历特别感兴趣,问了快 20 分钟。
所以别急着放弃,你的经历,比你的成绩单更有说服力。
你现在能做什么?别等,马上行动
你现在可能还没开始实习,或者还在纠结要不要申加拿大。我建议你赶紧动起来。
如果你还在上学,可以考虑申请 Co-op(带薪实习)项目。加拿大很多大学,比如滑铁卢大学、SFU、UBC 都有 Co-op 项目,提前积累实习经验,对你申请硕士、找工作都特别有帮助。
如果你已经毕业了,也可以考虑找一份相关的工作,哪怕是远程实习也好。哪怕只做三个月,只要你能做出成果,就能写进申请材料里。
别等你毕业了才开始准备,现在就开始积累经历。别让你的 GPA 成为你的唯一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