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名校探访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管理学院见面会精彩回顾!

puppy

马斯特里赫特大学管理学院在招生中注重整体评估,不仅看GPA,还关注实习、活动和动机。见面会中,招生官建议提前准备问题、展示个人优势,并主动沟通。PBL教学模式强调实践与自主学习,奖学金机会丰富,鼓励学生积极申请。

荷兰名校探访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管理学院见面会精彩回顾!

步骤:报名参与官方见面会、提前准备问题清单、带上作品或简历、与招生官深入交流

注意点:提前了解学校背景、准备好英文表达、关注申请截止时间、主动留下联系方式


那天我正坐在马斯特里赫特大学管理学院(School of Business and Economics, SBE)的阶梯教室里,窗外是荷兰典型的红砖小楼,阳光透过玻璃洒进来,照得讲台上那位招生官的笑容特别暖。他正用一口流利的英语介绍学院的“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我旁边的学妹小声问我:“你申请的时候GPA够吗?”我说:“我3.3,他们也录取了我。”她瞪大了眼睛,我笑了:“别慌,他们真不只看分数。”

这不是你想象中的“高冷名校”

很多人以为,像马斯特里赫特大学这种QS前100的名校,肯定门槛高得离谱。但其实,SBE在招生时非常注重“整体评估”。GPA(GPA就是你大学成绩的平均分,满分为4.0)当然重要,但不是唯一标准。他们还会看你的实习经历、课外活动、推荐信,甚至你为什么选择他们学校。

我认识一个学长,GPA只有3.1,但他在非洲做过志愿者,还拿过一个国家级的商业案例比赛奖。他最后拿到了SBE的offer。招生官说:“我们想找的是有潜力、有热情、能为课堂带来不同声音的人。”

见面会上,招生官亲自教你“怎么赢他们的心”

这次见面会最让我惊喜的是,SBE的国际招生官亲自来了,不是中介,也不是代理。他直接告诉我们:“如果你的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ment)只是复述简历,那你基本没戏。”他说,他们最想看到的是你为什么选这个专业,你对未来有什么规划,你为什么觉得SBE能帮你实现。

他举了个例子:有个申请者写她在大学期间发现本地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于是她做了一个调研项目,还联系了银行尝试解决方案。她说她想来SBE学金融,是因为这里重视实践,她希望未来能帮助更多中小企业发展。这位招生官说:“这种申请者,我们一定会认真考虑。”

语言成绩不是唯一门槛,但别掉以轻心

很多人以为只要考个雅思6.5或托福90(TOEFL就是托福,满分120,是国际学生常用的英语测试)就能过关。但SBE的招生官说:“我们看的不仅是分数,还有你的英语表达能力。”他们甚至会在面试中问你一些开放性问题,比如“你如何解决一个团队中的意见冲突?”如果你只会背模板,那很可能被看出问题。

我有个朋友,托福考了105,口语25,但面试时紧张得语无伦次,最后被要求再补一个视频面试。而另一个朋友,托福95,但表达很自然,直接被录取了。所以,别光刷分,还得练表达。

他们真的重视“问题导向学习”

这是我第一次深入了解到SBE的教学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这不是老师讲、你听的那种传统课堂。而是老师抛出一个现实问题,比如“某公司在新兴市场扩张时遇到文化冲突”,然后你们小组要一起分析、查找资料、讨论解决方案。

这种模式在荷兰很多大学都采用,但SBE做得特别系统。他们说:“我们不是教你知识,而是教你如何学习。”我之前在UBC(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加拿大名校)交流时也体验过类似的小组讨论,但SBE的节奏更快,更强调自主学习。他们每周都会布置案例,学生必须提前准备,不然上课就跟不上。

奖学金不是遥不可及,但得主动争取

很多人以为欧洲公立大学便宜,但其实SBE的国际生学费也不低,每年大概1.8万欧元左右。不过,他们有好几种奖学金机会,比如Merit Scholarship(优秀奖学金)、Global Talent Scholarship(全球人才奖学金)等。

招生官说:“我们鼓励所有申请者在提交申请时就勾选奖学金选项。”他们不会因为你申请奖学金而影响录取决定,但会综合评估你的学术和潜力。有个学姐就是GPA3.5+,有实习经历,还提交了一封非常真诚的奖学金申请信,最后拿到了5000欧元的减免。

他们真的欢迎中国学生,但希望你“融入”课堂

很多人担心,欧洲名校会不会对亚洲学生有偏见?但SBE的情况完全不是这样。他们每年招收大量中国学生,而且特别欢迎有国际视野的申请者。但他们也明确表示:“我们希望你能在课堂上发言,不只是听。”

我问他们:“如果一个中国学生英语表达不够自信,会不会影响成绩?”招生官说:“我们有语言支持服务,也有学习小组,只要你愿意开口,我们就愿意帮你。”这让我想起我在NYU(New York University)交换时,班上也有不少中国同学,他们一开始也害羞,但后来都慢慢适应了。

见面会不是走过场,是你“刷存在感”的好机会

很多人觉得见面会就是听听介绍,发发简历。但其实,这是你“刷存在感”的好机会。我在现场看到一个学妹,提前准备了几个关于课程设置的问题,还主动和招生官聊了她未来的职业规划。结果,那位招生官当场说:“你可以把你的简历发给我,我转给招生委员会。”

别害羞,别怕说错英文。他们知道你是国际学生,不会因为你语法错了就否定你。相反,他们更看重你是否真诚、是否有热情。

别等到最后一刻才准备材料

很多同学总觉得申请可以拖,结果一拖就错过了截止时间。SBE的申请分几轮,早申请早有优势。他们说:“我们每年都会遇到一些优秀的学生,但因为太晚提交材料,导致没名额了。”

建议大家至少提前半年开始准备,特别是个人陈述和推荐信。别等到大四开学才开始写,那时候你还要上课、实习,根本忙不过来。早点写好初稿,请学长学姐帮忙修改,再找老师润色,这样才更有竞争力。

现在就开始行动吧

说实话,我以前也觉得申请名校遥不可及,直到我真正坐进SBE的教室,听他们讲他们的教学理念,看他们的学生如何讨论问题,我才明白:其实,只要你愿意准备、愿意表达、愿意努力,名校并没有那么高冷。

如果你正在考虑申请荷兰的商科项目,别犹豫,去参加他们的见面会。哪怕只是听听,也能帮你少走很多弯路。别等到GPA刷到3.8才敢申请,别等到雅思考到7.5才敢开口。你现在的每一步,都离梦想更近一点。


puppy

留学雅思

85095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