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骤 | 注意点 |
---|---|
明确目标院校和专业 | 结合自身背景,选择录取可能性较高的专业 |
提升语言成绩 | 雅思/托福成绩越高,申请优势越大 |
优化个人陈述和推荐信 | 突出语言能力和研究兴趣,找相关背景的老师写推荐信 |
关注申请时间节点 | 提前准备,避免错过DDL |
“双非也能上港校?我成功拿下浸会大学语言研究offer!”
那天凌晨两点,我坐在宿舍床上,盯着电脑屏幕上的邮件,手都在抖。Subject那一栏写着:Application Outcome – MA in Language Studies。我深吸一口气,点开,然后看到“we are pleased to offer you a place”这几个字的时候,眼泪直接掉下来了。
你可能不知道,我本科是双非院校,GPA(就是平均成绩,满绩4.0的话,我的3.3只能算中等偏上)不算高,也没有实习经历。但我就是想冲港校,尤其是浸会大学的语言研究专业,因为听说他们对语言背景比较包容,而且课程设置特别实用。
很多人说双非没戏,但我偏不信。后来我才知道,其实港校更看重的是你有没有学术潜力,而不是你本科出身。
别被“双非”吓退,港校看重的是你的“潜力”
我查过很多资料,也问过几个已经拿到offer的朋友。港校其实对“双非”学生并不排斥,尤其是像浸会大学、岭南大学这种学校,他们更看重你的语言能力、研究兴趣和文书质量。
比如浸会大学的语言研究(MA in Language Studies),这个专业是文学院下面的王牌之一,课程内容涵盖语言教学、语言习得、社会语言学等,适合以后想从事语言教育或者语言研究的同学。
我当时看到官网写的“Applicants with a bachelor's degree from a recognized institution are welcome”这句话,心里就踏实了不少。只要你本科是国家承认的正规院校,就符合基本条件。
语言成绩是敲门砖,越高越好
我一开始考雅思只拿了6.5(L7.0 R6.5 W6.0 S6.5),当时以为够用了,结果投了几个学校都没回音。后来才知道,像浸会这种学校,语言成绩是硬门槛。
他们的官网写得很清楚:IELTS 6.5 or TOEFL 90+。但实际录取的很多同学都是7分起步,尤其是写作和口语部分。
所以我又报了雅思班,每天早上6点起床练口语,晚上做听力精听。两个月后,终于考到了7.5(L8.0 R7.0 W7.0 S7.5)。成绩一出来我就更新了申请材料,没多久就收到面试通知了。
个人陈述要“打动”招生官,不是“堆砌”经历
很多人写PS(个人陈述)都喜欢堆经历,比如参加过什么比赛、拿过什么奖。但说实话,如果你是双非,这些可能没那么有说服力。
我那篇PS,写了整整一个月,改了8遍。最后定稿的版本,重点放在了“我为什么对语言研究感兴趣”、“我本科期间有哪些语言相关的学习经历”、“我希望在浸会学到什么”。
我还专门联系了我们学校一位语言学方向的老师,让他帮我修改。他看完后说:“你这段写得特别好,说明你真的思考过自己为什么要读这个专业,而不是随便选的。”
后来面试的时候,老师也提到了我PS里提到的一个例子,说明他真的认真看了。
推荐信要找“对口”的人写
推荐信很多人随便找老师写,但其实港校挺看重推荐人的背景的。
我找了两位老师:一位是我大三语言学课程的授课老师,另一位是我参加过一个线上语言学研究项目的导师。他们都对我的学术能力有很具体的评价,比如“她对语言变异的研究很有深度”、“她能独立完成文献综述并提出有建设性的观点”。
我有个同学找的是辅导员写推荐信,结果被拒了。虽然不是唯一原因,但肯定有影响。
面试别紧张,准备充分就能赢
浸会这个专业的面试是线上进行的,大概20分钟,主要是围绕你的PS和研究计划展开。
我提前准备了几个常见问题,比如“你为什么选择浸会?”、“你对语言研究最感兴趣的方向是什么?”、“你未来的职业规划是什么?”。
面试当天,我特意穿了正装,提前10分钟上线测试网络。面试官是个英国教授,语速有点快,但我提前练过,听懂了大部分。
最关键是,我回答问题时有逻辑、有例子,不是背稿子。比如他说:“你觉得语言研究对未来社会有什么意义?”我举了AI语言模型的例子,说语言学的研究可以帮助优化这些系统。
别忽略“边缘优势”:实习、科研、项目经历
我大三暑假参加了一个线上的语言学研究项目,虽然是免费的,但确实让我对语言研究有了更深的理解。这段经历我写进了PS和CV里,结果在面试时被问到了。
还有个朋友,她不是语言专业出身,但她在一家语言培训机构实习过,后来她申请浸会的TESOL(对外英语教学)专业,也拿到了offer。
所以,如果你有相关经历,哪怕看起来“不那么硬核”,也一定要写出来,说不定就是你的加分项。
行动起来,别怕“起点低”
我现在已经拿到offer了,但回想整个过程,其实最困难的不是语言考试,也不是写文书,而是相信自己能行。
很多双非同学会觉得自己没机会,会被歧视,但其实只要你愿意努力,愿意打磨自己的材料,一样可以拿到港校的offer。
如果你也在犹豫要不要申请港校,特别是浸会的语言研究、TESOL、翻译类专业,别怕,现在就开始准备。语言成绩、文书、推荐信,一步一步来,别急,也别放弃。
毕竟,我们不是靠出身去赢的,是靠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