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留学:是梦校还是噩梦?
还记得吗?第一次萌生去意大利留学的念头时,脑子里是不是自动播放了一部精心剪辑的电影?镜头里,你穿着时髦的衣服,在罗马古迹的夕阳下和朋友们谈笑风生;下一幕,你可能就端着一杯Spritz,在佛罗伦萨的乌菲兹美术馆门前,假装不经意地路过米开朗基罗的杰作。再一转场,米兰时装周的T台上,你仿佛正坐在前排,呼吸着最前沿的时尚气息。嗯,这种“意式滤镜”下的留学生活,确实美好得像一场不愿醒来的梦,让人觉得意大利简直就是为留学生量身定制的“梦中情校”,对不对?
可惜,电影总有落幕的时候,现实的字幕往往会告诉你,光鲜亮丽的背后,也藏着不少让你想抱头痛哭的“坑”。别以为那些学长学姐在社交媒体上发的照片就是全部真相,他们可能只是巧妙地避开了那些让你夜不能寐的瞬间。比如,每年的“居留大战”就能耗尽你所有的耐心和精力。我认识一个学姐,她叫小雅,去年在罗马美院读书,因为警察局系统故障,她的居留卡足足等了八个月才拿到,这期间她连申根区都出不去,原本计划好的欧洲旅行全部泡汤,那种被困住的感觉,别提多憋屈了。她跟我说,有一次她去警察局询问进度,看到一个意大利本地学生带着他的外国朋友来办居留,那个学生明显轻车熟路,不到半小时就办完了,而她自己却已经跑了三四趟,每次都等上几个小时,巨大的心理落差让她直接在回家的公交车上哭了出来,觉得整个意大利的效率都在跟自己作对。
语言,更是横在你和“完美意式生活”之间的一道高墙。你可能在国内考过了B2证书,觉得自己交流无碍了,但一落地意大利,你会发现书本上的“你好”、“谢谢”根本不够用。当地人语速飞快,各种俚语、方言层出不穷,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交流中,比如去邮局寄包裹,或者在超市里想问清楚某种食材的产地,你常常会遇到鸡同鸭讲的尴尬。根据我从意大利留学服务中心那里了解到的情况,许多中国学生在入学初期,即便通过了语言考试,仍然需要花费数月时间才能真正适应当地的口语环境和日常沟通习惯,有些人甚至在点咖啡时都会因为搞不清“macchiato”和“latte macchiato”的区别而犯难,更别提那些复杂的服务沟通了。
教学模式也会让你大跌眼镜。在国内,我们习惯了老师手把手地教,作业有明确的截止日期,考试前划重点也是常规操作。但在意大利大学,你可能会发现这一切都变得“随心所欲”。许多教授更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课程大纲可能很简单,更多的是让你自己去图书馆查资料、去博物馆看展览。以博洛尼亚大学为例,他们很多专业的考试是口试,教授会围绕课程内容和你进行深度探讨,这种形式对很多习惯了笔试和标准答案的中国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一个朋友就读于博洛尼亚大学的艺术史专业,她第一次口试时,因为对某个艺术流派的理解不够深入,被教授连续追问了十几个问题,最后直接没通过。她告诉我,那感觉就像是一场没有准备的辩论赛,而不是一场考试,让她整个人都懵了。
找房子是另一个让人头大的难题。你以为只要打开几个租房App,就能轻松找到心仪的公寓?别天真了。尤其是在米兰、罗马、佛罗伦萨这些热门城市,房源竞争异常激烈,好房子常常秒光。中介费高昂不说,房东还可能要求你提供各种银行流水、担保人信息,甚至一次性支付好几个月的房租作为押金和预付。我有个学妹在米兰读时装设计,为了找个离学校近又负担得起的房子,她跑了不下二十个看房,最后只能选择了一个离市中心比较远,每天通勤要一个多小时的小公寓,而且房租竟然比她想象的还要贵。据Idealista网站2023年的数据显示,米兰的学生租房市场非常紧张,单人间平均月租金已经超过600欧元,这对于预算有限的留学生来说,确实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而且还不算水电煤气网费这些杂七杂八的费用。
融入当地生活,可不仅仅是学会用当地货币支付那么简单。意大利人非常重视家庭和社交圈,他们的朋友圈可能从小就建立起来了,对于外来者来说,想要真正深入他们的社交圈子,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努力。你可能会发现,身边的意大利同学下课后很快就和自己的朋友们走了,而你却显得有些形单影只。文化差异也会在不经意间冒出来,比如意大利人习惯午饭和晚饭花很长时间,一道道菜慢慢品尝,但我们可能习惯了快节奏的用餐方式。我有个同学,她在都灵上学,有一次被邀请去意大利同学家里吃饭,结果一顿饭吃了三个多小时,她坐在那里,礼貌地微笑着,但内心其实已经饥肠辘辘,因为她完全不知道下一道菜什么时候上,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意大利的公共交通系统,也可能成为你“噩梦”清单上的一员。虽然大城市有地铁和公交,但它们可能不像你想象的那么准时,尤其是在罢工的时候。意大利是一个工会力量强大的国家,罢工简直是家常便饭,而且很多时候是临时通知,让你措手不及。有一次,我正准备去米兰理工大学参加一个重要的项目展示,结果地铁和公交全部罢工,我只能临时叫了一辆出租车,结果不仅花了平时好几倍的钱,还因为堵车差点迟到。那次经历真的让我意识到,在意大利生活,你随时都要准备好Plan B,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意外”,所以提前查好公共交通信息,并保留好出租车或共享汽车的App,绝对不是多此一举。
行政效率低下也是个普遍存在的问题。除了居留办理,小到去银行开户,大到办理各种手续,你都可能遇到排长队、资料不全被退回、工作人员态度散漫等情况。我在佛罗伦萨的一位朋友,她去银行办理学生账户,结果银行工作人员让她等了一个多小时,才告诉她需要预约才能办理。她下次按照预约时间再去,又被告知她提供的住址证明格式不对,需要重新准备。这样来来回回跑了三四趟,才终于办好了账户。她说,每次去办这些事,都感觉是在跟一个隐形的“官僚系统”做斗争,需要极大的耐心和反复确认的勇气。所以,去意大利留学,你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还得学会怎么跟各种“条条框框”打交道。
气候和生活习惯的差异也可能会让你感到不适。虽然意大利大部分地区阳光明媚,气候宜人,但冬天有些地方也挺冷的,尤其是北部地区。而且,意大利的商铺和银行通常有午休时间,有些甚至周日全天关门,这对于习惯了国内24小时便利店和周末购物的我们来说,确实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我记得刚到罗马的时候,有一次周日下午想去买点生活用品,结果发现家附近所有的超市和小店都关门了,我只好饿着肚子等到第二天早上。那种突然被“隔绝”的感觉,让我当时觉得有点无助,后来才慢慢习惯提前规划好采购时间。
食物,虽然意大利以美食闻名,但你可能会发现,每天吃披萨、意面、提拉米苏,刚开始觉得新奇,时间久了也会觉得单调。而且,正宗的意餐和我们平时在国内吃的“改良版”意餐味道可能不太一样,有些同学可能会吃不惯。当然,如果你是个烹饪爱好者,自己动手做饭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既能省钱,又能满足你的中国胃。我有个舍友,她在威尼斯大学读书,因为吃不惯学校食堂和外面的餐厅,自己学会了做各种中餐。她告诉我,每次她做的红烧肉或者番茄炒蛋,都能引来意大利室友们羡慕的目光,甚至还会有同学来“蹭饭”,这也成了她融入当地生活的一个有趣方式。
但说了这么多“坑”,是不是就意味着意大利留学一无是处了呢?当然不是。就像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一样,意大利的魅力和它带来的成长,也是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那些看起来是“噩梦”的经历,往往才是让你快速成长的催化剂。正是因为居留办理的复杂,你才学会了如何与政府机构打交道,如何仔细核对文件;正是因为语言障碍,你才更努力地学习意大利语,更勇敢地开口交流;正是因为教学模式的开放,你才学会了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索。这些都是你在课堂上学不到的宝贵经验。
在意大利留学,你会有机会接触到世界上最顶尖的艺术、设计和时尚资源。比如,米兰的布雷拉国立美术学院、马兰戈尼学院、柏丽慕达时尚学院,它们都是世界级的殿堂,每年吸引着无数怀揣艺术梦想的学子。在佛罗伦萨,你可以在乌菲兹美术馆、学院美术馆与文艺复兴的巨匠们对话;在罗马,每一块砖瓦都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历史。这样的学习环境,是独一无二的。据米兰理工大学官网显示,该校拥有超过26%的国际学生,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这意味着你将有机会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学交流学习,拓宽国际视野,建立全球人脉,这对于未来的职业发展无疑是巨大的加分项。
而且,在意大利生活,你还会培养出一种独特的“慢生活”哲学。意大利人懂得享受生活,他们会在下午茶时间慢悠悠地喝杯咖啡,会在傍晚时分和朋友们一起去Aperitivo(开胃酒)小酌。在这样的熏陶下,你可能会发现自己不再那么急躁,开始学着放慢脚步,去感受生活中的小确幸。也许你会在阳光明媚的周末,一个人背着包,搭火车去周边的小镇探险;也许你会和朋友们一起,在海边品尝最新鲜的海鲜,感受地中海的微风。这些体验,都将成为你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让你学会如何更从容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所以,是梦校还是噩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用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如果你只是沉浸在对浪漫美好的幻想中,那么现实的“坑”可能会让你措手不及,甚至感到崩溃。但如果你能提前做好心理准备,把这些挑战看作是成长的机会,那么意大利留学生活一定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收获。它会让你成为一个更独立、更坚韧、更有国际视野的人,那些曾经让你想哭的瞬间,未来回想起来,都会变成你嘴边带着笑意的谈资。
最后,如果你真的决定要踏上意大利这片土地,去追寻你的梦想,那我只有一个建议给你:别再盯着手机屏幕看那些美化过的图片了!赶紧去报名一个靠谱的意大利语强化班,然后找几个已经在那边留学的学长学姐,约个时间好好跟他们聊聊真实的留学经历,把他们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都记下来。同时,多看看官方的留学指南和论坛上真实的学生分享,了解最新的政策和注意事项。最重要的是,提前学点基础的意大利语,哪怕只是点餐、问路、自我介绍,也能大大缓解你初期的焦虑。提前做足功课,才能让你在这场冒险中,少走弯路,多一些从容,把你的意大利留学生活,真的变成一场精彩绝伦的梦,而不是一场手足无措的噩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