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人均收入:真能让你躺平?

puppy

Hey,是不是总听人说新西兰人均收入高,感觉来了就能轻松躺平,过上神仙日子?别被那些美好滤镜蒙蔽了双眼,真实情况可能跟你想的有点不一样哦!我们这次就来扒一扒新西兰的平均工资到底是个什么水平。光看一个数字远远不够,你还得考虑奥克兰和惠灵顿的房租天花板,超市里那些进口食材的价格,还有日常交通、娱乐等实打实的开销。当你的薪水和这些硬核账单碰一碰,究竟还能剩下多少,真能让你心安理得地“躺平”吗?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些想留下来打拼的留学生来说,未来到底能不能边工作边享受生活,还是得从零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地去争取?别光凭感觉就做决定,赶紧点进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新西兰真实的人均收入构成、消费水平,以及背后那些你可能没注意到的细节。看完你就会明白,你的“躺平”梦想,在新西兰到底是触手可及的现实,还是需要更多努力才能实现的远方!

那天,我在奥克兰市中心的一家咖啡馆里,看着窗外来来往往的人群,耳边突然传来隔壁桌两个中国留学生的声音。一个兴奋地对另一个说:“哎,你听说了吗?新西兰人均收入老高了,我看了个帖子,说来了轻松躺平!”另一个则半信半疑地挠挠头:“真的假的啊?我怎么感觉我每天打工、算账,跟躺平完全不沾边呢?”他们的对话就像一颗小石子,在我心里激起了阵阵涟漪。是不是咱们很多小伙伴,都或多或少有过这种“新西兰人均收入高,来了就能躺平”的美好幻想?网上那些渲染新西兰岁月静好的图片和视频,是不是也给你的脑海里加了一层厚厚的滤镜?别急,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个“躺平”的梦想,在新西兰这片土地上,它究竟是触手可及的现实,还是需要你付出更多汗水才能抵达的远方。

新西兰人均收入:数字背后的真实触感

咱们先从大家最关心的数字聊起吧。很多人一提到新西兰,第一反应就是“发达国家,收入肯定高”。这个印象确实有一定道理,毕竟从宏观数据上看,新西兰的平均工资确实不低。根据新西兰统计局(Stats NZ)最新公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6月的季度,新西兰全国所有岗位的平均每周税前收入约为1475纽币,这意味着年薪大概在7.67万纽币左右。同时,全国中位数每周税前收入则在1349纽币,年薪约7.01万纽币。这些数字听起来是不是挺诱人的?仿佛拿着这样的薪水,生活就会立刻变得轻松起来。然而,这些仅仅是“平均数”和“中位数”,它们就像一个班级的平均分,并不能代表每个同学都能考到这个分数,更不代表你一毕业就能拿到这个薪水。对于我们这些初来乍到的留学生来说,尤其是刚开始找工作的阶段,能够达到这个平均水平往往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经验积累。

你可能会问,那刚毕业的留学生,或者还在读书期间打工的我们,大概能拿到多少呢?一个很现实的例子就是,如果你在读语言班或者大学期间,想找一份兼职来贴补生活费,通常能找到的岗位多是服务业、零售业或者一些体力活。新西兰的法定最低时薪在2024年4月已经上调到了23.15纽币。如果你每周能合法地工作20小时,那么你的税前收入大概是每周463纽币。一个月下来,税前收入也就是1852纽币左右。这个数字跟刚才提到的全国平均周薪1475纽币,年薪7.67万纽币相比,是不是差距挺明显的?许多同学在兼职工作中,实际拿到手的往往就是最低时薪,甚至有些时候,因为语言、经验等问题,找到一份稳定合规的兼职本身就需要花费不少力气。据许多在奥克兰餐饮业兼职的同学反映,即使是经验丰富的服务员,起薪也多在25-28纽币每小时,想要突破30纽币的门槛,往往需要具备管理能力或者承担更多责任。这说明,即便在兼职阶段,想要靠工资实现“躺平”的想法,基本是不现实的。

两大城市的生活成本“天花板”:让你的薪水瘦身

光看收入数字还不够,我们还得看看你的薪水跟那些硬核账单碰一碰之后,究竟还能剩下多少。新西兰的消费水平,特别是房租,真的能让你深刻体会到什么叫做“收入高,开销也高”。咱们就拿奥克兰和惠灵顿这两个留学生最常选择的城市来举例,它们就像是新西兰的生活成本“天花板”。根据Trade Me Property和Tenancy Services的最新租房市场报告,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奥克兰市中心一居室公寓的平均周租金大概在550到650纽币之间。咱们取个中间值,比如每周600纽币,一个月就是2400纽币。如果你选择合租一间房,价格会便宜一些,但即使是合租,在奥克兰市中心或者交通便利的区域,一个单间的周租金也可能高达250-350纽币,算下来一个月至少也要1000-1400纽币。这个数字对于一个拿着最低时薪兼职的学生来说,几乎占据了月收入的大半,甚至更多。我的朋友小李,在奥克兰大学读书,她和另外两个同学合租在CBD附近的一个三居室,每个月房租摊下来自己要交1100纽币,她说拿到工资条的时候,常常感觉一半的钱直接就“飞”到房东口袋里了。

惠灵顿的房租虽然比奥克兰稍显“温柔”,但同样不容小觑。一份来自MBIE的租金市场报告显示,惠灵顿市中心一居室公寓的平均周租金通常在500到600纽币之间,一个月也要2000-2400纽币。合租单间的价格也往往在200-300纽币每周,月租800-1200纽币。即便你辛辛苦苦拿到了一份全职工作,比如说税后月薪3500纽币,如果房租就占去了1000-2000纽币,你的可支配收入一下子就缩水了一大截。许多来新西兰工作几年的人都会抱怨,房租是他们每月最大的开销,尤其是在奥克兰和惠灵顿这样的经济中心。你想要“躺平”,首先得有一个安稳的“窝”,而这个“窝”的成本,在新西兰可一点都不低。

舌尖上的新西兰:超市里的那些价格标签

解决了住的问题,咱们还得吃饭吧?新西兰的食材价格,特别是对于习惯了国内物价的我们来说,初来乍到时可能会有点“心疼”。新鲜蔬菜水果的价格波动很大,受季节影响非常明显。比如,牛油果在新西兰是很常见的,当季的时候一个可能才卖2-3纽币,但到了非当季,一个可能就飙到6-8纽币了。牛奶、面包这些日常主食价格相对稳定,一升牛奶大概在2.5-4纽币,一块面包在3-5纽币左右。肉类产品相对便宜,特别是羊肉和牛肉,如果会挑特价,性价比很高。例如,在Pak'nSave这种以低价著称的超市,一公斤牛肉馅可能只要10-15纽币,但去Countdown或New World这些品类更全的超市,价格可能会更高一些。然而,如果你是“中国胃”,想吃一些亚洲超市特有的食材,比如豆腐、特定品牌的调味料、零食,价格就会比国内贵上好几倍,因为它们大多是进口的。一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报告曾指出,新西兰的食品价格在过去一年中持续上涨,给普通家庭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对于一个单身人士来说,如果想要正常在家做饭,且不至于太节省,每月在食品上的开销大概在500-700纽币之间。如果你还想偶尔下馆子,尝尝异国风味或者聚餐,那这个数字还会更高。比如,在奥克兰市中心一家普通餐厅吃一顿饭,主菜价格通常在25-40纽币,加上饮料和小费,两个人随便吃吃可能就100纽币出去了。我的表妹小文在新西兰留学期间,为了省钱,每天午饭都是自己带便当,只有周末才敢偶尔和朋友出去吃顿便饭,她说那种感觉离“躺平”实在是太远了,更像是“躺在饭桌前仔细计算”。

交通与日常开销:细水长流的隐形消耗

除了房租和伙食,日常交通和各种杂七杂八的开销也像是“隐形杀手”,一点点蚕食你的薪水。在新西兰,尤其是在大城市,公共交通虽然方便,但费用并不低。以奥克兰为例,如果你是学生,使用AT Hop卡,购买月票的话,费用大概在150-200纽币之间,具体取决于你乘坐的区域范围。如果你选择自己开车,那开销就更大了。油价在新西兰常年保持在高位,目前一升91号汽油价格普遍在2.8-3.2纽币之间。一辆普通的家庭轿车,如果每天通勤,每月油费轻松就能超过200-300纽币。再加上车辆的保险、路税(WOF和Rego)、保养费用,每年几百到上千纽币的开销是跑不掉的。许多刚工作的朋友发现,虽然自己开车方便,但算上所有成本,每月支出可能比公共交通还要高。据AA(新西兰汽车协会)的报告,拥有一辆中型车一年的总开销,包括折旧、保险、保养和燃油,可以轻松超过1万纽币。这笔费用对于刚开始工作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别忘了还有其他零零碎碎的开销。手机话费和网络费,每月大概50-100纽币。水电煤气费,即使合租,平摊下来每人每月也要50-100纽币。国际学生还需要购买健康保险,每年大概600-800纽币。偶尔看个电影、唱个K,一次可能就花掉20-50纽币。剪个头发,最低也要30-50纽币。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小钱,日积月累,也会成为一笔相当可观的数目。一位在惠灵顿工作的程序员朋友告诉我,他刚工作那两年,虽然年薪达到了7万纽币,但每个月扣掉房租、通勤、伙食和生活必需品后,能存下来的钱寥寥无几,更别提随心所欲地去旅行或者购买奢侈品了。他戏称自己的“躺平”是“躺在账单里”,而不是“躺在沙滩上”。

留学生视角:从零开始的职业征途

对于我们这些留学生来说,新西兰的“躺平”梦想,还得从职业发展这个角度来看。很多同学都抱着学成之后留在新西兰工作的愿望,但实际的职业征途往往比想象中要漫长。虽然新西兰有很多行业存在技能短缺,比如IT、医疗、工程等,但对于国际学生而言,找到一份与所学专业高度匹配且能满足移民要求的工作,依然充满挑战。数据显示,即便是在热门专业如IT领域,毕业生起薪也并非人人都能达到平均水平。一位在奥克兰某科技公司工作的校友分享道,他刚毕业时作为初级软件工程师的年薪是6.5万纽币,听起来还不错,但跟一些有经验的同事相比,差距还是很明显。而且,他为了这份工作,面试了十多家公司,才最终拿到offer,整个过程耗时半年。这说明,即使专业对口,竞争也依然激烈。

许多留学生在毕业后,可能会为了积累本地工作经验,不得不选择一些与专业关联度不那么高,或者薪水相对较低的岗位。例如,一些商科毕业生可能从行政助理、市场协调员做起,起薪可能只有5万到6万纽币。这些岗位虽然提供了宝贵的本地经验,但想要靠这份薪水在奥克兰或惠灵顿实现“躺平”,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更现实的情况是,你需要精打细算每一笔开销,努力提升自己的技能,积极拓展人脉,争取在职场上不断晋升,才能逐步提高收入水平。新西兰移民局的官方网站也明确列出了各类签证申请的收入要求,这些要求也在不断调整,反映了新西兰对于海外人才的筛选标准,以及对生活保障的基本要求。所以,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未来的边工作边享受生活,更多的是需要我们从零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地去争取,而非一蹴而就的“躺平”。

你的“躺平”梦想,到底有多远?

把前面提到的这些数字汇集起来,我们来做个简单的算术。假设你运气很好,毕业后找到一份全职工作,税前年薪达到了全国中位数水平,也就是7.01万纽币。税后大约每月能拿到4600纽币左右(具体根据税务局计算)。

项目 每月预估开销 (纽币) 说明
房租 (奥克兰合租单间) 1200 - 1400 奥克兰交通便利区合租单间
伙食费 600 - 700 在家做饭为主,偶尔外出
交通费 150 - 200 公共交通月票或少量油费
水电网费 150 - 200 分摊费用
手机费 30 - 50 基本套餐
健康保险 50 - 70 国际学生签证要求,按年摊平
其他杂项 (理发、偶尔娱乐、个人用品) 200 - 300 非必需品,弹性较大
总计 2380 - 2920 月基本开销

这样算下来,你的每月基本开销可能就在2400到2900纽币之间。如果你月税后收入是4600纽币,那么每个月能存下的钱大概是1700到2200纽币。这个数字看起来还不错,是不是?然而,这只是在非常节俭、没有大额消费(比如买车、大件家具、度假旅游、看病配药非保险报销部分等)的前提下。一旦你想要享受一下生活,或者遇到一些突发状况,比如汽车出了点小毛病,或者需要买一张回国的机票,这笔存款可能瞬间就蒸发了。我的朋友小张,在奥克兰工作了三年,最近想买辆二手车方便周末出游,他发现即使存了2万多纽币,付完首付、办理好保险和各项手续后,手头依然很紧。他感慨说:“在新西兰,想要轻松地‘躺平’,除非你不需要付房租,或者有一笔丰厚的启动资金。”

更何况,许多留学生在毕业初期,拿到手的薪水可能远低于全国中位数。如果你的税后月薪只有3000-3500纽币,那么扣除上述基本开销后,每个月可能就只剩下几百到一千纽币。这笔钱,仅仅够你应对一些小小的娱乐活动,或者作为应急储备金。想要靠这笔钱实现财务自由、安心“躺平”,简直是痴人说梦。你可能会发现,自己依然在为了支付账单而努力工作,并没有多少闲暇去享受新西兰美丽的自然风光,也没有多少余钱去尝试各种新奇体验。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那些岁月静好的新西兰生活,往往是经过精心包装的,它可能属于那些已经在这里扎根多年、事业有成的人,或者本身就有雄厚家庭背景的留学生,而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这都是需要自己一步步去奋斗出来的。

不止是金钱:时间与精力的投入

“躺平”不仅仅关乎金钱,还关乎你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新西兰的工作文化虽然强调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但对于我们国际学生来说,刚进入职场时往往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来证明自己。语言障碍、文化差异、缺乏本地工作经验,这些都可能让你在工作中遇到额外的挑战。你可能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适应工作环境,学习新的技能,甚至需要主动加班来完成任务。许多在本地公司工作过的留学生都深有体会,刚开始的时候,他们常常是办公室里走得最晚的那批人。据一项针对海外移民职场适应的调查显示,近六成的受访者表示,在融入新西兰职场初期,他们投入了比预期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适应和提升。这种额外的付出,让你即使拿到了相对较高的薪水,也可能因为身心俱疲而无法真正“躺平”,甚至会感到比在国内更加辛苦。所以,如果你抱着轻松躺平的心态来到新西兰,现实可能会给你重重一击,让你明白“躺平”之前,还需要一段相当长的“奋斗期”。

新西兰的生活确实很美,它的自然风光、友善的人民、清新的空气都让人向往。然而,这些美好是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来支撑的。仅仅依靠“人均收入高”这个模糊的数字,就幻想能在这里轻松躺平,那真的有点太天真了。真实的新西兰,是一个充满了机遇,但也伴随着挑战的地方。你需要有清醒的头脑,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明确的规划,而不是被那些片面的信息所蒙蔽。你得明白,无论在哪里,真正的“躺平”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它需要你付出辛勤的劳动,合理的规划,甚至是一点点好运气。所以在你决定来新西兰追逐梦想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了解真实的收入水平和消费状况,这样你才能更好地为自己的未来铺路,才不会在面对现实的时候感到措手不及。

所以,我的朋友,别光凭感觉就做决定,也别被社交媒体上那些滤镜拉满的“神仙生活”迷惑。如果你真的想来新西兰,或者已经在这里了,不妨多跟已经在本地工作生活的前辈们聊聊,多去招聘网站看看自己专业的真实薪资水平,再结合奥克兰或惠灵顿的实际消费情况,给自己算一笔详细的账。搞清楚这些实打实的数字,你才会明白自己的“躺平”梦想,到底需要多少努力才能实现。行动起来吧,去了解更多真实情况,去提前规划你的职业道路,去认真学习新西兰的金融知识和税务体系,这样,你才能在新西兰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真正活出你想要的生活,而不是被想象中的美好滤镜所困扰。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