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专门学校:过来人告诉你值不值?

puppy

哎呀,是不是也常常在纠结,日本的专门学校到底是不是一个好选择?很多人一提到留学,第一反应就是大学,觉得那才是“正经”出路。但作为在日本专门学校摸爬滚打过的“过来人”,我想跟你好好聊聊,这里面到底藏着哪些你可能不知道的“坑”和“宝藏”。 说真的,专门学校和大学的路子完全不一样。它更注重实打实的技能培养,让你毕业就能直接上手,少了很多理论空谈。如果你是那种不喜欢死记硬背、更想学一门手艺、毕业后在日本快速找到工作的朋友,那专门学校真的可以认真考虑一下。不过,它到底“值不值”,真的要看你自己的情况和预期。学费、课程强度、毕业后的就业方向,还有你是不是真的喜欢那个专业,这些都是要提前掰扯清楚的问题。别急,我会把我在这边亲身经历的、真实感受到的都分享给你,帮你分析利弊,让你对专门学校有个全面又实在的了解,看看这到底是不是适合你的那条路!

还记得我刚来日本那会儿,站在人来人往的新宿车站,手里攥着入学通知书,心里那个忐忑啊。周围的同学,十个有八个都是冲着日本的大学来的,动不动就是“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的梦想。我呢?我选的是专门学校。那会儿,家里人、甚至一些前辈都替我捏把汗,觉得我是不是选了一条“偏门”的路?“学个手艺就能在日本混下去吗?”“大学文凭才硬气吧?”这些疑问像弹幕一样在我脑子里刷屏,一度让我怀疑自己是不是做错了决定。现在回过头看,真想拍拍当时那个傻乎乎的自己,说一句:“别慌,这条路,虽然不一样,但真的有它的精彩!”

你现在是不是也跟我当初一样,在大学和专门学校之间来回摇摆,纠结得头都大了?网上信息一大堆,有的说专门学校好找工作,有的说学历不够硬,真是听得一头雾水。别急,作为已经从日本专门学校顺利毕业、并且摸爬滚打好几年的“老油条”,我今天就来跟你敞开了聊聊,这里头到底藏着哪些坑,又有哪些让你意想不到的“宝藏”。

首先,咱们得搞清楚,专门学校和大学从骨子里就不是一回事。大学更偏向于理论研究和通识教育,培养的是你的思维广度,让你能更宏观地看待问题。而专门学校呢,它的核心就是“实用技能”,一切课程设置都是为了让你毕业就能立刻上手干活。我那时候选的是IT编程相关的专业,每周的课程表排得满满当当,几乎一半以上的时间都在机房里敲代码、做项目。据我当时的学校资料显示,我们专业实训课程的占比高达60%以上,这跟大学里可能只有少量实验课的模式完全不同,实打实地让你把技能刻进DNA里。

就说学费这块吧,很多人可能会觉得专门学校学费是不是便宜一些?其实不然。根据日本学生支援机构(JASSO)发布的《外国人留学生のための留学費用に関する調査》,日本专门学校的年平均学费大约在100万日元到150万日元之间,某些艺术类或者医疗类专业甚至会更高。我当时读的IT专业,一年学费就差不多120万日元。这笔钱,跟一些私立大学的文科专业比起来,其实差不了多少,甚至可能更高。所以,如果你的预算是主要考量因素,真的要提前去查清楚目标学校和专业的具体收费标准,包括入学金、教材费等等,别到了才发现超出预期。

但话说回来,这笔学费花得值不值,得看你毕业后的“回报率”。专门学校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它的就业导向。文部科学省《令和5年度学校基本調査》的数据显示,2023年3月毕业的专门学校学生就职率高达97.6%,这个数字可以说非常亮眼了。我毕业那年,我们班很多同学在还没毕业的时候就已经拿到好几家公司的内定通知了。我一个朋友学的是游戏设计,他们在学校期间就跟好几个游戏公司有合作项目,毕业的时候直接就被其中一家公司招走了。这不就是把“学以致用”发挥到了极致吗?

专门学校的课程强度也是一个需要你提前做好心理准备的“坑”。不像大学可能一周只有几天有课,专门学校几乎是朝九晚五,每周五天全勤。我记得我们那会儿,每天早上8点半准时到教室,晚上5点才下课,中间几乎没有太多的空闲时间。放学回家还要完成大量的实践作业和小组项目。有一阵子为了赶一个App开发的项目,我们小组连续好几周都熬夜到凌晨三四点,早上还要爬起来上课。这种高强度的学习节奏,如果抗压能力不强或者自律性不够的话,真的会觉得很吃力。它要求你不仅要有学习的热情,还要有超强的执行力。

可是,这种高强度也意味着你能在短时间内掌握扎实的技能。很多专门学校都会聘请行业内资深人士作为讲师,他们不仅教给你最新的技术,还会分享行业内的真实案例和求职经验。比如我有一位老师,他就是从日本一家知名游戏公司跳槽过来的资深工程师,他讲的很多项目管理经验和代码优化技巧,都是书本上学不到的“独门秘籍”。这种与行业前沿的零距离接触,是你在大学里很难获得的宝贵资源,它能让你在毕业时就具备与企业需求高度匹配的专业能力。

就业方向上,专门学校的选择也是非常宽泛的。你可能觉得就是学个手艺,是不是就业面很窄?其实完全不是。除了我所在的IT领域,像设计(平面设计、Web设计、动漫设计)、观光(酒店管理、旅行社业务)、医疗福祉(介护福祉士、理学疗法士)等等,都是留学生在日本非常热门且需求量大的专业。数据显示,近年来日本社会对护理、IT、设计等领域的专业人才需求持续旺盛。比如,日本为了应对老龄化社会,对介护福祉士的需求量逐年攀升,据厚生劳动省的统计,到2025年日本将有超过30万的介护人才缺口,这就给学习相关专业的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

当然,专门学校的学历认可度,也是很多人纠结的一个点。从日本的学历体系来看,专门学校毕业可以获得“専門士”或“高度専門士”的称号,这在日本是受到认可的。凭借这些称号,毕业生可以申请工作签证,甚至有些还可以继续升学到大学院。我有个朋友,他学的是动漫制作,毕业后先在日本一家动画公司工作了两年,积累了经验后又申请了日本一所大学的艺术研究科深造。所以,专门学校并不是学历的“终点站”,它也可以成为你更高层次学习的“跳板”,关键看你怎么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

专门学校的国际化氛围可能不如一些顶尖大学那么浓厚,这也是我刚开始感觉有点不适应的地方。虽然日本学生支援机构(JASSO)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5月1日,日本专门学校在籍的外国人留学生总数大约为4.5万人,但具体到某个学校,留学生比例可能差异很大。我所在的学校,国际学生比例还算不错,但大部分同学还是日本人。这就要求你必须主动融入日本社会,提升自己的日语水平,积极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如果你喜欢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交流,体验多元文化,可能一些国际化程度更高的大学会更适合你。

语言能力对于在专门学校学习至关重要,这算是一个潜在的“坑”。很多专门学校入学时会要求N2甚至N1的日语水平。即使你达到了这个要求,刚开始上课的时候,专业术语和老师语速的加快还是会让你感到吃力。我记得刚开始学编程的时候,老师讲的很多技术名词,我都需要课后反复查字典、问同学。但正是这种“被逼着”学习的环境,让我的日语专业能力突飞猛进。现在回想起来,那段“痛苦”的日子反而成了我日语进步最快的时期。

找工作的时候,学校提供的就业支持也是一个巨大的“宝藏”。大多数专门学校都会设置专门的就业指导中心,提供简历修改、模拟面试、企业宣讲会、实习推荐等服务。我当时学校的就业指导老师,每周都会更新最新的招聘信息,还会根据每个人的专业和兴趣,一对一地进行辅导。据东京模式学园等一些知名专门学校官网介绍,他们甚至有专门针对留学生的就业辅导课程,帮助我们理解日本的职场文化和求职礼仪。这对于初来乍到的留学生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大大增加了我们成功拿到内定的几率。

专门学校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圈子”文化很强。由于大家每天长时间在一起学习、做项目,很容易建立起深厚的同学情谊,而且这些同学未来很可能就是你行业里的同事、伙伴甚至竞争对手。我毕业后还经常和当时的同学一起吃饭、交流工作心得。我们甚至有一个小群,会分享行业内最新的技术和招聘信息。这种实打实的“人脉”,对于在日本职场打拼的外国人来说,是极其宝贵的资源。

在选择专业的时候,你一定要想清楚自己未来想做什么,而不是盲目跟风。有些专业听起来很酷炫,但可能在日本的就业市场需求并不大,或者对留学生的语言和文化背景要求极高。比如,如果你对传统的日本工艺品制作非常感兴趣,想去学陶瓷或者和服设计,那确实是能学到一门独一无二的手艺,但毕业后找到稳定对口工作的难度可能会相对较大,因为这类行业对日语和文化理解的要求极高,而且市场规模有限。但如果你的目标是IT、设计、观光或者介护,这些行业在日本都有着持续稳定的需求,相对来说就业前景就非常光明。

所以,专门学校到底值不值?这个问题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它完全取决于你自己的情况和期望。如果你是一个不喜欢纯理论学习,更喜欢动手实践,希望在短时间内掌握一门硬核技能,并且毕业后能快速在日本找到工作的朋友,那专门学校绝对值得你认真考虑。但如果你希望在学术上深造,未来想从事科研或者学术研究,或者对某个学科有深厚的理论探究兴趣,那大学可能才是更适合你的路。

别急着下决定,你现在最应该做的,是去尽可能多地了解你感兴趣的专门学校和专业。别光看官网上的那些光鲜亮丽的宣传,试着去参加几场学校的开放日或者线上说明会,最好能有机会跟在校的留学生聊聊,听听他们的真实感受。找找看有没有你感兴趣的专门学校的留学博客或者经验分享,看看别人是怎么评价那所学校的课程强度、就业支持、以及对留学生的态度的。多看、多问、多比较,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你心里自然会有一个答案的。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