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读书开销:留学生真实账单!

puppy

听说你想来香港读书,但又怕荷包顶不住?别担心,我们懂你!在香港留学,除了学费这笔大头,住宿、吃饭、交通、日常开销…这些零零总总加起来,真实情况到底是怎么样的?是不是感觉网上查到的数据总是差那么点意思,没法让你心里有底?这篇文章就是来给你交个“真实账单”的!我们采访了好多在港留学生,把他们亲身经历的每一笔开销都摊开来给你看。从月租到底是多少,到平时吃饭省钱小妙招,甚至连办签证、买生活用品这些细节都给你讲得明明白白。别再盲猜了,赶紧点进来,看看真实的香港留学生活费到底长啥样,帮你提前做好最靠谱的预算规划,让你的港漂梦想不再是空中楼阁!

“哎,你查了香港的学费和生活费没?我看着网上那些数字,心里直发毛啊!”

你是不是也曾像小红一样,对着电脑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数字,一遍又一遍地刷新着网页,生怕自己漏掉了哪一个“省钱攻略”?小红同学刚拿到香港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兴奋劲还没过去,紧接着就被各种留学论坛里关于“香港物价高到飞起”的帖子搞得寝食难安。她跟我说,每次看到有人提到香港读书一年得花几十万,就感觉自己的港漂梦想是不是要提前“破产”了。别急,小红,也别急,所有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我们都懂那种既期待又忐忑的心情。今天,小编就来给你扒一扒,那些你真正关心、网上却总是说不清楚的香港留学开销,咱们不藏着掖着,直接上“真实账单”!

香港读书开销:留学生真实账单!

说起香港读书,大家脑海里第一个蹦出来的词,估计就是学费了吧?这确实是留学开销中的“巨无霸”,每年固定一大笔支出,让人很难不把它放在第一位考虑。就拿香港几所知名的大学来说,它们的学费标准对非本地学生,也就是我们留学生而言,通常都是统一的。根据香港大学(HKU)官网显示,2023/24学年非本地本科生的学费大约是每年182,000港币。这笔钱听起来有点惊人,但跟欧美一些国家比起来,其实也算是在一个相对合理的区间。很多同学为了这笔学费,会提前做很多规划,比如申请奖学金,或者跟家里沟通好资助方案。

香港中文大学(CUHK)的非本地本科生学费也基本维持在相似的水平,据其官网公布的数据,2023/24学年的学费同样是每年182,000港币。这种统一的学费标准,让大家在选择不同学校时,学费这块的压力感并不会有太大差异。当然,这只是本科生的学费,如果你是申请授课型硕士(Taught Postgraduate)项目,那学费的浮动就更大了,有些热门商科项目,比如金融硕士,学费可能会高达30万甚至40万港币,具体得看你申请的专业和学校。比如,香港科技大学(HKUST)的某些商科硕士项目学费就经常在30万港币以上,具体数字会根据每年的政策和市场需求有所调整,所以申请前一定要去官网查清楚。

除了学费这个大头,住宿费用绝对是留学账单里的第二大开销,甚至对很多人来说,它比学费更让人头疼,毕竟学费交了一次就完事,但房租可是每个月都要付的。学校宿舍通常是新生们的首选,因为它性价比高,而且能更快地融入校园生活。以香港理工大学(PolyU)为例,根据他们的住宿服务官网介绍,学生宿舍的费用大约在每月2,000港币到5,000港币不等,具体取决于房间类型(单人间、双人间或三人间)以及是否带独立卫浴。小李同学去年申请到PolyU的双人间,他告诉我,每月3,000多港币的租金,包水电网,还带空调,简直是“人间天堂”,他身边的很多朋友都羡慕他抽中了宿舍。

并非所有同学都能幸运地住进学校宿舍。香港的大学宿舍资源有限,尤其是在读研究生,申请难度更大。很多人最终还是得选择校外租房。校外租房的价格浮动非常大,地理位置、房屋大小、新旧程度都会直接影响租金。数据显示,在香港,一个50平方尺左右(约5平方米)的单人间,如果在离大学较近的区域,比如港岛区的西营盘、坚尼地城,或者九龙区的旺角、深水埗,月租普遍在5,000港币到8,000港币之间。这还是合租的价格,如果想住一个独立的单间,价格可能轻松破万。小张同学在香港城市大学(CityU)读书,他跟另外两个同学在九龙塘附近合租了一个两室一厅的房子,每人每月要承担约6,500港币的房租,这还不包括水电煤气和网络费用。

水电煤气费也是租房的固定开销,虽然单笔看起来不多,但累积起来也不容小觑。一般来说,如果三个人合租,每人每月的水电煤气费大概在300到500港币左右。夏天因为空调使用频繁,电费会高一些。小王同学跟我抱怨说,他去年夏天电费单子寄过来的时候差点没吓晕过去,那一个月光电费就交了1,000多港币,好在他室友分摊了一部分。网络费用通常是固定每月100到200港币,几个人分摊下来,每人几十块钱,还算可以接受。这些零碎的开销,大家在做预算的时候一定不能忽略。

解决完住的问题,吃也是每天都得面对的现实。香港的美食闻名遐迩,但价格也让人“望而却步”。不过,作为留学生,总是有各种省钱妙招。学校食堂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没有之一!据香港科技大学(HKUST)的学生反映,他们食堂的早餐套餐通常在20-30港币,午餐和晚餐也大多在35-50港币就能搞定一份饭菜,分量足,味道也不错。很多大学的食堂还会不定期推出一些优惠活动,比如刷学生证打折,或者特定的“学生餐”会更便宜。

除了食堂,香港随处可见的茶餐厅也是留学生们常去的地方。一份经典的午市套餐,比如叉烧饭、菠萝油配奶茶,大概在40-70港币。如果你想省钱,避开午餐和晚餐高峰期,有些茶餐厅在下午茶时段会有更优惠的套餐。小陈同学告诉我,他最喜欢去学校附近的茶餐厅吃个下午茶,一个菠萝包加一杯咖啡,不到30港币就能解决一顿,性价比非常高。街边的小吃,比如鱼蛋、鸡蛋仔,价格在10-30港币之间,偶尔解馋也是不错的选择。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永远是省钱的王道。香港的超市主要有惠康(Wellcome)和百佳(ParknShop),商品种类丰富。根据我的观察,一个人的每周食材采购预算大概在300-500港币,这包括米、面、蔬菜、肉类和一些日常调料。如果你选择自己做饭,一个月下来,餐费很容易就能控制在1,500到2,500港币左右,比天天在外面吃省下了一大笔钱。小林同学就是个厨艺高手,他周末会去菜市场买新鲜的食材,平日里自己做饭,他算过一笔账,这样一个月能省下至少1,000港币的餐费。

交通费也是每天的硬性支出,香港的公共交通系统非常发达,MTR(港铁)、巴士、小巴几乎能带你去任何地方。留学生通常可以申请“学生八达通”,享受半价优惠。MTR的票价根据路程长短而定,比如从大学站到尖沙咀,使用学生八达通大概是5-8港币。巴士的票价也差不多,从几块钱到十几块钱不等,过海巴士会稍微贵一些。据港铁官网公布的数据,持有学生八达通的乘客在多数路段可享受成人票价的5折优惠,这简直是省钱利器。小李同学每天从将军澳到中环上课,他告诉我,如果没有学生八达通,他每天光交通费就得多花二三十港币,一个月下来可不是个小数目。

除了日常通勤,偶尔去一些离岛或者郊区游玩,交通费用也会产生。比如去大屿山或者南丫岛,船票往返几十港币。打车在香港就比较贵了,起步价27港币,然后按里程计费,除非是紧急情况或者行李多,一般留学生很少会选择打车。总的来说,一个月的交通预算,如果你不是每天跑很远的地方,大概在300-600港币是比较常见的开销。很多住在学校附近的同学,甚至选择步行或者骑共享单车,这样就能把交通费降到最低。

别忘了还有一些“隐形”的行政开销,比如办理签证和续签。第一次申请香港学生签证,通常是免费的,但后续如果你在香港停留时间超过签证有效期,需要续签,那就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据香港入境事务处官网信息,每次续签的费用大约是230港币。这个虽然不是大头,但也是一笔不能忽视的支出,而且每年可能都会有这样的行政费用。有些同学为了方便,还会办理回乡证或者港澳通行证,这些证件的办理费用也得算进去,具体费用根据你的户籍地和办理机构而定。

刚到香港,很多生活用品都需要重新置办。比如床单被套、衣架、洗漱用品等。这些东西在香港的超市或者生活用品店都能买到,价格跟内地超市差不多。一张单人床的床单被套,大概在100-300港币。一些电器,比如烧水壶、电饭煲,如果宿舍不提供,也需要自己购买,预算在200-500港币。小丽同学告诉我,她刚来香港的时候,光是置办这些基础的生活用品,就花了一千多港币,还好她是从宜家那种平价家居店买的,不然估计得花更多。

通讯费也是每月必不可少的开销。香港的电信运营商有很多选择,比如中国移动香港、SmarTone、3HK等。多数留学生会选择购买月费套餐,包含一定的流量和通话时长,月费通常在100-200港币之间。如果你流量需求大,可以选择流量不限量的套餐,价格会稍微高一些。小张同学就用的是每月128港币的套餐,流量足够他在外面刷剧打游戏,非常划算。有些运营商还会针对学生推出特别优惠,多留意一下能省下不少。

除了这些刚需开销,社交和娱乐也是留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看电影、唱K、和朋友聚餐、逛街,这些都得花钱。香港的电影票价格一般在70-120港币一张,如果是首映或者3D电影会更贵。唱K一小时大概在100-200港币。和朋友出去吃顿饭,人均200-500港币也是很常见的。数据显示,香港的餐饮消费指数在全球都排在前列。不过,很多大学的学生会也会组织各种免费或低价的活动,比如电影之夜、郊游等,多参与这些活动既能丰富生活,又能节省开销。小何同学就是学生会活跃分子,他告诉我,很多免费讲座和校园活动都非常有趣,还能认识很多新朋友。

书籍和学习用品的开销。有些课程的教材非常昂贵,一本专业课本可能就要几百港币,甚至上千港币。不过,现在很多教材都有电子版,或者可以去图书馆借阅,甚至跟高年级学长学姐购买二手书,都能省下不少。打印资料在学校的图书馆或者便利店都可以,打印一张纸大概0.5-1港币。小高同学说,他基本不买教材,都是从图书馆借阅或者找电子版,这样一年下来能省好几千港币,省下来的钱都够他买几张演唱会门票了。

医疗健康方面,虽然香港的公立医疗系统有政府补贴,但对于非本地学生来说,通常还是要购买医疗保险。大多数大学会强制要求学生购买一份医疗保险,年费大概在1,000-2,000港币。这份保险通常会覆盖一些基本的门诊和住院费用,具体保障范围需要仔细查看保险条款。如果生病需要看私人医生或者专科医生,费用就会比较高,一次门诊可能需要数百到上千港币。所以,一定要注意身体健康,毕竟生病不仅耗费精力,更耗费金钱。

说了这么多,你心里是不是对香港的留学开销有了一个大致的谱了?学费、住宿、吃饭、交通、日常杂项、娱乐社交,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开销。一个大致的预算范围,除去学费这个大头,一个留学生在香港每月的生活开销,根据个人的消费习惯,大概在6,000港币到12,000港币之间。如果你非常节俭,住学校宿舍,天天吃食堂,基本能控制在6,000-8,000港币。如果你合租在外,偶尔聚餐看电影,可能就会在8,000-10,000港币。如果你对生活品质有更高要求,或者专业学费本身就高,那可能每个月万元以上也是常态。这一切都取决于你如何选择,如何规划。

所以,看完这篇“真实账单”,你别再傻傻地等网上那些不靠谱的数据了。赶紧坐下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好好规划一下你的预算。看看自己对住宿、餐饮、娱乐的接受程度,把这些数字套进去,就能得出一个相对靠谱的预期。记住,提前做好功课,心里有数,比什么都强。港漂的梦想不是空中楼阁,它是可以脚踏实地一步步实现的。只要你提前规划,聪明消费,就能在香港既学有所成,又过得舒心自在!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