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精英养成!金工硕士留学生特辑

puppy

是不是感觉金工硕士这条路,听起来高大上,但实际走起来有点迷茫,尤其在海外求职的压力下?别担心,这篇《金融精英养成!金工硕士留学生特辑》就是为你量身打造的!我们找来了一群已经在金融圈摸爬滚打的优秀金工硕士留学生,他们会用最真实、最接地气的方式,和你聊聊这些年他们的心路历程。 从申请季的忐忑,到异国他乡的学业挑战,再到投行、量化基金、科技大厂的激烈面试,他们一路走来的酸甜苦辣,踩过的坑、总结的宝贵经验,全都毫无保留地分享给你。你会看到如何从零开始搭建你的技能树,怎么在高压的学习节奏中保持清醒,以及最重要的,如何成功转型,拿下心仪的offer,最终成为大家眼中的金融精英。这不仅仅是故事,更是你未来规划的“干货指南”,帮你少走弯路,快速成长。赶紧点进去,看看这些过来人是如何一步步实现梦想的吧!

你还记得吗?那个深夜,你盯着电脑屏幕上密密麻麻的职位列表,旁边放着一杯冷掉的咖啡,脑子里全是对未来的问号。金工硕士这条路,听起来多光鲜亮丽啊,量化、投行、高科技,每一个词都带着精英的光环。可真当你身处异国他乡,面对繁重的课业、复杂的求职流程,以及那些听不懂的金融术语时,心里会不会闪过一丝迷茫,甚至有点怀疑自己是不是选错了路?别急,我们都经历过那个阶段,那种又兴奋又焦虑的心情,简直就像坐过山车。今天,就让我们一群“过来人”拉着你的手,一起聊聊这条充满挑战却也满载收获的金融精英养成之路。

申请季:焦虑与策略的博弈

很多同学最开始踏上金工这条路,估计都是从申请季的那些个不眠之夜开始的。你可能刷着各种论坛,看着前辈们晒出的“神仙offer”,心里既羡慕又忐忑。大家都会担心自己的GPA不够高,GRE分数不够理想,或者实习经历不够“大厂”。据美国教育网站Niche最新发布的2024年美国大学金融工程硕士项目排名显示,像哥伦比亚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顶级项目的录取率普遍低于15%,有的甚至不足10%,竞争激烈程度可见一斑。

我们群里有个叫小明的同学,他当时申请卡内基梅隆大学(CMU)的MSCF项目时,GPA虽然不算顶尖,但也保持在3.7左右,但他为了弥补短板,硬是考出了GRE 335的高分,并且在大二暑假就争取到了一家国内券商的量化研究实习,积累了初步的编程和金融建模经验。据CMU Tepper商学院官网公布的数据,其MSCF项目录取的学生平均GRE数学部分高达169分,这说明量化背景和数学能力在申请中至关重要。

文书和推荐信,这两样东西有时候比硬性指标更能打动招生官。你可能觉得这都是套话,但我们发现,真正打动人的文书,往往能讲出一个独特的故事,展现你的热情和潜力。小芳同学申请宾夕法尼亚大学的金工项目时,她的推荐信里,教授详细描述了她在一次金融建模比赛中如何独立解决了一个复杂问题,并且在团队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据宾夕法尼亚大学工程学院官网介绍,他们非常看重申请者在团队协作和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的能力,而不是单纯的高分。

申请季里, networking 往往被大家忽视,但其实它也能为你加分不少。我们有一个学长,他在申请前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几次校友分享会,主动和在职的学长学姐交流,甚至因此获得了一次去某中型对冲基金参观的机会。虽然没有直接拿到实习,但他把这次经历写进了文书,并且在面试中提到了和校友的交流心得。根据LinkedIn的一项调查,70%的专业人士是通过人脉关系获得工作的,所以提前建立连接,绝对是明智之举。

异国他乡的学业挑战:从懵圈到“开挂”

恭喜你,终于拿到了梦寐以求的offer!但别高兴得太早,踏入异国他乡的校园,真正的“硬核”挑战才刚刚开始。第一学期,你可能会觉得四周全是神童,自己像个“小透明”。金融工程的核心课程,比如随机过程、高级微积分、数值方法、机器学习、C++和Python编程,这些东西会像潮水一样涌来,让你感觉大脑存储空间严重不足。我们有个同学,刚到纽约大学Tandon学院读金工,第一周就被随机过程的板书给“劝退”了,因为国内学的和这边讲的完全是两个体系,公式推导速度和深度让人瞠目结舌。据纽约大学Tandon学院官网课程介绍,其金工硕士项目核心课程涵盖了金融数学、随机微积分、数值方法、机器学习等多个硬核领域,可见其理论深度。

熬夜写代码,应该是金工学生们的家常便饭了。你可能在图书馆里待到凌晨,为了调试一段C++代码,或者为了一个Python的量化策略模型而抓耳挠腮。我们组里有个强迫症同学,为了让他的期末量化策略报告里的回测结果更完美,硬是优化了三天三夜的代码,最后成功跑出了年化20%以上的超额收益,虽然只是模拟数据。据Quantopian(一家知名的量化交易平台)的数据显示,超过80%的量化交易策略都需要用到Python进行数据分析和模型回测,足见编程能力的重要性。

除了课程本身,项目作业和团队合作也是一大挑战。你可能需要和来自不同背景的同学一起完成一个复杂的金融建模项目,比如用期权定价模型给某个衍生品定价,或者用机器学习预测股票走势。这些项目往往需要你不仅掌握理论知识,还要能运用到实际数据中,并且和队友高效协作。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MFE项目就非常注重实践,据该校哈斯商学院官网介绍,他们的Capstone Project是整个项目的高潮,学生们需要为真实的金融机构解决实际问题,这不仅锻炼了技能,也是未来求职简历上的亮点。

如何在高压的学习节奏中保持清醒和高效呢?我们发现,那些“学霸”往往不是只会死读书的人。他们懂得选择性学习,会利用课余时间去参加学校的金融社团,或者考取一些专业证书,比如FRM、CFA一级。据全球风险管理专业人士协会(GARP)公布的数据,每年全球有数万人报考FRM考试,其中不少都是金融工程专业的学生,因为这个证书能够有效补充他们在风险管理领域的知识体系。

实习:敲开金融精英大门的金钥匙

如果你问我们这些“过来人”,金工硕士期间什么最重要,除了扎实的理论基础,我们一定会异口同声地告诉你:实习!实习!实习!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它不仅是理论知识付诸实践的绝佳平台,更是你未来求职路上最强大的敲门砖。有多少同学,就是靠着一两段优质的实习,直接拿到了心仪的Return Offer啊!我们有个师姐,在摩根大通的量化交易部门实习了两个月,每天凌晨四点半起床看市场,晚上十点才回家,虽然辛苦,但她学到了太多书本上没有的实战经验,后来成功留在了大摩。根据LinkedIn发布的2023年毕业生就业报告,拥有相关实习经验的毕业生,其首次就业的成功率比没有实习经验的毕业生高出50%以上。

找实习本身就是一场“战争”,你需要提前好几个月就开始准备,刷题(特别是LeetCode、LintCode),改简历,练习行为面试。据Glassdoor网站上发布的金融行业实习生面试经验,像高盛、摩根士丹利这样的投行,其量化岗位的实习面试通常会包含大量的概率论、线性代数、编程算法题,并且对沟通能力和对市场的理解也有很高要求。

实习期间,你可能会做各种各样的工作,从数据清洗、策略回测、模型优化,到写报告、制作PPT,甚至只是跑腿买咖啡。别小看任何一项任务,每一个细节都是你学习和展现自己的机会。我们组里有个男生,在一家小型对冲基金实习时,虽然一开始只负责整理一些交易数据,但他利用晚上时间自学了KDB+和Q语言,后来主动提出优化了数据处理流程,效率提升了20%,直接让老板对他刮目相看。据对冲基金行业报告显示,随着大数据在金融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掌握像KDB+这样的高性能数据库查询语言已经成为量化分析师的重要技能之一。

实习不光是让你学技术,更是让你了解这个行业的生态。你会在实习中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从经验丰富的交易员、分析师,到同样奋斗的实习生。这些人脉资源,在未来你的职业发展中可能会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我们有个校友,他当初在一家中型私募实习时,认识了当时负责招聘的HR,后来他毕业找工作时,HR直接把他的简历递给了量化部门的负责人,省去了很多繁琐的流程。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内部推荐在金融行业招聘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有时候甚至能达到50%以上的入职比例。

求职季:你将走向何方?投行、量化还是科技大厂?

实习结束后,真正的“大考”——全职求职季就开始了。这时的你,可能已经拥有了一段甚至多段实习经验,简历也变得亮眼许多。但求职市场依然残酷,特别是像华尔街、硅谷这些地方,更是高手云集。很多人会纠结,金工毕业到底应该去投行、量化基金,还是科技大厂的金融相关部门?其实,这三条路都有各自的精彩和挑战。

投行:光鲜亮丽的“苦役”与丰厚回报

如果你渴望节奏快、工作强度高、但回报也极其丰厚的工作,投行可能就是你的菜。在投行,金工毕业生通常会去到销售交易(Sales & Trading)、量化策略(Quant Strat)、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等部门。我们有个师兄,毕业后进了高盛的Quant Strat部门,每天的工作就是利用复杂的数学模型和编程技术,为交易员开发量化交易策略或风险管理工具。据高盛官方发布的招聘信息,他们的Quant Strat岗位通常要求申请者具备顶尖的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背景,并且对Python、C++等编程语言有深入理解。

投行里的工作压力真的不小,加班到凌晨是常态。我们另一个师姐,在摩根士丹利做销售交易分析师,她常常要面对来自客户和市场的高压,但她也说,这种环境能让人快速成长。她曾经为了完成一个复杂的客户定制化交易方案,连续一周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最终成功帮助客户达成了交易目标,那种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根据华尔街薪酬调研机构Compensation Research Group的数据,大型投行初级分析师的年薪包(包括奖金)通常在10万-15万美元之间,表现优异者还有额外奖励。

投行的面试,除了技术硬核,还非常看重行为面试和沟通能力。你不仅要能解出复杂的期权定价问题,还要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路,并且展现出强大的抗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据Glassdoor上总结的投行面试经验,很多M&A部门的面试会包含估值建模、市场分析等商业案例,而销售交易部门则更看重你对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敏锐度。

量化基金:智力游戏的巅峰对决

如果你对数学、统计、编程有着极致的热爱,并且享受用数据和算法去“打败”市场的快感,那么量化基金(Hedge Fund)或量化交易公司(Prop Trading Firm)可能是最适合你的地方。这里聚集着全球最聪明的大脑,他们用复杂的数学模型、高性能的计算技术,从海量数据中挖掘交易机会。我们有个同学,硕士毕业后去了Citadel做Quant Researcher,他的日常就是和几十TB甚至几百TB的数据打交道,开发并优化高频交易策略。据Citadel官网介绍,他们的量化研究员团队由来自全球顶尖大学的博士和硕士组成,每个人都是某个领域的专家。

量化基金的面试,简直是“炼狱”级别的。除了LeetCode Hard级别的算法题,你可能还会遇到各种概率论、统计推断、博弈论的智力题,甚至现场编写一个简单的交易策略。我们有位学长面试Jane Street时,被问到如何设计一个能从不确定性中获利的交易系统,以及如何在有限信息下做出最优决策,整个过程像是一场烧脑的数学竞赛。据Jane Street的官方招聘页面,他们对候选人的数学、统计、编程功底要求极高,更看重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思维。

量化基金的薪酬,通常比投行更高,但同时风险也更大。初级量化研究员或交易员的起薪就能达到15万-25万美元,加上丰厚的奖金,总包可能远超投行。据Hired网站发布的2023年科技与金融行业薪资报告,量化交易员的平均年薪在美国可以达到20万美元以上,资深者甚至能达到数百万美元。但这种高回报也伴随着高压,业绩不好,可能随时面临淘汰。

科技大厂:金融科技新赛道

随着金融科技(FinTech)的崛起,越来越多的金工硕士把目光投向了谷歌、亚马逊、苹果、Meta等科技巨头。这些公司在支付、借贷、保险、资产管理等领域都有布局,对具备金融背景和强大编程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需求旺盛。你可能会在这些公司从事数据科学家、机器学习工程师、产品经理(专注于金融产品)、甚至金融工程师等职位。我们有个女生,毕业后去了Google Pay团队,她的工作是利用机器学习模型优化支付安全系统,减少欺诈交易,提升用户体验。据Google Careers官网显示,他们招聘的金融相关岗位,除了技术能力,还要求对金融市场或支付生态有深入理解。

科技大厂的工作氛围相对来说更轻松一些,更强调创新和技术驱动。虽然也会有加班,但相比投行和量化基金,整体节奏更为人性化。他们的面试通常会侧重于算法、数据结构、系统设计,以及对机器学习算法的理解和应用。据Blind(一个匿名职场社区)上的分享,Google、Meta等公司的面试会大量考察LeetCode中等偏难的题目,并且会结合具体场景来考察你的问题解决能力。

薪资方面,科技大厂虽然起薪可能略低于顶尖量化基金,但胜在稳定,而且有丰厚的股票期权,长期来看回报非常可观。据Levels.fyi网站的数据,谷歌、Meta等公司初级软件工程师的年薪包(包括底薪、奖金和股票)通常在15万-25万美元之间,并且每年有固定的涨薪和股票增长。这种“高薪+稳定+创新”的组合,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金工毕业生。

心态与成长:不只是一场技能竞赛

无论你选择哪条路,金工硕士的留学生涯,以及毕业后的职业发展,都不仅仅是一场技能的竞赛,更是一场心理素质和自我成长的修行。你可能会经历无数次的失败,简历被拒、面试挂掉、项目遇到瓶颈、甚至在工作中犯错。我们有个同学,求职季拿了十几个拒信,有一段时间每天都意志消沉,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不适合金融圈。但后来他调整了心态,把每一次失败都当做学习的机会,最终拿到了一个非常满意的量化分析师offer。据美国心理学会的一项研究表明,拥有成长型思维(即认为能力可以通过努力提高)的人,在面对挑战时更有韧性,也更容易取得成功。

保持持续学习的心态,真的是太重要了。金融市场瞬息万变,新的技术、新的策略层出不穷。你毕业时学到的知识,可能几年后就过时了。所以,不断学习新的编程语言、新的数学工具、新的金融产品,才能让你在职场上立于不败之地。我们现在工作了的学长学姐们,很多人下了班还在自学Python的深度学习库,或者研究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据Coursera发布的2023年金融技能报告,机器学习、Python编程和数据分析已经成为金融专业人士最热门的在职学习技能。

别忘了照顾好自己的身心健康。留学生涯和职场竞争的压力都非常大,很容易让人感到焦虑和疲惫。保持规律的作息,坚持运动,多和朋友家人交流,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事,却是你能够长期坚持下去的基石。我们有个校友,他每周坚持去健身房三次,周末会和朋友一起徒步,他说这能让他更好地释放压力,保持清醒的头脑去面对工作挑战。据哈佛医学院的一项研究表明,规律的体育锻炼能够显著降低焦虑和抑郁的风险,提升认知功能。

所以,如果你现在正处在金工硕士的某个阶段,无论是在为申请发愁,还是在为学业苦恼,又或者是在为求职焦虑,请记住,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这些“过来人”,也曾有过同样的迷茫和挣扎,但最终,我们都找到了自己的方向。金融精英的养成之路,注定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百米冲刺。要相信自己的选择,相信自己的努力,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你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你现在就去把那些让你头疼的数学题再刷一遍,把那些你觉得不可能完成的编程作业再啃下来。再花点时间好好打磨一下你的简历,去LinkedIn上多找几个学长学姐聊聊天,问问他们的经验。别等到机会来了才后悔没准备好。现在就开始行动,把那些“可能”、“大概”、“也许”变成“我能”、“我会”、“我行”!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