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我在澳洲这样赚回学费!

puppy

Hey,小伙伴们,是不是也觉得澳洲的学费和生活费是个大头,每次交钱都肉疼?别提了,我懂!但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个真实案例:我真的在澳洲把学费给赚回来了!可能你觉得这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在这篇文章里,我把那些年自己在澳洲怎么一边读书一边打工,怎么发现各种赚钱机会,甚至怎么把手里的零星技能转化成收入的“干货”全都整理出来了。不只是那些常规的兼职,还有一些你可能意想不到的省钱妙招和赚钱思路,甚至是如何在不影响学业的前提下高效打工的秘诀。如果你也想知道我是具体怎么做到的,有哪些坑要避开,哪些路子更有效,那就赶紧点进来,手把手教你如何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甚至自己搞定学费!

还记得第一次收到澳洲大学的学费账单吗?那个数字简直像个天文望远镜里的星系,遥远而巨大,一下子就把我拽回了现实,那种心头一紧的感觉,估计每一个海外学子都深有体会。我当时盯着那串零,心想这得喝多少杯咖啡才能赚回来啊!爸妈虽然嘴上说着“没事,你安心学习就好”,但我看得出他们背后的压力,那种感觉就像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我心里,让我总想着,能不能自己也做点什么。

刚到澳洲的时候,人生地不熟,语言也还在磨合期,手里揣着一点点生活费,每个月的房租和日常开销就像流水一样哗哗地往外淌,真的让我一度非常焦虑。我记得有一次,超市结账的时候,我发现竟然要为一小盒草莓支付近10澳元,那时候才真正意识到,如果不积极想办法,我那点可怜的存款可能真的撑不了多久。我当时就下定决心,必须找到一条既能学习又能赚钱的路子,哪怕只是为了给自己赚点零花钱,减轻一点点家里的负担。

我在澳洲的兼职“拓荒史”:从咖啡师到技能变现

踏上澳洲土地的第一周,我就开始琢磨着怎么找工作了。很多人会说,找兼职首选餐饮行业,因为需求量大。我当时确实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一门心思地去投简历。我跑遍了家附近大大小小的咖啡馆和餐厅,厚着脸皮问他们是不是缺人。我记得很清楚,有一次在悉尼市中心的一家小咖啡馆,老板看我虽然没什么经验,但表现得很积极,给了我一个试工机会。根据澳大利亚统计局(ABS)2023年的数据显示,餐饮服务业一直是国际学生就业最集中的领域之一,约有三分之一的留学生会选择这个行业。

在那个咖啡馆打工的日子,每天早上五点半我就得起床赶过去,学习怎么打奶泡、怎么拉花,手忙脚乱地应付各种咖啡订单。刚开始真的特别笨拙,甚至把热咖啡洒在客人衣服上,那时候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不过,澳洲的客人大部分都很友善,他们会微笑着说“没关系”,这给了我很大的鼓励。我当时的起薪是每小时22澳元,这在非高峰时段和周末会更高一些,尤其是周日和公共假日,时薪可以达到30澳元以上,这笔收入对我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至少能覆盖我一个月的房租和大部分餐费了。悉尼大学一项针对国际学生的就业调查就曾指出,餐饮业的兼职平均时薪普遍高于零售业。

仅仅依靠餐饮业的兼职,虽然能解决温饱,但离“赚回学费”的目标还差得远。我开始思考,我还有什么其他技能可以利用起来呢?我当时对摄影和视频剪辑有点兴趣,虽然不算专业,但基础操作还是会的。我发现很多当地的小企业主或者一些社交媒体博主,他们其实很需要有人帮忙拍摄产品或者剪辑一些短视频,但又请不起全职的专业团队。我当时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在一些本地的Facebook群组里发帖,说我可以提供基础的摄影和视频剪辑服务,价格比专业工作室便宜很多。

让我惊喜的是,很快就有人联系我了!第一个活是一个做手工饰品的独立设计师,她需要我帮忙拍一些产品图和一段短视频。我当时真的非常认真地去做了,虽然设备简陋,但我花了很多心思去构图、调色,力求把她的产品拍得最好看。我记得那一次我大概赚了200澳元,虽然不多,但这是我第一次把自己的“兴趣”变成了“收入”,那种成就感比在咖啡馆打10个小时的工还要强烈。据澳洲政府“Skills Australia”的报告显示,创意产业,特别是数字媒体相关技能的需求在近几年持续增长,为有相关技能的个体提供了大量的兼职和项目机会。

除了这些“手艺活儿”,我还发现了一个宝藏:大学内部的兼职机会。很多大学都会有自己的内部招聘网站或者学生服务中心,提供各种兼职岗位,比如图书馆助理、课业辅导员、研究项目助理、学生活动协调员等等。这些工作不仅时薪相对较高,而且工作环境好,最重要的是,它们通常能更好地兼顾学业时间,甚至有些工作还能让你在工作中学到与专业相关的知识。我当时就申请了学校图书馆的兼职,主要是负责图书上架、整理和前台咨询。墨尔本大学官网显示,他们每年为在校学生提供超过800个校内兼职岗位,涵盖行政、技术支持、活动管理等多个领域。

在图书馆工作,时薪是25澳元,每周可以工作最多24小时(这是2023年澳大利亚移民局调整后的国际学生兼职工作时长上限,之前是20小时,这个政策调整真的对我们帮助太大了!)。这份工作让我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而且在图书馆里工作,周围都是书,那种氛围也特别好,我在工作之余还能偷偷看几页专业书,感觉时间都没有浪费。我记得当时我还利用午休时间,帮一些同学做英语口语练习,因为我的口语还算流利,每次半小时收费20澳元,虽然是小钱,但积少成多,一周也能多赚个四五十澳元,这完全是额外收入。

发掘隐形财富:不仅仅是打工

光是靠兼职打工,虽然能维持生活开销,但要赚回高昂的学费,我必须想更多办法。我开始关注澳洲的二手市场。你知道吗,澳洲的二手文化非常盛行,很多人搬家或者更新家具电器的时候,都会把旧的物品免费送人或者低价出售。我当时就经常逛一些本地的Facebook群组,比如“Buy Nothing Group”或者“Gumtree”,上面经常能找到一些品相不错但价格低廉,甚至免费的家具电器。我买过一张二手书桌,只花了50澳元,而全新的可能要200澳元以上,这直接省下了一大笔钱。

我发现了一个小商机:转手二手物品。有些免费送的物品,比如小家电或者一些装饰品,稍微清洁一下或者简单修缮一下,就能以更高的价格转手出去。我记得有一次,我在一个免费群组里看到有人送一台旧的榨汁机,说是有点小毛病。我拿回来研究了一下,发现只是一个卡扣松了,我自己动手简单修理了一下,然后拍照上传到Gumtree上,以50澳元的价格卖出去了。虽然不是什么大生意,但这种“空手套白狼”的感觉,让我看到了更多可能性。据Gumtree澳洲站2022年发布的数据,其平台上的二手交易额每年超过20亿澳元,表明这是一个非常活跃的市场。

我开始尝试更具“被动收入”性质的赚钱方式。当时我发现,很多刚来的国际学生,对于租房、办理银行卡、申请税号这些基本的事情一头雾水,很容易被中介忽悠或者走弯路。我当时想,既然我自己都经历过这些,为什么不把这些经验分享出来,顺便帮帮他们呢?我开始在一些华人论坛和微信群里提供“新生落地指导”服务,包括接机、协助办理手机卡、银行卡、税号、看房等等,每次收费大概在50到100澳元不等。我把这当作是一个“付费咨询”服务,帮助他们少走弯路,省下时间和精力。我记得有一个从中国南方来的学妹,因为不懂英文,自己找房特别困难,我帮她找到一个性价比很高的房子,她非常感激,还给我包了个红包,虽然钱不多,但那种帮助别人的快乐,真的让我觉得很有意义。

再后来,我甚至把我的专业知识也利用起来了。我读的是市场营销专业,课程里有很多关于社交媒体运营和内容创作的理论知识。我当时就想,能不能把这些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呢?我开始主动联系一些华人餐厅或者华人超市,告诉他们我可以帮助他们做微信公众号运营或者小红书推广,帮他们吸引更多的华人顾客。我记得当时我给一家新开的川菜馆做了为期三个月的推广方案,包括日常内容发布、活动策划、以及一些简单的海报设计。虽然最初的报酬不高,但我的方案确实帮助他们提升了知名度和营业额。据澳洲华人社群研究报告显示,华人企业在澳洲越来越多地依赖微信、小红书等平台进行营销,对懂这些平台的运营人才需求旺盛。

通过这个项目,我不仅赚到了一笔项目费,更重要的是,我把书本上的知识转化成了实际的商业价值,积累了非常宝贵的工作经验。这份经验在我后来找正式实习的时候发挥了巨大作用。我面试的时候,可以很自信地告诉面试官,我不仅仅学过理论知识,还亲手操盘过一个真实的市场推广项目。澳洲大学普遍非常看重学生的实践经验,很多大型企业在招聘实习生时,都会优先考虑有实际项目经验的申请者。比如,据悉尼科技大学职业发展中心的数据,拥有至少一项实习或项目经验的毕业生,其就业率比没有实践经验的毕业生高出15%。

精打细算,省出学费来:我的省钱秘籍

赚钱固然重要,但“省钱”同样是赚回学费不可或缺的一环。在澳洲生活,我发现很多“隐形开销”不知不觉就溜走了。我开始认真记录每一笔开销,这不是为了抠门,而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我的钱都花到哪里去了,哪些是必需品,哪些是可有可无的。

首先,餐饮是最大的开销之一。我几乎每天都自己做饭,这能省下很大一笔钱。澳洲外卖的价格普遍较高,一份简单的快餐可能就要20-30澳元。我自己去超市买食材,一周的伙食费可能也就50-70澳元。我记得当时我还研究过各大超市的打折规律,Coles和Woolworths每周三都会更新特价商品,我总是等到打折的时候囤一些肉类、蔬菜和水果。据澳洲消费者协会(Choice Australia)的调查,自己在家做饭相比在外就餐,每月平均可以节省200-400澳元。

其次,交通费也是一个大头。我尽量选择住在离学校或者兼职地点近的地方,这样可以步行或者骑自行车。如果确实需要乘坐公共交通,我也会办理学生优惠卡,比如Opal卡(悉尼)或者Myki卡(墨尔本),这些卡能让学生享受折扣票价。我当时甚至还买了一辆二手自行车,上下学、去超市都骑车,不仅省钱还锻炼身体。数据显示,在悉尼,一张学生Opal卡每周的交通费上限远低于成人卡,长期下来能节省数百澳元。

再就是学习资料。澳洲的教材是真的贵,一本专业书动辄上百澳元。我当时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图书馆借阅,或者去二手书店淘书,甚至和同学拼单购买电子版教材。我发现有些学校的论坛上,学长学姐们会低价转卖用过的教材,我通过这种方式省下了好几百澳元。据RMIT大学学生服务中心估计,通过使用图书馆资源和购买二手教材,学生每年在教材上的开销可以减少30%到50%。

还有就是娱乐和社交。这部分开销也很容易失控。我并不是说要完全杜绝社交,而是要学会“高质量”的社交。我选择和朋友们一起去公园野餐,而不是每次都去昂贵的餐厅;一起在家里做饭,而不是去酒吧。澳洲有很多免费的活动和景点,比如海滩、国家公园、博物馆等等,我经常和朋友们一起去探索这些地方。我记得有一次,我们几个朋友带上自制的三明治和水果,去了蓝山国家公园,那天玩的特别开心,总共花费还不到20澳元,比去电影院看一场电影还便宜。

平衡学业与打工:时间管理大师的秘诀

我知道很多人会担心,一边打工一边学习,会不会影响学业?这确实是个挑战,但绝对不是不可能。我当时的秘诀就是:把时间管理发挥到极致,并且学会拒绝。我给自己制定了一个非常详细的每周学习和工作计划表,哪个时间段是用来上课的,哪个时间段是用来复习的,哪个时间段是用来打工的,都清清楚楚地标注出来。

我当时每周会花至少30个小时在学习上,包括上课、阅读、写作业和复习。剩下的时间,我尽量控制在每周20-24小时的打工时间上限内。我记得我当时选课的时候,会尽量把课程安排得紧凑一些,把空余的时间集中起来用于打工,避免时间碎片化。比如,如果我周一周二没课,我就会把这两天排满工作,这样周三到周五就可以更专注地学习。

高效学习也是关键。我在上课的时候会非常专注,做好笔记,下课后立即复习,避免知识点堆积。我还会主动参加学校的学习小组,和同学们一起讨论问题,互相督促。很多澳洲大学都有学习支持中心,提供免费的写作辅导、考试技巧指导等等,我也会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昆士兰大学就曾发布一项研究结果,发现积极利用学校学习资源的国际学生,其学业表现普遍优于不使用的学生。

学会拒绝也很重要。有时候朋友们会约我出去玩,或者老板突然提出要我多加几个小时的班,如果和我的学习计划冲突,我会很礼貌地拒绝。我当时跟老板解释说,学业对我来说非常重要,他也很理解。重要的是,你要让大家知道你的底线在哪里,这样他们才能尊重你的时间安排。

那些年踩过的坑:避开陷阱,保护自己

在澳洲打工赚钱,并非一帆风顺,我也踩过不少坑。我最开始找工作的时候,因为经验不足,差点被一个华人老板给坑了。他当时给我开的薪水远低于法定最低工资,而且还要求我做很多没有签合同的“试工”。我当时因为急于找工作,差一点就同意了。幸运的是,我有个学姐提醒我,一定要了解澳洲的劳动法,尤其是最低工资标准和合同问题。

我后来查阅了澳大利亚公平工作委员会(Fair Work Ombudsman)的官网,上面详细列出了不同行业的最低工资标准。2023年7月1日起,澳大利亚全国最低工资标准已经上调至每小时23.23澳元,如果遇到低于这个标准的雇主,那一定是有问题的。我把这些信息告诉了那个老板,他见我不好忽悠,就没再联系我了。所以,小伙伴们,一定要擦亮眼睛,了解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要因为着急找工作就轻易妥协。Fair Work Ombudsman每年都会处理数千起国际学生被剥削的案例,这表明此类问题确实存在。

我还遇到过一些听起来很诱人的“兼职”,比如在家刷单、网络投资什么的,这些基本上都是诈骗。我有个朋友就是因为轻信了这种“高回报、低风险”的兼职,结果被骗了几千澳元。这些诈骗通常会要求你先垫付资金,然后承诺高额回报,但一旦你投入资金,他们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澳大利亚消费者竞争委员会(ACCC)的数据显示,2023年仅在线诈骗就导致澳洲民众损失数亿澳元,其中学生群体也是受害者之一。

我还想说一点,就是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在澳洲留学,有时候会感到孤独和压力,加上打工的劳累,很容易出现问题。我当时就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低落期,感觉自己快撑不住了。我当时选择和朋友倾诉,也去了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寻求帮助。他们提供了非常专业的建议,帮助我调整了心态。所以,千万不要硬撑,遇到困难一定要寻求帮助,学校里有很多资源可以利用,而且大部分都是免费的。澳洲大学普遍设有学生福利服务,包括免费的心理咨询、医疗服务和学术支持,每年有大量学生从中受益。

现在回过头来看,我在澳洲的这几年,不仅仅是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独立,学会了解决问题,学会了如何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里生存和发展。那些打工的经历,那些省钱的技巧,那些被坑的教训,都成了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我真的做到了,不仅负担了自己的生活费,甚至还把一部分学费给赚回来了,这让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好啦,说了这么多,我希望这些亲身经历能给你一些启发。可能你现在还在为学费发愁,或者正在为找兼职而焦虑。别怕,也别觉得这是遥不可及的事情。我能做到,你当然也能做到!现在就从身边的小事开始行动起来,研究一下学校的招聘网站,看看你家附近有没有咖啡馆在招人,或者看看自己的特长能不能帮人解决点小麻烦。别等着机会从天而降,要主动去创造机会,去尝试那些你以前觉得不可能的事情。你的学费,真的可以自己赚回来,去试试吧!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