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公立教育学费,留学生帮你算清!

puppy

嗨,准备来新加坡留学,是不是一想到学费就有点头大?特别是公立学校,小学、中学、初级学院甚至理工学院,学费到底多少?是不是跟本地学生不一样?别担心,这篇就是为你准备的!我们知道,初来乍到,面对那些复杂的收费标准,确实容易懵圈,总觉得像一笔糊涂账。作为同样过来人,我帮你把这些费用一项一项掰扯清楚,让你不再稀里糊涂。到底每个月、每年要交多少钱,除了学费还有哪些可能你没注意到的隐藏开销,以及怎么算才最划算,这篇文章里都有超实用的干货。看完这篇,你就能对在新加坡的教育开销有个特别清晰的“账本”,规划预算更轻松、更有底气!快来看看吧,手把手教你把这笔账算明白!

还记得我刚到新加坡那会儿,简直是学费“小白”一个,每次跟爸妈打电话汇报情况,他们最关心的就是“这钱到底花在哪儿了?”我当时也是一头雾水,面对MOE(新加坡教育部)官网上那些密密麻麻的数字,头都大了。小学、中学、初级学院,还有理工学院,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收费标准,而且本地学生、永久居民(PR)和国际学生的费用简直是天壤之别。我记得有一次,我一个同样是国际生的朋友,为了搞清楚自己的学费单,差点把学校官网翻了个底朝天,后来还是找了我们学校的辅导员才弄明白,那感觉就像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原来这里面还有这么多门道呢!所以啊,我知道你们现在肯定也面临着跟我当初一样的困惑,别慌,今天我就来当一回你们的“财务小助理”,手把手教你们把这笔新加坡公立教育的学费账算得明明白白!

小学的学费,别以为孩子小钱就少!

很多家长可能会觉得,孩子还小,读小学能花多少钱啊?但是,在新加坡,这个观念对国际学生来说可不适用哦。虽然本地公民的小学学费低到可以忽略不计,据新加坡教育部(MOE)官网的最新数据显示,从2023年1月开始,本地公民的每月学费仅为13新元,而永久居民的每月学费也只有255新元,跟国际学生比起来,简直是“白菜价”了。可是呢,国际学生就完全不一样了,MOE官网明确指出,同样是读公立小学,非东盟国家的国际学生,每月学费高达975新元!这意味着一年下来,光是学费就要支付11700新元。我记得我有一个来自中国的朋友,他的孩子就在新加坡读小学,他每个月都得按时缴纳这笔不小的费用,而且这还不包括一些杂七杂八的开销呢。所以啊,别看孩子年纪小,这笔学费可是实实在在的大头,家长们在做预算的时候,这部分千万不能小觑。

除了每月固定的学费,小学校园里还有一些其他的费用也会不期而至。比如,学校会有一些强制性的杂费,虽然数额不大,但也是固定开销的一部分。据MOE官网的说明,对于国际学生,每月还需要支付大约10新元的基础杂费和10新元的增值杂费,虽然看起来不多,但一年下来也是240新元。你可能会觉得这些小钱没啥,但一个朋友就跟我抱怨过,说有时候学校会组织一些课外活动或者购买一些学习材料,这些虽然不是每个月都有,但积少成多,一年下来零零散散加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数字。例如,某所小学可能会要求学生购买特定的美术用品套装,或者参加一个去科技馆的实地考察活动,每次可能就是几十新元,但这些都是学习体验的一部分,家长通常也乐于支付。所以,在计算小学费用时,除了每月近千元的学费,这些额外的“小打小闹”也得有个心理准备。

中学阶段,费用开始“跳级”啦!

告别小学,进入中学,学费的涨幅会让你真切感受到什么叫“阶梯式上涨”。你以为小学近千新元的学费已经很高了?那等你看到中学阶段的费用,可能要倒吸一口凉气了。根据新加坡教育部(MOE)官方网站公布的最新数据,从2023年1月起,非东盟国家的国际学生在公立中学就读,每月学费飙升到了1740新元!这可不是开玩笑的数字,一年下来就是20880新元,比小学阶段的年费足足多了近一万新元。我认识一个在淡马锡中学读国际生课程的学弟,他父母每个月光是学费支出就超过了一万人民币,这对他家的家庭预算是个不小的挑战。他妈妈跟我说,这笔钱每年都在涨,他们得提前做好规划,才能保证孩子顺利完成学业。你可以想象一下,这笔费用对于很多家庭来说,真不是个小数目。

中学阶段,除了学费本身的大幅提升,学生们面临的学习内容也更加丰富,随之而来的各种辅助开销也会水涨船高。例如,中学阶段的学习会涉及更多的实验课,需要购买一些专业的实验材料;参加课外活动(CCA)的选择也更多,有些CCA可能需要支付额外的培训费或购买特殊装备。据新加坡中学通常的实践,例如,一个参加了机器人社团的国际学生,可能需要为社团的竞赛项目承担一部分材料费,或者为一个特殊的户外探险CCA支付一定的活动费。我有个朋友的孩子在新加坡中学读快捷班(Express Stream),他说,为了应对O水准考试,孩子还会参加一些校外的补习班,虽然这些不是学校强制的,但为了提升成绩,家长们通常也会投入。即便不考虑校外补习,学校内部的一些强化课程或者假期课程,也可能会产生额外的费用,虽然不会像学费那样高昂,但也是预算里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这些林林总总加起来,让中学阶段的实际支出远超学费账面数字。

初级学院/励仁高中:进阶之路,费用也进阶

完成了中学学业,如果你的目标是进入新加坡的大学,那么初级学院(Junior College,简称JC)或励仁高中(Millennia Institute,简称MI)就是你的下一个重要跳板。然而,这条进阶之路,也意味着学费将再次“进阶”。根据新加坡教育部(MOE)官网的最新信息,自2023年1月起,对于非东盟国家的国际学生而言,在公立初级学院或励仁高中就读,每月的学费已经达到了惊人的2120新元!这意味着,短短两年的JC生涯,光是学费就要消耗掉超过5万新元。我之前有一个朋友的孩子,在莱佛士初级学院(Raffles Junior College)读国际生,他妈妈跟我感叹,每年年初收到学费单时都觉得压力山大,因为这笔开销比她预想的要高出不少。想想看,如果再加上生活费,这笔开支就更大了,所以提前规划真的特别重要。

初级学院的学习强度和广度都非常大,学生们要为A水准考试做准备,这期间的额外花费也比中学时期更多元。除了每个月高昂的学费,教科书的购置就是一个大头。由于课程难度增加,教材也更专业,一些高级数学、物理、化学等科目的教材价格不菲。据我了解,一个初级学院的学生,每年光是购买新的教科书和参考书,可能就要花掉数百新元。我记得我一个朋友的女儿在初级学院读理科,她当时跟我展示过她厚厚一摞的物理和化学教材,每本都价格不菲,而且还要买习题集和模拟试卷。此外,A水准考试本身的报名费也是一笔独立开销,根据剑桥国际考试局(Cambridge Assessment International Education)的规定,每个科目都需要单独付费,全部考下来也不是个小数目。学校还会组织各种升学辅导讲座、大学申请工作坊等,这些虽然有些是免费的,但如果需要额外的个性化辅导,费用也会累加。所以,进入初级学院,不仅仅是学费的飙升,整个学习配套的花费也都在不断升级,需要你更加精打细算。

理工学院:职业教育的性价比,费用清单给你!

如果你考虑的是更偏向实践和职业导向的教育路径,那么新加坡的五所理工学院(Polytechnics),比如新加坡理工学院(Singapore Polytechnic)、义安理工学院(Ngee Ann Polytechnic)、淡马锡理工学院(Temasek Polytechnic)、共和理工学院(Republic Polytechnic)和南洋理工学院(Nanyang Polytechnic),会是非常不错的选择。相比于初级学院,理工学院的学费虽然依然不低,但通常被认为具有较高的性价比,特别是因为它提供了MOE补贴的可能性,但这对于国际学生来说,通常需要签署一份“服务义务”(Service Obligation)。根据各大理工学院(例如Ngee Ann Polytechnic官网)公布的2023/2024学年数据,如果国际学生成功获得了MOE补贴并签署了服务义务,一年的学费大概在11400新元到17300新元之间,具体金额会根据你选择的课程类型有所不同,工程和健康科学类的课程可能会略高一些。我有个学妹就在新加坡理工学院读酒店管理,她就是通过签署服务义务获得了补贴,她觉得这笔投资非常值得,毕竟毕业后有机会留在新加坡工作。

然而,如果你作为国际学生没有资格或选择不签署服务义务,那么理工学院的学费就会非常高昂了。据理工学院官网披露,未获得MOE补贴的国际学生,每年的学费可能高达30000新元到35000新元,这几乎是获得补贴后的三倍。这个巨大的差距足以说明签署服务义务的重要性。我有个朋友的亲戚,由于某些原因没有签署服务义务,他告诉我,每年光是学费就让他感到巨大的压力。他选择了IT类专业,虽然就业前景好,但高昂的学费让他不得不更加努力学习,希望将来能尽快回本。所以啊,你在申请理工学院的时候,一定要认真研究MOE补贴和签署服务义务的具体条款,这会直接影响到你的留学预算。而且,除了学费,理工学院的学习也会有一些教材费、实践材料费,比如工程专业的学生可能需要购买一些工具包,设计专业的学生可能要购置绘图板和软件许可证,这些都是额外的开销,虽然不像学费那样显眼,但也是需要纳入预算的细节。

那些你可能没算到的“隐藏开销”!

学费固然是大头,但留学新加坡,还有很多你可能没注意到的“隐藏开销”,它们就像小石子,虽然单个不起眼,但堆积起来也能绊倒你。首先就是各种申请费,比如向学校递交入学申请时,通常需要支付一笔不可退还的申请费,据各大公立学校的常规做法,这笔费用通常在几十到一百多新元不等。然后就是你的学生准证(Student Pass)申请,根据新加坡移民与关卡局(ICA)官网的信息,申请递交时需要支付30新元的费用,如果获批,领取准证时还需要支付60新元的签发费。我记得我第一次申请学生准证时,光是填表格就反复核对了好多遍,生怕哪个环节出错,这些钱虽然不多,但也是你留学路上的第一笔“行政开销”。

办学生准证还需要体检,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你需要在新加坡找一家诊所进行体检,包括胸部X光和血液检查等项目。据新加坡当地诊所的普遍收费,一次国际学生体检的费用大约在50新元到100新元之间,具体取决于你选择的诊所和服务项目。我有个朋友当时为了省钱,特意找了一家社区诊所,虽然便宜了点,但也耗费了不少时间。还有就是保险,有些学校会要求国际学生购买强制性的医疗保险或旅行保险,以应对突发状况。根据各学校的政策和保险公司的报价,这笔保险费用每年可能在200新元到500新元之间。例如,一些理工学院明确要求国际学生购买特定的综合保险计划,以覆盖住院和意外伤害等。这些看似琐碎的开销,在你的预算清单上必须有它们的位置。

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更是隐藏开销中的“重头戏”。虽然这篇主要讲学费,但这些也直接影响你的总预算。比如校服,如果你入读的是中小学或初级学院,通常都需要购买一套或多套校服,包括日常校服、体育服等,一套校服的价格通常在100新元到200新元之间,如果需要换季或多买几套,费用会更高。教科书和学习用品也是必不可少的。虽然有些学校会提供教材租借服务,但大部分课程还是需要自己购买教材,每年用于购买新旧教材、参考书、文具的费用,从小学到初级学院,大约在200新元到500新元不等。我记得我刚来的时候,光是文具就买了一大堆,各种颜色的笔、笔记本,想着把学习装备配齐。

交通费也是每天的固定支出。在新加坡,公共交通系统非常发达,你可以乘坐地铁(MRT)和巴士。国际学生通常需要购买成人EZ-Link卡,并按照成人票价付费。根据个人的出行频率和距离,每月交通费大概在100新元到200新元之间。我有个学弟每天从东部坐MRT到西部的学校,他说他每个月的交通费都能抵得上他几顿饭钱了。如果你住得远,通勤时间长,这个费用就会更高。吃饭的开销更是弹性最大的一项。在学校食堂或者小贩中心(hawker centre)用餐会比较经济实惠,一顿饭大概在4新元到7新元。如果你三餐都在外面吃,一个月下来,餐饮费大概在300新元到600新元,这还不包括你偶尔想改善伙食,去餐厅吃一顿的费用呢。所以,这些日常生活开销,虽然不直接是学费,但它们与你的留学生活息息相关,必须认真考虑。

怎么让你的教育预算“活”起来?

看到这里,你可能觉得头更大了,这么多费用,怎么才能让自己的教育预算“活”起来,不至于那么紧张呢?虽然对于K-12(小学到初级学院)阶段的国际学生来说,获得奖学金的机会非常有限,MOE的奖学金项目大多是针对本地学生或特定国家的优秀学生,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没有希望。一些私立机构或慈善基金会偶尔会提供针对国际学生的助学金,但竞争非常激烈,名额稀少。如果你是申请理工学院或大学,那获得奖学金的可能性会大很多,比如一些理工学院会提供学业表现优异的奖学金,或者你通过签署服务义务获得了MOE补贴,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财政支持。我有一个朋友,在南洋理工学院(Nanyang Polytechnic)读设计专业,她就是因为成绩一直很优秀,获得了学校颁发的奖学金,帮她减轻了不少经济负担。

对于国际学生来说,打工赚钱来补贴学费和生活费,在新加坡的规定是比较严格的。根据新加坡移民与关卡局(ICA)的规定,除了特定情况(例如,在大学或理工学院就读的学生可以在学期内每周工作不超过16小时,并且是在学校批准的范围内),K-12阶段的国际学生通常是不允许在学期内打工的。我有个学弟,因为想减轻家里负担,偷偷出去打工,结果被学校发现后受到了严厉警告,差点影响到他的学生准证,所以大家千万不要以身犯险。最稳妥的方式还是依靠家庭支持,并尽可能地省钱。你可以学着自己做饭,这比在外面吃要省不少。我当时就跟我几个朋友学着做一些简单的家常菜,不仅省钱,还锻炼了生活技能。还可以多利用学生折扣,很多商家、电影院、景点都会对学生提供优惠,这些小羊毛薅起来也能省下一笔。

最最重要的,就是学会记账和规划。别觉得记账是件麻烦事,它可以让你清楚地知道每一分钱花在了哪里,帮助你找到可以节省的地方。我刚来的时候就下载了一个记账APP,把学费、房租、伙食、交通、学习用品都分门别类地记录下来,每个月结束时都会回顾一下,看看有没有超支,或者哪些地方可以优化。比如,你会发现某个学期买的教科书其实有二手书可以替代,或者某个月的交通费因为周末出去玩太多而超标了。这样一来,你就能对自己的财务状况了如指掌,做出更明智的消费决策。甚至,你还可以尝试提前制定一个季度或半年的预算,这样对大笔开销就能做到心中有数,避免临时抱佛脚。所以啊,别光看学费高就打退堂鼓,精打细算、开源节流,你也能在新加坡过上既充实又不会让钱包“太受伤”的留学生活。

好啦,说了这么多,相信你对新加坡公立教育的学费,以及那些你可能没想到的隐形开销,已经有了一个特别清晰的“账本”了吧!我知道这笔账算下来,可能让你觉得有点压力山大,但别慌,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的建议是,现在就打开一个空白的表格,或者拿起你的小本子,把你未来在新加坡可能遇到的所有开销都列出来,然后一项一项地估算一下。学费是每月固定的,就把它乘以12个月;生活费、交通费这些可以按月预估;至于那些一次性的,比如买校服、办签证的钱,就列在“初期投入”那一栏。这样一来,你就能看到一个非常直观的总数,然后你就可以和家里好好商量一下,看看怎么分摊,或者哪里可以再省一点。提前做好这个“留学财务规划”,你会发现自己心里更有底气,遇到任何突发状况也能从容应对,而不是像我当初那样,对着账单一脸懵圈。行动起来,把你的留学梦想,一步步都算得明明白白!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