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留学:我的初体验! 韩国留学第一周:我懵了! 我在韩国的第一周:留学真相! 韩国留学,和你想的不一样! 韩国留学到底香不香?初体验! 新手村报道:我在韩国留学啦!

puppy

嘿,准备来韩国或者刚来韩国的小伙伴们,你们是不是也对留学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想象?欧巴、泡菜、美妆、时尚……但我得跟你说句大实话,我刚踏上韩国土地的第一周,真的把我整懵了!那种从憧憬到现实的落差感,简直是暴击啊!地铁站怎么走、饭要怎么点、还有那些你没预料到的文化冲击和小状况,都让我感觉像个彻底的“新手村村民”。我的韩国初体验,和你想的可能真的不太一样哦!这里面究竟藏着多少留学真相?韩国留学到底香不香,值不值得你义无反顾地冲?如果你也好奇一个过来人真实的第一周是什么样,想知道我在韩国到底经历了啥,那就赶紧来围观我的血泪(呃,是体验!)分享吧,保证让你直呼‘这不就是我吗?!’

韩国留学:我的初体验!新手村报道:我在韩国留学啦!

飞机终于降落在仁川国际机场的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像个充满了电的卡通人物,兴奋得想原地跳起霹雳舞!窗外,首尔的夜景像打翻的星河,闪烁着诱人的光芒,我脑海里全是韩剧里欧巴们走路带风的样子,耳边自动循环着K-Pop的旋律。嘿,各位准备来韩国或者刚来韩国的小伙伴们,你们是不是也像我一样,脑子里塞满了对留学生活的美好想象?烤肉、炸鸡、甜米露、美妆、时尚、咖啡馆,还有那份说不清道不明的异国情调,感觉自己就要开始一段像电影主角般的高光时刻了。

然而,当我拖着两个超重的大箱子,站在机场的出租车候车区,看着身边叽里呱啦的韩语,手机里导航地图上的韩文地名像天书一样密密麻麻,那种憧憬瞬间就被现实劈头盖脸地泼了一盆冷水。我当时就懵了,感觉自己不是来当主角的,更像是一个被系统随机扔进“新手村”的菜鸟玩家,连最基本的任务指引都看不懂,差点把行李箱当成我的保护罩。那种从想象到现实的落差感,简直就是暴击,让人直呼“这跟我想的不一样啊!”。

我的第一课,当然是从韩国的公共交通开始的。为了省钱,也为了体验当地生活,我决定不打车,挑战地铁。我在机场的便利店费劲地比划着买了张T-Money交通卡,店员小哥哥用韩语跟我说了些什么,我只听懂了“卡”这个词,只能一个劲儿地点头微笑。据首尔交通公社官网信息显示,T-Money卡是韩国出行必备,不仅能坐地铁公交,还能在便利店消费,基础地铁票价目前大约在1250-1450韩元之间,具体费用会根据距离增加。当我刷卡进站,看到密密麻麻的线路图和韩文报站,瞬间就头大了。我本以为提前下载了翻译App就能搞定一切,结果App翻译得磕磕巴巴,根本跟不上报站速度。我好几次站在地铁口,看着川流不息的人群,愣是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手机信号有时候还不给力,急得我汗都快下来了。

我的大学在首尔的西大门区,要从仁川机场坐机场快线转好几趟地铁才能到。当我拖着沉重的行李箱,在人潮汹涌的换乘站里穿梭,那个坡度简直是给我的臂力来了一场极限挑战。周围的韩国人步履匆匆,好像每个人都在赶时间,那种“ppalli-ppalli”(快点快点)的氛围,即便我刚来,也感受得清清楚楚。我记得当时在弘大入口站换乘,地铁里真的挤得水泄不通,我生怕把箱子弄丢,一只手死死地抓住扶手,另一只手紧紧地拽着箱子拉杆,整个人像个被夹在三明治里的火腿片,完全动弹不得。那一刻,真的觉得电影里的浪漫地铁邂逅都是骗人的,现实只有汗水和胳膊酸痛。

安顿好行李,肚子开始“咕咕”抗议。来韩国前,我早就做好了美食攻略:烤肉、炸鸡、部队锅、辣炒年糕,想想都流口水。我鼓足勇气走进一家看起来很地道的餐馆,菜单上全是韩文,图片也少得可怜。我指着邻桌客人碗里看起来很诱人的一碗东西,用我那蹩脚的韩语说:“伊勾,揪sei哟!”(这个,请给我)。店员阿姨笑了笑,用韩语回了我一大串,我完全听不懂,只能傻笑。结果,上来的是一碗红彤彤的辣牛肉汤,那辣度直冲天灵盖,把我这个平时只能吃微辣的人彻底KO了。数据显示,韩国人日常饮食的辣度普遍较高,即使标明“不辣”的菜肴,对不常吃辣的外国人来说也可能带有一定刺激性。我一边眼泪鼻涕直流,一边努力把它吃完,感觉自己像在完成一项“吃辣挑战”。

后来我才知道,韩国很多餐厅的点餐系统或者菜单,确实对外国人不太友好,特别是那些没有英文或中文菜单的本地小店。我花了好几天才学会用App点外卖,像“배달의민족 (Baedal Minjok)”和“요기요 (Yogiyo)”这两个外卖平台在韩国普及率非常高,据统计,它们占据了韩国外卖市场的大部分份额,覆盖了从炸鸡、披萨到中餐、日料的各种选择。可即便如此,注册和支付环节也让我折腾了好久,因为很多需要韩国的手机号码和银行卡才能顺利绑定。那第一周,我感觉自己就是在便利店的三角饭团和泡面中度过的,因为那是唯一不需要太多语言沟通就能解决温饱的方式,便利店里的各种小吃和饮料,确实成了我最初的慰藉,种类多到让人眼花缭乱。

除了交通和饮食,办理各种手续也让我焦头烂额。刚到宿舍,我得先去国际学生办公室报道,领取一些资料。我所在大学的国际学生中心,据其官网介绍,每年接待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的约2000名国际学生,为他们提供签证、学籍、生活咨询等服务。可即便有专门的办公室,沟通依然是个大问题。我拿着一堆韩文文件,听着工作人员用语速飞快的韩语解释,脑子完全跟不上。我得一个词一个词地翻译,然后连蒙带猜地理解。更要命的是,办理外国人登陆证(ARC)是头等大事,没有它,很多事情都寸步难行,比如办理手机卡、银行卡,甚至租房。我记得当时去出入境管理所,那个排队的队伍啊,拐了好几个弯,我等了整整一个上午才轮到我。递交材料的时候,又因为一个表格没填对,差点要重新排队。那种无助感,简直让人想原地爆炸。

办理手机卡也是个“坎儿”。我原本以为随便买张SIM卡插上就行了,结果发现要实名认证,需要外国人登陆证。所以我得先等ARC下来,才能去通讯公司办理正式的手机套餐。在此之前,我只能用机场买的临时SIM卡,流量有限,打电话也很贵。韩国的三大运营商SKT、KT和LG U+都有专门针对外国人的套餐,但具体资费和办理流程还是挺复杂的。据KT官网显示,外国人办理长期套餐需要提供护照、外国人登陆证和银行账户信息。那几天,我感觉自己像个与世隔绝的原始人,上网得蹭宿舍的Wi-Fi,出门全靠提前截图的地图,生怕手机没电或者没流量。与外界的沟通,基本上靠微信和家人报平安,感觉自己像是掉进了信息孤岛。

宿舍生活也和我想象的不太一样。我住的是学校的国际学生宿舍,据学校官网介绍,宿舍提供单人间和双人间,配有公共厨房、洗衣房和自习室,旨在营造多元文化交流环境。虽然设施很现代化,但我室友是个韩国本地学生,她很热情,但我们之间语言不通,交流起来总隔着一层。她会用韩语跟我说话,我只能磕磕巴巴地回应几句,大部分时间都是靠翻译软件或者比划。我们作息时间也不太一样,她习惯早睡早起,我经常熬夜写作业。我发现宿舍里虽然有很多国际学生,但大家刚来的时候都比较腼腆,或者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小圈子。那第一周,除了和几个同批来的中国留学生抱团取暖,大部分时间我都是一个人待着,那种孤独感比想象中来得更快更猛烈。

文化冲击也是无处不在。比如在韩国,餐厅吃饭是不能剩饭的,除非你真的吃不下。还有咖啡文化,韩国人真的超爱喝咖啡,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咖啡店,据统计,首尔的咖啡馆数量甚至超过了便利店,几乎每走几步就能看到一家。我注意到很多人手里都拿着冰美式,即便冬天也是如此。我第一次和韩国同学出去吃饭,她很自然地用韩语跟服务员说话,然后把小菜分给我,那种不自觉的照顾让我感到很温暖。不过,有时候一些韩国人的“直言不讳”也会让我有点不适应,比如他们可能会直接问你的年龄,或者对你的穿着发表意见,虽然没有恶意,但我还是会觉得有点尴尬。

学习上的压力也很快就显现出来了。我参加的是韩语课程,本以为自己在国内学了点基础,应该能跟上。结果发现,老师语速飞快,语法点一个接一个,词汇量更是像洪水一样涌来。我第一节课就感觉自己像在听天书,完全跟不上。课后作业堆积如山,我花了很多时间查字典、看语法书,感觉比高考还拼命。我的同学大部分都是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他们的学习背景和韩语水平参差不齐,这让我既感到压力,也感到一丝丝的动力。图书馆成了我第一周最常去的地方,晚上常常学到深夜才回宿舍,那种从头开始学习的挫败感和成就感交织在一起,让我体验到了留学生活最真实的一面。

那第一周,我几乎每天都在和各种“第一次”打交道:第一次一个人坐地铁迷路,第一次吃被辣哭的韩餐,第一次用半生不熟的韩语跟人交流,第一次独自面对所有的行政手续。这些经历,没有电视剧里的滤镜,也没有想象中的浪漫,只有手忙脚乱和一头雾水。我记得有一天晚上,我累得倒在床上,看着窗外万家灯火,突然涌起一股强烈的乡愁。我开始想念家里的饭菜,想念和朋友们毫无障碍的聊天,想念那种被熟悉感包围的安全感。我当时就在想,韩国留学到底香不香?值不值得我义无反顾地冲?那个答案,在第一周里,我真的有点迷茫。

但我发现,正是这些懵圈和窘迫,让我一点点地成长起来。每一次迷路,都让我更熟悉一条路线;每一次点错菜,都让我学会了更多食物名称;每一次磕磕绊绊地交流,都让我更勇敢地开口。我开始逼迫自己去理解那些韩语指示,开始尝试主动和人沟通,哪怕只是一句简单的“谢谢”或“对不起”。我发现,虽然过程很艰难,但每一次小小的进步,都给我带来了巨大的满足感。那第一周,我像个蜗牛一样,背着沉重的壳,一步一步地挪动,尽管缓慢,但每一步都是在探索和适应这个全新的世界。

我的韩国初体验,可能和很多小伙伴想的都不太一样。它没有那么光鲜亮丽,也没有那么多“欧巴”的偶遇,更多的是琐碎、挑战和自我怀疑。但它很真实,真实到让你觉得,这才是留学生活的本来面目。韩国留学到底香不香?我觉得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因人而异。如果你只是抱着玩的心态,那么第一周的种种不适可能会让你打退堂鼓。但如果你是为了成长,为了体验不同的文化,为了突破自我,那么这些挑战都会成为你最宝贵的财富。你会发现,那些你曾经觉得难以克服的困难,在坚持过后,都会变成你嘴边带着笑意的谈资。

所以,如果你也打算来韩国,或者已经来了但正处在“新手村”的迷茫期,千万别气馁。你现在需要做的就是,把手机里那些美好的韩剧滤镜全都卸掉,准备好迎接一个真实又有点“扎心”的韩国。出发前,花点时间学点基础的韩语,哪怕只会点菜和问路也能帮你大忙。还有,多认识一些在韩国的学长学姐,他们的经验简直是“活地图”和“避坑指南”。最重要的是,给自己一点时间去适应,去犯错,去慢慢摸索。别怕出糗,也别怕被误解,每个人都是从零开始的。相信我,等你熬过了第一周,你会发现自己变得超乎想象的强大,那种从“小白”到“老司机”的蜕变,真的会让你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了!

```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