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们,哥们儿们,我跟你们说,我刚来英国留学那会儿,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觉得年轻力壮,哪儿会生病呢?结果呢,啪啪打脸!还记得那是刚到曼彻斯特的第一个冬天,宿舍暖气开得足,外面却阴冷潮湿,有一天半夜突然就感觉不对劲,头昏脑涨,浑身发冷发热。摸了一下额头,哇塞,烫得吓人!那时候,室友都睡了,人生地不熟,手机里一个能求助的本地人都没有,我甚至连英国药店的名字都叫不出来,更别说去买药了。那种无助感,真的,到现在回想起来都心有余悸。我在被窝里瑟瑟发抖,强忍着眼泪,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早知道就多带点药了!幸好第二天早上硬撑着去了学校的医疗中心,等了足足两个小时才见上医生,医生开的也就是些常见的退烧药和止痛药。从那以后,我就发誓,再也不能让这种抓狂的经历重演!
这份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对于我们留学生来说,一份靠谱的“保命药单”简直比雅思高分还重要!你们想想看,在国内生病了,楼下药店走两步就到,医生叔叔阿姨都会说中文,各种药名也门儿清。可到了英国,完全是另一个世界啊。你可能觉得NHS(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听起来很美好,但现实是,对于非紧急情况,预约GP(全科医生)可能需要等上一周甚至更久。根据一项2023年的调查数据显示,英国患者平均要等15天才能看上全科医生,在伦敦部分地区,等待时间甚至超过三周。这就意味着,等你真的病了,如果只是普通的感冒发烧,可能还没排上队,自己就已经硬生生“扛”过去了。这种等待的焦虑感,尤其是一个人异国他乡的时候,真的会让人崩溃。提前备好常用药,就能在生病初期及时对症下药,避免小病拖成大病,也能给自己心理上一个巨大的安慰。
? 内服篇:从头到脚的守护神
咱们先从最常见的内服药说起,这可是抵抗异国病毒的第一道防线。感冒发烧这种小毛病,简直是留学生活的“标配”。英国的天气嘛,大家都懂的,阴晴不定,温差大,再加上初期水土不服,感冒几率真的超高。所以,感冒药和退烧药是绝对的重中之重。我个人经验告诉我,国内常用的连花清瘟、泰诺、白加黑、布洛芬这些,虽然英国也有类似成分的药,比如对乙酰氨基酚(Paracetamol)和布洛芬(Ibuprofen),但成分配比和使用习惯可能不一样,而且初来乍到,面对英文说明书可能一头雾水。据英国国民保健署(NHS)官网信息,Paracetamol是英国药店中最常见且推荐的非处方止痛退烧药,但如果你不习惯或者觉得国内药效更好,备一些自己熟悉的感冒药能让你安心不少。我建议大家可以带几盒复合感冒药,以及单独的退烧药,比如布洛芬片,以备不时之需。
肠胃问题也是留学生圈里的“老熟人”了。初到英国,饮食习惯的巨大转变可能会让你的肠胃发出“抗议”。炸鱼薯条、各种甜点、咖喱等等,味道是很棒啦,但吃多了,可能就会出现消化不良、腹泻或者便秘的情况。我有个朋友就是,刚来的时候特别喜欢吃外卖,结果没多久就拉肚子拉到虚脱。他说他当时恨不得把自己从国内带来的整盒黄连素都吞下去。所以,止泻药(比如黄连素、蒙脱石散)、助消化药(比如多酶片、健胃消食片)和益生菌,都应该在你的药单上占有一席之地。根据英国食品标准局(FSA)2022年的报告,英国每年约有240万人次食物中毒,虽然不一定都是重症,但足以说明饮食安全和肠胃健康的普遍性问题。带上这些药,就能在肠胃不适的初期及时缓解症状,避免影响学习和生活。
过敏体质的姐妹们,以及那些之前没过敏史但来了英国突然“中招”的哥们儿们,抗过敏药必须安排上!英国的花粉季那可是相当厉害,尤其是春天和夏天,空气中弥漫着各种花粉,对于敏感体质的人来说简直就是噩梦。我之前就有一个同学,在国内从来没过敏过,结果到了英国的第一个春天,眼睛痒得睁不开,鼻子也堵得死死的,整个人特别难受。她说当时去Boots(英国大型连锁药店)买抗过敏药,发现种类繁多,光看名字都头晕,最后在店员的帮助下才买到。所以,带上你平时习惯使用的抗过敏药,比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片,能帮你轻松度过英国的花粉季。根据英国过敏协会(Allergy UK)的数据,英国约有25%的人口患有季节性过敏,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大家一定要重视起来。
止痛药也是非常实用的品类。除了感冒发烧引起的头痛,女孩子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痛不欲生”,牙疼、肌肉酸痛、关节不适等等,都可能突如其来的困扰你。虽然英国药店里止痛药的选择很多,像前面提到的Paracetamol和Ibuprofen,但如果你习惯了国内某个品牌的止痛效果,或者觉得国内的止痛药效力更强、起效更快,带一些过来会更安心。我有个舍友,每次来例假都肚子痛得要死要活,她就常备着从国内带来的芬必得。她说英国药店买的布洛芬虽然也有用,但总感觉国内的更“对症”。所以,把你平时用着有效的止痛药带上,无论是针对头痛、牙痛还是生理期疼痛,都能让你在疼痛来袭时及时得到缓解。
维生素和膳食补充剂也是值得考虑的。英国的饮食结构和国内有所不同,可能有些同学会不习惯,或者因为学业忙碌,无法保证均衡的营养摄入。尤其是在冬天,英国的日照时间非常短,很多人可能会出现维生素D缺乏的情况,从而影响情绪和骨骼健康。据英国公共卫生部(Public Health England)的建议,所有成年人,特别是在冬季,都应该考虑补充维生素D。我身边就有不少朋友,来了英国以后明显感觉精力不足,情绪也容易低落,后来开始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D后,状况有所改善。所以,带上一些复合维生素、维生素D、钙片、铁剂(尤其是女生)或者你平时习惯服用的补充剂,有助于维持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转,增强抵抗力,也能帮助你更好地适应英国的生活节奏。
口腔和咽喉问题也常常困扰我们。熬夜赶论文,压力大,饮食不规律,都容易导致上火、口腔溃疡。再加上英国天气湿冷,很多人容易咽喉不适、嗓子发炎。我记得我刚到伦敦的时候,有一阵子总是熬夜,结果嘴里长了好几个口腔溃疡,吃饭喝水都特别疼。当时我跑遍了宿舍附近的几家小超市和药店,也没找到国内那种专门治口腔溃疡的药膏,最后只能硬撑着,靠多喝水慢慢恢复。所以,口腔溃疡贴、西瓜霜喷剂、润喉片、消炎含片,这些都是对抗口腔咽喉问题的利器。据英国口腔健康基金会(Oral Health Foundation)的数据显示,英国成年人中口腔溃疡的患病率高达20%,所以这些小药真的能派上大用场。
? 外用篇:磕磕碰碰不用愁
光有内服药还不够,日常生活中难免会有些小磕小碰,外用药也是必不可少的。创可贴、医用棉签、酒精棉片、消毒湿巾、纱布,这些基础的急救用品一定要备足。无论是做饭时不小心切到手,还是走路时不慎擦伤,甚至只是磨破了脚,这些都能派上用场。我有个朋友特别喜欢徒步旅行,有一次在苏格兰高地爬山,不小心摔了一跤,膝盖擦破了,当时他们小组里没人带创可贴,只能简单处理了一下,回程路上他一直担心感染。后来他说,幸亏当时伤口不深,要是更严重一点,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所以,这些小东西看似不起眼,关键时刻却能帮上大忙。据英国红十字会(British Red Cross)的急救指南,处理小伤口时,清洁、消毒、包扎是关键步骤,备齐这些工具才能有效应对。
烫伤膏、消炎药膏也是非常实用的。厨房做饭不小心被热油溅到,或者不小心碰到热水壶,轻微的烫伤时有发生。一些小面积的皮肤感染、湿疹或者蚊虫叮咬引起的皮肤瘙痒,也需要及时处理。我之前就因为不小心被烤箱烫了一下,当时手上起了一个小水泡,幸亏我带了烫伤膏,涂上以后才感觉舒服了很多,也避免了感染。英国的蚊虫虽然不如国内南方那么凶猛,但夏天的时候,尤其是去公园或者郊外游玩,还是会被蚊子叮咬,瘙痒难耐。所以,带一些适合自己肤质的消炎止痒药膏,比如炉甘石洗剂、红霉素软膏,可以有效缓解这些不适。英国国家统计局(ONS)的数据显示,每年夏天蚊虫叮咬相关的就诊咨询会有明显上升,可见其普遍性。
眼药水也是很多留学生会用到的。长时间对着电脑、手机屏幕学习、查资料,眼睛很容易干涩疲劳。英国的室内通常会开暖气,空气比较干燥,也会加剧眼部不适。我有一个学姐,她是学艺术的,经常熬夜画图,眼睛总是又红又干,她说每次用从国内带的眼药水滴一下,就能瞬间缓解很多。英国药店里虽然也有缓解眼干涩的眼药水,但很多是人工泪液,可能没有国内一些眼药水那种清凉提神的效果,或者你个人更习惯某个品牌。所以,带上几瓶你常用的滋润型或缓解疲劳的眼药水,能让你的眼睛在学习之余得到更好的休息。
⚠️ 特殊需求:个性化定制,安全第一
对于那些有慢性病史,需要长期服用特定处方药的同学,这部分尤为重要。比如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哮喘、抑郁症、焦虑症等疾病的同学,你们所需要的药物在国内可能是很普通的,但到了英国,情况就复杂得多。英国的处方药管理非常严格,很多在国内可以轻易买到的药,在英国必须通过GP开具处方才能购买。这意味着你需要在抵达英国后尽快注册GP,并预约医生,解释你的病情和用药需求,这个过程可能比较漫长。据NHS官方指南,新注册病人可能需要等待几周才能首次面见医生。所以,务必带足你抵达英国后至少3个月的用药量,并随身携带你的病历、处方原件以及医生的英文说明信。这封信需要详细说明你的疾病诊断、所服药物的通用名、剂量、服用频率以及药物的必要性,这对于你在海关顺利通关以及后续在英国看医生都非常关键。
女性特定药物也是一个需要单独拎出来讲的部分。除了前面提到的止痛药,一些治疗妇科炎症、调理月经的药物,或者紧急避孕药等,都是女性留学生可能会用到的。虽然英国的药店可以买到一些非处方的妇科炎症药物,但种类可能不如国内丰富,而且有些症状可能需要医生诊断后才能对症下药。我有一个朋友,平时月经周期比较规律,但来了英国之后因为压力大、水土不服,月经变得很不规律,有时还会痛经加剧。她就特别庆幸自己带了从国内常用的调理药物。所以,如果你有这方面的需求,可以根据个人情况,带上平时自己用得习惯且安全的药物。据英国皇家妇产科学院(RCOG)的统计,约有40%的女性在生活中会遇到不同程度的妇科健康问题,这再次提醒我们重视这类药物的准备。
✈️ 海关大作战:带药不被“拦”的秘密武器
讲了这么多药,最关键的问题来了:这些药能顺利带进英国吗?别担心,我这就给你们奉上我的海关通关“保命秘籍”!首先,最重要的原则是:只带自用、合理剂量的非处方药,处方药必须有医生证明。英国边境管理局(UK Border Force)的官方规定明确指出,旅客可以携带个人使用的药物入境,但需要遵循一些规定。大家千万别想着“能带多少就带多少”,因为海关对携带药物的量是有限制的,通常认为能满足三个月个人使用的量是合理的,如果超过这个量,可能会被怀疑有商业用途或者其他非法目的。
对于普通的非处方药,比如感冒药、止泻药、止痛药、维生素等,通常只要是原包装、数量合理,且不包含英国禁止或管制的成分,基本都不会有问题。原包装这一点很重要,千万不要把各种药片拆开混装在一起,那样海关根本分不清是什么药,很容易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我在过海关的时候,看到有人把药片都倒进一个小袋子里,结果就被海关人员拦下来详细询问了很久。根据英国政府网站(GOV.UK)上关于携带药物入境的说明,药物应保留在原包装中,并附带药品的说明书,以便海关人员查看成分。
那处方药呢?这就是需要重点对待的部分了。如果你需要携带安眠药、镇静剂、精神类药物或者其他任何需要医生处方的药物入境,记住三个关键词:医生证明、原包装、合理数量。医生证明信是关键中的关键,这封信必须是英文的,由你的主治医生开具,详细说明你的疾病名称、所服药物的通用名(而不是品牌名)、剂量、服用频率、以及为什么你必须服用这种药物。信中最好能有医生的签名和医院的盖章。同时,所有处方药都必须保持在原包装中,上面有你的姓名和处方信息。海关还会关注药物的数量,同样是建议不超过3个月的用量,如果你的情况特殊需要携带更长的用量,医生证明信中也要明确说明原因。我有个朋友就是因为哮喘需要长期用药,他带了半年的药,但因为医生证明信写得非常详细,所以也顺利通关了。
还有一类药,是绝对不能带的“黑名单”药物。有些在国内可以合法购买的药物,在英国却属于严格管制的违禁品。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含有麻黄碱(Ephedrine)、伪麻黄碱(Pseudoephedrine)成分的感冒药,比如国内的白加黑、新康泰克、泰诺感冒片等,这些成分在英国被视为受控药物,因为它们可以被提炼用于制造毒品。我当年去留学的时候,就看到有学长因为带了含有伪麻黄碱的感冒药,在海关被盘问了很久,虽然最后放行了,但也浪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所以,大家在准备感冒药的时候,一定要仔细查看成分表,避开这些“雷区”。如果你不确定某种药物的成分是否被英国管制,可以提前在英国政府官方网站上查询受控药物清单,或者咨询英国驻华大使馆。了解这些禁忌,能让你在海关环节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和担忧。
关于打包,也有一些小技巧可以让你更稳妥。建议把所有的药品集中放在一个透明的密封袋里,这样在海关检查时方便拿取和查看。处方药和对应的医生证明信,最好单独放在一个容易取出的文件袋里,并且随身携带在手提行李中,而不是托运。因为万一托运行李丢失,或者你需要紧急用药时,随身携带的药物能确保你及时获取。我通常会把非处方药放在大行李箱里,而把一些紧急用药和我的处方药(虽然我没有慢性病,但我还是会备一些抗过敏和消炎药)放在手提包里,这样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能从容应对。这种分区存放的方式,既能方便海关检查,也能保证你自己的用药安全。
那么,什么情况下需要主动向海关申报呢?如果你携带的药物属于处方药,特别是含有精神类或麻醉类成分的药物,或者携带的药物数量较大(超过3个月用量),或者你对某种药物的合法性有任何疑虑,那么在抵达英国时,一定要主动向海关官员申报。在申报的时候,直接出示你的医生证明信和所有药物的原包装,并清晰地解释你的情况。主动申报可以避免后续可能出现的误解和麻烦。海关人员通常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和提供的证明来判断。我有一个朋友因为有严重的哮喘,需要携带大量的吸入剂,他在入境时就主动申报了,并且提供了详细的医生证明,整个过程非常顺利,海关人员也表示理解。所以,别害怕申报,它其实是保护你自己的一个重要步骤。
英国本地资源:万一药不够了怎么办?
当然啦,即便我们准备得再充分,也总会有药不够用或者遇到突发情况的时候。所以,了解英国本地的医疗资源同样重要。首先,在英国最常见的药店就是Boots和Superdrug,它们遍布大街小巷,提供各种非处方药和基础医疗用品。如果你需要购买感冒药、止痛药、创可贴这些,直接进去咨询店员就行,大部分店员都很乐意提供帮助。根据Boots官网数据,他们在全英拥有超过2200家门店,覆盖范围非常广,基本上你能找到的社区都会有它们的身影。如果需要处方药,你就必须先注册GP(General Practitioner),也就是你的全科医生。注册GP是国际学生到英国后第一件需要做的重要事情之一。你可以通过你所在大学的官网或者NHS网站查询你住址附近的GP诊所,然后带着你的护照、BRP卡和住址证明去注册。注册成功后,你就可以预约看医生了。虽然等待时间可能比较长,但在需要开处方药或者进行其他医疗咨询时,GP是你的第一联系人。
另外,英国还有一个非常方便的线上药店和NHS App。比如Boots、LloydsPharmacy等都有自己的线上药店,你可以在线购买非处方药,然后选择送货上门或者到店自取,这对于那些行动不便或者住在偏远地区的同学来说非常方便。此外,下载NHS App也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它能帮助你查找附近的医疗服务,预约GP,查看自己的医疗记录,甚至获取一些健康建议。据NHS数字中心的数据,NHS App的用户数量在2023年已经超过了3400万,足见其普及程度和实用性。当你遇到一些非紧急但需要咨询医疗建议的情况时,也可以拨打NHS 111非紧急医疗热线,会有专业的医护人员给你提供建议,告诉你下一步该怎么做,或者是否需要去医院。这些本地资源能让你在遇到突发健康问题时,不至于手足无措。
小编贴心话:这份药单,承载着我对你的祝福
兄弟姐妹们,今天这篇超长的“保命药单”和海关攻略,是我把我留学英国这些年的经验和教训都掏心窝子地跟你们分享了。我希望你们看完以后,都能像我一样,把药单准备得妥妥当当,然后把海关的门道也摸得清清楚楚。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尤其是我们这些漂泊在外求学的孩子,没什么比健康更重要的了。当你真正到了英国,发现自己需要某个药的时候,手里就能立刻拿出来,那种踏实感真的会让你觉得特别安心。所以,别犹豫了,赶紧拿出你的小本本,把这份药单抄下来,对照着开始你的“囤药”大计吧!别等到半夜发烧了,才来后悔当初没多带几盒布洛芬哦!祝你们在英国学业顺利,身体健康,开开心心,一路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