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万英国留学,我用亲身经验告诉你!

puppy

Hey,准备去英国留学的小伙伴们,是不是对“40万人民币一年”这个数字又憧憬又有点打鼓?这笔钱到底花在哪儿了?值不值?我就是那个实实在在花着这笔钱在英国摸爬滚打了一年(或者几年)的人!这篇文章里,我会把我的亲身经历毫无保留地分享给你,就像朋友聊天一样。 从你想象中的美好留学生活,到实际落地后遇到的那些“惊喜”和“坑”,比如怎么才能在吃喝玩乐上省钱,学业压力大怎么调节,还有如何在预算内最大化你的留学体验,我都会掰开了揉碎了告诉你。别以为英国留学就是烧钱那么简单,其实里面门道多着呢!想知道怎么才能把这40万花得更值,学有所成,又不留遗憾吗?快进来看看,我的经验一定会让你少走很多弯路,少花很多冤枉钱!

Hey,小伙伴们!还记得我刚拿到英国大学offer的那一刻吗?那种激动啊,简直像是踩在云端,感觉全世界都在为我鼓掌!那时候我爸妈盯着我手里的录取通知书,脸上笑开了花,但眼神里也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我当然知道他们在担心什么,那可是足足40万人民币一年的预算啊!40万,这个数字在我脑子里盘旋,像一个巨大的问号,又像一座金光闪闪的大山,让人既向往又有点发怵。这笔钱到底会花到哪里去?我到底能不能把这笔钱花得值当?我相信,你现在可能也正坐在电脑前,看着手里的offer或者正在纠结选校,心里跟我当初一样,充满了期待,也夹杂着那么一丢丢的恐慌,对不对?别急,我就是那个真真实实把这40万花在英国,摸爬滚打了一年又一年的人,今天我就把我的亲身经历,把那些你想象不到的“惊喜”和躲不过的“坑”,通通跟你掰扯掰扯,就像我们坐在咖啡馆里聊天一样。

刚开始憧憬英国留学生活的时候,我脑子里全是英剧里那种穿着羊毛大衣,手捧咖啡漫步在鹅卵石街道上的画面,或者是在图书馆里安静阅读的文艺青年范儿。我想象着周末去伦敦逛哈罗德,下午茶在奢华酒店,晚上再看个西区音乐剧,感觉每一天都充满了英伦风情。然而,当我真的踏上英国土地,住进学生公寓,第一次面对超市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商品时,我才意识到,我那些美好的幻想,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英镑”这个无情的单位吞噬。我记得很清楚,刚到宿舍第一周,我为了“体验生活”,在外面吃了好几顿,每一顿都是十几二十镑,算下来人民币一百多块,心疼得我直哆嗦。当时我还不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

那些明明白白的大头开销,每一笔都得细算

说到40万的预算,其中最大的一块,当然就是学费了。这玩意儿就像一块巨大的吸金石,每年都会准时准点地把你钱包抽空一大半。我当时读的是硕士课程,一年制,学费就占了大头。我记得我所在大学,一所位于英格兰北部的罗素集团大学,商科硕士专业的国际学生学费大概在25000到35000英镑之间。比如,根据曼彻斯特大学官网2024/25学年的信息,一个MSc Business Analytics的国际学生学费就高达35000英镑。这笔钱换算成人民币,差不多就是30多万了,瞬间就把40万的预算砍掉了四分之三。所以,你在选专业、选学校的时候,千万要看清楚学费,不同专业、不同学校,甚至同一学校不同年份的学费都会有差异,一定要去官网查最新的数据。

学费之后,第二大开销绝对是住宿费,这玩意儿才是真正让人“惊喜”连连的地方。在伦敦,那真的是寸土寸金。我有个朋友在伦敦读研,他住的是学校附近的一间小单人间,每周租金就要250英镑,一个月下来就是1000镑。这还不是最贵的,很多私人公寓会更夸张。我当时选择的城市,虽然不是伦敦,但房租也不便宜。我第一年住的是学校提供的学生宿舍,单人间带独立卫浴,共享厨房,每周租金大概在150英镑左右。一年算下来,住宿费也要七八千英镑。根据Study.EU的数据,伦敦的平均学生住宿费每月可达800-1200英镑,而像利物浦、伯明翰这样的城市,每月可能在400-700英镑。这个差价可不是一星半点,所以在选择留学城市时,住宿费绝对是一个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除了学费和住宿,日常生活费也是一个细水长流的大项,它由吃喝拉撒睡,外加交通和社交娱乐组成。这部分看起来零散,但日积月累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数字。我刚开始的时候,在外面吃得比较多,便利店买个三明治加饮料就是5镑,咖啡3镑,随便一顿快餐就10镑出头。后来我学乖了,开始自己做饭。我发现,如果去像Tesco、Sainsbury's这样的大超市采购食材,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每周的食材费用可以控制在30-40英镑。比如,我通常会买一大包鸡胸肉,一些蔬菜,意面,牛奶面包,算下来真的比顿顿外卖划算太多。根据Numbeo的最新数据显示,在英国,一个单身人士每月的基本食品开销大概在200-300英镑。这笔钱,你完全可以通过自己做饭来大幅度压缩。

交通费也是个需要注意的环节。在伦敦,地铁和公交是很方便,但价格也不菲。我那个在伦敦的朋友,他办了一张Oyster Card,每天通勤费用加上偶尔出去玩,一个月下来交通费也要100多英镑。而在我所在的城市,因为学校离宿舍很近,我基本都是步行,偶尔坐公交车,一趟大概2-3英镑。如果你打算在英国境内旅行,那火车票会比较贵,但如果你办理一张16-25 Railcard(针对16-25岁或全日制学生),可以在大部分火车票上享受三分之一的折扣。根据Railcard官网信息,这张卡一年费用是30英镑,如果你经常坐火车,很快就能把卡的钱省回来。我每次买火车票,只要记得用上这张卡,就能省下一笔不小的开支。

社交娱乐的开销,这部分就完全看个人了。我刚到英国的时候,对什么都好奇,看场电影10几镑,去酒吧喝杯酒五六镑,博物馆虽然大部分免费,但偶尔去个收费的特展也得十几镑。再出去旅个游,买些纪念品,这些零零散散加起来,一个月花个100-200镑也是轻轻松松。我记得有一次,我跟朋友们去看了场曼联的球赛,门票加上交通费和吃喝,一趟下来花了近100镑。当时是真的体验到了现场气氛的火爆,但也真切地感受到了钱包的瘪缩。所以这部分开销,真的需要自己有一个度,偶尔放纵一下可以,但如果每周都这样,那40万的预算肯定扛不住。

精打细算,把40万花出80万的价值

听我说了这么多烧钱的地方,你是不是有点绝望了?别担心,我可不是来给你泼冷水的,我是来教你怎么“开源节流”,让你的40万花得更值!首先,兼职打工绝对是减轻经济压力的一大法宝。国际学生持有Tier 4学生签证,在学期期间每周是允许工作不超过20小时的,假期期间则可以全职工作。我当初就在学校图书馆找了一份兼职,时薪大概在10英镑左右,一个月下来,就能赚个300-400镑,这笔钱基本上可以覆盖我的生活费了。根据英国政府官网的最新规定,从2024年4月1日起,21岁及以上国民最低工资标准已提高到11.44英镑/小时。虽然这笔钱可能不够交学费,但至少能让你在日常开销上不那么捉襟见肘,也能让你更深入地了解英国社会,锻炼英语能力。

奖学金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资金来源,千万别觉得它离你很远。很多英国大学都为国际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奖学金,从全额到部分减免都有。我当时就申请到了学校的一个小额奖学金,虽然只有2000英镑,但也帮我减轻了不少压力。此外,还有一些政府或者第三方机构提供的奖学金,比如非常著名的“志奋领奖学金”(Chevening Scholarship),它就是全额资助,涵盖学费、生活费、签证费和机票等所有费用。根据Chevening官网信息,每年全球有超过1500名学生获得这项殊荣。所以,在申请学校的同时,一定要花时间去研究各个学校和机构的奖学金政策,说不定好运就降临到你头上了呢。

自己做饭这事儿,我真的要再强调一百遍!它不光能省钱,还能让你吃得更健康,更符合中国胃。我记得有一次,我突然特别想吃火锅,但英国的火锅店普遍很贵。于是我跑到亚洲超市买齐了底料和食材,和几个朋友在宿舍里自己动手做了一顿,食材加起来花了不到30英镑,但我们五个人吃得酣畅淋漓。如果去外面吃,同样的配置可能要翻好几倍。我甚至还学会了做一些简单的家常菜,像西红柿炒鸡蛋、手撕包菜什么的,这些都是我在国内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慢慢的,我就发现,自己做饭不仅是生存技能,更是一种生活乐趣。

学生折扣卡也是留学生必备的省钱神器!在英国,有很多商家都为学生提供折扣,比如服装店、餐厅、电影院、软件服务等等。最常用的就是TOTUM Card和UNiDAYS。我当时办了一张TOTUM Card,每年只需要14.99英镑,它能让我享受在各种商店、线上服务、旅行预订上的优惠。比如,TOTUM官网显示,它可以让你在ASOS上享受10%的折扣,Spotify Premium学生会员可以打五折。这些看起来小小的折扣,日积月累下来,真的能省下不少钱。每次购物前,我都会习惯性地问一句“Do you have student discount?”,有时候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惊喜。

二手市场也是一个淘金的好地方。无论是教科书、家具还是衣服,英国的二手市场都非常活跃。我刚到的时候,就在Gumtree上淘了一张二手书桌和椅子,价格只有全新的四分之一。还有各种慈善商店(Charity Shop),里面经常能淘到物美价廉的衣服、书籍、餐具,甚至一些古董小玩意儿。我记得我曾用3英镑在一家慈善商店买到了一件质量非常好的羊毛衫,穿了好几年。据Gumtree网站和英国各地的慈善商店数据显示,二手商品的流通量非常大,价格也远低于新品。这不仅省钱,也是一种环保的生活方式。

如果你想在英国境内旅行或者去欧洲玩,廉价航空和长途巴士会是你的好朋友。我曾经从伦敦坐大巴去爱丁堡,提前预订的话,车票只要20多英镑,虽然时间长一点,但比火车便宜好几倍。去欧洲玩的话,Ryanair和EasyJet这样的廉价航空公司经常会有白菜价机票,我曾经买到过一张往返罗马只要30英镑的机票!当然,这些机票通常不包含行李额,而且起降机场可能比较偏远,但对于预算有限的留学生来说,这无疑是圆梦欧洲的好机会。我一个朋友在期末考试结束后,就用这种方式,花了一周时间游历了欧洲好几个国家,总花费还没有我平时一个月的住宿费高。

学业压力与身心健康,别忘了给自己充电

别以为英国留学就是整天吃喝玩乐,轻松拿文凭。真的不骗你,英国大学的学业压力一点也不小,特别是硕士一年制课程,节奏非常快。我刚开学那阵子,每周都要读大量的论文,写好几篇作业,还有小组讨论和项目。我记得有一次为了赶一篇论文,我连续三天只睡了不到10个小时,咖啡续命,头发都快掉光了。这种学业强度,如果你没有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很容易感到焦虑和崩溃。根据英国全国学生联盟(NUS)的报告,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学习期间会经历心理健康问题。所以,学会如何有效地管理时间和压力,真的非常重要。

好在英国大学在学生支持方面做得还是不错的。几乎每所大学都有专门的学生支持中心,提供心理咨询、学业指导、就业咨询等等。我当时就因为学业压力太大,去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预约过几次。那里的咨询师非常专业和耐心,他们不会直接给你答案,而是引导你去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服务对学生都是免费的,所以当你感到不适的时候,千万不要硬扛,一定要寻求帮助。根据英国大学联盟(Universities UK)的统计,绝大多数英国大学都投入了大量资源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支持服务,包括增加咨询师数量、提供在线资源等。

除了学业,别忘了多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这是拓宽社交圈、丰富留学生活的好机会。我当时加入了一个国际学生社团,我们定期组织聚餐、旅行和文化交流活动。我还报名了学校的羽毛球俱乐部,每周去打两次球,既锻炼了身体,也认识了很多来自不同国家的朋友。这些经历不仅让我更好地融入了英国生活,也让我感受到了不同文化的魅力。有一次我们社团组织了一个“国际美食节”,大家把自己国家的特色菜带过来分享,那真是味蕾和文化的大碰撞,也让我觉得在异国他乡有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家人。

充分利用学校的就业服务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英国大学的就业指导中心通常会提供简历修改、模拟面试、职业规划等服务,还会定期举办招聘会和就业讲座。我当时就去了好几次就业中心,请老师帮我修改简历,还参加了模拟面试,这些都为我未来求职积累了经验。很多英国公司也比较看重学生的实习经验,所以有时间的话,可以尝试找一些相关的实习机会。根据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HESA)的数据,英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相对较高,而利用好学校的就业服务,无疑能为你的求职之路增添助力。

毕业后的去留:Graduate Route签证帮你多留两年

说到毕业,你肯定会关心毕业后能不能留在英国工作。好消息是,英国现在有了一个非常友好的“毕业生签证”(Graduate Route),俗称PSW签证。这个签证允许你在完成学业后,继续在英国停留两年(博士毕业生可以停留三年),在这期间你可以找工作,也可以自由创业。这给我,也给很多留学生提供了一个宝贵的缓冲期,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寻找合适的工作机会。我身边就有很多朋友利用这个签证找到了满意的工作,成功留了下来。根据英国政府官网的最新信息,申请Graduate Route签证的条件非常明确,不需要担保,也不需要工作offer,只要满足学历和签证要求就可以申请。

所以你看,这40万的英国留学,真的不是简单地把钱花出去就完事儿了。它是一笔投资,投资在你的学识、眼界、独立生活能力和未来的可能性上。我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你,这笔钱花得值不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如何去规划、如何去生活。它既有你想象中的美好,也有你需要面对的现实挑战。但无论如何,这都是一段让你成长、让你蜕变的人生旅程。

最后,作为你的学长学姐,我想给你一个最最实在的建议:现在就开始做你自己的预算表格!别嫌麻烦,把学费、住宿费、生活费、交通费、社交娱乐费等等,都按照你选择的城市、学校和生活习惯,尽可能详细地列出来。然后,去各个大学的官网,仔细查阅国际学生的学费和预估生活费信息。接着,多逛逛RightmoveSpareRoom这样的租房网站,了解一下你目标城市的租金水平。别光看大城市,也看看那些生活成本相对较低但教育质量同样优秀的城市。然后,去看看有没有什么适合你的奖学金项目,能申请的都去申请一下。提前了解清楚所有这些信息,心里有数了,你才会对那40万的数字不再那么焦虑,才能更好地规划你的英国留学生活,把钱花在刀刃上,也才能真正享受这段独一无二的旅程,不留遗憾!加油,未来的留英小伙伴!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