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留学党必看:饮食健康生存法则

puppy

来澳洲留学,除了学习压力大,是不是还被“吃什么”这个世纪难题困扰着?每天外卖吃到腻,自己做又觉得没时间、没头绪,还老是馋国内的美食,钱包也跟着遭殃?别担心,我们完全懂你!这篇文章《澳洲留学党饮食健康生存法则》就是为你量身定制的救星。 这里不讲大道理,全是能让你立马用上的实战经验:怎么在澳洲的超市里像寻宝一样找到高性价比又健康的食材,省钱的同时还能吃得营养均衡;教你几招超简单的快手菜,即使你是厨房小白也能轻松搞定一日三餐,告别泡面和速食;还有怎么规划你的饮食预算,让你在保持健康的同时,也能hold住钱包。更棒的是,我们还会分享如何巧妙利用本地食材,做出既健康又有点家乡味道的创意料理。吃得好,才能学得好、玩得好!快来解锁你的澳洲健康饮食秘籍,让留学生活充满活力吧!

还记得吗,刚来澳洲那会儿,我住在悉尼Surry Hills的一间小公寓里,每天下课回家,脑子里最大的问号就是:“今晚吃啥?”冰箱里除了几片面包和一盒牛奶,基本啥都没有。饿得前胸贴后背,打开外卖APP刷了半天,看着动辄二三十刀的价格,还有那熟悉又陌生的“中餐”,心里那个纠结啊。点吧,钱包心疼;不点吧,肚子抗议。最后往往是泡面加个鸡蛋,或者随便煮点意面草草了事。这样的日子久了,不仅人没精神,连上课都感觉效率打折,特别想念国内妈妈做的红烧肉和麻辣香锅。我身边好多同学都经历过这个“留学吃饭困境”,有一次墨尔本大学一个留学生社团做过一个非正式调查,超过70%的受访者表示,饮食问题是他们留学初期最大的挑战之一,甚至比学习压力还让他们头疼。

你是不是也跟我一样,每天都在“吃什么”、“怎么吃才省钱”、“哪里能找到家乡味”这些问题里打转?我们都懂你!澳洲留学生活可不只是学业上的挑战,更是生活技能的大考验。尤其是在这片盛产牛羊肉和海鲜的土地上,如何摆脱外卖依赖,吃得既健康又省钱,还能偶尔慰藉一下思乡的胃,简直就是一门必修课。这篇“澳洲留学党饮食健康生存法则”就是专门为你准备的,我们不讲那些空泛的大道理,只分享那些能让你立马用上的实战经验,手把手教你在澳洲的超市里“寻宝”,用最简单的食材做出美味,让你的留学生活充满活力。

澳洲留学党必看:饮食健康生存法则

刚到澳洲,很多人可能对超市感到有点陌生。Coles、Woolworths就像国内的永辉、大润发,商品种类丰富,但价格相对也会高一些。ALDI则像是惊喜不断的折扣店,很多意想不到的便宜好货。我的经验是,初期可以多跑几家,比较一下同类商品的价格。比如,Woolworths官网数据显示,他们每周都会有“半价”商品,涵盖肉类、零食、洗护用品等,有时就能淘到半价的牛排或者鸡胸肉,比平时划算一大截。善用他们的APP,提前查看每周特价,把要买的东西加入清单,就能少走不少弯路。

逛超市其实是个技术活,学会看价格标签,尤其是单位价格(per 100g/per kg),可以帮你快速判断哪个更划算,大包装不一定总是最便宜。数据显示,很多留学生在初期购物时很少关注单位价格,往往被总价迷惑,导致不必要的开销。另外,超市自有品牌(如Coles Brand、Woolworths Essentials)通常比大品牌便宜不少,尤其是一些基础食材,比如牛奶、面包、意面、罐头豆子等等。据RMIT大学学生中心发布的“留学省钱攻略”,建议学生优先考虑这些自有品牌,因为它们的质量通常有保障,价格却能节省20%甚至更多。

食材选择上,蔬菜水果可以多关注应季产品。澳洲的农产品质量很高,应季的不仅新鲜,价格也更亲民。夏天草莓、芒果会便宜到让你惊掉下巴,冬天南瓜、柑橘类水果又会成为主角。有次我在布里斯班的一个本地农贸市场,一颗巨大的西瓜只卖了不到5刀,而超市里同等大小的可能要翻倍。肉类方面,鸡腿肉、鸡胸肉是性价比之王,猪肉相对较贵,牛肉的选择就非常多了,可以买一些适合炖煮的部位,回家慢慢烹饪。据昆士兰大学2023年新生健康调查,超过60%的国际学生表示每周至少自己做饭5次,以节省开支并适应当地食材。

除了这三大超市,别忘了你身边的亚洲超市!这些地方简直就是留学生的精神港湾,各种国内调料、零食、速冻食品,甚至新鲜的亚洲蔬菜,都能在这里找到。虽然价格可能比本地超市略高,但它能让你做出地道的家乡味,这种心理上的满足感是无价的。墨尔本Box Hill的某华人超市,据其店员介绍,周末人流量能达到平时的三倍,其中八成都是亚洲面孔的留学生,大家都在寻找那份熟悉的味道。

饮食预算的规划,我觉得是比学习计划更重要的一环。你可以试着给自己设定一个每周的食物预算,比如50-70刀,然后严格执行。我当初就是用一个简单的记账APP,把每周的买菜钱都记录下来。你会发现,一旦有了预算约束,购物的时候就会变得更有策略性,不再是看到什么买什么。悉尼大学学生服务中心曾经做过一个留学生生活开销指导,建议将每周食物开支控制在总生活费的15%-20%之间,这样既能保证营养,又不会给钱包带来太大压力。

有了食材,接下来就是怎么把它们变成美味。很多同学可能在国内是“厨房小白”,但到了澳洲,环境逼着你成长。别害怕!我的建议是从最简单的快手菜开始。比如,意面加肉酱,煮熟意面,超市买一罐现成的意面酱,或者自己用肉末、洋葱、番茄罐头简单炒一个肉酱,前后不到20分钟就能搞定一顿。据莫纳什大学留学生社团的烹饪比赛数据,最受欢迎的参赛作品往往都是那些制作时间短、食材易得的家常菜,比如番茄炒蛋、手撕包菜等。

炒饭炒面也是极好的选择。把前一晚剩下的米饭或者面条,加上鸡蛋、火腿、胡萝卜丁、青豆,用点生抽和老抽一炒,就是一碗香喷喷的炒饭。这个几乎是零失败的。速冻饺子、馄饨也是冰箱里的常备军,煮起来方便,也能解馋。悉尼科技大学一项针对学生厨房使用习惯的调查显示,超过45%的国际学生每周至少会吃两次速冻食品,其中饺子、包子类位居前列。

批次烹饪(Batch Cooking)绝对是懒人福音!周末花一两个小时,把一周的饭菜提前准备好一部分。比如,煮一大锅糙米饭,或者烤一整只鸡胸肉,分装到饭盒里冷藏。工作日需要的时候,拿出来加热一下,再简单炒个青菜,或者拌个沙拉,就能轻松解决一餐。这样不仅节省了每天做饭的时间,还能保证饮食均衡。我的朋友小李,他就是批次烹饪的忠实拥趸,他说自从学会了周末一次性做好三天的午餐便当,他每个月在外卖上的开销至少减少了150刀,据他分享的数据,他每周平均会烤制1公斤的鸡胸肉和蒸煮1公斤的西兰花。

当然,泡面偶尔吃吃可以,但长期依赖它,身体真的会吃不消。我们可以试着给泡面“升级”。比如,煮泡面的时候加一个鸡蛋、几片青菜、再放点午餐肉或者火腿,立马就变得营养丰富起来。或者用泡面的调料包,搭配新鲜的挂面、蔬菜和肉片,自己做一碗“简易版”的拉面。这样做出来不仅更健康,味道也比纯泡面好上好几倍。据墨尔本某华人论坛的帖子统计,关于“泡面花式吃法”的讨论帖子热度一直居高不下,回复量远超其他美食话题,说明大家都在寻求这种简单又美味的解决方案。

很多同学都抱怨,澳洲的食材虽然新鲜,但总觉得做不出家乡的味道。其实,我们可以巧妙地利用本地食材来制作有中国风味的创意料理。比如,用澳洲新鲜的牛腩来做一锅慢炖的番茄牛腩,或者用本地的排骨来做糖醋排骨。澳洲的海鲜非常新鲜,各种鱼、虾、贝类都很常见,可以尝试清蒸鱼、蒜蓉虾,搭配米饭,鲜美又健康。维多利亚大学国际学生中心的厨艺分享会上,曾经有学生用本地的袋鼠肉(Kangaroo meat)结合四川调料,做出了一道“香辣袋鼠肉丁”,意外地受到好评,可见创意无限。

亚洲超市提供的不仅仅是调料,还有各种各样你可能想不到的食材。比如,豆腐、腐竹、粉丝、各种面条,甚至还有一些新鲜的亚洲蔬菜,比如上海青、芥兰。这些都是你做出家常菜的得力助手。我家附近的一个亚洲超市,经常会有新鲜的豆腐到货,我就会买回来做麻婆豆腐或者家常豆腐。有数据显示,澳洲的亚洲超市数量在过去十年里增长了近40%,这与亚洲留学生和移民的增多密切相关,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选择。

除了自己动手做饭,偶尔在外面吃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澳洲有很多不错的餐馆,可以留意一些专门给学生提供折扣的地方。很多大学的食堂或者周边的快餐店都会有学生优惠。UNiDAYS或者Student Beans这些平台,经常能找到合作商家的学生折扣,从咖啡、快餐到服装都有。我记得有一次在Chatswood的一个韩餐店,凭学生证就打了8折,省了不少钱。据悉尼科技大学学生会的统计,超过85%的学生会在外出用餐时主动询问是否有学生折扣。

选择外卖的时候,也可以尽量挑选一些相对健康的选项。比如,烤鸡沙拉、寿司、越南米粉(Pho),这些通常比炸鸡汉堡这类食物更清淡、营养更均衡。现在很多外卖平台也都有“健康餐”的分类,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数据显示,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澳洲外卖平台上健康餐点的订单量每年都在稳步增长,其中就包括大量的学生用户。

和朋友一起聚餐、做Potluck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每个人带一道自己做的菜,既能尝到各种口味,又能分担做饭的压力,还能增进友谊。我曾经和几个朋友每周都会组织一次Potluck,有日式咖喱饭、韩式部队锅、中式饺子,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美食,聊聊学习生活中的趣事,那种感觉真的超级温暖,缓解了不少思乡的情绪。根据某留学生社群的非正式调查,超过90%的受访者认为Potluck是他们留学生活中最喜欢的社交活动之一。

饮食健康不光是吃什么,也是一种生活态度。面对巨大的学业压力和异国他乡的孤独感,很多人会通过暴饮暴食或者节食来缓解情绪,这都不是长久之计。保持规律的饮食,摄入足够的营养,才能让你的身体和大脑都保持在最佳状态。如果发现自己对食物的关注已经影响到正常生活,或者情绪波动很大,记得向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或者健康服务中心寻求帮助。据新南威尔士大学心理咨询服务中心的报告,每年都有不少学生因为饮食问题寻求帮助,而早期的介入能够有效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记住,吃得好,才能学得好、玩得好!别让“吃什么”这个小问题成为你留学路上的绊脚石。把做饭当成一种生活乐趣,一种探索当地文化的途径,你会发现更多意想不到的惊喜。我当初就是从一个只会煮泡面的厨房小白,慢慢学会了做各种家常菜,甚至还能在朋友聚会时露一手,这种成就感真是无与伦比。现在回想起来,那些在厨房里忙碌的时光,也是留学生活里最宝贵的回忆之一。

所以,别再只盯着手机里的外卖APP啦,也别再觉得超市里的食材都“好贵”了。下周开始,挑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好好去趟本地的Coles或者Woolworths,或者去家附近的亚洲超市转转。给自己列一个简单的购物清单,买点新鲜的蔬菜、几块鸡胸肉、一包意面,再买几颗你想了很久的热带水果。晚上回到家,打开YouTube找个简单的食谱,跟着视频一步一步地学起来,哪怕只是煎个蛋、炒个青菜,都是你健康留学生活的第一步。相信我,只要你迈出这一步,你会发现,澳洲的厨房也能变成你施展魔法的小天地,变出温暖又美味的家常饭菜。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