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留学,钱又要涨了!

puppy

没错,咱们最不愿意听到的消息还是来了——加拿大留学费用,又要迎来一波涨价潮!这可不是小打小闹,从日常开销到学费,甚至是申请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杂费,都有可能跟着水涨船高,对咱们的留学预算简直是又一次考验。这消息听起来确实让人头大,毕竟谁不想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呢?不过别慌,在真正焦虑之前,咱们得先搞清楚这波涨价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具体涨幅有多大,以及我们能提前做些什么准备。这篇文章会帮你把最新的情况捋清楚,给出一些实用的建议,让你在面对新一轮费用挑战时,也能做到心中有数,不至于措手不及。赶紧点进来看看,咱们一起好好规划规划,让留学之路走得更稳当!

加拿大留学,钱又要涨了!

“妈,我下学期的学费清单出来了,比上次又贵了一截。”我对着手机屏幕,语气里带着一丝无奈。电话那头,我妈叹了口气:“不是才交过吗,怎么又涨了?你爸说家里现在也在想办法,你别有压力,但是你也得省着点花。”那一刻,我感觉像是被一块无形的大石头压住了,明明已经很努力地在兼职、在记账,可每当这些“涨价”的消息一出来,所有的努力似乎都变得有点杯水车薪。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样,每次看到这类消息,心就咯噔一下,然后开始默默盘算自己的银行余额还能撑多久?那种挣扎和焦虑,真的只有咱们这些留学生才懂。

没错,咱们最不愿意听到的消息还是来了——加拿大留学费用,又要迎来一波涨价潮!这可不是小打小闹,从日常开销到学费,甚至是申请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杂费,都有可能跟着水涨船高,对咱们的留学预算简直是又一次考验。这消息听起来确实让人头大,毕竟谁不想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呢?咱们这些背井离乡、勤工俭学的孩子们,为了一个更好的未来,已经付出了太多。现在,面对这新一轮的“烧钱”挑战,内心的焦灼可想而知。

不过别慌,在真正焦虑之前,咱们得先搞清楚这波涨价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具体涨幅有多大,以及我们能提前做些什么准备。盲目担心解决不了问题,但提前知晓情况,咱们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不至于措手不及。这篇长文,就是来帮你把最新的情况捋清楚,给出一些实用的建议,让你在面对新一轮费用挑战时,也能做到心中有数,不至于措手不及。赶紧点进来看看,咱们一起好好规划规划,让留学之路走得更稳当!

咱们先来说说这学费,它绝对是留学开销里的“大头”。每次收到新的学费账单,都感觉心头一紧。我记得我有个学姐,2021年入学的时候,多伦多大学工程专业的国际生学费大概是每年6万加币出头,当时已经觉得很贵了。结果,据多伦多大学工程学院官网公布的最新国际生学费标准,预计到2025-2026学年,同专业的学费很可能会突破每年7万加币大关,这短短几年时间里,涨幅已经超过了15%,简直是肉眼可见的速度在膨胀。

不仅仅是多伦多大学,其他热门学府的学费也在悄悄地往上爬。据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官网发布的财务报告,从2024年秋季学期开始,其商学院(Sauder School of Business)和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国际生学费,每年都将面临至少3%到5%的递增。这意味着,如果一个同学现在申请UBC的商科,他四年下来的学费总额,会比三年前申请的同学多出数万加币。这让很多已经在读的同学都感觉很庆幸,但同时又为后来者捏了一把汗。

更让人揪心的是,加拿大联邦政府对于国际学生数量的限制政策,虽然目的是为了缓解住房压力和确保教育质量,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可能也会间接推高剩余国际学生的学费。当名额变得稀缺,大学在制定学费标准时,会有更大的空间去上调价格。据加拿大移民部(IRCC)最新公布的留学政策调整细节,虽然暂时未明确与学费挂钩,但市场普遍预期,随着竞争的加剧,大学为了弥补运营成本,很可能会在国际生学费上寻找突破口。这就好比一个原本供给充足的市场,突然供应紧缩,价格自然就水涨船高了。

当然,学费的涨幅还受到汇率波动的影响。咱们这些从国内汇款的同学,人民币对加币的汇率变动,也直接影响了学费的实际支出。前两年加币一度走弱,咱们换汇的时候还觉得能省点,可据中国银行外汇牌价数据显示,近期加币兑人民币的汇率又有所反弹,这意味着同样的加币学费,你需要付出更多的人民币才能凑齐。我有个朋友就是因为加币汇率上涨了几个点,直接让他的学费预算额外多出了近5000块人民币,真是人在家中坐,钱从天上来——不,是从银行账户里飞走了。

说完了学费这个“大头”,咱们再来看看住宿这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加拿大主要城市的租房市场,用“水深火热”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无论是温哥华、多伦多,还是蒙特利尔,想找一个性价比高的住所,简直比考雅思口语8分还难。我记得我刚来的时候,温哥华一居室的平均月租金大概还在1800加币左右。结果,据加拿大抵押贷款和住房公司(CMHC)发布的最新年度租金报告显示,2023年温哥华一居室的平均租金已经飙升至2600加币以上,多伦多也紧随其后,平均涨幅超过10%。这涨幅简直让人窒息,对于咱们这些没啥收入来源的留学生来说,这可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校内住宿也变得越来越紧张和昂贵。我有个学妹今年申请麦吉尔大学,结果发现校内宿舍的申请难度大增,不仅床位供不应求,费用也在不断上涨。据麦吉尔大学住宿服务官网公布的最新信息,一个单人间一年的住宿费用,已经从去年的1.2万加币涨到了现在的1.3万加币,这还没算餐费计划。更要命的是,很多学校的宿舍甚至有超长期的等候名单,你就算愿意花钱,也可能排不上。这迫使咱们更多的同学不得不转向校外租房,进一步推高了校外租房市场的竞争和价格。

就算你找到一个合租的房子,甚至是一个地下室的房间,价格也不再那么友好了。以前,一个地下室的单间可能七八百加币就能搞定。现在,据多伦多本地房屋租赁平台的数据显示,哪怕是一个共享厨房和卫生间的地下室房间,在一些交通便利的区域,月租金也轻松突破1000加币。我的室友前段时间就因为房东要涨租金,不得不在寒假期间搬家,找了一圈才发现,原来自己租的那个“贵”房子,已经是市面上比较划算的了。而且,冬季的取暖费、夏季的空调费,这些水电气的费用也跟着通货膨胀水涨船高,每月账单的数字总是能让你“眼前一亮”。

除了学费和住宿,咱们日常生活中的柴米油盐,样样都贵得让人心疼。还记得以前,去超市买菜,随随便便就能装满一购物车,花费也还能接受。现在呢?每次结账,都感觉钱包被洗劫了一空。据加拿大统计局(Statistics Canada)的最新数据显示,加拿大的食品通货膨胀率持续高于总体通胀率,比如鸡蛋、牛奶、面包这些日常必需品,在过去一年里价格涨幅达到了两位数。我上周去No Frills(一个相对平价的超市),一盒12个鸡蛋的价格已经逼近6加币,这让我回想起刚来加拿大时,同样的鸡蛋只要3加币左右,简直是不可思议的涨幅。

交通费用也在默默地吞噬咱们的预算。我有个朋友在多伦多上学,每月需要购买TTC(多伦多公共交通)月票。据TTC官网公布的票价调整计划,从今年年初开始,成人月票的价格已经上调了数加币,虽然每次涨幅看起来不大,但长年累月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如果你的住所离学校比较远,或者需要经常通勤打工,这笔钱就更不可避免了。而对于那些拥有私家车或者合租车辆的同学来说,汽油价格的波动也总是让人心惊胆战。据加拿大资源部公布的能源价格报告,近几个月来,加拿大全国范围内的汽油价格持续在高位徘徊,没有下降的趋势。

手机流量和网络费用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开销,其实也一直在涨。加拿大电信市场的特点就是资费相对较高,竞争不够充分。我记得我刚来加拿大办的手机套餐,每月50加币能有20GB流量,现在同样的价格,流量可能只有10GB,甚至更多的是40加币只有几GB的套餐。据加拿大消费者权益组织OpenMedia的报告,加拿大的手机套餐费用在全球发达国家中仍处于较高水平,且运营商经常通过各种“优惠”活动变相提高实际价格。就连家里的网络费用,也从我刚来时的每月50加币涨到了现在的70加币,每个月都能看到账单上多出来的数字。

娱乐和社交活动方面,咱们也得勒紧裤腰带了。以前和朋友周末去餐馆搓一顿,人均二三十加币还能吃得挺好。现在呢,随便进一家普通的西餐厅,一份意面加上小费和税,可能就得三十多加币了。据Yelp(一个餐饮点评网站)上的数据显示,多伦多和温哥华的餐厅菜单价格,在过去一年里普遍上涨了5%到10%。这就意味着,原本可以每周聚餐一次的预算,现在可能只能两周一次,甚至更少。咱们也开始学着自己在家做饭,和朋友在家聚餐,毕竟外面的世界,越来越不“友好”了。

还没正式踏上加拿大的土地,甚至在申请阶段,各种费用就已经开始“烧钱”了。大学申请费就是第一道门槛。我有个朋友,为了保险起见,申请了多达八所大学,每所大学的申请费都在100到150加币不等。据滑铁卢大学招生办公室的最新通知,其国际生申请费在近期略有上调,从之前的125加币调整为135加币。虽然单次涨幅不大,但如果你申请的学校多,这笔费用加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这还没算上提交雅思成绩、WES认证等额外费用,这些零零散散的钱,加起来也能让你的钱包“瘦身”不少。

签证和移民相关的费用也在上涨。咱们的学签申请费,虽然相对稳定,但加拿大移民部(IRCC)对其他移民类别的申请费用,近年来一直在小幅上调。虽然目前学签费用没有大幅变动,但谁知道未来会不会有调整呢?更值得关注的是,体检费用、生物识别信息采集费用等,这些看似固定的杂费,也会因为服务提供商的调整或汇率影响而有所变化。我有个朋友上次申请学签延期,发现生物识别的费用就比他第一次申请时贵了10加币,这种隐藏的成本,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最最重要、影响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加拿大移民部对国际学生的生活费用担保金(Proof of Funds, POF)的要求大幅提高了。以前,除了第一年的学费,你只需要证明有1万加币的生活费就可以。结果,据加拿大移民部官网在2023年底发布的通知,自2024年1月1日起,个人申请者的生活费担保金要求直接翻倍,涨到了20635加币!这可不是小钱,这一下子就让申请者的初期资金压力剧增。这意味着,如果一个学生需要申请学签,除了第一年的学费,他的银行账户里至少要躺着20635加币作为生活费证明。我认识不少准备申请的学弟学妹,因为这个政策,不得不重新筹集资金,有的甚至因此延后了留学计划。

医疗保险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坑”。在加拿大,国际学生通常需要强制购买医疗保险,有些省份有自己的省医保计划,有些则要求购买大学指定的保险。我记得我刚来的时候,安大略省的UHIP(大学健康保险计划)每年费用大概是700加币左右。据UHIP官方网站的费用调整通知,近两年UHIP的保费也有所上涨,目前一年已经接近800加币。这还是最基础的医疗保险,如果想要更全面的牙科、眼科或处方药覆盖,还需要购买额外的附加险,这些附加险的费用也都在逐年上涨,真是防不胜防。

更让人担心的是,意外情况的发生。谁也不想生病,但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万一感冒发烧去看个急诊,或者不小心扭伤脚去诊所拍个片子,就算有医保覆盖,但诊所的挂号费、某些特定检查的自付部分,也可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我有个同学,之前不小心摔了一跤,去医院拍了片子,虽然大部分费用都由保险覆盖了,但她还是为一些药费和理疗的自付部分额外支付了近200加币。这就提醒我们,除了学费和生活费,还真得准备一笔应急资金,以防万一。

连学习本身也需要不断投入资金,咱们的“学习工具”也越来越贵了。教科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每学期买教材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我记得大一的时候,一门经济学课程的指定教材,新书居然要200多加币。据加拿大大学书店协会(Canadian University Bookstore Association)的统计,一本大学教材的平均价格在过去五年里上涨了近20%。虽然现在大家会倾向于买二手书或者找电子版,但很多最新版本的教材,或者特定专业的参考书,还是只能购买新书,或者支付高昂的电子版订阅费,这些钱都实实在在地从咱们的口袋里流走。

对于一些特定专业的同学来说,额外的学习工具和软件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比如学设计、建筑的同学,可能需要购买专业的绘图工具、模型材料,或者订阅Adobe Creative Suite等设计软件,这些都是按年或按月收费的。据Adobe官网公布的国际学生订阅价格,虽然有学生优惠,但每年也需要几百加币。学工程的同学可能需要购买特定型号的计算器,或者参加一些额外的实验室项目,这些都会产生额外的费用。就连最基本的打印费、文具费,也都在悄悄涨价,积少成多,也是一笔不容小觑的开销。

说了这么多涨价的消息,咱们心里肯定不好受。但是,抱怨解决不了问题,咱们得行动起来!你现在就可以去大学官网,尤其是财务或国际学生服务页面,仔细看看最新的学费标准和各种杂费的调整通知。很多学校会在新学年开始前提前几个月发布这些信息,早点了解就能早点规划。你可以根据这些最新的数据,重新调整自己的留学预算表格,把每个月的开销都尽可能详细地列出来,精打细算到每一笔钱的去向,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另外,想办法增加收入也是一个非常实际的策略。你可以积极地寻找校内或校外的兼职工作,比如图书馆助理、家教、咖啡店打工等等。记住,国际学生在加拿大工作有明确的时间限制,每周不能超过20小时,但假期可以全职工作。确保你的学习不受影响,同时也能为自己赚取一些生活费,缓解家里的压力。我有个朋友就在学校的食堂打工,不仅能赚到时薪,还能顺便解决一顿饭,简直是一举两得。

别忘了申请奖学金和助学金!虽然很多大型奖学金竞争激烈,但加拿大大学和一些社区组织也会提供各种小额奖学金或助学金,它们可能不覆盖全部学费,但几百甚至几千加币的补贴,对于咱们来说也是雪中送炭。你可以去学校的国际学生办公室、财务援助办公室或你所在专业的院系网站上看看,有没有适合国际学生申请的项目。就算只是申请成功一个500加币的奖学金,那也够你一个月的伙食费了,何乐而不为呢?

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咱们都能找到省钱的门道。比如说,吃饭这一块,尽量自己动手做饭,少点外卖,少下馆子。你可以和朋友一起去大统华(T&T)或者Costco这种大型超市囤货,很多商品批发购买会更划算。多学几道家常菜,不仅能满足中国胃,还能省下不少钱。我认识一个同学,每周只花50加币在食材上,通过自己做饭,一个月能省下好几百加币。

二手市场也是咱们省钱的好帮手。无论是教科书、家具还是冬天的外套,都可以在Facebook Marketplace、Kijiji或者学校的二手交易群里淘到物美价廉的宝贝。我来的时候,很多家具都是从学长学姐那里低价转手过来的,省了一大笔钱。学习材料方面,可以尝试借阅图书馆的纸质书,或者寻找电子书资源,能不买新书就不买。甚至一些软件,也可以看看学校有没有提供免费的学生版本或优惠。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别把自己憋着!遇到经济上的困难或者困惑,一定要和身边的朋友、学长学姐多交流,他们可能有很多实用的小妙招或者经验可以分享给你。如果真的感觉压力太大,或者经济上遇到了无法解决的问题,不要羞于向学校的国际学生服务中心或者财务援助办公室寻求帮助,他们有很多资源可以提供给国际学生,比如财务咨询、紧急援助金申请指导等等。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咱们大家都在同一条船上,互相支持,才能走得更远,也更稳。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48074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