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理大德艺:大学生活升级版!

puppy

哎,准备开启大学生活了,是不是对未来充满期待又有点小紧张?我懂!我跟你说,我在理大的这段经历,简直就是把“大学生活”玩出了个“升级版”!这里真不是只有死读书,而是全方位地让你变得更好。文章里说的“德艺”,我觉得特别贴切。它不光指学业上的精进,更是让你有机会去探索自己的兴趣、培养实用的技能、提升人际交往的能力,甚至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为了某个小目标努力。你会发现,在理大,无论你是想尝试新的爱好,还是想在某个领域深耕,这里都有平台和机会让你尽情施展。它就像一个大熔炉,不仅让你学到知识,更让你从内而外地成长,变成一个更独立、更有想法的人。想知道我是怎么在这里一步步实现这些“升级”的吗?那就赶紧来读我的故事,看看理大究竟能带给你怎样的惊喜吧!

还记得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那天吗?我的手都在抖!打开邮件的那一刻,看着“理大”这两个字,脑袋里嗡地一声,兴奋、期待、还有那么一丢丢的,嗯,小紧张。未来四年,到底会是啥样啊?我当时就坐在电脑前,想象着那些电影里演的大学生活,是不是真能找到一群好朋友,学到有用的东西,然后,变成一个全新的自己?那个时候的我,真的没想到,我在理大的这段旅程,会把所谓的“大学生活”玩出个超级“升级版”,简直就是一场华丽的蜕变。

刚进校门,就感觉这里跟我想象的有点不一样,不光是教学楼高大宽敞,整个校园都透着一股生机勃勃的劲儿。我室友小李,他就是那种从小到大只知道闷头读书的学霸,他跟我说,大学四年,目标就是把专业课刷到满分。我当时就笑他,说:“哥们儿,你这目标是不是有点太单一了?”结果呢,一年下来,他不仅专业课依旧优秀,还在学生会里当上了宣传部的部长,学会了剪辑视频、策划活动,整个人的精气神儿都和以前不一样了,这不就是“德艺”的魅力吗,它真的不光指学业上的精进,更让你有机会去探索自己的兴趣、培养实用的技能。

你可能会想,大学不就是上课、考试、拿文凭嘛。在理大,事情可没那么简单。就拿我的专业来说吧,我学的是设计,本来以为就是画画图、做模型。结果大二的时候,学院就启动了一个“社区共创计划”,要求我们设计团队去和社区居民合作,为一个老旧街区设计改造方案。据理大设计学院官网显示,这类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设计融入社会”项目,每年都会有超过15个,涵盖了从城市规划到产品设计等多个领域。我们小组当时接手的是一个位于九龙城的老茶餐厅改造项目,从前期调研到最终方案汇报,我学会了怎么和不同背景的人沟通,怎么把抽象的想法落地,这可比课堂上听课有意思多了,也让我真正理解了设计的社会价值。

除了专业课的深度挖掘,理大在跨学科学习上也是下了大功夫。我记得我们学院有一个特别受欢迎的选修课,叫“科技与人文”,是和计算机学院、社会科学学院一起开设的。它并不是简单地把几个学科拼凑在一起,而是真正地让你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一个问题。数据显示,理大约有35%的学生选择辅修或选修不同领域的课程,比如一个工商管理的学生完全可以选修人工智能的课程,或者一个工程学的学生去学习心理学。我有个朋友就是学土木工程的,他后来选修了创新创业的辅修,现在毕业后在一家科技公司做项目管理,就是因为他不仅懂工程,也懂商业运作和团队管理,这让他比纯技术背景的同学更有竞争力。

光学习理论知识肯定不够,大学生活还得讲究实战。理大在这方面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提供了海量的实习机会,而且不仅仅是那种让你端茶倒水的“打杂”实习。据理大就业服务中心统计,每年有超过95%的毕业生在毕业前至少完成了一次实习,其中与国际知名企业和香港本地头部公司合作的实习岗位,就提供了接近300个。我大三那年夏天,就在一家国际品牌的设计部门实习了两个月。那段日子,我每天跟着团队从头到尾参与一个新产品的概念设计,甚至有机会和他们的全球设计总监交流。这份经历让我提前体验了职场,也为我未来的职业规划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人脉。

如果你有点创业的冲动,理大也绝对是你的理想之地。我亲眼看着周围不少同学,从一个不起眼的小点子,在学校的帮助下,一步步变成了真实的项目。理大创新创业中心(InnoHub)在过去五年里孵化了超过80个学生创业项目,其中有超过10个项目成功获得了数百万港币的天使轮或A轮融资。我有个学长,他就是在InnoHub的帮助下,把他的智能家居项目从一个概念变成了实体产品,现在公司已经初具规模了。学校不仅提供启动资金、办公场地,还会有专业的导师进行指导,甚至帮助你对接投资人。那种从零到一的成就感,真的是在其他地方很难体验到的,这也培养了我们解决问题和抗压的“艺”。

但大学生活可不能只有学习和实习,那些闪闪发光的兴趣爱好,也得给它们一个舞台吧?理大就是个超级大的游乐场,学生会旗下拥有超过120个学生社团,从摄影、街舞、动漫社,到辩论队、模拟联合国、义工团,几乎你能想到的所有兴趣,这里都有一个对应的社团等着你。我加入了学校的摄影社,每周我们都会组织外出采风,从香港的繁华夜景到渔村的宁静风光,都成了我们镜头下的故事。我在这里不仅精进了摄影技术,还认识了一群热爱生活、眼界开阔的朋友。我们一起熬夜修图,一起为了一个完美的瞬间在雨中守候,这些经历比任何分数都来得真实和珍贵。

除了社团活动,理大的文化艺术氛围也相当浓厚。他们每年都会举办各种艺术节、音乐会、戏剧表演。理大文化艺术中心每年举办超过40场面向公众的表演和展览,学生有机会参与其中,比如去年学生话剧团的年度大戏《仲夏夜之梦》就吸引了超过2000名观众,票房收入还捐给了慈善机构。我虽然不是艺术专业的学生,但我也去旁听过一些音乐鉴赏课,还在学校的画展上当过义工。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也让我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拓宽了我的审美边界,真正做到了陶冶性情,提升“德艺”。

说起人际交往,理大简直就是个小联合国。校园里随处可见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英语、粤语、普通话交织在一起,就像一首特别的交响乐。数据显示,理大与全球超过300所大学建立了交换生合作关系,每年有超过1200名学生通过这些项目出国交流,覆盖的国家和地区超过50个。我有个来自加拿大的交换生朋友,我们经常一起去探索香港的美食和文化。通过和他交流,我不仅锻炼了英语口语,更了解了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这种多元化的环境,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就培养了跨文化沟通的能力,也让你变得更加包容和开放。

适应一个全新的环境,肯定会有各种挑战和不适应。理大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们有一套非常完善的朋辈导师(Peer Mentorship)制度。理大新生朋辈导师计划每年配对超过2500对师生(学长学姐带新生),新生的满意度调查显示,有90%的学生认为这项计划有效帮助他们适应大学生活,无论是选课、食堂推荐,还是心理疏导,你的专属导师都会给你最贴心的帮助。我刚入学的时候,我的朋辈导师就手把手地教我怎么用学校的系统,还带我去吃了学校附近的小吃,一下子就让我觉得没那么孤单了。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让我很快就融入了大学生活。

大学四年,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那么几个瓶颈期,或者学业上的挫折。理大在这方面提供了非常强大的支持系统。据理大心理辅导中心年报显示,他们提供的各类工作坊和咨询服务每年服务超过3500人次,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学业压力、人际关系问题和生活挑战。我曾经有一段时间因为课业压力特别大,感觉有点喘不过气来。是辅导中心的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他们教我如何管理情绪,如何有效地规划时间。那段经历让我学会了如何正视自己的脆弱,如何寻求帮助,也让我变得更加坚韧。这就是“德”的修炼,让我们学会自省与成长。

除了应对挑战,理大也特别注重培养我们的领导力。学校有一个“青年领袖发展计划”,每年选拔约180名学生参与,通过密集的培训和社区服务项目,培养他们的领导潜力。我有个朋友就是这个计划的参与者,他跟着项目团队去非洲一个国家做了为期一个月的义工服务,在那里他不仅要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还要组织当地的孩子们学习基础知识。这段经历彻底改变了他,让他变得更有责任感,也更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据项目组追踪调查,超过75%的参与者在毕业后进入了管理层或创业公司担任核心职位,或在各自领域展现出卓越的领导力。

理大的“德艺”培养还体现在它对社会责任的强调上。我所在的专业有一门强制性的“服务学习”(Service-Learning)课程,要求我们至少完成40小时的社区服务。每年有超过5500名学生参与到香港本地和国际的公益项目中。我记得我们小组当时去了一个残疾人康复中心,帮助他们设计一个无障碍的活动空间。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去了解他们的需求,去倾听他们的故事。这份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同理心和奉献精神的重要性,也让我意识到,一个好的设计师,不光要有技术,更要有爱心和社会责任感。这些经历让我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了成长的力量,学到了“德”的真正含义。

而且,理大真的是一个拥有国际视野的大学,它的学生构成非常多元化,国际学生占比约18%,来自全球超过90个国家和地区。这种文化多样性就像一个天然的课堂,每天都在悄无声息地拓展你的世界观。据校内一项学生调查显示,近95%的本地学生认为这种多元文化环境极大地拓宽了他们的国际视野,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全球性的议题。和来自不同背景的同学一起上课、做项目、甚至只是闲聊,都能让你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让你在毕业后能更好地适应一个全球化的工作环境,这也是“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年转瞬即逝,当我回顾我的理大生涯时,真的觉得像是打通了一系列隐藏关卡,每一个“升级”都让我变得更完整、更有力量。理大毕业生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0%以上,据最新就业报告显示,其毕业生平均月薪在香港高校中位居前列,而且校友网络遍布全球,注册校友超过25万,每年举办超过60场校友联谊活动。我毕业后,也是通过校友的推荐,顺利进入了现在这家公司。这种强大的校友支持,不仅仅是找工作那么简单,更是一种归属感,一种共同成长的力量。

所以啊,如果你也像我当年一样,拿着那份沉甸甸的录取通知书,对未来既期待又有点小迷茫,我跟你说,别瞎想了,去理大!它真不是一个让你死读书的地方,它会给你提供无数的平台和机会,让你去尝试,去犯错,去成长。它就像一个巨大的熔炉,你进去的时候可能还是一块生铁,出来的时候,绝对能成为一把锋利的宝剑。

别犹豫了,机会就在眼前!赶紧去理大的官网逛逛,看看他们有哪些你感兴趣的社团,有哪些吸引你的课程,或者有没有那些让你心动不已的交换生项目!直接联系他们的招生办公室问问具体情况也行啊,甚至可以找几个在读的学长学姐聊聊,他们的亲身经验肯定能给你更多真实的感觉。勇敢点,迈出这一步,你的“大学生活升级版”可能比我的还要精彩呢!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