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申请多大本科,费用惊呆了!
我当时坐在电脑前,屏幕上闪烁着“提交”按钮,手心直冒汗。看着多伦多大学那金灿灿的校徽,我心里又是激动又是紧张,感觉梦想近在咫尺。我憧憬着未来在圣乔治校区图书馆里奋笔疾书,在维多利亚学院的草坪上和新朋友聊天,那画面简直美好到不真实。当然,我也知道留学是要花钱的,之前也大概在网上查了查多大的学费和生活费,心里估摸着大概是个什么数儿。我当时天真地以为,网上查的那些什么学费、住宿费,就是全部了吧?嗯,直到我真的开始一步步操作,才发现自己对“留学费用”的理解,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完全跟实际情况脱节!那一刻我才明白,这趟留学之旅,还没开始,钱包就已经在瑟瑟发抖了。
当我颤巍巍地点开安大略大学申请中心(OUAC)的网站,准备填写申请表的时候,才刚选定多伦多大学,还没来得及仔细琢磨专业,一个亮眼的提示框就跳了出来,告诉我需要支付申请费。我当时心里咯噔一下,还没开始递交材料呢,这钱就得先出去了。据安大略大学申请中心(OUAC)官网显示,国际学生通过OUAC 105通道申请,基础申请费通常是156加元,这个费用允许你选择3个项目。但这还没完,多伦多大学作为热门院校,还会收取额外的补充申请费,这笔费用通常在90加元左右。所以,光是提交申请,我大概就支付了将近250加元。我当时心想,这钱花得可真快,这还没入学呢,就开始“烧钱”了,这感觉,就像是还没吃到主菜,开胃小菜就已经价格不菲了,心里多多少少有些不是滋味。
如果说申请费只是开胃小菜,那学费才真是把我拍晕的大餐。我之前在网上看到的,可能就是一个笼统的数字,或者是一个最低的范围,并没有真正理解其中的复杂性。当我真的在多伦多大学官网的学费页面,看到我申请的文理学院(Arts & Science)的国际学生学费时,我真的倒吸了一口凉气。根据多伦多大学官网最新的国际学生学费标准,比如2023-2024学年,文理学院的国际学生学费大约在60,510到62,250加元之间。而如果你申请的是工程学院,那数字还会更高,可能要达到69,570到72,210加元每年。我当时盯着屏幕上的那个“6万多加元”的数字,感觉自己的眼睛都要被晃花了。这远超我当初粗略估算的预算,那一刻我才明白,原来学费这东西,不只是一个数字,它还因为学院、专业的不同,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我之前还以为学费就是个固定价,现在看来,这真的是一个“千变万化”的大头,而且每年还有上涨的趋势。这笔钱,简直是我家庭多年的积蓄,让我开始重新审视整个留学计划的资金压力。
你以为学费交了就万事大吉了?Too young, too naive! 除了学费这笔巨款,你还会发现账单上密密麻麻地列着各种强制性的附加费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学杂费”。我当时看到这些项目的时候,心里就在犯嘀咕:这又是什么钱?什么学生服务费啊、体育设施费啊、学生会费啊、图书馆维护费啊,还有各种各样的小额费用。这些林林总总加起来,竟然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根据多伦多大学学生账户中心的数据,国际学生每年的强制性学杂费,通常会在1,700到2,000多加元之间,具体金额还会根据你所在的校区和所选的课程有所不同。我才明白,原来这学校收的钱,是渗透到你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啊,从你踏进校门的那一刻起,就要为这些看不到的服务买单。这些钱虽然单看一笔不多,但汇总起来,就又是一个让人心疼的大数字了。
当然,还有一项国际学生必须购买的健康保险——大学健康保险计划(UHIP)。我记得刚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邮件里就特别强调了这一点。这不是可选项目,而是强制性的。根据UHIP官网的信息,2023-2024学年,国际学生每年的UHIP费用大约是756加元。这笔钱是为了保障我们在加拿大的基本医疗需求,生病看医生、住院之类的费用都能报销一部分。虽然知道这是必要的保障,但看着账单上又多了一项固定开支,心里还是忍不住盘算,这加起来,又是一笔不小的数字。我当时就想着,可千万别生病,不然这医疗费,加上保险费,简直不敢想了。
OK,学费和杂费都搞定了,那在多伦多这座城市里活下去,又需要多少钱呢?这笔开销可一点都不比学费少,而且更容易出现意想不到的变数。首先就是住的地方,这可是个大头。我之前还幻想着能住上高大上的学生宿舍,体验一下电影里那种住宿生活。多伦多大学的学生住宿服务中心估算,校内宿舍加上餐费计划,一年大概需要13,000到17,000加元。但问题是,校内宿舍不仅价格不菲,而且竞争非常激烈,尤其是对本科新生来说,申请到并不容易。后来我发现校内宿舍那价格,还有那抽签机制,我还是老老实实去看校外租房吧。
多伦多的房租,那真是名不虚传的贵。我一个朋友,为了省钱,跟好几个人合租一套两居室,客厅都隔了出来住人,每个月也要支付大约800到1200加元的租金。如果想自己租一个独立房间,或者像我一样想找个小公寓,那费用就更高了。根据加拿大房地产网站的数据显示,多伦多市中心一个单间公寓的月租金,可能轻松就超过1800到2500加元。这还不包括水电网这些基本费用,每个月额外还要支付大约100到200加元。我当时看了几个房源,心里就开始打退堂鼓,算下来这房租一年就得好几万加元,比国内的房租贵了不是一星半点,简直是在“烧钱”啊!我才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寸土寸金”。
解决了住的问题,吃也是每天都得面对的现实。刚开始总想着自己做饭能省钱,结果发现加拿大的食材也不便宜。去超市买一趟菜,随便买点肉蛋奶、蔬菜水果,没几百加元根本出不来。据加拿大统计局的生活成本数据显示,在多伦多,一个学生每月的伙食开销,如果自己做饭为主,大概也要在400到600加元左右。如果偶尔在外面吃个饭,那价格更是蹭蹭地往上涨,一份普通的外卖都要20加元起步。我刚来的时候,看到那些咖啡馆、餐厅,感觉样样都精致,但一看到价格就心疼。我现在买菜都精打细算,每周去华人超市能便宜不少,但也得控制着花销。那些网红餐厅,我偶尔才敢去犒劳一下自己,感觉每一顿都是奢侈的享受。
多伦多这么大,总不能天天宅在家里,出门上学、兼职、逛街,都离不开交通。多伦多公车局(TTC)是这里主要的公共交通系统,包括地铁、公交和有轨电车。我刚来的时候,办了张Presto卡,才发现公交地铁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TTC官网显示,成人月票的价格大约是128.15加元,这对于学生来说也算是一笔固定的开支了。如果住的地方离学校比较远,每天坐车往返,这笔钱是省不掉的。我当时想着,如果能住在学校附近,走路或者骑自行车去学校,就能省下一笔交通费了,但这也意味着我要支付更高的房租。这种两难的选择,真是让人头疼。
除了这些硬性开销,还有一些零零散散的个人费用也得计算在内。比如说,学习用品和课本。多伦多大学很多课程都要求学生购买特定的教材,而且有些专业还需要购买专业软件或者设备。据多伦多大学未来学生中心的估算,书籍和学习用品一年大概需要1,000到2,000加元。还有手机费,加拿大这边的运营商套餐价格也不便宜,每个月少说也要50-70加元。再就是生活用品、洗漱用品、衣服鞋子,尤其是多伦多的冬天,一件保暖的羽绒服可不是闹着玩的,价格动辄几百加元。根据学生消费习惯调查,学生每年的个人消费(包括娱乐、购物等)大概在2,000到4,000加元。我发现每个月总有些意想不到的花销,比如和朋友出去看个电影、唱个K,或者买几本书,这些加起来,就又是一笔不小的数字。我才明白,想要在这里过上正常的生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来加拿大之前,我还得处理签证和学习许可的事儿呢,这又是一笔不小的费用。据加拿大移民局官网明确列出了各项申请费用,申请学习许可需要支付150加元,而生物识别信息采集(biometrics)还需要85加元。这还没算上你可能需要找中介帮忙办理的咨询费,或者为了体检、公证材料而产生的费用。我当时为了办签证,还专门找了个中介,又花了一笔咨询费,感觉这钱就像水龙头一样,还没出门就开始哗哗地往外流了。我当时心想,这钱花得可真值,能顺利拿到签证就好。
刚到多伦多的时候,还有一笔初次安顿费用,这也是很多留学生容易忽略的。飞机票就是第一个大头,尤其是从国内直飞,价格不菲。我刚到多伦多的时候,大件行李箱都装满了,结果发现还得去宜家买被子、枕头、锅碗瓢盆,甚至一个垃圾桶都要钱,一下子就花了好几百加元。如果租的房子是空房,那还需要购买一些基本的家具,比如书桌、椅子、床垫等。这些零零碎碎的开销,加起来也是一笔可观的数字。我当时就想,这哪里是留学,简直是“搬家”啊,把整个家都搬过来了。
多大的学习强度你懂的,电脑配置不好真的会卡死你!如果你的旧电脑跟不上这里的学习节奏,或者有些专业需要特定的高性能设备,那升级电脑或者购买新的科技产品也是一笔开销。多伦多大学很多课程都要求学生使用特定软件或在线资源,这些可能也需要额外付费。我刚来的时候,我的笔记本电脑用了好几年了,性能有点跟不上,为了流畅地完成作业和项目,我不得不咬牙换了一台新的,这一下子又花了我一笔大钱。我才明白,原来学习的成本,不仅仅是学费,还有这些硬件设备的投入。
留学不仅仅是学习,社交也很重要啊!你总不能天天除了上课就是待在图书馆吧?参加学生社团、和朋友聚餐、去看个演唱会或者电影、周末去周边城市短途旅行,这些社交和娱乐活动,可都是要花钱的。我参加了一个学生社团,入会费加活动费,一年下来也要好几百。有时候朋友聚会,大家一起AA制,虽然每次不多,但次数多了,一个月下来也得好几百。这些费用虽然不是强制性的,但却是融入当地生活、拓展人脉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完全不参与,留学生活可能会变得很枯燥。我才明白,原来社交成本也是留学预算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让我的留学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别忘了汇率这东西,它可真是个磨人的小妖精。加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一直在波动,有时候高一点,有时候低一点。我爸妈给我转钱的时候,有时候汇率高一点,我就能多换点加币,心里还偷偷乐呵;但有时候汇率一跌,心里就滴血,感觉同样的人民币,换来的加币却少了。这种无形中的损失,也是我们国际学生常常要面对的隐性开销。我才明白,原来汇率的波动,也能在无形中影响我的留学预算,让人难以捉摸。
你看看,从我准备申请的那一刻起,到真的在多伦多安顿下来,再到每年的学习生活,这钱就像是开了闸的洪水,哗啦啦地往外流。我真没想到,一个本科留学,竟然能牵扯出这么多我之前根本没想过的花销。光靠网上那些笼统的学费生活费估算,真的会让你大吃一惊!我当初以为自己已经做足了功课,但实际体验下来,才发现远不止那么简单。这些费用加起来,真的不是一笔小数目,它不仅仅是数字,更是我们家庭沉甸甸的投入。
所以啊,如果你也跟我一样,对多大心动不已,但又有点迷茫这留学到底要花多少钱,那我可得好好劝你一句,千万别光听网上那些大概的数字,一定要深入到多大官网和各个相关网站,去查最新的、最细致的费用清单。把申请费、学费、学杂费、健康保险、住宿、伙食、交通、生活用品、社交娱乐,甚至签证费、机票、初期安顿费这些零零碎碎的开销都列出来,然后乘以每年,再把汇率波动也考虑进去。最好能找到在多大读书的学长学姐,问问他们的真实花销和省钱经验。最重要的,是要多准备一些应急资金,以防万一。别光顾着看多大世界排名高,校园多美,那些实实在在的钱袋子问题,才是你留学路上能不能走顺的关键!提前做足功课,才能让你心里有底,不至于像我一样,被突如其来的费用清单惊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