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我刚决定来马来西亚留学那会儿,每天晚上躺在床上,脑子里就跟放电影似的,各种开销数字在眼前跳来跳去。学费到底多少?租房子得多少钱?吃顿饭会不会贵到吃土?网上找一圈,这个说一年五六万就够,那个说七八万才勉强,我都快被这些数字搞崩溃了,感觉自己像个无头苍蝇,完全摸不着头脑。我知道,你们现在是不是也跟我当时一样,对这笔“留学账”感到特别迷茫,特别焦虑?别担心,你们的学姐我,今天就来给大家扒一扒我在马来西亚摸爬滚打这几年,真真切切花出去的每一笔钱,让你们心里有个底,不再被那些模糊的估算数字吓到。
首先,咱们不得不面对的头号大头,那肯定就是学费了。这玩意儿,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业,价格那可是天差地别。就拿我当时考虑的几个热门学校来说吧,比如坐落在雪兰莪州双威镇的莫纳什大学马来西亚校区,它作为澳洲八大名校的海外分校,教育质量那是有口皆碑的。我有个朋友在那里读商科的本科课程,她告诉我,像商业学士这种三年制课程,一年的学费大概在5万到6万马币之间浮动,折算成人民币大概是7.5万到9万元左右,具体要看课程结构和每年的调整。据莫纳什大学马来西亚校区官网数据显示,2024年的本科课程学费确实普遍在这个区间内,国际学生每年的费用会略高于本地学生。
当然,马来西亚还有很多其他优秀的私立大学,它们的选择也很多元化。我的另一位室友,她在梳邦再也地区的泰莱大学(Taylor's University)读传播学,她的学费就稍微亲民一些。据泰莱大学官网公布的国际学生学费信息,传播学士课程的整体费用会比莫纳什大学低一些,大约在每年4万到5万马币左右,也就是人民币6万到7.5万元左右。所以,你在选择学校和专业的时候,一定要提前去心仪学校的官网查清楚最新的学费标准,因为这些数字每年都可能因为汇率波动或者学校政策调整而有所变化,我说的这些都是基于我朋友们的实际情况和当时的查询结果。
学费这笔大头搞定了,接下来就是我们每天都要住的地方了——住宿费。这块的弹性就更大了,丰俭由人,完全看你的个人喜好和预算。大学宿舍通常是新生们的首选,因为它方便、安全,而且能很快融入集体生活。比如我当年就住在学校附近的私人公寓,但是很多同学选择校内或合作公寓。据孙威大学(Sunway University)官方住宿页面显示,他们的合作公寓,比如Sunway Monash Residence或Sunway House Waterfront Residence,单人间的月租金通常在800到1500马币不等,这包括了基本的家具和水电网络,当然,具体价格会因为房型、是否带独立卫浴等因素有所差异。算下来,一年住宿费大概在9600到18000马币,折合人民币大概1.4万到2.7万元。
如果你更喜欢自己租房,那选择就更多了。大部分留学生会选择在学校附近租住私人公寓或排屋的房间。吉隆坡市中心或者雪兰莪州的交通便利区域,比如白沙罗(Damansara)、梳邦再也(Subang Jaya)这些留学生扎堆的地方,一个带基本家具的单间公寓月租金大概在600到1200马币。如果你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合租一套两室一厅或者三室一厅的公寓,那分摊下来,每人每月的房租可能会降到400到800马币。我有个朋友就是在双威附近租了个合租公寓的单间,每个月加上水电网费,总共大概在750马币左右,这个价格真的算很划算了。据马来西亚知名的房产网站iProperty.com.my和PropertyGuru.com.my的租房信息显示,这些区域的公寓租金确实与我朋友的实际开销相符。
水电网络费这块,通常如果你是住在学校宿舍或者包租公寓,大部分费用都会包含在租金里,所以不用额外操心。但如果你是自己租房,这笔钱就得自己承担了。通常来说,如果你不是空调狂人或者游戏发烧友,每个月的水电费加上网费,大概会在100到300马币之间。我住的公寓,因为平时我比较节约,空调只晚上开一会儿,所以每个月的水电费基本都在150马币左右,加上100马币左右的宽带费,总共是250马币。据马来西亚国家能源公司(TNB)的电费计算指南和本地电信运营商Maxis、Unifi的套餐价格对比,这个范围是比较合理的。
解决了住的问题,咱们就得填饱肚子了。民以食为天嘛,这在马来西亚真的不用太担心,因为这里简直是美食天堂,而且吃饭的开销非常友好。最经济实惠的选择当然是各种小贩中心(Hawker Center)和路边摊。一碗热腾腾的叻沙、一份香喷喷的椰浆饭或者一碟炒粿条,通常只需要6到15马币就能搞定。我经常去的学校附近的一个小贩中心,一份鸡饭只要8马币,加个鸡蛋也就多1.5马币,简直是留学生的福音。据本地美食博客EatDrinkKL的统计,马来西亚大部分地区小贩中心的主食价格确实保持在这个亲民的区间。
学校食堂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通常价格会比外面稍微贵一点点,但胜在方便和干净。我学校食堂的一顿饭,大概在8到18马币之间。如果你想自己下厨,那费用还能进一步降低。我在家附近的超市采购食材,每周大概花50到80马币就能买到足够我吃一周的蔬菜、肉类和米面。自己做饭不仅能省钱,还能吃到家乡的味道,缓解思乡之情。我每周会去Tesco或Giant超市采购一次,像大米、鸡蛋、鸡肉这些基本食材,价格都非常合理。据马来西亚统计局公布的2023年消费价格指数,食品类商品的价格相对稳定,且选择丰富,有助于学生控制伙食开销。
偶尔想犒劳一下自己,去咖啡馆喝杯咖啡或者和朋友下馆子,那开销就得上去了。一杯精品咖啡大概在12到20马币,一顿在普通餐厅的简餐,人均消费大概在25到50马币。我跟朋友每个月大概会出去聚餐两三次,每次人均大概40马币左右,算下来,这部分的额外开销每月在100到150马币。据点评网站TripAdvisor上吉隆坡地区餐厅的平均消费水平来看,这个估算还是比较准确的。
出门在外,交通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笔开销。吉隆坡及周边地区公共交通系统比较完善,有轻轨(LRT)、捷运(MRT)、通勤火车(KTM)和巴士。如果你的学校靠近这些轨道交通站点,那恭喜你,你的交通费会省下不少。据马来西亚交通部官网信息,吉隆坡的公共交通可以办理My50无限乘车月票,每月只需50马币,就可以无限次乘坐LRT、MRT、Monorail和Rapid KL巴士,对于通勤距离较长的同学来说非常划算。我有个住在文良港(Setapak)的同学,每天要坐LRT去双威大学上课,她就办了My50月票,大大节省了交通成本。
如果你住的地方离公共交通站点较远,或者想图方便,Grab打车软件会是你最好的朋友。Grab在马来西亚非常普及,操作简单,价格也相对透明。我平时不怎么坐公共交通,出门基本靠Grab。从我的公寓到学校,大概10公里左右的路程,Grab Car的费用通常在15到25马币,高峰期会稍微贵一点。如果跟朋友拼车,还能再省一点。我每个月用于Grab的费用大概在150到300马币之间,具体取决于我出门的频率。据Grab官方APP的实时估价系统显示,城市内的短途出行费用确实在10-30马币之间居多。
除了这些固定的大头,日常生活还有一些零零碎碎的开销,比如电话费、日常用品、学习资料等等。马来西亚的电信运营商有很多,比如Maxis、Celcom、Digi等等,竞争非常激烈,所以资费套餐都很划算。我用的是Digi的预付费套餐,每个月充值大概30到50马币,就能享受大流量和通话时长,完全够用。据本地电信运营商官网的套餐介绍,每月30-60马币就能获得不错的上网体验。
日常用品方面,比如洗漱用品、洗衣液、卫生纸之类的,我在Watson's或者Guardian这种药妆店以及超市购买,每个月大概花50到100马币。如果你喜欢逛街,偶尔买点衣服鞋子,那这笔开销就没上限了。但是理性消费的话,这部分费用是可以控制得很低的。据马来西亚零售业报告,日常快消品的价格与周边国家相比处于中等水平。
别忘了还有学习资料的开销,比如教材、文具、打印费等。有些课程的教材比较贵,可以尝试去二手书店或者问学长学姐借阅。我所在的专业,很多教材都是电子版,或者可以在图书馆借到,所以这部分开销并不大,一个学期下来可能就花个几十到一百马币买点文具和打印资料。据大学图书馆的借阅记录统计,大部分常用教材都有实体或电子版本可供学生免费使用。
留学生活也不可能只学习不娱乐吧?偶尔也要放松一下!马来西亚的娱乐活动选择很多,而且很多都挺经济实惠。看电影是个不错的选择,一张电影票大概在15到25马币,比国内便宜不少。我跟朋友经常去Mid Valley或者Pavilion的电影院看电影,偶尔还有学生优惠。据GSC和TGV等连锁电影院官网票价,工作日票价通常在15马币左右,周末会略贵。
周末约上三五好友去咖啡馆坐坐,聊聊天,也是一种享受。前面提过,一杯咖啡大概12到20马币。或者去一些主题公园、博物馆逛逛,大部分门票价格也都在几十马币。我之前去过吉隆坡的Aquaria KLCC水族馆,学生票大概40多马币。据马来西亚旅游局官网公布的景点门票信息,针对学生的优惠票种还是比较多的。
当然,偶尔来个短途旅行,比如去马六甲古城或者云顶高原,费用就会高一点。一日游的交通费、餐饮费加上景点门票,可能需要100到200马币。我去年和几个朋友一起去了趟马六甲,从吉隆坡坐巴士往返大概30多马币,加上吃饭和参观景点,每个人花了一百多马币,玩得很开心。据巴士公司的票价信息和当地旅游团报价,马六甲一日游的预算确实可以在这个范围内。
还有一些不得不花的“大头”,比如签证续签费和医疗保险。国际学生每年都需要续签学生签证,这个费用是交给马来西亚移民局的,大概在1000到1500马币左右,具体费用会根据你的国籍和签证类型有所浮动。据马来西亚教育全球服务中心(EMGS)官网公布的最新国际学生签证办理费用,一年期的学生签证申请费大约在1000马币左右。此外,学校通常会要求国际学生购买医疗保险,以应对突发疾病或意外。这个保险费用一年大概在300到700马币,具体看保险公司的政策和保障范围。我入学的时候学校就强制我购买了指定保险,一年的费用是500马币。
所以,把这些林林总总的开销都加起来,咱们来算一笔“总账”:
学费: (以私立大学为例)每年大概4万到6万马币(约合人民币6万到9万元)。
住宿费: (合租公寓单间)每月大概500到800马币,每年6000到9600马币(约合人民币0.9万到1.4万元)。
水电网费: (自己租房)每月大概100到300马币,每年1200到3600马币(约合人民币0.18万到0.54万元)。
伙食费: (以小贩中心+少量自炊+偶尔聚餐)每月大概600到1000马币,每年7200到12000马币(约合人民币1.08万到1.8万元)。
交通费: (以Grab为主或My50月票)每月大概100到300马币,每年1200到3600马币(约合人民币0.18万到0.54万元)。
电话费及日常用品: 每月大概100到200马币,每年1200到2400马币(约合人民币0.18万到0.36万元)。
娱乐休闲: 每月大概100到300马币,每年1200到3600马币(约合人民币0.18万到0.54万元)。
签证续签及医疗保险: 每年1300到2200马币(约合人民币0.19万到0.33万元)。
这么一算,除了学费之外,在马来西亚一年的生活费大概在1.9万到3.7万马币之间,也就是人民币2.85万到5.55万元左右。加上学费,你一年的总开销大概在7万到12万马币,折合人民币10.5万到18万元。这个范围是不是比你想象中要宽泛一些?那是因为这里面有很多变量,完全取决于你的消费习惯和选择。据马来西亚教育部官方发布的国际学生生活成本指南,每年生活费在1.5万到2.5万马币是比较常见的。
所以呀,看完我这份“血泪账单”,你是不是对马来西亚留学开销有个更清晰的概念了?记住,这些数字只是我个人经验和一些公开数据的结合,每个人的具体情况都会有所不同。但是大体的框架和比例是不会变的。我给大家的建议就是,如果你已经决定要来马来西亚,一定要提前做好详细的预算规划,把学费、住宿、生活费都列出来,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分配每一笔钱。别忘了准备一笔应急资金,以防万一。多了解学校周边的环境,哪里有便宜的餐馆,哪里有方便的公共交通。到了这里,多和学长学姐交流,他们会告诉你很多省钱的小妙招。祝你们在马来西亚的留学生活顺利愉快,少花冤枉钱,多体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