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亲历:加拿大留学,是天堂还是坑?

puppy

哎,亲爱的留学党们,你们是不是也对加拿大留学充满了好奇和期待?网上各种声音,有的把加拿大说成天堂,有的又吐槽说全是坑。我就是那个亲身经历过的人,今天想跟你们掏心窝子聊聊。别的不说,我刚来的时候,也以为会是电影里那种美好生活,结果呢?学业压力、找兼职的辛酸、适应新文化的挣扎,还有那突如其来的孤独感,真是没少让我头疼。但同时,我也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成长,看到了美丽的风景,结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这篇文章里,我会把我在加拿大从入学到毕业,从课堂到生活,遇到的那些光鲜和狼狈,那些惊喜和失落,都毫无保留地分享出来。它不是鸡汤,也不是抱怨,就是我最真实的留学日记。看完我的故事,你或许就能找到你心里那个问题的答案:加拿大,到底是不是你的菜?又或者,它是个你必须知道怎么避开的“甜蜜陷阱”?来,咱们一起看看,我的“加漂”之路到底经历了些啥。

我亲历:加拿大留学,是天堂还是坑?

我永远记得,飞机落地多伦多皮尔逊机场的那一刻。巨大的落地窗外,一片灰蒙蒙的天空,裹挟着细碎的雪花,和我想象中蓝天白云、枫叶烂漫的画面截然不同。当时的我,拖着两个沉甸甸的行李箱,里面塞满了父母的叮嘱和自己对未来的憧憬。脑海里播放的,全是电影里留学生们阳光明媚、咖啡香气的校园生活。我咧着嘴,对着手机自拍了一张,背景是机场的英文指示牌,傻傻地给自己打气:加拿大,我来了!心里头那个小剧场,已经开始上演我如何轻松拿下学霸称号,如何交到一堆洋朋友,甚至如何邂逅一段异国情缘的戏码。然而,现实的大幕拉开,它演的剧本,可比我预想的要“精彩”和“刺激”太多了。

我很快发现,大学课堂的节奏跟国内完全是两码事。教授语速飞快,各种专业词汇像子弹一样往外蹦,我坐在教室里,常常感觉自己像个“局外人”。笔记记不全,作业看不懂,尤其是那些需要小组讨论的课程,我更是如坐针毡。我记得刚入学的时候,选了一门心理学的入门课,教授在第一周就布置了阅读任务,要求我们看完一本三百多页的英文原著,并在课堂上参与讨论。我当时几乎是懵的,国内高考那点英文词汇量根本不够用。为了完成任务,我每天抱着电子词典,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查,一句话一句话地抠,常常熬到凌晨三四点。据多伦多大学官网显示,国际本科生每年的学费在6万到7万加元之间,高昂的学费让我不敢有丝毫懈怠,每一分钱都希望能换来实实在在的知识和经历。

学业上的压力,只是我面临的第一道坎。刚安顿下来没多久,生活开销就让我感到了捉襟见肘。多伦多是加拿大最大的城市,物价自然不低。我租住的公寓,只是一个距离学校稍远的小单间,每月租金就要近800加元,这还不包括水电网费。根据加拿大房地产协会(CREA)2023年的数据,多伦多的平均租金水平持续攀升,尤其是市中心区域,单身公寓的月租金轻轻松松就能破2000加元。我为了省钱,每天自己做饭,出门几乎全靠公共交通。那些曾经幻想的周末下馆子、逛街购物的场景,都在现实面前变得遥不可及。我意识到,必须得找一份兼职,才能勉强维持体面的生活。

找兼职的经历,简直可以用“血泪史”来形容。我满怀信心地修改了简历,打印了一叠又一叠,然后开始了漫无目的的“扫街”模式。咖啡馆、餐厅、超市,看到贴着“Help Wanted”的牌子就冲进去问。我记得有一次,我走进一家中餐馆,老板娘瞟了一眼我的简历,问了一句:“你会炒菜吗?会端盘子吗?能吃苦吗?”我当时愣住了,支支吾吾地说我学的是商科。老板娘摇了摇头,让我回去等消息,结果当然是杳无音信。国际学生持有学习许可通常可以在学期内每周工作20小时,假期可以全职工作,最低工资标准在安大略省2023年是16.55加元每小时。虽然有规定,但竞争依然激烈,很多兼职岗位都要求有本地经验,这对我来说,就像是一个无解的循环。

文化差异也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道鸿沟。我从小在一个相对内敛的家庭长大,习惯了凡事三思而后行,表达感情也比较含蓄。加拿大的同学则热情奔放,他们喜欢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见面就拥抱,聊天时肢体语言丰富。我记得有一次在课堂上,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纷纷举手抢答,即使答案不完全正确,他们也敢于表达。我坐在角落里,虽然心里有答案,却总是担心说错被嘲笑,迟迟不敢开口。温哥华社区学院(VCC)的国际学生服务中心就曾发布报告指出,文化冲击是很多国际学生普遍面临的挑战,尤其是沟通方式和社交习惯的差异。这种格格不入的感觉,让我一度非常沮丧,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不适合这里。

那种突如其来的孤独感,也像潮水一样,在我最脆弱的时候把我淹没。尤其是到了深夜,当室友都入睡了,或者周末大家各自回家享受家庭时光时,我常常一个人对着窗外发呆。国内的朋友们在朋友圈里分享着聚会、美食,家人在微信上发来嘘寒问暖的消息,那种距离感和时差,让我感觉自己像一个被隔离的岛屿。我记得有一个冬天,多伦多连续下了好几天的大雪,气温骤降到零下十几度。我那天发着高烧,头晕目眩,却发现手边连一盒感冒药都没有。手机里翻遍了联系人,想找个人说说话,最后却还是一个人默默地躺在床上,那种无助感,真的让我泪流满面。据加拿大心理健康协会(CMHA)的调查,留学生群体普遍面临更高的心理健康风险,孤独感和学业压力是主要诱因之一。

不过,在最艰难的时候,我也开始学会了自救。我强迫自己走出公寓,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社团活动。我加入了国际学生联谊会,每周都有电影之夜和桌游派对。我还在学校的志愿者中心注册,每周去社区图书馆帮忙整理图书。魁北克麦吉尔大学(McGill University)就有超过300个学生社团和俱乐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这些活动让我接触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大家说着不同语言,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但都因为远离家乡而惺惺相惜。我发现,原来不是只有我一个人在挣扎,大家都或多或少地经历着类似的心路历程。

我开始尝试着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我不再害怕犯错,反而把每一次的尝试都看作是成长的机会。我逼着自己主动跟同学交流,即使磕磕巴巴,也要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有一次在小组讨论中,我鼓起勇气提出了一个跟大多数人不同的观点,没想到却得到了教授的肯定。从那以后,我变得自信了很多。我把图书馆当成了第二个家,不仅是为了学习,也为了感受那种浓厚的学术氛围。我每天早上六点起床,背单词,阅读英文原著,下午去上课,晚上在图书馆写作业到闭馆。我的GPA从最初的勉强及格,到后来稳定在了3.5以上。据加拿大统计局的数据,拥有本地高等教育背景的移民,其劳动力市场表现往往优于只有海外学历的移民,这无疑给了我巨大的动力。

我还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在学校的告示板上看到了一则招聘启事:学校的国际招生办公室需要一名中文翻译和行政助理。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投了简历,没想到竟然通过了面试。这份兼职工作不仅解决了我的经济压力,更重要的是,它让我第一次接触到了加拿大的职场环境。我学会了如何使用办公软件,如何撰写英文邮件,如何与同事协作。我甚至有机会参与到一些招生宣讲活动中,向国内的学弟学妹们分享我的留学经验。加拿大劳工部的数据显示,大学校园内的兼职工作,往往能为国际学生提供更安全、更规范的工作环境,并且有助于他们积累本地工作经验,对毕业后的就业非常有帮助。

毕业的时候,我参加了学校的毕业典礼,那天阳光正好,微风拂面。我穿着学士服,接过毕业证书的那一刻,心里百感交集。我回想起刚来时的狼狈和迷茫,再看看现在自信从容的自己,真的觉得这几年的经历,比任何课堂上的知识都要宝贵。我的大学同学们,有的去了美国读研,有的回国创业,有的在加拿大本地找到了满意的工作。我的一个好朋友,就成功申请到了毕业后工作签证(Post-Graduation Work Permit, PGWP),现在在温哥华一家科技公司做市场分析师。根据加拿大移民、难民及公民部(IRCC)的政策,符合条件的国际毕业生可以申请最长三年的PGWP,这为他们留加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机会。

当然,加拿大也确实有很多“天堂”般美好的地方。这里自然风光雄伟壮丽,从班夫国家公园的雪山湖泊,到魁北克城古老的石板街道,再到爱德华王子岛红色的沙滩,每一处都美得让人心醉。我曾在假期和朋友们一起自驾游,沿着落基山脉一路向北,看到过麋鹿在湖边饮水,也感受过极光在夜空中跳舞。那些经历,至今想起来都让我心潮澎湃。这里的社会治安也非常好,人们普遍友善,乐于助人。我记得有一次在公交车上,我不小心把钱包掉了,一位大叔捡到后,特意等了好几站,确认我是失主后才还给我。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温暖,是很多发达国家都难以比拟的。

这里的教育体系也确实有很多值得称道之处。学校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知识的灌输。我的教授们,大多都有丰富的业界经验,他们会把最新的行业案例带到课堂上,让我们理论联系实际。我所在的商学院,有很多课程都要求我们以小组形式完成真实的商业案例分析,并向企业高管进行演示。这种实践导向的教学模式,让我受益匪浅。约克大学舒立克商学院就以其与企业界的紧密联系而闻名,许多课程都直接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和项目机会,据其官网介绍,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

加拿大政府对国际学生的福利也相对完善。学校里有专门的国际学生服务中心,提供从学习辅导、心理咨询到职业规划等全方位的帮助。我刚来的时候,语言不适应,学校的写作中心(Writing Centre)就提供了免费的辅导服务,帮助我修改论文,提高写作水平。当我面临毕业找工作的迷茫时,学校的职业发展中心(Career Centre)也帮我修改了简历,并进行了多次模拟面试。据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学生服务官网信息,他们的国际学生服务中心每年服务数千名国际学生,提供从签证咨询到文化适应等一站式支持。

回头看看我的“加漂”之路,它真的不是一条坦途,充满了挑战和意外。我哭过,也笑过;迷茫过,也坚定过。那些被孤独感侵蚀的夜晚,那些为一份兼职跑断腿的日子,那些在课堂上听不懂课的无助瞬间,都真真切切地发生过。但也就是在这些经历中,我学会了独立,学会了坚韧,学会了如何与自己和解,如何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我看到了一个更广阔的世界,结识了来自五大洲的朋友,体验了多元文化的魅力。

所以,如果你正在考虑加拿大留学,我的故事能让你对这里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加拿大不是电影里的乌托邦,也不是网上某些人吐槽的深渊巨坑。它就像一个巨大的万花筒,你旋转它,就能看到不同的风景,遇到不同的挑战。你将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审视自己,塑造自己。无论你最终选择哪条路,希望你能记住,你才是自己人生的导演。

如果你决定要来加拿大闯一闯,出发前务必做足功课。别光盯着排名和城市,多花点时间研究下你所选专业的课程设置,看看是不是真的感兴趣,未来就业方向是不是符合你的预期。再仔细盘算下生活费,大城市和小城市的开销差别可大了,至少准备出头一年的全部费用,这样心里才有底。到了这边,别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多出去走走,主动和当地人交流,尝试不同的活动,哪怕是去趟本地农贸市场,都能让你更快地融入这里。最关键的一点,一定要学会寻求帮助,无论是学校的国际学生办公室,还是学长学姐,他们都是你的宝贵资源。记住了,心态放平,勇敢去闯,你值得拥有一个独一无二的留学故事。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