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留学太贵?我的预算省钱攻略!

puppy

是不是一想到英国留学,脑子里就浮现出“天价”学费和高昂生活费,瞬间觉得梦想遥不可及?别担心,我完全懂你的焦虑!我当初也是这么想的,但经过一番摸索和实践,我真的总结出了一套超实用的预算省钱攻略,让你在不牺牲留学体验的前提下,也能把钱花在刀刃上。从申请奖学金、选择性价比高的住宿,到精打细算日常伙食、利用学生优惠薅羊毛,甚至连交通和娱乐都有不少省钱小窍门。这些可都是我实实在在的亲身经验,手把手教你如何做好详细的预算规划,避开那些烧钱的坑,让你的英伦留学生活既精彩又经济。快来一起看看,学会这些,你也能轻松实现英国留学梦,告别“吃土”生活啦!

英国留学太贵?我的预算省钱攻略!

还记得我刚萌生去英国留学的念头时,在爸妈面前小心翼翼地提起,他们第一反应就是那句经典的‘英国留学贵得要死!’那一刻,我感觉自己的英伦梦瞬间被浇了一盆冷水,仿佛那些在电影里看到的伦敦红色巴士、剑桥康河畔的浪漫风景,都一下子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金钱滤镜,变得遥不可及。当时我在网上随便搜了一下学费和生活费,瞬间感觉自己可能要‘卖肾’才能去,那种焦虑感真是刻骨铭心。但你知道吗?经过我一番摸爬滚打,还真就总结出了一套超级实用的省钱攻略,让我不仅顺利完成了学业,甚至还攒下了几笔小钱,完全没有大家想象中的‘吃土’生活!今天我就把这些压箱底的宝贝经验都掏出来,手把手教你,如何在不牺牲留学体验的前提下,也能把钱花在刀刃上,让你的英国留学生活既精彩又经济。

说到省钱,首先要盯紧的就是学费这块大头了。很多人觉得英国大学奖学金少,门槛高,那可真是大错特错。我当初在申请的时候,就发现很多大学都会为国际学生提供各类奖学金。比如,像我朋友成功申请到的爱丁堡大学的“全球研究生奖学金”,虽然不是全额,但每年也有数千英镑的资助,这笔钱直接从学费里扣除,感觉就像天上掉馅饼一样。据爱丁堡大学官网显示,他们每年都会为不同国籍和专业的优秀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奖学金机会,所以早点研究学校官网的Funding页面,真的很有必要。

除了学校的奖学金,你还可以拓宽视野,看看英国政府设立的一些大型奖学金项目。其中最知名的莫过于志奋领奖学金(Chevening Scholarships)了,它可是英国政府的全球性奖学金计划,覆盖了学费、生活费、机票等所有费用,简直是‘梦中情奖’。我认识一位学长,他就是靠着志奋领去了牛津大学读书,一分钱学费都没花。根据志奋领奖学金官网数据,每年有来自全球超过160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受益于此,虽然竞争激烈,但只要你背景优秀、有领导潜力,就值得一试。早点规划,积累经验,提高英语水平,这些都是申请成功的加分项。

住宿绝对是留学开销的第二大头,甚至有时候会感觉比学费还要烧钱。我第一年为了省心,选择了学校宿舍,当时住的是利兹大学的The Tannery学生公寓。虽然房间不大,但胜在包水电网煤气和Wi-Fi,每周租金大概在150-180英镑左右,这样固定支出,方便我做预算。据利兹大学住宿官网数据显示,选择这类全包式宿舍确实能帮助新生更好地控制日常开销,避免了额外支付各种账单的麻烦,特别适合刚去英国的小白。

第二年我就学聪明了,和几个同学一起在校外合租了一套公寓。我们三个人分摊一套两居室的租金,平均下来每人每周大概只花100-120英镑,一下子就比住学校宿舍省了一大截。合租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共享公共空间和厨房设备,还能分摊水电网费。根据英国国家学生住房调查(National Student Housing Survey)2023年的报告,与朋友合租私人公寓通常是最经济实惠的选择,平均每周租金比独立居住的学校宿舍低15-20%,这数据可不是开玩笑的。

别以为合租就万事大吉了,选对城市同样重要。英国不同城市的房租差距巨大,伦敦的租金那真是高得吓人,市中心一套单间可能就要200-300英镑一周。但如果你选择像约克、诺丁汉、卡迪夫这类二线城市,或者稍微偏远一些的大学城,住宿费会亲民很多。我有个朋友在卡迪夫读书,他们合租的公寓,每人每周只要80-90英镑,条件也很好。据英国学生票务网站Student Beans统计,曼彻斯特、利兹、伯明翰等城市在生活成本上比伦敦更有优势,能让你在住宿上省下一大笔钱。

除了房租,还有一项隐形开销——Council Tax(市政税)。这可是英国本地居民需要缴纳的,但好消息是,如果你是全日制学生,通常是可以免缴的。我刚到的时候就差点忘了申请这个豁免,多亏学姐提醒。只要你向当地Council提交你的学生证明信,就能免除这笔费用。根据英国政府官网GOV.UK的规定,只要你是全日制学生,就可以申请Council Tax豁免,这每年可是能省下几百甚至上千英镑的!所以,一到学校就记得去开学生证明信,然后赶紧向Council申请豁免,别让这笔钱白白流走。

再来说说咱们的肚子,‘吃’这方面也是大有学问。在英国,要是顿顿都在外面餐厅吃,那钱包可真要哭泣了。我刚去那会儿,一度沉迷于Subway和Costa,结果发现每周花在吃上面的钱比想象中多得多。后来痛定思痛,我决定开启‘自给自足’模式,自己做饭才是王道。超市的食材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贵,尤其是一些本地蔬菜和季节性水果,价格非常亲民。我记得有一次,我在Tesco Express买了一整周的食材,包括鸡胸肉、鸡蛋、意大利面、蔬菜水果,总共只花了不到30英镑,够我吃上好几天了。据Tesco官网介绍,他们经常会有‘Clubcard Prices’,能省下不少钱。

善用超市优惠可是省钱的关键。比如,很多超市在傍晚时分会把临期商品打折出售,通常会贴上黄色的‘Yellow Sticker’,我经常能在Sainsbury's看到半价甚至三折的烘焙产品或熟食,有时候还能淘到新鲜的肉类。我的秘诀是每周规划好菜单,列出购物清单,只买需要的,绝不冲动消费,而且尽量选择超市自有品牌的产品,通常比知名品牌便宜很多。根据《Which?》消费者杂志的建议,利用超市的会员卡和关注打折信息,每个月可以省下大约10-15%的食品开销,积少成多真的很有用。

除了自己做饭,偶尔犒劳一下自己,但又不想花大钱怎么办?英国有很多学生专属的餐饮优惠。比如,一些快餐店像McDonald's、KFC或者Greggs,只要出示有效的学生证,就能享受折扣或者免费加餐。我经常在Greggs买个面包,然后出示学生证就能免费得到一份热饮。据Unidays这类学生优惠平台统计,许多连锁餐厅和咖啡馆都与他们合作,提供10%-20%不等的学生折扣,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羊毛,千万别忘了薅。

交通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尤其是在大城市。我强烈推荐大家一到英国就赶紧办一张16-25 Railcard,虽然名字听起来像给年轻人用的,但只要你是全日制学生,无论年龄大小都能办。这张卡能让你购买英国火车票享受三分之一的折扣,我从曼彻斯特去伦敦看朋友,平时来回可能要花40多镑,用了Railcard后,有时提前预订甚至能降到20几镑。据National Rail官网说明,这张卡一年只要30镑,基本坐两趟长途火车就能回本,性价比超高。

在城市里,能走路就走路,能骑车就骑车。很多英国大学城其实不大,从学校到宿舍,或者到市中心,走路二三十分钟就能到。我当时住在利兹,学校离市中心只有一公里左右,每天上学都是步行,不仅省了公交费,还锻炼了身体。英国大学通常也会有二手自行车交易平台,比如利兹大学学生会就有这样的服务,买一辆二手自行车比买月票便宜多了,还能更好地融入当地生活。据英国交通部数据,自行车出行在许多大学城市日益普及,不仅环保,还能大大降低交通成本。

对于在伦敦留学的同学,交通费用更是个大头。伦敦的地铁(Tube)和公交车确实方便,但价格不菲。我有个朋友在伦敦留学,她办了一张Oyster Card,然后申请了学生折扣,这样乘车就能享受30%的优惠。但即使这样,她也尽量避免高峰期出行,并且多利用步行。据伦敦交通局(TfL)官网介绍,学生申请18+ Student Oyster photocard可以享受七天、月度或年度Travelcard的折扣,这对于需要频繁乘坐公共交通的学生来说,能省下非常可观的一笔钱。

除了衣食住行,娱乐和社交也是留学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同样可以精打细算。我刚去的时候,觉得英国的电影票、博物馆门票都挺贵的。但很快我就发现,许多博物馆和美术馆对学生或者特定人群是免费开放的,或者有学生优惠。比如,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国家美术馆等都是免费参观的,你可以花一整天沉浸在艺术和历史的海洋里,这可是最高级的精神享受,而且一分钱都不用花。据伦敦旅游局官网信息,伦敦有超过250家博物馆和画廊,其中很多都是免费向公众开放的。

参加学校社团活动也是一个省钱又扩大人脉的好方法。英国大学的社团文化非常丰富,从体育运动到学术交流,从兴趣爱好到志愿服务,应有尽有。我当时就加入了学校的辩论社和羽毛球社,社团活动费通常很低,甚至免费,但却能让你认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参与各种聚会和比赛。学校内部的活动通常都有补贴,比去外面消费划算得多。根据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HESA)的数据,学生社团活动是丰富大学生活、提升技能的重要途径,而且通常成本低廉。

购物也是省钱大作战的重要环节。在英国购物,一定要学会利用学生优惠。除了前面提到的Unidays,还有Totum卡(前身为NUS Extra),这张卡可以在线上线下数千家商店、餐厅、电影院等地方享受折扣。我当时买电子产品、衣服、甚至看电影都会用它。比如,我曾在ASOS用Totum卡享受了10%的折扣,买了一件心仪的夹克。据Totum官网介绍,他们合作的品牌非常广泛,从科技巨头苹果到时尚品牌Topshop,几乎涵盖了学生日常消费的所有方面。

二手市场在英国也非常流行,而且非常环保。无论是课本、生活用品还是家具,都能在二手市场淘到宝。我当时一些专业课的参考书,动辄几十英镑一本,全新购买确实肉疼。后来我发现学校里有二手书交易群,或者去Amazon、eBay上找二手书,价格能便宜一大半。我甚至在当地的慈善商店(Charity Shop)淘到过品相很好的二手外套和家居摆设,几英镑就能搞定。据英国慈善零售协会(Charity Retail Association)统计,每年有大量高质量的二手商品通过慈善商店流通,是学生省钱的好去处。

打工赚外快也是补贴生活费的好办法。英国Tier 4学生签证通常允许国际学生在学期间每周工作20小时,假期期间全职工作。虽然赚的钱可能无法覆盖全部开销,但补贴一下日常零花钱是完全没问题的。我当时就在学校图书馆找到了一份兼职,每周工作15小时,时薪大概是10-12英镑,不仅锻炼了英语口语,还认识了很多本地同学。据英国政府官网GOV.UK对于学生签证的规定,合法打工可以让你在不影响学业的前提下,减轻经济压力。

选择一份合适的兼职也很重要。校内工作通常更灵活,也更容易拿到,比如图书馆管理员、学生大使、助教等。校外工作则更多元化,比如餐厅服务员、咖啡师、超市收银员等。我朋友在一家咖啡馆打工,每天下班还能带一些当天没卖完的面包回家,这又是一笔隐形福利。找兼职的时候,可以多关注学校的职业服务中心、学生会网站,或者当地的招聘网站如Indeed、StudentJob等,机会还是挺多的。

管理好自己的银行账户,也是省钱攻略中的重要一环。刚到英国,你需要开一个当地的银行账户。我当时选择的是巴克莱银行(Barclays),因为他们在学校附近就有分行,而且办理手续比较方便。很多银行都有针对学生的免费账户,并且会提供一些小福利,比如免费的Railcard或者亚马逊礼品卡。据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官网信息,各大银行都为学生提供专属账户服务,通常不收取月费,并且会提供各种开户优惠,所以多比较几家银行再做决定是个明智之举。

学会使用预算App或者电子表格来记录每一笔开销,这是我能够有效控制预算的关键。我用的是一个叫Monzo的银行App,它会自动帮你把消费分类,我能清楚地看到自己每个月在食物、交通、娱乐上花了多少钱,这样就能及时调整消费习惯。一开始我真的对自己的花钱速度感到震惊,意识到自己在咖啡馆和外卖上投入了太多。通过数据可视化,我才能知道钱都去哪儿了。据英国国家审计署(National Audit Office)的报告,个人预算管理工具能有效帮助年轻人控制支出,提高储蓄率。

在健康方面,国际学生也能享受国民医疗服务(NHS)。虽然大部分Tier 4学生在申请签证时已经支付了IHS(Immigration Health Surcharge),这笔费用让你在英国期间可以免费使用NHS的大部分服务,比如看全科医生(GP)、急诊等。我有个同学有次不小心摔伤了脚,去了急诊,整个过程都没有额外花钱,这真的让我们省了不少心。据NHS官网说明,只要你支付了IHS,就能享受与英国本地居民同等的医疗服务,这对于国际学生来说是极大的保障,不用担心生病会带来巨额医疗费。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你的心态。留学生活不只是学习,更是体验和成长。省钱不是让你过得抠抠搜搜,而是让你学会理性消费,把有限的钱花在最有价值的地方。我当初也曾因为担心钱不够而犹豫不决,但现在回想起来,那些省钱的小技巧,反而让我更深入地体验了英国的当地生活,学会了独立和规划。每一个省下来的英镑,都是你实现梦想的基石。

所以,如果你也正在为英国留学的高昂费用而烦恼,或者对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别再瞎想了,赶紧拿起你的小本本和计算器,开始动手做你的专属预算计划吧!从现在开始,仔细研究你心仪大学的奖学金政策,花点时间对比不同城市的租金和生活成本,下载几个好用的预算App,甚至可以提前练习一下厨艺。别等了,就从今天开始,一点一滴地为你的英伦梦想铺路,相信我,你一定能行!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