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朋友们!还记得我上次跟你们分享的那些英国留学小贴士吗?每次提到英国,咱们留学生聚在一起,总免不了聊起那些带着神秘色彩的英伦文化,特别是那遥不可及的王室。我猜啊,很多人心里都有那么一个“贵族梦”,或者至少是对“贵族教育”充满了好奇。是不是一想到英国王室的孩子上学,脑子里立马就蹦出“伊顿公学”、“哈罗公学”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觉得那才是真正的“贵族标配”,金碧辉煌、传统到骨子里?
哈哈,如果你们真是这么想的,那今天这篇文章绝对要彻彻底底地刷新你们的认知了!我最近跟英国本地的朋友们聊起这个话题,又去扒了扒各种新闻和学校官网,结果发现啊,王室在给孩子选学校这件事上,可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按部就班”,或者只图名气。有时候他们的选择反而更出人意料,更接地气呢!别以为贵族就得循规蹈矩,其实他们考虑的因素比我们以为的复杂和实际多了。
英国王室择校:刷新你的贵族认知!
要说起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的童年教育,那可是打破了不少王室传统的。我们可能觉得他们一出生就注定要上那些顶级的寄宿制男校,但事实并非如此。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威廉王子先是去了伦敦西区诺丁山的一所幼儿园,这在当时就已经是不同寻常的选择了,因为之前的王室成员大多是在宫中接受教育。几年后,威廉和哈里两兄弟又先后进入了位于伦敦肯辛顿附近著名的Wetherby School。这所学校是一所只招收男生的预备小学,以其严格的学术要求和全面的发展理念著称。据Wetherby School官网介绍,这所学校目前的学费大约为每学期8,090英镑,每年有三个学期,可见其教育成本不菲。
兄弟俩在Wetherby School度过了一段快乐的小学时光后,又一起升入了伯克郡的Ludgrove School。这可不是一所普通的学校,它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寄宿制预备小学,专门培养男孩子为进入顶尖的公学做准备。虽然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在这里才开始体验真正的寄宿生活,但学校的环境非常注重户外活动和体育精神。据Ludgrove School官网显示,这所学校目前约有200名男生,并且以其优秀的体育设施和丰富的课外活动闻名,旨在培养孩子们的全面素质。
到了中学阶段,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又步入了闻名遐迩的伊顿公学(Eton College)。这可是英国最负盛名的男校之一,多少政商名流、文化巨匠都从这里走出。选择伊顿,无疑是王室对传统顶级教育的回归,但兄弟俩同时入学,并且融入学校的寄宿生活,对他们个人成长而言意义重大。伊顿公学成立于1440年,拥有令人惊叹的悠久历史。据伊顿公学官网数据显示,这所学校目前约有1300名学生,分布在25座不同的寄宿宿舍中,每个宿舍都自成一个小社区,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独立性。
有趣的是,他们的父亲查尔斯国王当年选择的学校却截然不同。查尔斯国王打破了王室成员在伊顿接受教育的惯例,去了苏格兰的Gordonstoun School。这所学校以其严苛的户外活动和“教育不仅仅在教室里”的理念而闻名,被称为“tough school”。查尔斯王子在那里学到了航海、登山,甚至加入了海岸警卫队。据Gordonstoun School官网介绍,这所学校强制学生参与各种户外探险和社区服务,旨在培养学生的韧性、领导力和服务精神,官网数据显示,有超过95%的学生能够升入大学。
从中学到大学的选择,王室成员更是展现了他们对个人兴趣和职业发展的尊重。威廉王子选择前往苏格兰的圣安德鲁斯大学(University of St Andrews)深造。他在这里先是学习艺术史,后来又转向了地理学。圣安德鲁斯大学不仅是苏格兰最古老的大学之一,也以其严谨的学术氛围和美丽的海岸风光吸引着全球学子。据圣安德鲁斯大学官方统计,截至2023年,该校拥有约10,000名学生,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413年,学术声誉在英国乃至全球都名列前茅。
而哈里王子则走上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他没有选择传统的大学教育,而是进入了著名的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Royal Military Academy Sandhurst)接受军事训练。这个选择充分体现了他对服务国家的承诺和对军事生涯的热情。桑赫斯特是英国陆军军官的摇篮,以其艰苦卓绝的训练和严格的纪律著称。据英国陆军官方网站介绍,桑赫斯特的军官培训课程通常持续44周,每年约有600名学员从这里毕业并被授予军官军衔。
再来看看更年轻一代的王室成员,比如乔治小王子、夏洛特小公主和路易小王子,他们的教育路径更是反映了王室不断进化的育儿理念。他们最初都进入了伦敦的Thomas's Battersea学校。这所学校可不是传统的贵族寄宿学校,它是一所男女混校,并且非常注重学生的情商培养和全人发展。Thomas's Battersea的校训是“Be Kind”(做个善良的人),这句校训本身就透露出学校对孩子品格教育的重视。据Thomas's Schools Foundation官网介绍,这所学校的课程设置非常多元化,从小就引入了芭蕾舞和法语等课程,旨在拓宽学生的视野。
乔治、夏洛特和路易三兄妹在2022年又一起转学到了伯克郡的Lambrook School。这次转学意味着他们离开了伦敦,搬到了更接近温莎城堡的乡村地区,这似乎是为了给孩子们提供一个更私密、更贴近自然的成长环境。Lambrook School同样是一所男女混校,但与Thomas's Battersea相比,它拥有更广阔的校园空间和更丰富的户外活动。据Lambrook School官网显示,这所学校目前约有610名学生,并且拥有蜜蜂养殖场、高尔夫球场等独特的设施,非常强调户外学习和体育运动,这为王室孩子们提供了更自由、更广阔的成长空间。
除了威廉和哈里的直系后代,其他王室成员的选择也值得我们深思。比如尤金妮公主和碧翠丝公主(安德鲁王子的女儿们)都选择了马尔伯勒学院(Marlborough College)。值得一提的是,凯特王妃当年也是这所学校的校友。马尔伯勒学院是一所顶尖的男女混校,它打破了传统贵族教育中男女分校的模式。这所学校以其强大的学术实力和丰富的艺术、体育项目著称。据马尔伯勒学院官网介绍,该校自1989年开始招收女生,目前约有1000名学生,提供超过25种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充分展现了其对多元发展的支持。
通过这些案例我们不难发现,英国王室的择校观早已不再是单一地追求百年名校的光环。从最初的宫廷教育,到后来的寄宿男校,再到如今的男女混校、注重全人发展的预备小学,他们一直在根据时代的变化和孩子的个人特质进行调整。王室成员的选择更像是在向公众传递一种信息:教育的核心在于适应性、个人发展和全面的福祉。这种转变也反映了整个英国精英教育界的一种趋势,那就是越来越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而不仅仅是传统的声望。根据独立学校理事会(ISC)2023年的年度报告,英国的独立学校共招收了546,400名学生,其中提供了超过33亿英镑的助学金和奖学金,显示出独立学校系统内部的巨大多样性和支持体系。
王室成员们这些看似“另类”的选择,其实背后都藏着深远的考量。他们不仅仅是为孩子挑选一个学校,更是在为他们的人生道路铺垫。无论是选择在偏远地区接受严格的户外教育,还是选择在伦敦市中心体验“善良”的校园文化,亦或是选择男女混校,追求更平衡的社交发展,这些都跳出了我们对“贵族”的刻板印象。他们更加注重学校的教育理念是否符合孩子的天性,是否能为孩子提供一个健康、快乐、全面发展的环境。这提醒我们,即使是拥有特权的人,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也越来越倾向于从孩子的实际需求出发,而不是仅仅被光环和传统所束缚。
所以啊,各位在英国留学的同学们,你们看到了吧?连英国王室都这样“不走寻常路”地选学校,那我们自己呢?别光盯着那些耳熟能详的“名牌”大学或专业,或者总想着别人都去哪里了,自己也要去哪里。好好想想自己真正喜欢什么,对什么感兴趣,未来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英国有那么多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学校和课程,多去了解了解那些可能没那么出名,但教学质量超棒、专业特色鲜明的地方。大胆一点,跟着自己的心走,去选择那个最适合你的地方,才能真正学到东西,过得开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