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姐妹们,你是不是也跟我一样,半夜刷手机的时候,突然被一条海外新闻给震醒了?屏幕上跳出来的那几个字,什么“留学生遇害”、“失联”、“诈骗”,每次看到都让人心头一紧,感觉那一刻,遥远的距离都被撕裂了,仿佛那些不幸就发生在身边,或者说,随时可能发生在咱们身上。那种揪心劲儿,真的不是闹着玩的。咱们背井离乡,漂洋过海,不是为了让爸妈提心吊胆,也不是为了把自己置于危险之中。
你还记得前几年那个轰动一时的案子吗?2016年,中国留学生江玥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坦佩市驾车等红灯时,不幸被一名白人女子枪杀,仅仅是因为一起轻微的追尾事故,那个女孩当时才19岁,花一样的年纪,就那么突然地陨落了。据凤凰网等多家媒体报道,这起案件当时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无数人为她的遭遇感到惋惜和愤怒。想想看,一次寻常的出行,一次无辜的碰撞,竟然就成了生命的终点。这事儿听起来特别遥远,可它真真切切地发生了,就在我们同胞的身上,给我们所有人敲响了震耳欲聋的警钟。
很多人会觉得,这些事儿离我很远,我不会那么倒霉。咱们都年轻,都自信,可安全这东西,有时候真的不讲道理。就像2022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统计学硕士的中国留学生范某,在光天化日之下,校外公寓门口被持枪抢劫,不幸中枪身亡。据《芝加哥论坛报》和新华社等媒体报道,这名学生当时正在人行道上行走,遭遇两名劫匪,过程中被击毙。芝加哥大学的安全部门虽然加强了校园巡逻,据其官网显示,校园有UCPD警察24小时巡逻,还提供晚间安全护送服务,但校外区域的风险依然存在,防不胜防。我们不能总是寄希望于命运的宽厚,更要主动去识别和规避那些潜在的危险。
交友这事儿,本来是留学生融入当地生活、拓展社交圈子的重要方式,可一旦遇到不对的人,就可能演变成一场噩梦。还记得2019年悉尼的那个案子吗?一名中国女留学生通过交友软件认识了当地一名男子,原本以为是浪漫的开始,结果却是悲剧的收场。据《悉尼先驱晨报》报道,这名女子在与该男子见面后失联,最终被警方发现遇害。她的遭遇让人痛心,也提醒咱们,网络交友,尤其是异国他乡的陌生人,必须多长个心眼。对方到底是真心相待,还是别有所图,谁也说不准。海外的社交圈子可能比国内复杂得多,文化差异、信息不对称,都可能让我们在判断上出现偏差。
说到“坑”,除了人身安全,咱们留学生最容易掉进的另一个大坑,就是各种花式诈骗了。你是不是也接过那种“大使馆电话”?对方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告诉你“你的包裹涉嫌违禁物品”、“你的护照出现问题”,或者“你涉嫌洗钱”等等。这不,去年就有新闻报道,一名在加拿大读书的中国留学生,就差点被这种“虚拟绑架”给骗了。据加拿大皇家骑警(RCMP)官方网站披露,这种诈骗手法,骗子会先冒充中国官方机构,让留学生相信自己“涉案”,然后要求他们“配合调查”,切断与外界联系,甚至伪造自己被绑架的假象,从而向国内父母索要巨额赎金。短短几年里,加拿大警方处理了数百起类似的针对中国留学生的诈骗案,涉案金额高达数千万加元。父母在国内急得团团转,咱们在国外孤立无援,这样的情况,想想都觉得后怕。
租房这事儿,看似平常,却也可能暗藏杀机。很多人为了省钱,或者不熟悉当地情况,可能会选择一些便宜的、不规范的住所,或者合租遇到奇葩室友。据一些海外租房平台的数据显示,国际学生在租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房东不退押金、乱收费,到房屋设施不安全、消防隐患,甚至还有室友之间的矛盾升级到肢体冲突的,都屡见不鲜。例如,在英国,一些不法房东可能会将房屋非法分租给多名学生,导致居住环境拥挤且存在消防安全隐患。据英国国家学生住房协会(National Student Housing Survey)报告,虽然大学宿舍的安全性较高,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选择校外租房,这部分学生面临的安全风险相对更高。万一住在一个老旧的房子里,线路老化,或者遇到变态房东,甚至有室友有暴力倾向,那可就真的麻烦大了。咱们出门在外,一个安全的落脚点是基本保障,千万不能为了省几个小钱,把自己置于危险之地。
很多时候,安全意识不足,是咱们最大的弱点。你是不是也偶尔会一个人走夜路?或者深夜还在外面浪?要知道,在一些地区,夜间单独出行,尤其是在偏僻的小巷或者治安不好的区域,风险是几何级数增加的。像2020年,就有一名中国留学生在德国某城市深夜独行时遭遇抢劫,虽然没有生命危险,但财物损失和心理创伤是不可避免的。据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数据,夜间犯罪率明显高于白天,尤其是在缺乏监控和人流量少的区域。咱们晚上出去玩,开心是开心,可散场后,一定要注意结伴而行,或者叫车直接到家门口。如果学校提供安全护送服务,那更要好好利用。比如,很多美国大学,像南加州大学(USC),据其官网介绍,就提供免费的24小时校园穿梭巴士和安全护送服务,学生可以通过App一键呼叫。咱们花着高昂的学费,这些资源是咱们应得的保障,就应该充分利用起来。
咱们还要意识到,有些危险,可能并非来自外部的恶意,而是我们自身在异国他乡所面临的特殊困境。留学生群体常常面临学业压力、经济压力、文化冲突、社交障碍,甚至严重的孤独感和思乡情。这些内在的压力,可能导致一些人心理防线崩溃,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为,或者更容易成为不法分子的目标。据世界卫生组织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数据显示,迁徙和适应新环境是重要的心理压力源,这在全球范围内的留学生群体中尤为突出。当一个人感到孤独和无助的时候,辨别风险的能力可能会下降,也更容易轻信他人,从而落入陷阱。有些骗子甚至会利用咱们这种脆弱的心理,假装关心,最终却实施诈骗或剥削。
咱们很多人在国内可能没怎么接触过枪支,对枪支文化也缺乏了解。但在某些国家,枪支是合法的,这就意味着,遇到冲突时,对方掏出枪的可能性,可比在国内高得多。2023年,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一起校园枪击案,虽然受害者并非国际学生,但其造成的恐慌和对校园安全的影响,让所有在美留学生都感到担忧。据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公布的枪支犯罪数据,美国每年发生的枪击事件数量非常庞大。咱们不能抱有侥幸心理,认为自己不会遇到。了解当地的枪支法律和文化,遇到危险时如何应对,是每个留学生都应该补上的一课。比如,面对持枪抢劫,保命是第一位的,财物损失事小,生命安全事大,切忌反抗。
还有一种我们容易忽视的风险,就是“熟人作案”。有时候,咱们觉得“都是中国人,都是留学生”,就放松了警惕。可现实是,有些罪犯也披着同胞的外衣。2018年,一名在加拿大留学的中国女生,被自己的“男朋友”杀害后抛尸。据加拿大当地媒体报道,这起案件让整个留学生圈子都为之震惊。有时候,那些表面上和蔼可亲、主动接近你的人,可能心怀叵测。尤其是涉及金钱借贷、感情纠葛、或者合伙生意的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保持清醒。任何涉及大额金钱的往来,都要有书面凭证;任何感情关系,都要确保对方的人品和底线。别让所谓的“情谊”蒙蔽了双眼,最终付出惨痛的代价。
咱们还需要对当地的法律法规有基本的了解,别一不小心就“触雷”了。比如,在某些国家,未满21岁饮酒是违法行为;有些地方对大麻合法化,但对驾车吸食或在公共场合吸食有严格规定;在网络上发表不当言论,甚至在某些国家可能触犯当地法律。据美国移民局官网的信息,国际学生身份对言行举止有更严格的要求,一旦触犯法律,不仅面临刑事处罚,还可能被遣返。咱们总以为“法不责众”,或者“小事一桩”,但在异国他乡,很多你习以为常的事情,可能就越界了。多花点时间了解当地的规矩,能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也能避免给自己带来牢狱之灾,甚至影响学业和签证。
当然了,咱们聊了这么多血淋淋的教训,不是为了让大家整天提心吊胆,而是想让咱们多一份警惕,多一份自我保护的意识。很多时候,避免危险,靠的就是咱们自己提前的准备和清醒的判断。
说到这儿,你是不是也觉得压力山大?别怕,咱们有的是办法来保护自己。
首先,手机里那些紧急联系人,一定要设置好,除了爸妈,最好再留一个当地靠谱的朋友或者导师的电话。很多国家都有专门的报警电话(比如美国是911),这个号码一定要烂熟于心,遇到紧急情况,别犹豫,直接拨打。其次,跟家里保持联系,别动不动就“失联”,让爸妈瞎操心。哪怕是报个平安的微信,也能让他们安心不少。据说,很多留学生父母都加入了各种家长群,但凡有一点风吹草动,大家都会互相打听,搞得人心惶惶,咱们要做的就是给家里吃定心丸。
你得学会利用学校的资源。很多大学为了国际学生的安全,都提供了很多服务。像前面提到的校园安全护送,还有紧急联络App,可以一键报警,或者向朋友分享你的实时位置。据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官网显示,学校为所有学生提供了安全团队24小时待命,并且配备了紧急联络App,可以迅速获取帮助。还有一些学校会组织安全讲座,教你如何防范盗窃、如何应对突发事件等等。这些都是免费的资源,咱们不利用白不利用。
出门在外,多留个心眼。走路的时候别一直低头玩手机,注意观察周围的环境。如果感觉有人尾随,或者进入了不太安全的区域,赶紧拐进人多的地方,或者向附近的商家求助。夜间出行,尽量选择打车或者公共交通,避免徒步独行。如果非要走夜路,选择光线充足、人流量大的路线。至于租房,找正规的房屋中介,多看看室友的背景,签合同的时候仔细阅读条款,别随便签字。遇到不合理的要求,或者感觉不对劲,及时跟学校或者靠谱的朋友求助。
社交方面,网络交友要谨慎,线上聊得再好,线下见面也要选择公共场所,并且提前告诉朋友你的行程。涉及到金钱,不管是谁,都要留个心眼,轻易别借钱给别人,也别随便把自己的个人信息透露给陌生人。万一遇到诈骗电话或者邮件,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挂断或者不回复,然后直接联系大使馆或者学校确认。别相信什么“安全账户”,也别被“封口令”给吓住,任何官方机构都不会通过电话要求你转账汇款。
最后,兄弟姐妹们,别觉得这些事离你很远,也别以为自己是天选之人,永远不会出事。多一份警惕就多一份安全,这些都是血淋淋的教训换来的经验。咱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些经验记在心里,变成保护自己的行动。平时多注意观察周围环境,多跟家里朋友保持联系,遇到危险毫不犹豫地寻求帮助。咱们出来留学,是为了学知识,长见识,最终平安回家,这才是最重要的。照顾好自己,比什么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