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日本打工:真实收入大揭秘!

puppy

嘿,小伙伴们!是不是总对日本打工的收入充满好奇,又有点摸不着头脑?网上各种说法,到底哪个才是真的?别担心,我这次就来给大家扒一扒我在日本打工的真实经历和血淋淋的收入账单!不是吹牛,也不是贩卖焦虑,就是想跟大家聊聊,在便利店、居酒屋、料理店这些地方辛辛苦苦干活,一个小时能挣多少钱?一个月下来,刨去房租、水电煤和日常开销,比如像我住东京郊区,月租大概五六万日元,交通费又是一笔,最后真正能存下多少?是能轻松月入十几万日元,还是刚够糊口?我还会分享一些高时薪的工作机会,以及作为留学生打工的各种坑和窍门。如果你也在计划来日本留学打工,或者已经在打工但总觉得钱不够花,那就赶紧看看我这篇,保准让你对日本的打工收入有个彻底的了解,提前做好规划,少走弯路!

还记得我第一次来日本的时候,站在新宿街头,看着那些闪烁的招牌和人来人往的街道,心里想的不是东京塔有多高,也不是寿司有多好吃,而是……天呐,这里的生活费到底要多少钱啊!每个月家里给的生活费,加上自己打工能挣多少,够不够花?能不能存下钱?这些问题像个无形的巨大问号,一直在我脑子里打转。我看到身边很多同学,要么是每天精打细算到极致,午饭永远是便利店的打折饭团,要么就是天天抱怨钱不够花,月底只能吃泡面,那种焦虑感,我太懂了。我也曾是他们中的一员,对打工收入充满了各种美好幻想,又或者是不安的猜测,直到我真正撸起袖子干了好几年,才彻底明白了这其中的门道。

刚到日本那会儿,我住在东京郊区,月租金大概五万五千日元,这在东京周边算是很普通的价格了,距离学校坐电车要将近一个小时。为了能尽快适应这里的生活,也为了不给家里增加太多负担,我入学没多久就琢磨着打工的事儿。我当时日语还磕磕巴巴的,N3水平勉强能听懂一些日常对话,找工作的时候特别没底气。我记得第一次去面试便利店的时候,店长问我能不能数清楚硬币,我紧张得手心直冒汗,结结巴巴地说“大丈夫です”。当时,我心里就一个念头,只要有工作,给多少钱都行,能挣点是点。

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家附近的便利店,7-11。那时候是2019年,东京的最低时薪还没像现在这么高。我记得当时我的时薪是1050日元。便利店的工作内容其实挺多的,从收银、摆货、到期检查、清扫,甚至还要处理一些包裹快递,简直是个“全能选手”。我每周差不多工作20个小时,因为刚开始学业也比较紧,不想一下子把精力全扑在打工上。这样算下来,一个月大概能挣8万多日元。比如,如果我一周工作20小时,一个月就是80小时,那么80小时乘以1050日元,也就是84000日元。这个数字在当时听起来还行,至少能覆盖一部分房租,心里稍稍松了口气。

我发现很多刚来的留学生,甚至一些日本本地大学生,第一份兼职也都会选择便利店。根据日本全国劳工协会(全労連)在2023年发布的一项调查,便利店店员在日本兼职岗位中依然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尤其是对于外籍劳动者来说,因其相对较低的语言门槛和广泛的分布,成为了入门级工作的首选。不过,不同区域的便利店时薪还是有差异的,据厚生劳动省2023年10月的数据,东京的最低时薪已经调升到了1113日元,所以现在去便利店打工,起点会比我当年高一些,但整体而言,这类工作的时薪普遍在最低时薪上下浮动。

在便利店干了半年多,我的日语进步了不少,也积累了一些服务行业的经验。我开始不满足于便利店相对较低的时薪,毕竟每天要早起晚归,通勤时间也很长,总觉得付出和回报不太成正比。我琢磨着换一份时薪高一点的工作,最好是晚上或者周末的。我有个学长在居酒屋打工,他说那里时薪会高一些,而且晚上还能拿到深夜补贴,于是我决定去试试看。我投了好几家居酒屋的简历,最终在一家稍微有点规模的居酒屋拿到了Offer。

居酒屋的工作强度确实比便利店大很多,下班回家感觉整个人都要散架了,但是收入也确实可观。我记得那时候我的时薪是1200日元,晚上十点以后还有25%的深夜补贴,也就是1500日元。我一般从晚上六点干到十一点,其中有一个小时能拿到深夜补贴。我每周大概排三个班,每个班五个小时。这样算下来,每周的收入就是(4小时 * 1200日元) + (1小时 * 1500日元) = 4800 + 1500 = 6300日元。一个月下来,大概能有25200日元左右的深夜补贴,总收入能达到13万日元左右。根据Recruit Jobs的研究数据,餐饮业,特别是居酒屋和深夜营业的餐馆,其平均时薪普遍高于零售业,特别是在大城市,深夜时段的加成更是显著提升了打工者的实际收入。

别看一个月能挣13万日元听起来不少,但生活在东京,这笔钱很快就会像流水一样哗哗地出去。我住的那个东京郊区公寓,五万五千日元的房租是固定的开销。水电煤气这些也是大头,夏天开空调,冬天开暖气,电费噌噌地往上涨。我记得最夸张的一个月,电费加上燃气和水费,一共交了一万两千日元。日本的总务省统计数据显示,一个单身居住者在东京地区,平均每个月的水电煤气费大约在8000到15000日元之间,尤其在能源价格波动的时候,费用会更高。我的情况和这些数据吻合,所以那一万二的账单,真的不是我乱花,是实打实的。

除了房租水电煤气,交通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我住的地方到学校,再到打工的居酒屋,每天都要坐电车。虽然学校会给一些通勤补贴,但只涵盖了到学校的费用,打工的地方就需要自己承担了。我每个月大概要花掉八千日元在交通上。这个数字听起来不多,但日积月累下来也是笔钱。根据JR东日本公司发布的通勤月票价格表,从东京郊区进入市中心,一个月通勤费轻松就能达到七八千日元,如果需要多次换乘,甚至可能过万。所以,选择离学校和打工地点都近的房子,或者干脆选择能提供交通补贴的店铺,在规划打工生活时是很有必要的。

吃喝拉撒更是大头。为了省钱,我几乎每天都自己做饭,去超市买特价菜、打折肉。晚上七点以后超市的生鲜打折是我的最爱,每次都能买到不少好东西。即便如此,每个月在食材上的开销也要将近三万五千日元。如果实在没时间自己做,在便利店买个便当或者去餐馆吃碗拉面,一顿也要六七百日元,一天下来就是一两千。日本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显示,食品价格近年来一直在上涨,特别是新鲜蔬菜和肉类,这让留学生的餐桌预算压力不小。我身边有些同学图省事儿经常外食,一个月光吃饭就要花掉五六万日元,直接把打工挣的钱花掉了一大半。

手机费、国民健康保险、还有一些生活必需品,这些零零碎碎的开销加起来也让人头疼。我用的是廉价SIM卡,一个月电话费大概两千日元。国民健康保险是强制性的,根据你的收入情况,每个月大概要交两三千日元。再加上一些洗漱用品、文具、偶尔买件衣服什么的,一个月至少也要花一万五到两万日元。根据东京都外国人综合信息中心(TIC)提供的数据,留学生的国民健康保险费通常在每月1500至3000日元之间,具体取决于前一年的收入。所以,这些都是雷打不动的开销,想省也省不掉。

现在,我们来算一笔账:假设我一个月打工挣13万日元,扣除房租五万五,水电煤一万二,交通费八千,伙食费三万五,手机费两千,保险两千五,零花钱一万五。那么总开销就是:55000 + 12000 + 8000 + 35000 + 2000 + 2500 + 15000 = 130500日元。看到这个数字我都要哭了,也就是说,我一个月辛辛苦苦挣的13万日元,基本上是月光,甚至还倒欠500日元!当然,如果我能更节俭一点,比如伙食费控制在三万日元以内,或者把零花钱省掉一些,确实能存下几千日元。根据日本学生支援机构(JASSO)发布的《留学生生活实态调查》报告,在东京地区,除去学费外,留学生每月平均生活费约为9万日元左右,但这不包括房租和初期购置物品的费用,如果加上房租,我这笔账基本就是留学生的常态。

所以,月入十几万日元在日本东京真的只是“刚够糊口”,想轻松存下大笔钱,简直是痴人说梦,除非你不吃不喝不社交。这也促使我开始寻找那些“高时薪”的工作机会。毕竟,如果时薪能从1200日元提升到1500日元甚至2000日元,那么在不增加工作时间的前提下,我的收入就能大幅增长。我身边有一些日语非常好的朋友,他们找到了日语学校的事务辅助工作,或者在一些补习班做老师,时薪就能达到1500日元以上。比如,据一些私立语言学校的招聘信息显示,兼职行政助理的时薪在1300-1600日元不等,而兼职日语老师或英语老师(针对日本学生)的时薪则可能高达2000-3000日元,这对于语言能力过关的留学生来说,确实是一条不错的路子。

除了语言相关的,还有一些专业技能型工作时薪也相当可观。我有一个学计算机的朋友,他平时接一些网站开发或者修电脑的活儿,时薪能达到2500日元甚至更高。这当然需要你有过硬的技术背景和一定的日语沟通能力。此外,像我之前提到的工厂流水线工作,虽然可能比较辛苦,但一些工厂为了吸引人手,会给出1300-1500日元的时薪,并且往往会提供交通补贴。例如,许多招聘平台(如Townwork或Indeed Japan)上,一些偏远地区的工厂或物流中心会发布这类兼职岗位,并且明确标注高时薪和交通费全额报销的福利,虽然工作地点可能不方便,但总收入会更有吸引力。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提醒大家一些在日本打工可能遇到的“坑”。最常见的就是“黑公司”(ブラック企業)。这些公司往往会以各种理由压低你的时薪,或者让你超时工作却不给加班费,甚至克扣工资。我听说过有同学在一家小餐馆打工,老板承诺给1100日元,但实际发工资的时候却只给了1000日元,还说是“研修期”的费用。日本厚生劳动省每年都会接到大量关于劳动纠纷的投诉,其中不乏针对外国劳动者的不公正待遇。所以,在入职前一定要问清楚薪资结构、支付方式、工作时间、是否有加班费等细节,并且保留好所有沟通记录和工资单。

另一个巨大的“坑”就是签证问题。留学生签证是严格限制打工时间的,每周不能超过28小时。寒暑假等长假期间可以放宽到每周40小时。一旦你超过了这个限制,被入管局发现,轻则警告,重则可能影响你的签证更新,甚至直接被遣返。我身边就发生过这样的事情,一个同学为了多挣点钱,同时打了两份工,每周加起来超过了30个小时,结果在更新签证的时候被卡住了,折腾了好久才解决。日本入国管理局对留学生的在留资格外活动许可(即打工许可)有明确规定,任何超时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后果非常严重。所以,无论多缺钱,都千万不要铤而走险。

语言能力也是决定你是否能找到好工作、以及避免被“坑”的关键。我刚来的时候,N3的日语水平,就只能做便利店或者后厨洗碗这种对语言要求不高的工作。那些高时薪的、能和顾客交流的、或者涉及到文书处理的工作,都对日语水平有明确要求,通常是N2甚至N1。很多时候,如果你日语不好,就更容易被不良老板忽悠,因为你无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诉求,也无法完全理解合同条款。据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的调查,日语能力达到N2或N1的留学生,其就业选择范围和薪资水平明显高于N3及以下的留学生,这充分说明了语言的重要性。

我从便利店到居酒屋,再到后来找到一份在语言学校做中文老师的兼职,时薪直接跳到了2000日元,才真正体会到“知识就是财富”。我每周工作两个半天,加上偶尔的私教课,每个月也能轻松挣到10万日元左右,而且工作环境好,不怎么累。这段经历让我明白,打工不仅仅是为了挣钱,更是一个提升自己、了解日本社会、锻炼日语能力的机会。找工作的时候,多方面考虑,不要只盯着时薪,工作内容、学习机会、甚至未来发展前景,这些都是值得纳入考量的重要因素。

所以,如果你也打算来日本留学打工,或者已经在打工但总觉得钱不够花,我的建议是:首先,要对自己的财务状况有个清晰的认识。做一份详细的收支预算,了解钱都花到哪里去了。可以下载一些记账App,或者就用简单的Excel表格,把每个月的收入和支出都记录下来。比如,我每月都会把房租、交通费、水电煤等固定开销单独列出来,剩下的钱再根据实际情况分配到伙食、手机费和娱乐等项目中。只有当你清楚每一分钱的去向时,才能更好地控制开支。

接下来,一定要尽早提升自己的日语水平。我当年就是因为日语不够好,错失了很多高薪兼职的机会。把日语学好,不仅能让你在面试时更有底气,选择范围更广,也能让你在工作中更自信,避免掉入各种陷阱。我建议大家在课余时间多和日本人交流,看日剧、听日语广播,找机会参加语伴活动,创造一切可能提升日语的环境。很多大学会提供免费的日语角或者交流活动,甚至一些地方政府也会为外国人提供免费的日语课程,这些都是非常好的资源,不要白白浪费。

最后,关于找工作,不要局限于传统的便利店、居酒屋。多关注一下学校的BBS、就业指导中心、各种招聘网站(如Townwork, Indeed, GaijinPot等),甚至可以留意一下身边的朋友同学有没有好的工作机会推荐。如果你的专业有优势,或者有其他特殊技能,比如编程、设计、翻译、摄影等等,可以尝试找一些更专业、时薪更高的兼职。即使是传统的服务业,也可以选择一些大型连锁店,他们的制度会相对完善,时薪和福利也会更有保障。我刚来的时候总觉得找工作好难,现在回头看,其实机会一直都在,就看你有没有用心去发掘,有没有勇气去尝试。

总之,在日本打工挣钱真的不容易,它不像想象中那么轻松,也不是遍地黄金。但它绝对能让你更快地融入日本社会,了解这里的文化,并且学会独立生活和理财。别觉得钱少就气馁,每一次打工都是一种成长。希望我的这些“血泪教训”能给你们一些参考,提前做好规划,少走弯路!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