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去韩国当警察?留学体验全揭秘!

puppy

嘿,小伙伴们!是不是也和我一样,在韩剧里看多了帅气的韩国警察,就忍不住也想去体验一把?想着学好韩语、努力留学,说不定就能实现这个酷酷的梦想了?但等等!事情真的没你想的那么简单哦!这篇文章就是我的亲身留学体验大揭秘,告诉你一个残酷的现实:想在韩国当警察,可不仅仅是会说韩语、考TOPIK就够了。从最最关键的国籍问题,到那些你想象不到的体能、背景审查、甚至还有隐形的文化壁垒,我都为你扒了个底朝天。别走弯路,想知道这其中到底有哪些坑,又有哪些被你忽略的超重要细节吗?快来跟着我一起,看看这个梦想到底有多“骨感”,帮你少踩雷、多规划!

还记得吗?那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坐在租来的小公寓里,屏幕上是韩剧《Live》里,李光洙和郑裕美饰演的基层警察们,他们在街头巷尾忙碌着,处理着家长里短,也面对着惊心动魄的案件。我当时捧着一碗泡面,眼睛都直了,心里就冒出了一个念头:“哇,如果我能像他们一样,穿着帅气的制服,说着流利的韩语,在首尔的街头守护正义,那该多酷啊!”那种憧憬就像春日里的小芽,噌噌地往上冒,感觉只要我学好韩语,考个高分TOPIK,再努力读个好大学,这个梦想就能触手可及。那时候的我,是真的相信,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我的很多小伙伴也都有类似的想法,大家在课间休息的时候,常常会聊到这个,甚至还会半开玩笑地互相打气:“等你当了韩国警察,可得罩着我啊!”

可是啊,现实这东西,往往比最狗血的韩剧还要残酷。我后来慢慢发现,想要在韩国当警察,可不仅仅是会说韩语、考TOPIK这么简单的事情。那是一道几乎无法逾越的鸿沟,一道名为“国籍”的铁墙。韩国警察厅的官方规定,以及韩国《警察公务员法》和《公务员任用令》白纸黑字地写着,只有“大韩民国国民”才有资格被任命为警察公务员。这意味着,无论你韩语说得有多溜,TOPIK考了多少级,就算你是大学霸,拥有再高的学历,只要你不是韩国国籍,那么警察的制服就永远与你无缘。这份硬性要求,瞬间就击碎了我当初那些美好又天真的幻想,也让很多跟我一样怀揣梦想的留学生们,不得不面对这个最最基础,也最最致命的现实。

你或许会想,那是不是有什么特殊情况或者国际合作项目呢?我当时也是不死心,到处去打听,去咨询。我记得有一次在延世大学的国际交流活动上,我特意跑去问了一位韩国教授,他听了我的问题后,先是笑了笑,然后很认真地告诉我,韩国的公务员体系,包括警察在内,都是对国家公民开放的。这不是歧视,而是基于国家主权和公共安全责任的必然选择。他打了个比方,就像我们自己的国家,也不可能让一个外国人来担任警察一样。据韩国行政安全部发布的数据,外国人目前在韩国公共服务部门工作的机会,主要集中在非公务员性质的合同制岗位,比如多文化中心翻译员或者国际交流顾问等,这些职位都是为了服务特定群体或促进国际交流,与拥有执法权的警察公务员性质完全不同。

退一万步讲,就算有一天,韩国的国籍政策对外国人开放,让你有机会申请入籍,并成为理论上的“韩国国民”,但从零开始积累,你还需要面对的是异常激烈且漫长的竞争。我认识一位韩国朋友,他从小就立志要当警察,大学毕业后参加了好几次警察公务员考试,每次都铩羽而归。他告诉我,2023年韩国警察公务员的招募,竞争率依然居高不下,某些类别的招募甚至达到了几十比一甚至上百比一的程度,比如巡警岗位的竞争率就非常惊人,据韩国警察厅官网公布的数据,有时甚至超过50:1。他每天起早贪黑地学习法律知识、练习体能,那种压力和强度,绝不是我们平时在大学里为了期末考而突击几天就能比拟的。

除了国籍这个大门槛,体能要求也是一道普通人难以逾越的关卡。韩国警察在体能测试方面有着非常严格的标准,这可不是平时跑跑步、健健身就能轻松搞定的。我曾经在韩国的健身房里认识一位准备考警察的韩国小哥,他每天的训练量把我这个平时也爱运动的人都看呆了。他会专门针对100米短跑、1000米长跑、仰卧起坐、俯卧撑和握力等项目进行魔鬼训练。根据韩国警察厅的招募公告,例如在握力测试中,男性需要达到61公斤以上,女性需要达到40公斤以上;100米短跑男性需要在13秒以内,女性在15.5秒以内;1000米长跑男性需要在250秒(4分10秒)以内,女性需要在300秒(5分钟)以内。这些数据,单拿出来任何一项,都足以让平时缺乏系统训练的人望而却步,更何况是所有的项目都得达标,而且还不能有任何一项不合格。

身体条件上,警察这份职业对视力、听力、身高、体重等方面也有细致的规定。我有一个学姐,她曾经梦想成为警察,但在体检时因为视力原因被刷了下来。她当时非常沮丧,因为她平时学习非常努力,韩语也说得很好,但就是因为天生的高度近视,即便戴了矫正眼镜也达不到裸眼视力的标准。据韩国警察公务员体格检查标准,双眼矫正视力必须达到0.8以上,并且没有任何妨碍公务的疾病或身体缺陷。此外,对身高和体重也有一定的范围要求,以确保警察在执行任务时能够具备必要的身体素质和形象。这些看似细枝末节的规定,其实都是为了确保每一位警察都能在各种突发状况下,保持最佳状态,有效执行任务。

韩国警察的背景审查之严苛,也超出很多人的想象。这不仅仅是查你有没有犯罪记录那么简单,甚至会追溯到你的家庭成员。我曾听朋友聊起,他的一个韩国同学在申请警察时,因为他叔叔在年轻时有过一次酒驾记录,虽然是陈年旧事,且已经处理完毕,但还是在背景审查中被列入了考量范围,影响了最终的录用结果。韩国对于公务员,尤其是执法部门的公职人员,在清廉度和道德操守方面有着极高的要求。根据韩国《公务员任用审查规定》,对申请人的政治倾向、犯罪记录、家族成员的社会信用记录乃至个人品德和社会关系都会进行详细的调查。任何可能影响公务员公正性和公信力的因素,都会被纳入审查范围。这种深入骨髓的审查,旨在确保每一位警察都是社会信任的典范,没有任何污点。

学历和专业背景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虽然不一定要求是警校毕业生,但拥有法学、行政学、犯罪学等相关专业的背景无疑会增加竞争力。我认识几个考上警察的韩国朋友,他们大多毕业于韩国国内知名的大学,专业也都和法律、公共行政等相关。例如,韩国的警察大学(경찰대학)就是培养高级警官的摇篮,它的录取难度丝毫不亚于顶尖大学。据警察大学官网显示,每年招生人数非常有限,竞争率常年保持在百余比一的水平。即使不是警校出身,如果想通过公开招聘进入警队,通常也需要持有大专以上学历,并且在笔试中通过《宪法》、《刑法》、《刑诉法》、《警察学概论》等专业科目,这些都是需要深厚的专业知识积累才能应对的。

语言能力方面,尽管我们留学生通常会把TOPIK考到高级,但警察工作所需的韩语,远比日常交流和学术研究所用的韩语要复杂和细致得多。警察在执勤时,需要准确无误地理解公民的陈述,处理复杂的法律术语,撰写清晰的报告,甚至在紧急情况下迅速而准确地下达指令。这需要的不仅仅是流利,更是对韩国社会文化、法律体系和俚语俗语的深刻理解。我有一个朋友曾在韩国做过一段时间的社区翻译义工,他告诉我,即使TOPIK考了6级,在面对一些地方口音或特定行业术语时,还是会感到力不从心。韩国警察的招募通常不会专门测试TOPIK成绩,而是通过面试和实际情景模拟来考察应试者的实际沟通能力和判断力,这对于非母语者来说,难度系数直接翻倍。

除了这些显性的要求,其实还有很多隐形的文化壁垒,让外国人想要融入韩国警察体系几乎不可能。韩国社会是一个非常重视集体主义和上下级关系的社会,警察队伍更是如此。等级森严,前后辈文化根深蒂固,这需要长时间的耳濡目染和亲身实践才能真正适应和理解。作为一名外国人,即使解决了国籍问题,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完全融入这种复杂的文化网络。警察工作不仅仅是完成任务,更要与同事建立深厚的信任和默契,与社区居民建立良好的关系,这些都离不开对韩国社会深层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据一项针对在韩外籍人士社会融合度的调查显示,尽管语言障碍逐渐减少,但文化和情感层面的融入依然是许多外国人感到困扰的问题,而这种深层融入,恰恰是警察这种需要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信任度的职业所不可或缺的。

而且,当警察可不是韩剧里演的那么光鲜亮丽。它是一份高风险、高压力的职业。我曾经在新闻里看到,韩国的基层警察常常需要面对各种恶性案件、暴力冲突,甚至是人身威胁。他们要处理醉酒滋事、家庭暴力、交通肇事,还要长时间地值夜班、加班,心理和生理都要承受巨大的考验。据韩国媒体报道,近年来,韩国警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由于工作压力大、心理负担重,很多警察面临抑郁、焦虑等问题。这份工作的付出和牺牲,远比我们在屏幕前看到的要多得多。所以,当你憧憬着成为韩国警察的时候,也要想一想,你是否真的准备好去面对这份职业可能带来的所有挑战,包括那些不为人知的辛酸和危险。

我并不是想泼冷水,只是希望用我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帮你更清晰地看清这个梦想的“骨感”之处,少走弯路。所以,如果你真的对韩国的公共服务充满热情,并且想为社会做出贡献,国籍的限制确实让“警察梦”变得遥不可及。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在韩国就没有了用武之地!你可以考虑一些其他领域,比如,很多韩国的国际学校或者语言学院,都在招聘有国际背景和语言优势的行政人员或者老师,你可以在教育领域发光发热,用你的经验帮助更多想来韩国留学的同学们。或者,如果你真的对法律或社会治安方面感兴趣,也可以考虑在相关的非政府组织(NGO)或者国际机构工作,比如一些关注人权、国际援助的组织,他们往往需要有多语种能力和跨文化背景的人才。这些工作虽然不是警察,但同样能让你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另一种形式的“守护”。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