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AS中国申请爆棚!英国留学彻底卷起来了!

puppy

哎呀,最近英国留学圈可真是炸锅了!你们听说没,UCAS(就是申请英国大学那个系统)中国的申请数量直接爆棚了,简直是翻倍往上涨!这说明啥?就是英国大学的门槛那是越来越高了,以前觉得“卷”这个词离我们还远,现在看来,妥妥地就发生在咱们身边了。感觉整个英国留学市场都彻底沸腾了,竞争激烈到让人头皮发麻。如果你也在计划申请英国的大学,或者已经在准备的路上,这篇文章可千万不能错过。它会告诉你这波“内卷”到底有多严重,背后又有哪些深层原因,最重要的是,我们普通留学生又该怎么在这种环境下突出重围,才能被心仪的学校录取。别等到发现别人都拿到offer了,自己还在懵圈呢!赶紧看看,提前做好准备,争取不在这场“卷王之战”中被甩下!

哥们姐们,最近你们是不是也和我一样,一刷朋友圈或者留学群,就感觉有股无形的压力扑面而来?就像我上周,刚打开UCAS后台想看看更新,结果手机上就跳出来一个朋友的求助信息,说他申请了四所英国大学,两个G5,两个Top10,到现在一个面试都没收到,身边甚至有比他成绩稍逊一筹的同学,好几所大学直接秒拒,连补材料的机会都不给。他当时简直要崩溃了,问我这英国留学是不是真的没活路了?我拍了拍他的肩,其实心里也咯噔一下,因为这种现象现在真的太普遍了,远不是个例,这股“内卷”的浪潮,已经实实在在、明明白白地拍到我们每个想去英国的同学脸上了。

哎,咱们先别急着下定论,数据摆在这里,一目了然。根据UCAS官方在今年早些时候公布的最新申请周期报告(《2023 end of cycle report》),来自中国大陆的本科申请者数量再次刷新了历史纪录。仅仅是2023年一个申请季,申请英国大学的中国大陆学生数量就已经飙升到了32,960人,这个数字,比前一年同期又增长了将近10个百分点,如果再往前数十年,那简直就是翻了好几番啊。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你申请的每一所英国大学,你的每一个竞争对手,都可能来自一个拥有和你相似背景、甚至比你更优秀的中国同学。以前那种觉得“申请英国大学竞争大,但总还有希望”的心态,现在真的要改一改了,因为竞争强度已经超乎我们想象了。

你可能会说,不就是人数多了点吗,难道这就会让申请变得那么难吗?想想看,如果一个专业原本只招200人,去年有1000个人申请,录取率是20%。今年突然涌进来2000个人申请,但是学校的招生名额并没有翻倍啊,可能还是200人,那么录取率直接腰斩到10%了。这种变化,直接体现在了录取门槛的悄然抬高上。就拿大家挤破头想进的罗素大学集团来说,像曼彻斯特大学的一些热门商科专业,据说在2023-2024申请季,他们的录取标准甚至提高了A-Level的最低要求,有些要求从AAA悄悄变成了A*AA,这还不算雅思和背景活动那些隐形门槛呢。据曼彻斯特大学官网招生信息显示,其热门专业如MSc Accounting and Finance,国际学生的竞争尤其激烈,往往需要申请者远超最低成绩要求才能获得青睐,并且提交申请的截止日期也越来越提前,很多时候在第一轮申请结束后,名额就已经所剩无几。

这股“内卷”的烈火,为啥烧得这么旺呢?原因可真是方方面面,但最直接的,当然是英国高等教育在全球范围内的“金字招牌”效应。毕竟,在大多数国人眼中,英国的大学,尤其是那些耳熟能详的G5、罗素集团成员,那都是世界顶级的学府。根据QS世界大学排名2024年发布的数据,英国有四所大学跻身全球前十名,包括剑桥、牛津、帝国理工和UCL,并且前100名的榜单中,英国大学占据了17个席位。这种亮眼的排名,无疑给无数向往留学世界的学子们注入了强大的信心和憧憬,大家都觉得,能去英国留学,简直是给自己镀了一层金,回来找工作,父母脸上也有光。

全球大环境的变化,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推手。过去,我们有美国的藤校、澳洲的八大、加拿大的枫叶国,选项是很多的。但现在,美签政策的不确定性、加拿大和澳洲收紧移民配额以及生活成本的上涨,都让很多家庭开始重新审视留学目的地。一些家长在给我留言时也提到,他们考虑英国留学的原因之一就是觉得相比美国,英国的硕士学制更短,能更快拿到文凭,而且欧洲文化背景也更有吸引力。数据显示,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HESA)在2023年公布的数据就指出,尽管全球经济面临挑战,但英国国际学生人数仍在持续增长,尤其来自亚洲的学生,选择英国作为留学目的地的趋势更为明显,这无疑表明了全球范围内留学偏好的转变。

英国政府对国际学生态度相对开放,特别是“毕业生签证(Graduate Route)”政策的推出,也确实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虽然最近关于该签证政策的讨论沸沸扬扬,甚至有些谣传,但目前为止,它仍然允许符合条件的国际学生在毕业后,本科和硕士毕业生可以留在英国两年,博士毕业生可以留三年,寻找工作机会。这对于很多希望在海外积累工作经验、甚至未来有可能留下发展的同学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诱惑。根据英国内政部(Home Office)发布的2023年移民统计报告,截至2023年9月,已经有超过17.5万份毕业生签证获批,其中中国公民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足以看出这项政策对于吸引国际学生,特别是中国学生,产生了多么大的影响。这份数据无疑给那些犹豫不决的同学们吃了一颗定心丸,让他们觉得留学的投入也许能得到更长远的职业回报。

再来说说大学自己的“小算盘”。很多英国大学,尤其是非罗素集团的院校,在运营上越来越依赖国际学生的学费收入。本土学生学费上限被政府严格控制,而国际学生的学费则完全可以由学校自主定价,并且通常是本土学生的两到三倍,甚至更高。例如,据英国大学联盟(Universities UK)发布的报告显示,国际学生学费对英国高等教育部门的财政贡献越来越重要,在某些大学甚至占比超过30%。这意味着,为了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和发展,以及提升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招收更多的国际学生,成了很多英国大学不言而喻的选择。所以,你看到的这种申请爆炸,其实也是大学在全球市场竞争下,寻求自身发展的一种表现。

当然,还有一部分原因,可能跟我们申请者自己有点关系。现在信息传播太快了,各种留学中介、学长学姐、社交媒体上充斥着成功的案例分享,很多人看了以后,会觉得“哎呀,我成绩也不错,社团活动也参加了,冲一冲G5也没问题啊!”于是,大家都一股脑地往最顶尖的学校、最热门的专业挤,无形中又加剧了竞争。以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为例,其热门的MSc Management专业,每年都会吸引数千名申请者,而最终录取人数却只有区区几十人,据LSE官网披露的招生信息,申请者不仅需要有非常优秀的学术背景,通常还要有相关的实习或工作经验,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那么,在这种“卷王之战”中,我们普通留学生到底该怎么突出重围,才能被心仪的学校录取呢?别担心,咱们一步一步来拆解。

首先,成绩,这永远是硬道理,而且现在,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硬”。别再想着“差不多就行了”,现在你得拼命“超常发挥”。如果你是A-Level考生,以前可能拿着AAA就能去不错的学校和专业,现在可能你得盯着A*A*A甚至A*A*A*去努力。根据帝国理工学院官网公布的入学要求,其最热门的计算机科学本科专业,通常要求申请者至少达到A*A*A,并且强烈建议提供STEP或TMUA考试成绩作为辅助,这就把门槛直接拉高了一大截,远超普通A-Level成绩。

然后是你的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ment)和文书。别再写那些千篇一律的模板了,招生官每天看几百上千份PS,什么“我对贵校充满向往” “我从小就对XX专业感兴趣” 这类话,他们早就看腻了。你得讲故事,讲你的故事,而且是只有你能讲出来的故事。去年我有个学妹,申请爱丁堡大学的心理学,她的PS里没堆砌华丽辞藻,而是真实地分享了自己一次在志愿者活动中,如何运用一些心理学知识帮助一个自闭症儿童,以及她因此对心理学产生的深刻理解和未来研究方向的思考。这种真情实感和具体案例,一下就打动了招生官。据爱丁堡大学招生办曾在一个线上宣讲会中提到,他们更看重申请者在PS中展现出的对所选专业的真正热情、批判性思维以及与众不同的经历。

再来就是你的“超课外活动”(Super-curricular Activities)。注意,我这里说的不是普通的社团活动、运动比赛那种“课外活动”,而是和你的申请专业紧密相关的、能体现你对这门学科深度探索和独立思考能力的活动。比如,你要申请物理,有没有参加过某个大学的物理夏校?有没有在线学过MIT的物理公开课?有没有自己动手做过某个物理小实验?或者读过某位物理学家的专著,写过读后感?像现在很多慕课平台(MOOCs),比如Coursera、edX、FutureLearn上,有大量的免费或付费的大学专业课程,完成这些课程并获得证书,都能极大地丰富你的申请背景。数据显示,越来越多成功申请到名校的学生,都会在申请材料中附上自己完成的专业相关在线课程证书。

申请时间,简直就是一场和时间的赛跑。现在已经不是“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而是“早起的鸟儿才可能抢到虫吃”的时代了。特别是那些热门的G5和罗素集团大学,他们的热门专业往往在开放申请后的几个月内,就会收到大量的申请,甚至悄悄关闭通道。我有个朋友,他去年申请的时候,就因为拖延了一两周,想申请一个曼大的热门商科,结果发现通道已经关闭了,因为名额已经满了。所以,如果你真的对某个专业和学校心有所属,请务必提前至少半年开始准备所有材料,并且在开放申请的第一时间就提交上去。UCAS的官方数据也明确指出,越早提交申请,理论上你获得录取通知书的可能性越大,特别是对于那些竞争激烈的专业。

学校选择上,也别只盯着排名了,真的。排名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这所学校的这个专业,到底适不适合你。有些时候,一味地追求排名靠前的综合性大学,反而可能错过了那些在特定领域“小而精”的院校。比如说,如果你的目标是电影制作,或许伦敦电影学院(London Film School)或者约克大学的电影专业,虽然综合排名不一定比G5靠前,但它们在行业内的认可度、课程设置的专业性、以及就业网络的资源,可能远超你的预期。据英国专业排名榜单,例如Complete University Guide或Guardian University Guide,一些非罗素大学的专业排名甚至可以达到全国前几名,比如拉夫堡大学的体育科学、萨里大学的酒店管理,这些都是它们各自领域的佼佼者。

还有,如果你觉得自己直接申请本科难度实在太大,可以考虑一下预科课程(Foundation Year)。很多英国大学都提供国际预科课程,它相当于一个桥梁,帮你适应英国的教育体系,同时也能提高你的学术能力和语言水平。成功完成预科课程后,再升读本校的本科,录取率会大大增加。根据UCAS和HESA的数据,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国际学生通过预科课程成功进入英国大学,这为那些成绩稍有欠缺,但有潜力、有毅力的学生提供了一条非常实际的路径。

最后,如果你是申请研究生,尤其是授课型硕士(PGT),那竞争的激烈程度,可能比本科有过之而无不及。很多国内的本科生,甚至是一些已经工作的职场人士,都把英国的硕士作为提升学历、转换赛道的重要跳板。像杜伦大学的商学院,其热门硕士专业如MSc Finance和MSc Management,每年都会收到数千份申请,据杜伦大学商学院官网介绍,他们通常需要申请者本科均分达到85分以上,并且如果来自非211/985院校,均分要求还会更高。这意味着,你的本科成绩、学校背景、实习经历以及语言成绩,都必须是顶尖水平,才能有机会在一众优秀申请者中脱颖而出。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告诉大家,现在的英国留学,真的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内卷”时代。它不再是那个“只要你成绩过得去,就能轻松拿offer”的黄金年代了。每一步都需要我们更精心的准备,更深度的思考,更强大的抗压能力。但这不代表就没有机会了,只是这条路变得更窄,对我们的要求更高了。别被这些吓退,反而要把这当作一个机会,逼自己做到最好。

所以,我的朋友,别傻等着看别人拿offer了,也别再在群里焦虑了。现在就打开你的电脑,把你的申请规划再仔细捋一遍,看看哪些地方还能再加把劲儿。去学校官网把你的目标专业的课程设置、招生要求、甚至教授的研究方向都仔仔细细地看一遍,争取搞清楚他们到底想要什么样的学生。然后,对着镜子给自己打个气,咱们再苦再难,也要拼尽全力去争取,毕竟,梦想的彼岸就在那里,就看你有没有勇气去闯了!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