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我被港科大CSE录取啦!

puppy

天呐,我真的要大声官宣了!我被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CSE)录取啦!简直不敢相信,当邮件弹出来那一刻,我的心跳都快暂停了,那种梦想成真的感觉,简直太奇妙了!我知道屏幕前的你可能也在为留学申请头疼,或者正在憧憬着未来的大学生活。别着急,这篇文里我可把我的申请心路历程、从准备文书到面试的全套干货都掏心掏肺地分享出来了。你是不是也超好奇,我是怎么突出重围,拿到港科大CSE这个神仙专业的offer的?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小技巧和准备秘籍?从背景提升到面试策略,从纠结选校到最终定offer,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和惊喜。如果你也对香港留学、对计算机专业感兴趣,或者正在申请的路上感到迷茫,快来跟我一起沉浸式体验一下我的申请之旅吧,说不定就能找到你一直在寻找的灵感和答案哦!

天呐,你绝对想不到我收到邮件的那一刻,手抖得差点把手机摔地上!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正在图书馆刷题刷到头昏脑涨,想着再坚持一下就去吃个下午茶犒劳自己。手机突然“叮”的一声,屏幕上跳出来一个邮件提示,发件人是“HKUST Admissions Office”。我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那种感觉就像过山车冲到最高点,还没来得及尖叫,就停在了半空中。我深吸一口气,点开邮件,硕大的“Congratulations!”映入眼帘,后面跟着一句“We are delighted to offer you admission to the Master of Science program in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我真的要大声官宣了!我被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CSE)录取啦!那一刻,整个世界都亮了,我赶紧截图、发给爸妈,然后给闺蜜打电话,语无伦次地吼着:“我成功了!我真的成功了!”那种梦想照进现实的激动,简直太太太太奇妙了!

我知道屏幕前的你可能也在为留学申请头疼,或者正在憧憬着未来的大学生活。别着急,我能理解那种焦虑和期待交织的心情。我从一开始就有个“港科大梦”,觉得能在那里读CSE简直是人生巅峰。选择香港科技大学,尤其是CSE这个专业,真不是一时兴起。我记得在高中时,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关于港科大的介绍,它在亚洲乃至全球的学术声誉就深深吸引了我。根据2024年QS世界大学排名,香港科技大学位列全球第47位,在计算机科学与信息系统学科领域更是长期稳居全球前列,像2023年的QS学科排名中,港科大的计算机科学与信息系统就位列全球第28位,亚洲区排名更是数一数二,这些数据像磁铁一样牢牢吸住了我的目光,让我觉得这里简直就是计算机爱好者的天堂。

我的本科专业也是计算机相关,虽然不是清北复交那种神仙学校,但我一直都挺努力的,GPA也还算拿得出手,保持在3.6/4.0以上。不过,光有成绩肯定不够,我知道港科大CSE的竞争有多激烈,所以很早就开始琢磨怎么提升自己的“软实力”。我记得大二暑假,我参加了一个关于人工智能的暑期项目,虽然只是入门级别,但那个项目让我第一次接触到了机器学习的实际应用,并且有机会跟一位在谷歌实习过的学长交流。数据显示,港科大每年都会吸引来自全球各地的顶尖学生申请,国际学生比例也相当高,据港科大官方统计,其本科生中约有20%为非本地学生,研究生中非本地学生比例更高,这种多元化的学习环境也让我非常向往。

文书准备绝对是整个申请过程中最让我掉头发的部分。尤其是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ment, PS),感觉每一句话都要反复打磨,既要展现自己的学术实力,又要体现对CSE的热情和对港科大的了解。我花了好几个星期才敲定初稿,然后找了在香港读研的学姐帮我修改。学姐建议我多突出自己的项目经验,尤其是那些能体现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我本科期间参与了一个智慧城市相关的创新项目,我们团队设计了一个基于物联网的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并且在一次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拿到了二等奖。据港科大CSE官网显示,该系非常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创新实践,并且与多个工业界伙伴有紧密合作,这让我更加坚信我的项目经历会成为加分项。

除了PS,推荐信(Recommendation Letters, RL)也是重中之重。我找了两位教过我专业课的教授和一位指导过我项目的导师。我提前和他们沟通,把我的申请材料、目标专业和未来规划都告诉他们,让他们能够更具体、更有针对性地写推荐信。其中一位教授,是我的数据结构老师,他对我的代码能力和课堂表现都非常了解。他不仅在信中肯定了我的学术能力,还特别提到了我课后积极提问、乐于帮助同学解决编程难题的细节。港科大招生官非常看重推荐人对申请者性格、潜力和研究能力的评价,有数据显示,一份高质量、具体事例丰富的推荐信在众多申请材料中往往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语言成绩方面,我考的是雅思。为了达到港科大的要求,我前后考了两次,第一次只有6.5,感觉有点悬,因为港科大CSE硕士项目的英语要求通常是雅思总分不低于6.5,且各项小分不低于5.5。我为了稳妥,又报了第二次,每天早上听BBC、晚上看英文电影练听力,疯狂刷题,最后考到了7分,写作也达到了6.5。虽然过程很痛苦,但现在回想起来,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香港的大学是全英文授课环境,提前把英语基础打扎实,不仅是为了申请,更是为了以后能够更好地适应学习生活,毕竟数据显示,国际学生在适应新环境时,语言障碍往往是最大的挑战之一。

到了面试环节,我真的是紧张到不行。港科大CSE的面试通常会有两轮,第一轮是技术面试,第二轮是综合面试。我记得技术面试的时候,面试官先让我自我介绍,然后就开始问各种算法和数据结构的问题,比如“解释一下哈希表的工作原理”、“如何判断一个链表是否有环”、“给定一个数组,找出其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等等。我当时虽然紧张,但因为平时刷题比较多,大部分问题都能答上来。面试官还会问一些关于我项目经历的技术细节,比如我在空气质量监测项目中用了哪些传感器、数据如何处理、遇到了什么难题怎么解决的。据我在知乎和一亩三分地论坛上看到的经验分享,港科大CSE面试的技术深度是出了名的,会考察申请者的基础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综合面试就更注重考察我的综合素质和对专业的理解了。面试官问了我为什么选择港科大、为什么选择CSE、对未来的职业规划有什么想法,还问了我对当前AI领域发展的一些看法。我当时就结合自己的兴趣和之前了解到的港科大CSE的一些研究方向,比如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表达了我的看法。我特别提到了港科大在机器人与自动化、人工智能伦理等新兴领域的研究成果,以及我希望能在这些方向上有所学习和贡献的愿望。港科大官网显示,其CSE系目前拥有超过50名教职员工,涵盖了十多个研究方向,其中不乏很多在各自领域享有盛誉的教授,这让我在回答时也更有底气,因为我确实做了功课,对这里的学术氛围和研究实力充满期待。

我还有一个小小的“秘籍”,那就是在面试前模拟练习。我找了我们学校计算机系的助教,请他们扮演面试官,对我进行模拟面试。通过多次模拟,我不仅熟悉了面试流程,还学会了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冷静,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助教还帮我指出了一些表达上的不足,比如有时候我解释技术概念会有点啰嗦,他们建议我用更简洁、更精准的语言。有研究表明,模拟面试能够显著提升面试表现和成功率,因为它可以帮助申请者预见并准备可能遇到的问题,从而减少现场的紧张感。

在等待面试结果的那段日子,简直是度日如年。每天都会不自觉地刷好几次邮箱,生怕错过任何一封邮件。虽然心里七上八下,但我还是强迫自己保持正常的生活节奏,继续学习、继续做项目,想着就算结果不尽如人意,至少我也尽力了,而且也提升了自己的能力。这种“平常心”其实挺重要的,它能让你不至于在等待中过度消耗精力。据很多留学生论坛的经验分享,申请季的等待期是最考验心态的时候,学会自我调节非常关键。

回顾整个申请过程,我觉得有几个点是特别重要的。首先,学术背景是基石,GPA要尽可能高,专业课知识要扎实。其次,要有丰富的项目经验和科研经历,这些能够直观地展现你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文书一定要认真准备,突出个人特色,展现你与众不同的一面。第四,面试是重头戏,技术和综合素质都要到位。最后,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点,就是要提前做好规划,不要临时抱佛脚。港科大CSE的课程设置也非常吸引我,据港科大CSE官网的课程介绍,他们不仅有计算机科学的核心课程,还有很多前沿的选修课,比如深度学习、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网络安全等,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进行深入学习,这种灵活性也让我对未来的学习充满了期待。

我当时在选校的时候,也纠结过好几个地方,比如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还有一些欧美的学校。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港科大。一方面是因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和科技中心,地理位置优越,离家也近,回国方便;另一方面,香港的教育质量是国际公认的,港科大在科技创新和研究方面的实力尤其突出,它不仅是学术的殿堂,更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创新孵化器。根据 InvestHK (香港投资推广署)的报告,香港拥有超过3000家初创企业,其中很多都与科技领域相关,这为我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无限的可能性。

除了学术,港科大的校园生活也是我非常向往的。港科大依山傍海,风景超美,而且校园设施也非常齐全。据说图书馆藏书丰富,还有很多现代化的实验室和体育设施。我听说港科大有很多学生社团,涵盖了各种兴趣爱好,从体育、艺术到科技、志愿服务,应有尽有。据港科大学生事务处的数据,学校有超过100个学生组织,每年都会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这对于我这个有点社牛症的人来说,简直是太棒了,我已经迫不及待想加入一些科技相关的社团,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了。

说到费用问题,这也是很多同学会关心的。香港的学费和生活费相对欧美国家来说,可能更具性价比,但仍然不便宜。港科大也提供了多种奖学金机会,我当时也申请了一些。有些奖学金是基于学术表现,有些是根据经济需求。虽然我这次没有拿到全额奖学金,但也获得了一部分资助,大大减轻了家里的经济压力。据港科大研究生招生官网显示,每年都会有各种类型的入学奖学金、助学金以及研究助理职位提供给优秀的学生。所以,如果你有顾虑,一定要多多关注学校官网的奖学金信息,积极申请,说不定就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惊喜。

我还在网上查了港科大CSE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发现他们的就业前景非常广阔,很多毕业生都去了腾讯、华为、字节跳动、阿里巴巴等国内知名互联网公司,也有不少去了Google、Microsoft等国际科技巨头,甚至还有很多人选择了创业。港科大职业发展中心的数据显示,近几年CSE毕业生平均就业率高达95%以上,且初次就业薪资水平也相当可观。这让我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充满了信心,也更加坚定了选择港科大CSE的决心。

当然,申请留学这条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过程中也遇到过瓶颈,比如写不出满意的PS,刷题遇到死胡同,或者面试时一时卡壳。但每次我觉得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我都会想起我最初的梦想,想起我为什么选择港科大,为什么想学CSE。这种内心的驱动力支撑着我一步步走了过来。所以,我觉得心态建设真的很重要,要相信自己,也要允许自己有低谷,然后从低谷里再爬起来。

我最近也开始准备去香港的各种手续了,包括签证、住宿、机票等等。港科大国际学生办公室会提供很多帮助,包括新生指导、住宿申请等。我看了他们官网上的新生指南,里面详细介绍了入学报到流程、校园生活指南、以及如何在香港适应新环境的建议。据港科大国际事务处统计,每年都有数千名国际学生来到港科大学习,学校在国际学生的融入方面经验非常丰富,这让我对即将到来的留学生活充满了期待,也少了一份未知的恐惧。

未来,我希望能充分利用港科大CSE的优质资源,深入学习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领域的知识,争取能参与到一些前沿的科研项目中,甚至在毕业后能有机会在香港或大湾区的科技企业工作,将所学应用于实践。港科大与大湾区产业结合紧密,比如在广州南沙有校区,这也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数据显示,港科大在大湾区创新创业生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每年都会孵化出大量的科技初创企业。

说了这么多,我的申请故事大概就是这样啦。如果你现在也正在申请的路上感到迷茫,或者也对香港留学、对计算机专业感兴趣,我想说,别犹豫了,大胆去追逐你的梦想吧!每一个成功申请的背后,都凝聚着无数个日夜的努力和坚持。所以,从现在开始,就去仔细研究目标学校和专业的官网,把他们的要求、课程、研究方向都摸透,然后对照着看看自己还缺什么,赶紧补齐短板!早点开始准备文书,多参加一些有含金量的项目,雅思托福也争取一次性考到满意分数,给自己留点buffer时间。面试的时候别紧张,把自己最真实、最优秀的一面展现出来就好。记住,你的努力,都会在未来某个时刻,以你意想不到的方式回报你!加油,学弟学妹们,我在港科大等你来哦!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