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大一那年暑假,我一个朋友小艾,每天晚上都顶着两个黑眼圈在朋友圈哀嚎。她想去英国读艺术预科,脑子里全是康河边的徐志摩,泰晤士河畔的艺术馆,还有各种天马行空的创意。结果呢?每天被各种学校官网搞得头昏脑涨,一会儿说要这个作品集,一会儿说那个专业方向,感觉自己就像在迷宫里乱闯,生怕一步走错就万劫不复。她那时候就跟我抱怨,要是能有一份“过来人”的避坑指南就好了,能少走多少弯路啊!
这份心声,我相信屏幕前的你一定也能感同身受。英伦的艺术教育确实魅力无限,预科作为通向本科的桥梁,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仅是语言和学术的过渡,更是你探索自己艺术方向、积累作品、适应西方教学模式的关键一步。但恰恰是这份关键,让大家在选择和准备时充满了忐忑。毕竟,留学不是儿戏,时间、金钱、精力,每一样都投入巨大。
英伦艺术预科,避坑指南来了!
你是不是也曾幻想过自己在伦敦中央圣马丁的画室里挥洒创意,或者在皇家艺术学院的课堂上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天才们交流?这些顶级学府的魅力确实令人向往,但它们并非唯一的选择,也并非适合所有人。有些小伙伴可能只盯着那几所“网红”学校,却忽略了其他同样优秀、甚至更适合自己的艺术院校。
举个例子,伦敦艺术大学(UAL)是很多人的梦想,它由六所学院组成,每所学院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但根据UAL官网介绍,其Foundation Diploma in Art and Design课程在2023/24学年针对国际学生的学费就高达24,750英镑,这还不包括生活费和材料费。如果你的预算有限,或者希望在一个更宁静、生活成本更低的环境中沉淀学习,那么英国其他城市的艺术院校,比如格拉斯哥艺术学院、爱丁堡艺术学院、布莱顿大学艺术学院,它们同样历史悠久、声誉卓著,并且可能提供更具性价比的选择。
选择学校时,千万别只看排名或者名气。我认识一位同学小张,当初非要挤进伦敦某知名院校的预科,结果发现学校虽然好,但她喜欢的纯艺专业方向却并非该校的强项,设施也相对老旧。她后来才了解到,其实伯明翰城市大学的艺术设计学院在珠宝设计、时尚管理等领域口碑极佳,而且校友网络非常强大,据伯明翰城市大学官网数据显示,其艺术与设计学院的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很多都在行业内取得了不错的成就。
深入了解课程设置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有些预科课程更侧重基础技能训练,让你全面尝试不同的艺术形式,这对于那些还没有明确专业方向的同学来说是极好的。另一些则可能更早地划分专业方向,让你在特定领域进行深入探索。例如,艺术大学学院(UCA)的Foundation Studies课程就提供了多种 Pathway 选择,如时尚纺织、平面设计、三维设计等,让你可以在预科阶段就专注于感兴趣的领域,根据UCA官网介绍,这些Pathway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衔接本科专业。
学校的地理位置也会对你的留学生活产生巨大影响。伦敦作为国际大都市,艺术资源丰富,画廊、博物馆、展览机会比比皆是,但同时生活成本也是全英最高的。据Numbeo数据显示,伦敦的房租和日常开销比曼彻斯特、利物浦等城市高出30%甚至更多。如果你想在沉浸式艺术氛围中拓展视野,伦敦固然吸引人,但如果你希望在一个更专注、更经济的环境中学习,那么选择像法尔茅斯大学、坎伯韦尔艺术学院(UAL旗下一员,但地理位置相对伦敦市中心略偏)这样的学校,可能会让你有更舒适的体验,而且同样能接触到高质量的艺术教育。
作品集,无疑是艺术预科申请的“敲门砖”,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它不仅仅是展示你的绘画技巧,更是体现你的创意、思维过程和潜力的窗口。我有个学姐,当初申请圣马丁的预科,她的作品集里没有一张是“完美”的成品,却有很多涂鸦、草稿、实验性的材料尝试,还有她在旧物市场淘来的各种奇奇怪怪的物件改造。面试官看了她的作品集,对她提出的一些问题,她都能滔滔不绝地阐述自己的想法,最终顺利拿到了offer。后来她告诉我,圣马丁的老师更看重你的“思考”过程,而非仅仅是“结果”。
很多同学在准备作品集时,会陷入一个误区,就是把所有画得好的作品都堆进去。这就像做一道菜,把所有好吃的食材都放在一起,结果可能味道反而怪异。一份好的作品集应该有主题、有逻辑,能够讲述一个关于你自己的故事。它应该展现你如何从一个想法出发,经过调研、实验、修改,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项目。例如,金斯顿大学的艺术与设计预科课程指南中,就特别强调了作品集要展示“想法的发展过程和批判性思维”,而不仅仅是最终效果图,据金斯顿大学官网信息。
千万别忘了,作品集也要“定制化”。虽然你可能只有一份作品集,但针对不同学校的申请,你需要根据它们的偏好和专业方向进行调整。比如,有的学校可能更看重纯艺基础,有的则对设计思维更感兴趣。仔细研究每个学校的官网,看看他们的教学理念、往届学生作品,甚至可以关注一下他们的社交媒体,了解他们的“风格”。这能帮你更好地“投其所好”,增加录取几率。记得我有个朋友,申请切尔西艺术学院时,特意把她作品集中偏向装置艺术和实验性的项目放在了前面,因为她发现切尔西的预科在当代艺术和实验性实践方面非常活跃,据切尔西艺术学院官网。
申请材料和流程也常常让初次申请的同学感到手足无措。除了作品集,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ment)和推荐信也是决定你命运的关键。个人陈述是向招生官展示你对艺术的热情、你的抱负以及你为什么选择这所学校、这个专业的绝佳机会。我认识一个申请平面设计预科的学弟,他在个人陈述里详细写了他如何通过观察身边的广告、包装设计,产生了对视觉传达的兴趣,甚至还附上了他为社区活动设计海报的经历。这样的真实经历,远比空泛的“我热爱艺术”更有说服力。
推荐信通常由你的艺术老师或班主任撰写,它的分量不容小觑。一封好的推荐信能从第三方的角度,客观地评价你的艺术潜力和学习态度。所以,务必提前和你的老师沟通,提供你的作品集、申请学校的清单以及个人陈述的草稿,让他们能更全面、更具体地为你撰写推荐信。我在申请时,我的艺术老师就特意提到了我如何克服困难完成一个复杂项目的韧性,这让招生官对我的抗压能力有了初步了解。
面试环节是作品集和个人陈述的“现场版”。有些学校的面试可能是线上的,有些可能是面对面。无论哪种形式,准备充分都是硬道理。面试官会问你关于作品集的问题,让你阐述创作理念,也会问你对艺术的看法、未来的规划等等。记得我当时面试坎伯韦尔艺术学院的时候,面试官让我现场画一张速写,并解释我的创作过程。这可不是让你画得多精美,而是看你如何观察、如何思考、如何用视觉语言表达。根据坎伯韦尔艺术学院官网的面试指导,他们更看重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应对能力。
别以为面试只是你被动地接受提问。这也是你了解学校、展示你积极主动的好机会。你可以准备一些关于学校、课程或者艺术界趋势的问题去问面试官。这不仅能帮你获取更多信息,也能让面试官感受到你对这所学校的真正兴趣和深入了解。我朋友小李在面试Goldsmiths时,就问了面试官关于该校预科学生如何参与当地艺术社区活动的问题,这让面试官对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接下来是让很多人头疼的签证问题。拿到offer只是第一步,顺利拿到学生签证(Student visa,前身为Tier 4 General student visa)才是真正踏上英伦土地的关键。申请签证需要准备一堆材料,包括你的CAS(Confirmation of Acceptance for Studies)信、银行存款证明、肺结核检测报告等等。根据英国政府官网(GOV.UK)的最新要求,你需要证明你有足够的资金支付学费和生活费,通常是9个月的生活费加上第一年学费,这笔钱需要在你的银行账户里存满至少28天。切记,所有材料都必须真实有效,否则可能导致拒签,后果不堪设想。
我在办理签证的时候,就遇到过一个“坑”。我准备的银行流水单,银行盖章不清晰,结果被要求重新提交,耽误了一周时间。所以,每一份材料都要仔细核对,确保符合要求。现在英国学生签证申请还需要支付医疗附加费(Immigration Health Surcharge, IHS),根据GOV.UK最新费率,每年的IHS费用为776英镑。这笔费用同样不容忽视,需要提前规划。
踏上英国土地后,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适应全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是每个留学生都必须面对的课题。住宿就是头等大事。学校宿舍虽然安全方便,但通常价格较高,尤其是在伦敦。如果你想省钱,可以考虑合租校外公寓。我当时就选择了和几个中国同学在学校附近合租一套房子,虽然每天要多花一点时间通勤,但每个月能省下几百镑房租,而且自己做饭也更便宜,更能适应当地生活。
生活预算也是个大学问。除了学费和住宿费,日常开销、艺术材料费、交通费、通讯费等等,林林总总加起来,绝对是一笔不小的数字。很多人会低估艺术材料的开销,尤其是在预科阶段,你需要尝试各种媒介,可能需要购买颜料、画笔、纸张、雕塑材料,甚至是一些特定工具。这些费用加起来,每个月可能都需要好几百镑。我有个朋友,刚去英国时大手大脚,结果第一个月就超支了。后来她开始学着做预算,下载记账App,每个月给自己设定一个消费限额。数据显示,合理规划预算可以帮助国际学生每月节省10-20%的开销。
融入当地生活和文化也是一门学问。预科阶段,你会遇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这不仅是学习艺术的机会,更是拓宽国际视野的绝佳平台。别只和中国同学扎堆,主动和国际同学交流,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或者当地的艺术展览、市集。我当时就加入了学校的摄影社团,认识了很多英国本地的朋友,他们带我去了很多当地人才知道的隐秘小店和画廊,这让我对英国的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种经历,远比你独自逛大英博物馆来得真切。
有些同学可能在语言方面会有些挣扎。即使雅思达到了入学要求,但在全英文的学术环境中听课、讨论、做展示,依然会面临挑战。别害羞,大胆开口,多和老师同学交流。很多学校都提供免费的语言辅导课程,或者学习支持服务,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我当时就每周会去参加学校的写作辅导,老师帮我修改作业,纠正语法错误,让我的学术写作能力突飞猛进。
最后,心态也很重要。留学生活不会总是顺风顺水,你可能会遇到文化冲击、学业压力、甚至思乡之情。但这些都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当你感到迷茫或者焦虑时,可以找学校的心理咨询服务,或者和家人朋友倾诉。记住,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很多艺术预科学校都设有学生支持中心,为国际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和生活指导,据多所英国大学官网介绍,包括伦敦艺术大学在内,都有专门的国际学生支持团队。
看到这里,你可能觉得要考虑的事情好多,头又大了?别慌!其实,只要你提前做好功课,每一步都踏踏实实地走,就能大大降低“踩坑”的几率。与其听风就是雨,不如现在就开始行动,把今天提到的这些点都仔细捋一遍。去学校官网逛逛,下载最新的课程手册,看看他们的招生要求。再对照自己的作品集,看看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哪些项目可以深入。别等到最后一刻才临时抱佛脚,那样只会把自己搞得更焦虑。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你的英伦艺术之旅一定能顺顺利利,充满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