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荡英伦!我的留学生活超有料!

puppy

嘿,小伙伴们!是不是也梦想着去英国留学,体验不一样的精彩?我跟你说,我的英伦闯荡之路,真的比我想象的还要“有料”!这篇文章里,我把在英国的那些酸甜苦辣,还有超多独家小TIPS都掏心窝子地分享出来了。从一开始对全英文授课的懵圈,到逐渐适应,甚至爱上小组讨论和presentation的挑战;从厨房里黑暗料理的诞生史,到独自搞定各种账单的独立瞬间;还有每个周末都想冲出去打卡英国宝藏小镇的冲动,在伦敦街头偶遇明星的惊喜,以及和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一起在图书馆通宵,在酒吧畅聊人生的日子。这些点点滴滴,都让我从一个有点懵懂的留学生,变成了现在更自信、更独立的自己。如果你也想知道如何在英国把留学生活过得充实又精彩,或者好奇我的英伦冒险都有哪些意想不到的发现,那就赶紧点进来看看吧,保证让你收获满满,少走弯路!

闯荡英伦!我的留学生活超有料!

还记得我刚下飞机那天,伦敦希思罗机场特有的气息扑面而来,一股兴奋又夹杂着些许紧张的电流瞬间传遍全身。我拖着两个超重的大箱子,站在出口处,看着身边来来往往的各国面孔,耳边是各种口音的英语,突然间,那种在电影里才看过的场景,就这么真实地发生在我身上了。当时心里想的就是:哇,我真的来到英国了!可这激动劲儿还没过呢,第一周就因为听不懂超市收银员的曼彻斯特口音,差点把一盒牛奶当成了酸奶买回家,结果还是靠着手机翻译软件,才搞明白她问我需不需要购物袋。那种又好笑又有点手足无措的感觉,现在回想起来,还觉得挺可爱的。

刚开始上课的时候,全英文授课简直就是魔鬼模式,教授语速飞快,PPT上的文字也是密密麻麻,我常常是前半段还在努力跟上节奏,后半段就开始“神游”了,整节课下来,能抓住百分之七十的内容就已经是谢天谢地。最让我头疼的是那些专业术语,以前在国内都没怎么接触过,每次听到新词,都得赶紧拿手机偷偷查一下,生怕漏掉了什么关键信息。我记得有一次在曼彻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Manchester)的国际政治课上,教授提到了“Brexit impact on supply chains”,我当时就懵了,下课后赶紧查资料,才明白原来是在讨论脱欧对供应链的影响。根据曼彻斯特大学官方数据显示,他们每年有超过10,000名国际学生,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都在经历着类似的语言和学术适应过程,想到这一点,心里也觉得没那么孤单了。

学术生活可不仅仅是听课那么简单,小组讨论和Presentation才是真正的挑战。一开始,我真的特别害怕在小组里发言,生怕自己的英语不够流利,语法出错。每次轮到我的时候,心跳都能飙到一百八,手心也直冒汗。我记得有一次,我们小组在讨论一个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案例,我的想法明明很清晰,但就是不知道怎么用精准的英文表达出来,最后只能支支吾吾地说了几句。同组的英国同学看出了我的窘迫,特别耐心地引导我,鼓励我慢慢说。经历过几次之后,我发现,大家其实都很包容,只要你敢于开口,他们都会认真倾听。慢慢地,我发现自己发言的频率高了,也敢于提出不同的观点了。英国许多大学都非常注重这种协作学习,例如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的课程设计中,小组项目就占了很大的比重,旨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这在他们的课程大纲里都有明确体现。

图书馆,那简直就是我在英国的第二个家。期末考试季的时候,图书馆里总是座无虚席,大家都在埋头苦读。我特别喜欢那种氛围,身边都是努力学习的人,感觉自己也充满了动力。伦敦大学学院(UCL)的主图书馆,在考试周的时候甚至会延长开放时间到深夜,有时甚至是24小时开放,方便学生们备考,我去过几次,看到即使是凌晨两三点,自习室里也还是灯火通明。除了学习区域,图书馆里还有很多学术资源可以利用,比如各种学术数据库、电子期刊,还有免费的学术写作辅导。我刚开始写论文的时候,常常觉得自己逻辑混乱,引文格式也不对,多亏了图书馆的写作指导老师,帮我修改了好几次,才让我的论文看起来像模像样。据说,许多英国大学都设有专门的学术写作中心,比如爱丁堡大学(University of Edinburgh)就为国际学生提供一对一的写作咨询服务,帮助我们提高学术写作水平。

离开了父母的庇护,我的独立生活技能也像坐了火箭一样飙升。最直观的体现,那必须是我的厨艺!刚到英国的时候,我只会煮泡面,外卖又贵又少,实在吃不下去。于是,我被迫开始了自己的黑暗料理之路。第一次尝试做番茄炒蛋,结果把糖当成了盐,那味道简直是一言难尽。但是,谁还没个失败的时候呢?慢慢地,我开始学着看菜谱,去超市认识各种食材。你猜怎么着?我甚至发现了英国超市里竟然有老干妈和各种亚洲调料!在Tesco或Sainsbury's这样的大型超市,亚洲食品区的货架越来越丰富,这真的极大地缓解了我的思乡胃。根据英国国家统计局(ONS)的数据,2023年英国食品通胀虽然有所上涨,但通过合理搭配超市特价商品和自己做饭,一个学生每月在食物上的开销平均可以控制在£150-£250左右,这比天天吃外卖可省太多了。

搞定各种账单,也是留学生活的一大关卡。房租、水电费、网络费,各种费用像潮水一样涌来,而且每个月都要按时支付,还要学会怎么看账单,哪里出了问题怎么联系客服。我刚开始的时候,因为不熟悉英国的银行系统,银行卡还被冻结过一次,搞得我手忙脚乱。后来,我学会了使用网上银行,设置自动扣款,甚至还研究明白了怎么查看自己的信用记录。记得有一次,我家的水费账单突然暴涨,我查了半天,才发现是水表读数出了问题。我给供水公司打了好几通电话,最终才解决了问题。现在回想起来,那段经历虽然有点煎熬,但也让我对英国的生活规则有了更深的理解。办理银行卡、注册GP(全科医生),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第一步,而且根据英国政府官网的指导,国际学生在抵达英国后,通常需要尽快完成这些注册手续,以确保能够享受当地的服务。

说起英国的物价,我真是又爱又恨。伦敦的消费水平确实高得吓人,但只要你学会精打细算,也能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我很快就解锁了各种学生折扣,比如办理一张NUS Totum卡,坐火车、逛博物馆、买衣服都有优惠,连在Pret A Manger买咖啡都有折扣。我还发现很多博物馆和画廊是免费开放的,比如大英博物馆和国家美术馆,我经常在周末的时候去逛一逛,既能陶冶情操,又能省下一笔门票钱。根据VisitBritain的旅游数据,英国有超过2500家博物馆和画廊,其中许多是免费的,这对于预算有限的留学生来说,简直是巨大的福利。平时购物,我会关注超市的“黄标打折商品”,特别是临期食品,性价比超高,买回来当天吃掉,既不浪费又能省钱。

我的周末生活,那更是充满了探索欲。英国不大,但每个小镇都有它独特的魅力。我跟朋友们办了Railcard,买火车票能打折,我们经常临时起意,买张火车票就往外跑。从伦敦坐火车去巴斯(Bath),感受罗马浴场的历史厚重;去爱丁堡(Edinburgh)爬Arthur's Seat,俯瞰整座城市的风光;还在约克(York)的小巷子里迷路,意外发现了一家超可爱的复古小店。这些旅行,不仅让我看到了英国不同的风景,也让我对当地的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我记得有一次,我们在科茨沃尔德(Cotswolds)的一个小村庄里,偶遇了一个当地的市集,卖着各种手工制品和农产品,那种淳朴的乡村气息,真的让人心旷神怡。英国国家铁路公司(National Rail)的数据显示,26-30 Railcard一年可省下三分之一的火车票钱,这对于爱旅游的留学生来说,简直是神器!

在伦敦,你真的随时可能遇到惊喜。我记得有一次,我跟朋友在考文特花园(Covent Garden)附近逛街,突然发现街边围了一大群人,原来是著名的英国歌手Ed Sheeran正在街头表演!我们就这样毫无预兆地加入了围观群众,跟着他一起唱,当时那种感觉,真的太奇妙了,简直像是活在了电影里。除了偶遇明星,伦敦的各种艺术表演也让人流连忘返。西区的音乐剧、小剧场的脱口秀,总能找到让你感兴趣的。英国电影学院(BFI)也会定期放映各种独立电影,价格也比商业影院亲民。这些充满活力的文化活动,让我觉得这座城市永远都充满了新鲜感,每一次出门,都可能有一场新的冒险等着我。

当然,留学生活最宝贵的,还是那些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我们一起在图书馆通宵,为了赶DDL(Deadline)一起爆肝;一起在宿舍厨房里挑战各种黑暗料理,然后互相吐槽;一起去酒吧畅聊人生,从学习压力聊到未来规划,甚至聊到各自的文化差异。我的一个室友来自韩国,她教会了我怎么做正宗的韩式炒年糕;我的另一个朋友来自德国,每次遇到问题,他总能给出最理性、最严谨的分析。我们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但却能彼此理解,互相扶持。在异国他乡,这份友谊显得格外珍贵。根据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HESA)的最新数据,2022/23学年英国的国际学生人数超过68万,这说明你将有机会结识来自全球180多个国家的同学,这种多元的文化交流体验,是任何其他地方都无法比拟的。

回望我的英伦闯荡之路,真的比我想象的还要“有料”!从最初对全英文授课的懵圈,到后来能自信地参与讨论,甚至爱上Presentation的挑战;从厨房里黑暗料理的诞生史,到如今能熟练搞定各种账单,应对各种生活琐事;还有每个周末都想冲出去打卡英国宝藏小镇的冲动,在伦敦街头偶遇明星的惊喜,以及和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们,一起在图书馆通宵,在酒吧畅聊人生的日子。这些点点滴滴,都让我从一个有点懵懂的留学生,变成了现在更自信、更独立的自己。这种成长是全方位的,它不仅仅是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一个人面对和解决问题,如何更好地认识自己和这个世界。这份经历,在我的人生字典里,绝对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所以呢,如果你也梦想着来英国留学,还在犹豫或者有点小紧张,我跟你说,真的别想那么多,大胆地迈出那一步吧!收拾好你的行李,提前把各种学校邮件好好看一遍,该准备的文件一个都不能少。到了英国,别宅在宿舍,多出去走走看看,尝试新的事物,主动跟不同文化背景的朋友交流,甚至可以去学校的职业中心了解一下留学生兼职的政策,英国政府官网明确规定,持有Tier 4学生签证的学生在学期内可以合法工作最多20小时,假期则可以全职工作。这些经历,哪怕是遇到的挫折,都会成为你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相信我,你一定会收获一个超乎想象的精彩留学生活!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