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我刚到悉尼那会儿吗?第一次踏出机场,阳光是那么耀眼,海风吹得人心旷神怡,感觉全世界都在向我招手!心想:哇,这不就是梦寐以求的留学生活吗?结果呢,刚在超市买了几样日常用品,再付了个房租押金,看着银行卡余额哗啦啦地往下掉,心里的小人儿就开始哭唧唧了。当时我就想,这要是再不精打细算,别说诗和远方了,估计连明天的泡面都得掰一半吃。那种一边憧憬美好未来,一边又为钱包默默流泪的感觉,真的太真实了,对不对?相信屏幕前的你,肯定也经历过类似的心情。总觉得钱不够用,想省钱又不想过得太“吃土”,简直是咱们澳新留学党们的世纪难题!
别担心啦,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咱们这篇《省钱不吃土攻略》就是来帮你打破这个魔咒的。这可不是什么高大上的理财课程,而是咱们实实在在,亲身经历总结出来的接地气小妙招。从租房、吃饭、交通到日常娱乐,方方面面都有咱们亲测有效的省钱法宝。咱们的目标是:让你的留学生活有滋有味,告别“月光”,甚至还能悄悄存下一笔小金库,是不是想想就美滋滋?
住得舒心又省钱:租房那些事儿
说到留学生活的大头,那必须是租房这事儿了。随便一套房子,动不动就是一周几百澳币或纽币,想想都肉疼。所以啊,选对住所,是咱们省钱攻略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千万别觉得贵就是好,或者贪小便宜踩坑,学会聪明地选择才是王道。
首先,咱们得搞清楚,你究竟是适合住校内还是校外。不少大学都有自己的学生公寓,听起来安全又方便,但往往价格会比校外高出一截。比如,根据悉尼大学官网的信息,他们的学生住宿一周租金大概在300到600澳元不等,具体取决于房型和是否含餐。相比之下,如果选择在校外合租一套房子的一个房间,根据 Universities Australia 在2023年的调查报告,全国范围内学生合租房的每周租金中位数是300澳元,是不是瞬间觉得校外更有吸引力了?特别是如果你能找到离学校稍微远一点但交通方便的区域,房租通常会再便宜一些,通勤时间可能就多那么几分钟,但钱包能鼓一大圈。
那么,怎么才能找到性价比超高的校外住所呢?“合租”绝对是咱们留学生的首选!你可以和朋友一起,或者通过Facebook群组(比如“悉尼租房”、“墨尔本租房”之类的)、Gumtree澳洲版、Trade Me纽西兰版这些平台,找人合租。我认识个朋友小李,他就在墨尔本通过Facebook群组,找到了一间离大学不远的三居室,和两个室友一起分摊房租,每个人每周只用付260澳元。他说,自己找房的时候对比了很多地方,这个价格在墨尔本真的算是很划算了,而且室友也都是学生,大家作息规律,学习氛围也挺好。找室友的时候,尽量找那些作息习惯、生活方式跟你比较接近的,这样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矛盾,住起来也更舒服。当然,你也可以考虑一些由私人公司运营的学生公寓,它们通常会提供更多的公共设施和社交机会,但同样,价格也会相对高一点点。
在签约之前,还有几个小细节你一定要留心。首先是“看房”!我有个学妹之前因为在国内没法看房,就直接签了合同,结果到了奥克兰才发现,图片上的“宽敞明亮”其实是“狭小阴暗”,连基本的家具都破旧不堪,简直欲哭无泪。所以啊,如果条件允许,一定要实地看房,或者让信任的朋友帮你去看。其次,仔细阅读租房合同,特别是关于押金(Bond)、租期、提前退租条款、以及水电煤气费用的分摊方式。在澳洲,租房的押金通常是四周的租金,纽西兰也差不多是三到四周。这些押金是受到政府机构(比如澳洲的RTA - Residential Tenancies Authority,纽西兰的Tenancy Services)监管的,租客和房东都要各自签署一份押金表格,把钱存进去。据纽西兰Tenancy Services官网介绍,这样能确保你的押金安全,退租时如果房屋状况良好,可以顺利拿回。别忘了拍照留存房屋状况,入住前拍,退租时再拍,这可是保护自己权益的最好证据。
水电煤气和网络这些生活必需品,也是隐形的开销大头。很多合租的房子是需要大家自己办理这些服务的。我建议大家多比较几家供应商的价格,特别是电力和煤气公司。在澳洲,像Origin Energy、AGL、EnergyAustralia都是比较常见的能源供应商,他们经常会有针对新用户的优惠。而在纽西兰,Genesis Energy、Mercury、Contact Energy也提供类似的服务。通过比较网站或者直接打电话咨询,你很可能会找到一个更划算的套餐。例如,据EnergyAustralia官网显示,他们有时会推出首次签约客户可获得账单折扣的活动。网络方面,如果你的手机套餐流量够用,或者学校有免费WiFi覆盖,有时候甚至可以考虑不开通家庭网络,或者选择最基础的套餐,只用来处理学习事务,其他的用手机流量搞定。这样一来,每月又能省下几十块钱,积少成多,非常可观。
此外,家具和电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刚来澳新,如果急着买全新的,那可是一大笔钱。我的建议是,多逛逛当地的二手市场,或者上Facebook Marketplace、Gumtree和Trade Me这些二手交易平台看看。你绝对能淘到宝!我之前就在Gumtree上花50澳元买了一张几乎全新的书桌和椅子,原价至少200澳元,简直是赚到了。很多留学生毕业回国,会把家里的家具电器低价出售,甚至免费送,只要你肯花点时间去“捡漏”,你的小窝很快就能布置得温馨又实用,还省下一大笔钱。就连锅碗瓢盆、小家电,都能在这些地方找到称心如意的,何乐而不为呢?
吃得健康又省钱:厨房里的智慧
吃饭,这可是咱们留学生日常开销中的另一座“大山”。总不能顿顿外卖吧,那钱包肯定是要瘪得比脸还干净。学会自己做饭,不仅能省钱,还能吃得更健康、更合胃口。这绝对是留学生活必备的生存技能。
咱们先从超市购物说起。在澳洲,Coles和Woolworths是两大巨头;在纽西兰,Countdown和New World则是主流。这些超市每周都会有特价商品,你一定要养成看每周特价传单的习惯。我有个朋友小陈,每周六早上都会提前在Coles官网或者App上查看下一周的特价清单,然后根据特价商品来规划自己一周的食谱。她说,这样一来,她每个月光是在食材上就能省下将近100澳元。这两大超市也都有自己的会员积分卡,Coles是Flybuys,Woolworths是Everyday Rewards。每次购物别忘了刷卡,积分可以兑换成现金券或者商品折扣,积少成多也是一笔小财富。根据Flybuys官网的介绍,他们还会针对会员提供个性化的优惠券,比如“买够50澳元立减5澳元”之类的,这些羊毛可不能错过哦。
除了两大超市,有些亚洲超市或者市场也是淘好货的地方。它们有时候会提供更优惠的价格,特别是对于亚洲食材。另外,很多蔬果店、肉店或面包店在晚上关门前,为了清货,也会有大幅度的打折。如果你不介意食材的“新鲜程度”,早点吃掉,这可是绝佳的省钱机会。我以前经常在傍晚去家附近的肉店,买到半价的鸡胸肉,回家立马分装冻起来,能吃好几顿呢。
再来说说咱们的餐桌。自己做饭是省钱的不二法门。但怎么做才能省到极致呢?“批量烹饪”和“食材管理”是两个关键词。你可以每周抽出一天时间,比如周日,集中采购食材,然后一次性烹饪出几顿饭,分装冷冻或冷藏。这样平时上学回家,直接加热就能吃,省时省力又省钱。我认识一个学姐,她每周会做好一大锅意面酱、咖喱或者炖菜,分成小份,加上米饭或者面包,就是丰盛的一餐。她还分享了一个小窍门,根据她亲身实践,这样做的成本,每餐大概只在3到5澳元左右,而外面随便一份午餐可能都要15澳元以上,对比之下省钱效果简直是立竿见影。
食材管理也很重要。别买了满满一冰箱的菜,结果吃不完烂掉了。每次购物前先清点家里的库存,列好购物清单,做到“物尽其用”。一些快要过期的面包、牛奶、水果,可以提前处理掉,比如面包可以做成面包布丁,水果可以做成果酱或者冰沙。减少浪费,就是最大的节约。
偶尔想出去改善伙食怎么办?毕竟留学生活也不能太苦哈哈的,偶尔奖励一下自己是很有必要的。这时候,咱们的“学生折扣”就派上用场了!在澳洲和纽西兰,很多餐厅、咖啡馆都会为持学生证的顾客提供折扣,有的甚至高达八折。我建议大家在点餐前,或者结账时,礼貌地问一句“Do you have student discount?”。我一个朋友就是靠着这张嘴,几乎每次出去吃饭都能享受到优惠,积攒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数字。此外,一些外卖App,比如Uber Eats、DoorDash也经常会推出优惠码或者新用户折扣,可以偶尔利用一下,解解馋。
行得通畅又省钱:交通出行大揭秘
在澳新生活,交通也是咱们日常开销中的一大块。特别是在悉尼、墨尔本或者奥克兰这些大城市,公共交通费用可不低。所以,掌握一些省钱的出行技巧,能让你在城市里畅行无阻,同时又不至于让钱包“大出血”。
咱们先聊聊公共交通。澳洲的大城市都有各自的交通卡:悉尼是Opal Card,墨尔本是Myki Card,布里斯班是go card。纽西兰奥克兰是AT HOP Card,惠灵顿是Snapper Card。这些卡都能让你乘坐火车、巴士、电车(部分城市)和渡轮。不过,这里有个大实话要说,根据新南威尔士州交通局(Transport for NSW)的官方指南,大部分国际留学生,特别是高等教育阶段的,通常是不能申请学生优惠票价的,需要购买成人票。这听起来有点小沮丧,但少数特定大学或合作项目的国际学生可能会有资格,大家可以咨询自己的学校。而纽西兰的情况稍好一些,根据奥克兰交通局(AT)官网的信息,全日制大学或理工学院的国际学生,只要符合AT HOP卡上的“ tertiary concession ”(高等教育优惠)资格,就可以享受折扣票价。所以,在纽西兰的同学们,记得去申请你们的优惠身份,能省下不少钱呢!
既然大部分国际学生在澳洲享受不到公共交通优惠,那咱们就得另辟蹊径了。我的经验是,能步行就步行,能骑自行车就骑自行车。很多大学城区的街道都非常适合步行或者骑行,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省下交通费,更重要的是,在路上你会发现很多平时坐车看不到的风景,说不定还能邂逅街角咖啡店的惊喜。我有个朋友在墨尔本市中心读书,她就买了一辆二手自行车,每天骑车上下学,不仅省下了Myki卡的大部分费用,还成功减掉了“留学膘”。她是在Facebook Marketplace上买的,只花了不到100澳元,简直是超值。
如果距离实在太远,公共交通是唯一的选择,那么尽量利用好非高峰期的票价优惠。像悉尼的Opal卡,在周末和公共假日,每天的出行费用会有上限,只要你坐够了次数,超出部分就免费了,这个是成人票也适用的。根据Transport for NSW官网的规定,每周Opal卡的费用也会有上限,达到上限后,后续出行会免费或大幅度优惠。你可以查询你所在城市的交通官网,了解这些隐藏的优惠政策。
拼车或者Ride-sharing服务,比如Uber、Didi、Ola等,在紧急情况或者朋友聚会分摊费用时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作为日常通勤,它的成本往往比公共交通更高。我的建议是,尽量避免单独乘坐,或者只在实在没有公共交通的深夜使用。我一个朋友小王就曾经因为赶早班飞机,不得已打了个Uber,结果一趟就花了他几十澳元,心疼了好久,所以能提前规划好行程,就能省下这笔钱。
总结来说,交通的省钱秘诀就是:短途靠走、中途靠骑、长途靠公共交通的优惠时段,并且时刻关注你所在城市交通部门的最新政策和折扣信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习惯,长此以往,真的能帮你省出一张机票钱。
乐在其中又省钱:休闲娱乐不心疼
留学生活可不能只有学习和省钱,适当的放松和娱乐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怎么才能在享受生活的同时,又不让钱包“大出血”呢?这需要咱们动动脑筋,发掘那些免费或者超值的娱乐方式。
首先,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和活动!你的大学可不是只有图书馆和教室,它本身就是一个宝藏!很多大学会定期举办各种免费的讲座、电影放映、文化节、体育比赛、社团活动等等。我记得我学校的国际学生办公室就经常组织免费的城市徒步旅行或者博物馆参观活动。参加这些活动,你不仅能拓宽视野,结交新朋友,还能体验当地文化,最重要的是,一分钱都不用花!根据墨尔本大学官网的学生服务介绍,他们每年都会有Orientation Week(迎新周)和各种主题活动,其中大部分都是免费或仅收取象征性费用,这对新来的同学们来说简直是太棒了。
澳洲和纽西兰的自然风光是出了名的美,而这些美丽的风景,大部分都是免费的!海滩、公园、国家公园,都是你放松身心的好去处。周末约上三五好友,带上自己做的三明治和饮料,去海边晒晒太阳,去公园野餐,或者徒步穿越国家公园的小径,呼吸新鲜空气。这不仅能让你远离城市的喧嚣,还能拍出无数美美的照片,留下珍贵的留学回忆,而且完全免费!悉尼著名的邦迪海滩、墨尔本的皇家植物园、奥克兰的Mission Bay,都是不需要门票就能享受到的美景。我一个闺蜜就特别喜欢在周末去悉尼的Coogee Beach到Bondi Beach的沿海步道徒步,她说每次都能看到不一样的海景,心情也特别好,比去KTV或者看电影划算多了。
文化活动方面,很多博物馆、美术馆在特定的日期或者时间段会有免费开放日,或者对学生有优惠票价。提前在他们的官网查询,规划好行程,你也能在艺术的海洋里遨游。比如,澳大利亚国家美术馆(National Gallery of Australia)的大部分常设展览都是免费开放的。此外,很多城市的图书馆也是一个绝佳的免费资源,你可以在那里免费借阅图书、电影,甚至使用电脑和网络。有时候,图书馆还会举办免费的讲座或者工作坊,提升技能的同时还能省钱。
购物这事儿,咱们也要聪明一点。除了之前提到的二手平台,像Gumtree、Facebook Marketplace和Trade Me,这里简直是淘时尚单品和日常用品的天堂。我曾经在Trade Me上花20纽币买到一件款式很新的冬外套,穿了一整个冬天,原价至少要100多纽币。还有各种慈善商店(Charity Shops),比如澳洲的Vinnies、Salvation Army(救世军),纽西兰的Red Cross、Hospice Shops,这些地方能淘到很多物美价廉的衣服、书籍、家居用品。它们不仅仅是省钱的好地方,也是一种环保的生活方式。当然,如果你实在想买新衣服,等到Boxing Day(节礼日)或者年中大促的时候再下手,折扣力度往往非常大。
咖啡和美食是留学生活的“刚需”之一,但如果每天都点一杯咖啡,一个月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我的建议是,买个漂亮的保温杯,在家自己冲咖啡或者泡茶带去学校。偶尔想喝外面的,可以关注一下咖啡馆的优惠活动,有些会有学生折扣,或者办理会员卡有买赠活动。至于聚餐,大家可以轮流在家里做饭,搞个“国际美食之夜”,每人做一道自己国家的特色菜,既能省钱又能体验不同文化,比出去下馆子有意思多了。
打工赚钱不迷茫:合法兼职小贴士
既然要省钱,那开源节流中的“开源”也同样重要。对于咱们国际留学生来说,在遵守签证规定的前提下,做些兼职是减轻经济压力的好方法。不仅能赚点生活费,还能锻炼英语,积累工作经验,一举多得!
首先,搞清楚你的签证规定。在澳洲,持有学生签证(Subclass 500)的同学,在课程期间,每两周的工作时长不能超过48小时。在学校假期,则没有工作时长限制。但在2022年和2023年期间,澳洲政府曾暂停了这项工作时长限制,以应对劳动力短缺,但从2023年7月1日起,这项限制已经恢复为48小时每两周。根据澳大利亚内政部(Department of Home Affairs)的官方信息,所有国际学生都必须遵守这个规定,否则可能会面临签证被取消的风险。纽西兰的情况是,全日制国际学生通常可以在学期内每周工作20小时,假期可以全职工作。这些规定非常重要,大家一定要牢记。
其次,了解最低工资标准。在澳洲,目前的全国最低工资标准是每小时23.23澳元(自2023年7月1日起)。而在纽西兰,成人最低工资标准是每小时22.70纽币(自2024年4月1日起)。大家在找工作的时候,一定要确保雇主支付的工资不低于这个标准。如果遇到低于最低工资或者不签合同的“黑工”,千万要拒绝,这不仅违法,也无法保障你的合法权益。根据澳大利亚公平工作委员会(Fair Work Ombudsman)的官方提示,任何雇员,包括国际学生,都享有同样的最低工资权利,如果权益受损,可以向他们投诉。
那么,去哪里找兼职呢?学校的职业发展中心(Career Hub)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他们经常会有招聘信息,而且有些岗位就是专门为学生提供的。此外,求职网站,比如Seek、Indeed,以及Gumtree(澳洲)和Trade Me Jobs(纽西兰)也都是热门的招聘平台。华人社区里也有很多兼职机会,比如餐馆服务员、厨房帮工、清洁工等等,你可以多留意当地华人论坛或者微信群组里的招聘信息。我有个学姐就在一家华人餐馆做兼职,她说虽然有时会辛苦,但老板人很好,工资也按时发,而且能和来自五湖四海的同事交流,感觉生活也变得充实多了。
在面试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英语表达能力和态度。即使是兼职工作,也要表现出积极、负责的一面。同时,准备一份简洁的简历,上面突出你的可用工作时间、技能和相关经验。如果你没有相关工作经验,可以强调你的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记得,每一份兼职都是一份宝贵的经验,它不仅能带来收入,还能让你更快地融入当地社会,锻炼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告别月光小金库:理财规划要趁早
说完了衣食住行和兼职,咱们最后来聊聊一个更宏大的话题:理财规划。其实,省钱和赚钱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让我们的留学生活过得更舒心、更有保障。建立一个小金库,应对突发状况,甚至为未来的发展投资,这些都离不开良好的财务管理习惯。
首先,咱们得从“记账”开始。这听起来有点老土,但却是最有效的第一步。你可以使用各种记账App,比如国内常用的随手记,或者澳新本地的预算App,比如Pocketbook、YNAB(You Need A Budget)等。这些App能帮你清晰地记录每一笔收入和支出,让你清楚地看到钱都花在了哪里。我有个朋友小丽,她刚开始记账的时候吓了一跳,发现自己每个月在咖啡和零食上的花费竟然高达100多澳元!后来她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主动减少了这部分的开支,结果每个月都能多存下不少钱。根据Pocketbook这类App的统计数据,很多用户在坚持记账后,都能有效控制开支,平均每月能节省15%到20%的非必要支出。
有了记账数据,下一步就是“制定预算”。为每个开销类别设定一个合理的上限,比如房租、食物、交通、娱乐、学习用品等。每个月拿到生活费后,按照预算把钱分配好,然后尽量遵守。这就像给自己设定了一个财务框架,让你在花钱的时候更有意识。我通常会把预算分为“固定支出”(房租、学费、保险)和“浮动支出”(食物、交通、娱乐),然后给浮动支出设定一个弹性范围,这样既有约束,又不至于把自己逼得太紧。
在银行选择上,也要货比三家。澳洲和纽西兰有很多银行,比如澳洲的Commonwealth Bank、NAB、ANZ、Westpac,纽西兰的ASB、BNZ、ANZ等。很多银行都会为学生提供免月费的账户,并且有些还会提供学生专属的优惠。记得咨询清楚是否有国际转账手续费、ATM取款费等隐藏费用。我建议大家开通一个用于日常支出的账户,再开一个储蓄账户,把每个月预算外的钱或者兼职赚的钱存进去,看着储蓄账户里的数字一点点增长,那种成就感会让你更有动力坚持下去。
最后,别忘了给自己准备一个“应急基金”。留学在外,难免会遇到一些突发状况,比如生病看医生(虽然有OSHC/OVHC医保,但有些费用仍需自付)、手机坏了、电脑出问题等等。如果手里有一笔应急的钱,就能从容应对,不至于手足无措。通常建议存3到6个月的生活费作为应急基金。这笔钱就像是你留学生活的一道安全网,让你在异国他乡更有底气。
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省钱攻略也不是那么枯燥无味了?其实,理财和省钱从来都不是为了“抠抠搜搜”地活着,而是为了让我们能更好地掌控自己的生活,用更少的钱获得更大的幸福感。它是一种智慧,一种生活态度,也是咱们留学生在异国他乡必备的生存技能。
好啦,说了这么多,你可能会觉得有点多,有点乱。但没关系,别一下子想把所有都做到位。你可以从今天开始,先挑一两个你觉得最容易上手的点,比如从记账开始,或者下次去超市的时候,仔细看看特价商品。慢慢来,你会发现,这些小小的改变,就像是滚雪球一样,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别忘了,留学生活很珍贵,咱们不仅要学知识,更要学会在复杂的世界里独立成长。大胆去尝试吧,你的小金库,正在向你招手呢!相信你一定能成为一个理财小能手,在澳新过上既充实又富裕的留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