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玛丽女王,留学日记大公开!

puppy

是不是也幻想着在异国他乡,开始一段全新的冒险?那我的这篇“玛丽女王”留学日记,你可真不能错过了!我在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的这一年,简直是精彩到爆炸,当然,也有让你意想不到的小插曲和挑战。从刚到伦敦的懵圈,到慢慢适应这里的课堂节奏、小组作业的“头秃”日常,再到周末穿梭在大街小巷,解锁各种宝藏小店和咖啡馆,认识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我的日记里全都毫无保留地分享给你。有我怎么搞定租房、怎么省钱吃遍伦敦美食的小妙招,也有怎么在学术上摸爬滚打、最终顺利毕业的干货分享。这不只是一份流水账,更是一段关于成长、关于独立、关于发现无限可能的真实故事。如果你也想知道在伦敦玛丽女王大学读书究竟是什么体验,想避开我踩过的坑,或者单纯想找个“同路人”共鸣一下,那就快点开我的日记,一起看看那些让人又哭又笑、又学又玩的留学时光吧!

还记得我刚下飞机那天,伦敦的天气阴沉沉的,空气里混杂着一丝陌生的湿冷,那种感觉至今还清晰得像昨天。TFL的地铁线路图在我手里简直比摩斯密码还复杂,手里拖着两个超重的大箱子,在Stratford站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周围的口音快速地飞过,那一刻,我心里的OS就一个字:完了!我真的一个人来了,而且,我要在这里活下来。那种又兴奋又害怕,有点想哭又有点想笑的心情,可能只有真正踏上留学之路的人才能体会吧。我拖着行李箱,眼神里充满了对未知的茫然,还有一点点藏不住的期待,直奔我的“玛丽女王”——伦敦玛丽女王大学。

刚到伦敦的头几天,我感觉自己像个透明人,虽然身边都是人,却好像谁也看不见我。玛丽女王大学的主校区Mile End坐落在东伦敦,生活气息浓郁,却也带着大都市特有的快节奏。我尝试着去学校的食堂吃了第一顿饭,那份炸鱼薯条说实话,有点把我带回了现实,跟我想象中的英伦美食还是有那么一点点差距。学校里随处可见穿着各式民族服装的国际学生,他们可能也跟我一样,在努力适应着这个全新的环境。根据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官网的数据显示,学校拥有来自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国际学生比例高达35%,这让初来乍到的我感觉稍微没那么孤独了,知道有很多人跟我一样在经历着这一切。

住宿的问题是我落地后最先要解决的“头等大事”。学校的宿舍确实很方便,但竞争激烈,我没能申请上。只好硬着头皮去校外找房。我记得当时在各种租房网站上看了N多房源,什么Gumtree、Rightmove、Zoopla,简直要把眼睛看花了。我当时的目标是在Mile End附近找一个通勤方便、价格合适的学生公寓。租房中介的效率有时真让人捉急,看房预约常常要等上好几天。我记得看了一个离学校步行只需15分钟的Flat,一个Studio月租金就要大约1400英镑,这还不包含水电网费。根据英国房产网站Rightmove 2023年的数据显示,伦敦地区平均租金仍在持续上涨,对于留学生来说,提前规划和预算真是太重要了,我当时就有点后悔没有早点下手。

适应伦敦的交通系统也是一大挑战。Oyster Card(牡蛎卡)简直是我的“救命稻草”,它能让我畅通无阻地搭乘地铁(Underground)、公交车(Bus)和DLR(Docklands Light Railway)。刚开始,我总是搞不清地铁线的颜色和方向,有一次,我竟然坐反了方向,白白浪费了半个多小时,还得重新刷卡出站再进站,心里那个懊恼啊。后来我发现,其实用Google Maps或Citymapper就能很好地规划路线,而且还能实时显示公交车到站时间。根据伦敦交通局(TfL)2023年的票价信息,一张单程地铁票在高峰期就能达到近6英镑,所以办理一张学生优惠的18+ Student Oyster Card是真的能省不少钱,我真是后悔没有在第一时间去办理,白白多花了好多冤枉钱。

学术生活跟国内的学习模式真是天差地别。玛丽女王大学的课堂氛围非常开放,教授们鼓励我们积极提问和讨论,而不是死记硬背。我上的第一节Lecture是关于经济学的,教授语速飞快,还带着浓厚的英式口音,我坐在教室里,感觉自己像是听天书一样,好多专业词汇根本没听懂,笔记也写得七零八落。下课后,我坐在图书馆里,看着密密麻麻的英文课本,感觉心都凉了半截。学校的Learning Development部门提供了大量的学术支持,包括英文写作、批判性思维和演讲技巧的课程。我后来去参加了几次英文写作Workshop,那里的老师会细心指导我如何构建论点、引用文献,这些都对我后来的论文写作帮助太大了,据QMUL官网介绍,他们的Learning Development Centre每年为数千名学生提供个性化支持,我真应该早点去的。

小组作业(Group Project)简直是我的“头秃”日常。刚开始做小组作业的时候,我发现英国学生的思维方式跟我们确实不太一样,他们更注重讨论和批判性思考,而我可能更习惯于按部就班地完成任务。我们小组有来自德国、印度和中国香港的同学,大家背景不同,想法也南辕北辙。记得有一次,我们为了一个研究方向争论了将近两个小时,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还是小组长提议我们采取投票的方式才得以解决。但磨合的过程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学会了如何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沟通协作,这真的是课堂里学不到的宝贵经验。根据QMUL的教学大纲,很多课程都强调小组合作,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核心的培养目标。

图书馆几乎成了我的第二个家。玛丽女王大学的图书馆是24小时开放的,考试周的时候,凌晨两三点都灯火通明,大家都在奋笔疾书。我印象最深的是图书馆里有一排专门的“无声区”,大家都在里面默默地学习,那种学习氛围真的会感染你,让你不自觉地投入进去。我经常会泡在里面一整天,从电子资源数据库里下载各种学术论文,还会借阅一些经典著作。据QMUL图书馆官网介绍,学校拥有超过一百万册的印刷书籍和海量的电子资源,几乎涵盖了所有学科领域,无论你需要什么资料,几乎都能在这里找到。

除了学习,我的留学生活当然不止于此。玛丽女王大学的社团活动真的多到让人眼花缭乱,从学术类的经济学社、法律社,到体育类的足球社、羽毛球社,再到文化类的中华学生学者联谊会(CSSA)、各种民族文化社团,应有尽有。我当时加入了中华学生学者联谊会,感觉一下子找到了家的感觉,大家一起包饺子、过春节,在异国他乡也能感受到浓浓的年味。据QMUL Student Union官网统计,学校目前有超过250个学生社团和俱乐部,这为国际学生提供了绝佳的社交平台,让你总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伦敦这座城市本身就是一座巨大的课堂,它不断地向你展示着各种可能性。周末我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穿梭在大街小巷,解锁各种宝藏小店和咖啡馆。东伦敦的Shoreditch充满艺术气息,涂鸦墙、复古市集、独立咖啡馆,每一处都充满了惊喜。我特别喜欢去Brick Lane Market淘二手衣物和品尝各种街头小吃,那里的贝果和咖喱真的让人欲罢不能。我在那里发现了一家隐藏在小巷里的咖啡馆,店主是个留着大胡子的艺术家,他会亲手制作各种创意咖啡。据英国旅游局的数据显示,伦敦每年吸引着数千万游客,而对于留学生来说,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去深入探索这座城市,找到属于自己的角落。

省钱吃遍伦敦美食也是我的留学“生存法则”之一。伦敦的物价确实不低,特别是外出就餐。但我很快就学会了各种省钱小妙招。我发现Tesco、Sainsbury's、Lidl这些超市经常会有“Red Label”或“Yellow Sticker”的打折商品,通常是临期食品,价格会非常划算,尤其是傍晚时分去,经常能抢到好东西。我最喜欢买打折的三文鱼和牛排,自己回来做,既健康又省钱。我还下载了Too Good To Go这款App,它可以让你以优惠的价格购买餐厅或咖啡馆当天卖不完的食物“盲盒”,有时候只需要三四英镑就能买到一份丰盛的晚餐,简直是“留学生之光”。据英国消费者权益组织Which?的调查,通过合理规划购物和利用折扣,学生每月在食物上的开销可以节省20%以上。

我的玛丽女王求学之旅充满了意想不到的小插曲和挑战,也充满了让人又哭又笑的瞬间。记得有一次,我为了赶一篇论文,连续熬了三天夜,最后终于在截止日期前提交,那种完成任务后的释然和成就感,简直比喝了冰可乐还要爽。也有一个人在深夜生病,孤独无助地给家里打电话求助的时候。这些经历都让我飞速成长,学会了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玛丽女王大学不仅教给了我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如何去生活,如何在逆境中保持乐观,如何在多元文化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我记得学校的职业发展服务中心(Careers and Enterprise Centre)提供了很多求职指导和实习机会,他们会定期举办简历修改和面试技巧的讲座,据QMUL官网数据,他们的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这给了我很大的信心。

留学这一年,我从一个刚到伦敦懵圈的小白,蜕变成了能熟练穿梭于伦敦街头、在小组作业中游刃有余、甚至能自己动手做出几道拿手菜的“老油条”。我认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我们一起在图书馆奋战,一起在伦敦街头探险,一起分享着彼此的喜怒哀乐。这些友谊将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我的日记里记录了无数这样的瞬间,有学术上的摸爬滚打,也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觉得当初选择来伦敦玛丽女王大学,是我做过最正确的决定之一。这段留学经历,不仅仅是一张毕业证书,更是一段关于成长、关于独立、关于发现无限可能的真实故事,它让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所以,如果你也正憧憬着留学生活,或者已经在玛丽女王大学的校园里,请你务必大胆地去尝试,去探索。不要害怕犯错,我踩过的那些坑,其实都是你成长的垫脚石。别犹豫了,赶紧去参加几个社团活动,多跟不同背景的同学聊聊天,他们身上的故事一定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启发。还有,一定要学着自己做饭,既省钱又健康,实在想吃中餐了,伦敦唐人街的性价比还是可以的。多去感受伦敦这座城市的魅力,逛逛博物馆、公园,即使只是坐在泰晤士河边发呆,也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脉搏。最重要的是,要好好照顾自己,遇到困难不要憋着,学校的Mental Health Service非常靠谱,该寻求帮助的时候就去寻求帮助。勇敢一点,去拥抱这段独一无二的旅程吧,你一定会收获一个更强大、更精彩的自己!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