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卷了!我在香港读生物,毕业去向曝光!

puppy

“别卷了!”是不是这句话说到你心坎里去了?还在纠结生物专业到底是不是“天坑”,在香港读会不会又是一场新的“内卷”?别瞎想了!我就是那个在香港读生物的过来人,深知大家对未来的迷茫和不安。这篇文章绝不是给你灌鸡汤,而是我最真实、最接地气的亲身经历分享,从当初怎么选专业、在香港读书是啥体验,到大家最最关心的毕业去向,我都给你掰开揉碎了讲清楚!你会发现,生物专业在香港,根本不是你想象的“冷门”,无论是想继续深造、进大实验室、去药企,还是想跨界发展,都有你意想不到的机会。别再瞎猜了,点进来看看我在香港读生物的真实情况,还有我毕业后到底去了哪里,说不定就能给你一些新的启发,让你对未来更有底!

别卷了!我在香港读生物,毕业去向曝光!

还记得吗,高考完那个暑假,我和我爸妈坐在客厅里,电视里放着无聊的肥皂剧,但我们谁都没心思看。空气里弥漫着一股紧张又压抑的气氛,就像考场里最后一分钟的倒计时。我妈捧着手机,指着屏幕上的“生物工程专业就业难”几个大字,眉头紧锁地问我:“你确定吗?真要选生物?”旁边我爸也叹了口气,说现在本科毕业能找到对口工作的就不错了,生物这专业,是不是有点“天坑”啊?

那会儿,我心里也直打鼓。周围的同学、朋友,大家都在疯狂地往金融、计算机这些“热门”专业挤,生怕慢了一步就被时代的浪潮给拍死。那种“卷”的氛围,真是从高中一直蔓延到了大学填报志愿。说实话,我也犹豫过,是不是应该“识时务”地选一个看起来更有“钱途”的专业?可我对生物的热爱,那种解开生命奥秘的好奇心,真的就像一团火,怎么也浇不灭。我开始偷偷上网查资料,想知道有没有一条不那么“卷”的路,一个既能追求兴趣,又能有光明未来的选择。后来,目光落在了香港。

选择香港,现在回想起来,那是一种直觉,也是一种对未知充满期待的冒险。当时,我被香港几所大学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国际排名和研究实力深深吸引。我知道香港大学生物科学学院在2023年的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表现出色,在全球范围内都能排进前100,这对于一个想在科研领域深耕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吸引力。我当时就想,既然要学,那就去最好的地方学,去接触最前沿的知识。

刚到香港,我才发现这里学习生物,和我想象中的“冷门”完全是两码事。香港政府对创新科技的投入力度非常大,尤其是生物科技领域。数据显示,香港在2023-24年度的财政预算中,就明确指出会继续大力支持创科发展,特别是生命健康科技,未来还会预留资金加大投入。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有资金,有项目,有更多就业机会!这里根本不是所谓的“天坑”,而是一片充满生机和潜力的沃土。

在香港读生物,体验感简直是颠覆性的。我记得大一刚开学,有一门叫做“Molecular Biology”的课程,教授不仅讲授理论,每周还安排我们去实验室亲手操作。我们不仅仅是看,更是要自己提取DNA、跑凝胶电泳、做PCR。有一次,我亲手从菠菜叶中提取出了肉眼可见的DNA,那种成就感,比考试得高分还让人兴奋。据香港科技大学生命科学部的官网介绍,他们的本科课程设计就非常注重实践和研究导向,很多核心课程都包含大量的实验环节,让学生能真正把书本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

研究机会在香港可以说是遍地开花。我大二的时候就申请到了一个暑期研究项目,跟着一位教授做关于癌症细胞信号通路的研究。虽然只是打下手,但每天在实验室里,看着师兄师姐们严谨地做实验,讨论问题,我学到了太多课本上没有的东西。据中文大学官网显示,他们鼓励本科生参与“暑期研究实习计划 (SURP)”,每年都有大量的学生通过这个项目接触到最前沿的科研,不少人还因此发表了论文。

除了学术上的硬核,香港的校园生活也超级丰富多彩。你能遇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大家说着不同的语言,带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但都因为共同的学习目标聚在一起。我宿舍里就有来自韩国、印度和德国的室友,我们经常一起出去吃饭,分享彼此国家的习俗。据香港大学的数据,国际学生占本科生总数的比例逐年上升,多元化的校园环境早就成了标配,这让你从小就学会了如何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沟通协作。

当然,说在香港读书没有挑战,那是在骗人。这里的学习节奏真的很快,课程密度大,期末考试压力也挺大。我记得刚开始,上课时教授语速飞快,夹杂着大量英文专业词汇,我常常感觉自己跟不上。有段时间我甚至产生了自我怀疑,觉得是不是自己不够聪明。但后来我发现,学校提供了很多支持,比如免费的英语辅导、学习技巧工作坊,还有学长学姐的“Peer Mentoring”项目。据香港理工大学官网介绍,他们为国际学生提供了全面的入学辅导和学习支持服务,帮助大家更快适应。

在学习过程中,我也有意识地去寻找实习机会,想看看生物专业在业界到底能做什么。大三那年,我通过学校的招聘会,成功拿到了一个在香港一家小型生物技术公司做市场调研的实习机会。这份经历让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到了生物科技产业的运作模式,原来生物专业不只局限于实验室,还能涉及到产品开发、市场推广、甚至投资分析等等。数据显示,香港各大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都会定期举办大型招聘会,吸引众多国际知名企业,包括不少生物医药公司前来招聘。

现在,终于到了大家最最关心的话题:毕业去向!我告诉你,生物专业在香港,根本不是你们想象中的“冷门”,它的路子广着呢,选择多到超乎你想象。毕业后我身边同学的去向,简直就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

最常见的一种,当然是继续深造了。我有一位朋友,本科在香港中文大学读生物,毕业后直接申请到了英国剑桥大学的博士项目,继续攻读癌症免疫学方向。她告诉我,香港大学的生物学背景,加上英语授课的优势,让她在申请国外顶尖学府时非常有竞争力。据香港教育资助委员会(UGC)的报告显示,香港高校的毕业生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很高的认可度,不少人选择前往欧美名校继续深造。

还有一大部分同学,和我一样,选择了直接就业,但岗位却五花八门。我大学室友,他去了香港科学园的一家生物医药初创公司,做科研助理。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协助科学家们进行实验,收集数据,撰写报告。香港科学园作为香港创新科技发展的重要引擎,汇聚了大量的生物科技企业。根据香港科学园官网发布的信息,截至2023年底,园区内有超过1200家科技公司,其中生命健康科技是重点发展领域之一,提供了大量研发岗位。

当然,也有不少同学选择进入大药企。我认识一个学姐,她毕业后加入了葛兰素史克(GSK)在香港的分公司,从事临床试验协调员的工作。她的日常就是协助管理新药的临床试验过程,确保符合各种法规要求。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也是许多跨国药企的区域总部所在地,对生物医药专业人才的需求一直很稳定。数据显示,全球前十的药企,几乎都在香港设有分支机构或办事处,为毕业生提供了丰富的就业选择。

除了纯粹的科研和药企,医疗健康相关行业也是一个大方向。我有个同学,毕业后考取了相关的资格证,现在在香港一家私立医院的实验室工作,负责病理样本的检测和分析。据香港医管局的招聘信息,对医学化验师、生物医学工程师等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量一直不小,生物专业背景的学生经过一定的培训和考试,完全可以进入这些领域。

更让我惊喜的是,生物专业的同学竟然还能“跨界”发展!我大学的导师就给我们举过一个例子,他有一个学生毕业后去了金融公司,做起了生物科技领域的投资分析师。这位学长凭借对生物技术的深刻理解,能够准确评估初创公司的技术潜力,在投资界混得风生水起。这说明,生物专业训练出来的逻辑思维、分析能力和对前沿科技的敏锐度,在很多非传统生物领域同样吃香。

还有一些同学,他们看中了粤港澳大湾区(GBA)的广阔前景,选择回到内地发展。香港的教育背景和国际视野,让他们在深圳、广州等地的生物科技园区非常受欢迎。据“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等政策文件显示,香港特区政府和内地各城市都在积极推动香港青年在大湾区就业创业,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和扶持。比如,深圳前海生物医药产业园就积极吸引香港的高端人才和项目入驻。

你看,我给大家掰扯了这么多,是不是发现,生物专业在香港真不是你们想的那么“天坑”?它有足够的科研深度,有广阔的产业前景,还有能让你“跨界”发挥的空间。所以,别再被那些“卷”啊、“冷门”啊的标签束缚住了。你的兴趣和热爱,才是最宝贵的指南针。

如果你也跟我当初一样,对生物充满好奇,又有点迷茫,我给你一个特别实在的建议:多去接触真实的世界,不要只听别人怎么说。利用一切机会去参加学校的开放日,跟在读的学长学姐聊聊天,问问他们最真实的学习体验和毕业去向。甚至可以尝试联系一些生物科技公司,问问有没有实习机会。亲身去感受一下这个专业、这个行业的脉搏,比你在网上看一万篇帖子都管用。别光顾着刷手机、焦虑,赶紧行动起来,为自己的未来跑起来!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