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加国读研:钱和时间怎么花?

puppy

嘿,是不是还在为来加拿大读研的钱和时间发愁呢?刚踏上这片土地,除了学业压力,最头疼的可能就是怎么把有限的经费和精力合理分配了。学费生活费像无底洞,是不是感觉钱包随时要空?想打工赚点零花钱,又怕耽误学习;想多参加活动交朋友,又担心时间不够用,更别说还得挤出时间提升自己、规划未来了。这篇文就像咱哥们儿姐们儿的经验分享,聊聊我在加国读研期间,那些关于钱袋子和时间轴的血泪教训和实用技巧。从如何精打细算日常开销、巧妙找兼职、申请奖学金,到如何高效学习、平衡社交和休息,甚至如何利用好课余时间为未来的职业发展铺路,都给你细细道来。如果你也想知道如何在加国读研期间,既能学业有成、活得滋润,又能积累宝贵经验,那可千万别错过这篇干货,保证让你少走弯路,活出你想要的精彩!

我在加国读研:钱和时间怎么花?

还记得我刚下飞机那天,温哥华的雨不大,但心里却被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焦虑感笼罩着。拖着两个超重的大箱子,站在机场的出租车等候区,看着手机里那高昂的学费账单和未来几个月的生活预算,感觉钱包瞬间就瘪了一半。当时脑子里就一个念头:这日子可怎么过啊?更别提我还得读那么难的专业,那些教授语速快得像rap,生怕自己跟不上课程进度。一边担心学费和生活费像个无底洞,一边又觉得时间像指缝里的沙子,抓不住。想打工赚点零花钱,又怕耽误学习;想多参加活动交朋友,又担心时间不够用,更别说还得挤出时间提升自己、规划未来了。那种焦虑,相信很多刚踏上加拿大土地的同学都深有体会吧。今天,我就来当一次老大哥(或老姐),跟你聊聊我在加国读研期间,那些关于钱袋子和时间轴的血泪教训和实用技巧。

刚到加拿大,最直接的冲击莫过于日常开销了。你会发现超市里的物价和国内完全不是一回事。比如,据加拿大统计局2023年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报告显示,食品价格在过去一年中上涨了约6%,特别是新鲜蔬菜和肉类,价格涨幅尤其明显。我记得有一次在多伦多的一家Loblaws超市,一盒普通的蓝莓就要将近6加元,而国内可能一半的价格就能买到。为了省钱,我学着列购物清单,只买必需品,并且每周会关注各大超市的优惠传单,比如No Frills和FreshCo经常会有“Flyer Deals”。我甚至学会了用Costco的会员卡购买大包装的干货、肉类和冷冻食品,这真的能省下不少,根据我的亲身体验,每周的食材费用能从原来的120加元左右降到80加元。

住房绝对是开销大头,尤其是在多伦多、温哥华这些热门城市。研究生宿舍通常不便宜,而且名额有限。许多同学都会选择校外租房,合租是省钱的首选。我刚开始在蒙特利尔大学读研的时候,第一个月就是咬牙租了个单间,结果发现月租金高达950加元,这还不包括水电网。后来,我通过学校的留学生论坛找到了两个室友,我们一起在市中心附近租了一套三居室的公寓,每人分摊下来月租金只有600加元,而且公寓楼下就是地铁站,去学校非常方便。据蒙特利尔大学学生服务中心2023年的一项住房调查显示,校外合租一室的平均价格比单租公寓可以节省约30%-40%的费用。

交通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在加拿大,公共交通系统覆盖广泛,但月票价格不菲。例如,多伦多TTC的成人月票目前是156加元,温哥华TransLink的月票根据区域不同价格也不同,区域1月票就要109.5加元,如果跨区通勤,费用会更高。我发现很多大学都会为学生提供打折的学期票(U-Pass),比如卑诗大学(UBC)的学生就享有U-Pass优惠,可以无限次乘坐大温地区的公交、天车和海上巴士,每个学期费用包含在学杂费里。如果学校没有类似政策,步行或者自行车是个不错的选择,既能锻炼身体,又能省钱。我当时就买了一辆二手自行车,不仅节省了公交费用,还在校园周边探索了不少风景,甚至通过骑行,缓解了不少学业压力。

除了省钱,开源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在加拿大作为国际学生,合法打工是有严格规定的。通常,持有学签(Study Permit)的国际学生,只要在指定的学习机构(DLI)注册为全日制学生,就可以在学习期间每周工作最多20小时,假期可以全职工作。我当时为了赚点零花钱,在学校图书馆找了一份兼职,时薪是16加元。根据加拿大政府官网(IRCC)公布的最新政策,大多数省份的最低时薪都在15加元以上,例如安大略省目前是16.55加元。校内工作不仅方便,而且通常能更好地协调学习时间,还能积累本地工作经验。我在图书馆工作的时候,不仅和本地学生有了更多交流,还熟悉了学校的资源系统,对我自己的研究也很有帮助。

校外兼职的选择同样不少,但需要你更主动地去寻找。很多留学生会选择在餐馆、咖啡店、零售店打工。我有一个朋友,他在多伦多大学附近的一家华人餐厅做服务员,虽然辛苦一些,但小费收入非常可观,加上基本工资,有时一个月能拿到近2000加元。当然,找工作需要一份专业的简历和面试技巧。加拿大就业和社会发展部(ESDC)每年都会发布学生就业指南,建议留学生多利用学校的职业服务中心(Career Services),他们会提供简历修改、模拟面试等免费服务。我就是通过职业服务中心老师的指导,把我的简历改得更符合加拿大企业的胃口,才成功拿到了图书馆的兼职机会。

奖学金和助学金是减轻经济压力的重要途径,千万别觉得国际学生没机会。加拿大大学为研究生提供的奖学金种类非常多,有些是基于学术成绩,有些是基于研究潜力和需求。我当时申请了一个系里的入学奖学金(Entrance Scholarship),虽然金额不是特别大,只有5000加元,但也是一笔实实在在的帮助。据麦吉尔大学研究生院官网信息显示,他们为国际研究生提供了多项奖学金和助学金,包括但不限于魁北克省政府奖学金(PBEEE)、麦吉尔大学研究生奖学金(MGSS)等,有些奖学金甚至能覆盖全部学费。我的导师也提醒我,除了学校官网,还要多关注加拿大政府、各省政府以及一些私人基金会提供的奖学金信息,这些信息可以在加拿大奖学金数据库(Scholarships Canada)等网站上找到。

时间管理,对研究生来说,甚至比金钱管理更具挑战性。研究生课程的强度和深度都远超本科。我记得我第一个学期,选了三门课,每周光是阅读材料就堆积如山,还有各种小组项目和论文。刚开始我完全没有头绪,常常熬夜到凌晨三四点,结果第二天上课昏昏沉沉,效率极低。后来,我开始尝试番茄工作法,每25分钟专注学习,然后休息5分钟。这个方法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学习效率。根据一项针对加拿大留学生学习习惯的调查,80%的学生认为有效的时间管理是成功完成研究生学业的关键,其中超过一半的学生采用了固定的学习计划和休息模式。

课堂学习之外,研究项目和导师交流占据了研究生生活的很大一部分。我的导师每周都会安排固定的Office Hour,我发现提前准备好问题,而不是临时抱佛脚,能让交流更有效率。我有一个同学,他每次去见导师前都会把手头研究的进展、遇到的困惑、下一步的计划都整理成一份简短的报告,这样导师就能快速了解情况,并给出有针对性的建议。这种高效的沟通方式,不仅节省了双方的时间,也让他在研究项目上进展得更快。据多伦多大学工程学院的导师反馈,那些能有效利用Office Hour的学生,往往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高质量的论文。

社交和休息,在加拿大读研期间同样不可或缺。很多时候,我们容易陷入学习的漩涡,忽略了身心健康。我曾经有一段时间,为了赶论文,连续几周几乎没有周末,结果身体开始出现各种小毛病,心情也变得烦躁。后来我才意识到,适当的休息和社交活动,反而能让我更有精力投入学习。我开始每周抽出半天时间,去学校的健身房锻炼,或者和朋友一起去市中心的公园散步。加拿大大学的学生社团非常活跃,据阿尔伯塔大学学生会官网显示,他们拥有超过450个注册学生社团,涵盖了从学术到文化、体育、兴趣爱好的各种领域。我加入了学校的摄影社团,通过社团活动认识了很多来自不同国家的朋友,我们一起探索城市的角落,分享彼此的文化,这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归属感。

平衡学业和社交生活,还需要学会说“不”。面对各种社团活动、朋友聚会,有时候我们会感到压力,觉得不参加就会错过什么。但我发现,选择性地参与那些真正感兴趣、有意义的活动,比盲目参与所有活动要好得多。我有一个学姐,她每个学期都会给自己设定一个社交目标,比如每周参加一次社团活动,每月和朋友聚餐一次。这样既保证了学习时间,又避免了社交隔离。她认为,高质量的社交体验比数量更重要,而且还能避免精力分散,让学习和生活都能保持在一个健康的节奏上。

利用好课余时间为未来的职业发展铺路,是很多留学生容易忽视的一点。研究生阶段,除了学术积累,职业技能的提升同样重要。我当时除了兼职,还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招聘会和职业讲座。例如,滑铁卢大学以其Co-op项目闻名全球,虽然不是所有研究生专业都有Co-op,但学校的职业发展中心会定期举办各种面向研究生的职业发展工作坊,包括面试技巧、LinkedIn个人品牌建设等。我参加了其中一个关于数据分析工具应用的工作坊,学习了Python数据处理和可视化,这对我找实习起到了关键作用。

实习经历对研究生找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很多时候,一张漂亮的成绩单,不如一份有分量的实习。我在第二个学期末,主动联系了导师,表达了我想找暑期实习的意愿。导师给我推荐了一家与我研究方向相关的科技公司。虽然实习的薪水不高,但我从中学习到了企业项目管理流程,以及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根据加拿大留学信息网站Study in Canada的数据,拥有加拿大本地实习经验的留学生,毕业后找到全职工作的概率比没有实习经验的留学生高出至少25%。所以,不要放过任何一个实习的机会,哪怕只是一个短期的、不带薪的。

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也是未来职业发展的加分项。虽然我们已经身在加拿大,但主动提升英语口语和听力,学会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沟通,仍然是需要持续努力的。我曾经为了提高口语,参加了学校的“语言伙伴”项目,和一个本地学生互相学习中文和英文。这段经历不仅让我的口语进步神速,也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加拿大的文化和社会。这种非正式的学习方式,往往比课堂效果更好。据加拿大语言学习中心(CLC)的报告,积极参与语言交换和文化交流活动的国际学生,其语言流利度和跨文化适应能力在一年内有显著提升。

说到个人成长,别忘了享受在加拿大的生活。研究生生活不应该只有学习和打工,也要有探索和体验。加拿大拥有壮丽的自然风光和多元的文化。我当时就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和朋友们一起去了班夫国家公园,那里的雪山、湖泊简直美得像画一样。我们还去魁北克城体验了法式风情,感受了不一样的加拿大。这些经历不仅让我放松了身心,也开阔了眼界,让我对这个国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热爱。这些旅行花销可以通过日常的精打细算省下来,或者把兼职赚的钱合理分配一部分。毕竟,读研是为了更好的未来,而这些独特的经历,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财富。

所以啊,我的朋友,在加拿大读研,钱和时间确实是两大难题,但并非无解。记住,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无数前辈都走过这条路。从今天起,别再坐在那里干着急了。赶紧打开你的电脑,上学校官网查查有哪些奖学金可以申请,去校内招聘网站看看有没有适合自己的兼职机会。然后,给自己制定一个每周的学习计划,把作业、阅读、休息、社交都安排进去,哪怕只是一个粗略的草稿也行。最重要的是,迈出第一步,去尝试,去调整。你会发现,只要你用心,完全可以把这趟加国读研之旅活得既充实又精彩!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