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回国!我留在加拿大的真心话

puppy

哎,是不是最近也一直在纠结,毕业后是应该回国发展,还是咬咬牙留在加拿大闯一闯呢?我就是那个已经做出选择,并且想跟你真心聊聊我这些年感受的人。很多人可能以为在国外就是光鲜亮丽,但说实话,从一开始找工作处处碰壁,到慢慢融入这个社会,再到应对家里亲友的各种疑问和催促,每一步都有它自己的不容易。但为什么我最终还是会劝你“别回国”呢?真的不是我想凡尔赛,而是我在这边,才真正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活节奏和被尊重的感觉。也许刚开始收入没有想象中那么高,但那种不用996、周末可以尽情享受自由的惬意,还有更公平透明的职业发展环境,真的让我觉得,为了这些,一切都值得。如果你也正站在这个十字路口,心里有点迷茫,想听听一个过来人最真实的声音,那我把这些年在加拿大踩过的坑、体验到的甜,都毫无保留地写在了文章里,希望能给你一些勇气和不一样的思考。

还记得吗?去年夏天,我们几个死党在学校附近的Tim Hortons里,一边嘬着冰咖啡,一边为了毕业后的去向争得面红耳赤。小李铁了心要回国,说国内机会多,发展快,家里也有人脉;小王一脸纠结,加拿大读书几年,好不容易适应了这里,但又担心前途不明朗,怕辜负了父母的期待。我呢,当时就坐在他们中间,心里其实已经有了答案,只是还没下定决心跟他们正式“摊牌”。那种毕业的迷茫、对未来的不确定,还有来自家人和朋友的各种声音,是不是你也正在经历?我太懂了,因为我就是那个最后选择留下来的人。现在回头看,我已经在这里摸爬滚打好几年了,有甜有苦,有泪有笑,今天想跟你好好聊聊,为什么我会真心劝你“别回国”,留在这里,也许你会发现一个更真实的自己。

刚毕业那会儿,我的求职之路简直是一部血泪史。看着身边的同学一个个拿到Offer,有的甚至直接被Co-op的公司留下,我心里那个急啊。每天睁眼就是刷招聘网站,LinkedIn、Indeed、Job Bank,一个都不放过。简历投出去几百份,能收到面试通知的寥寥无几,更别提那些面完试就石沉大海的。有一次,我为了一个入门级的市场助理职位,从多伦多跑到汉密尔顿面试,结果面试官就问了我几句简历上的基本信息,然后就说“回去等通知吧”,那感觉,别提多沮丧了。当时真有点怀疑人生,怀疑自己的选择是不是错了。但是,根据加拿大统计局2023年发布的数据,即使在某些竞争激烈的行业,国际毕业生从毕业到找到第一份全职工作的平均周期也可能达到6-9个月,这其实是一个普遍现象,并不是我一个人“特别惨”。我就是靠着这股不服输的劲儿,硬生生把简历改了不下二十遍,模拟面试视频看了无数遍,才慢慢有了起色。

这份坚持最终还是等来了回报。我拿到了第一份工作,虽然只是个小公司的行政助理,薪水也远没有达到我的预期,但那是我在加拿大职场迈出的第一步。我开始接触真实的加拿大工作环境,才发现它跟国内真的有很大不同。记得有一次,我因为一个项目的小失误非常自责,觉得天都要塌了,结果我的经理只是平静地跟我分析问题出在哪,然后告诉我下次怎么避免,完全没有指责和批评,甚至还鼓励我说“每个人都会犯错,关键是吸取教训”。这种被尊重的感觉,是以前在国内实习时很少体会到的。而且,我们公司每周五下午都会有一个“Tea Time”,大家会聚在一起聊聊天,分享周末的计划,那种轻松友好的氛围,让我这个“职场新人”很快就融入了进去。据LinkedIn Canada在2023年的一项调查显示,78%的加拿大员工认为工作场所的包容性和尊重是他们选择雇主的重要因素,这充分说明了加拿大职场文化的特点。

提到工作,我最想说的就是“996”这个词,它在这里几乎是个传说。我身边几乎所有的朋友,包括我自己在内,都能严格执行朝九晚五,最晚六点下班。除非遇到特别紧急的项目,加班是很少见的,而且加班费也给得明明白白。周末呢,完全是属于自己的时间,我可以和朋友去小镇上逛逛古董店,也可以开几个小时车去国家公园徒步,或者干脆在家躺一天,看书、追剧、学做饭。这种“work-life balance”不是说说而已,它是实实在在融入到生活里的。我清楚地记得,有一次我为了赶一个客户报告,想留在办公室晚一点,结果同事们都来问我是不是遇到困难了,需不需要帮忙,然后提醒我“Hey,差不多就得了,身体最重要”。据Indeed Canada 2023年发布的一项报告显示,加拿大全职员工的平均带薪休假天数约为10-15天,并且随着工龄增加,假期天数还会更多,远超国内的法定假期,让大家有更多时间享受生活。

除了工作时间,加拿大职场的另一大特点就是它的公平和透明。我身边有不少朋友,他们的背景跟我一样,都是国际留学生,但他们在职场上并没有感受到明显的歧视,只要有能力,有贡献,上升通道是清晰可见的。我有个朋友,学的是会计,毕业后进了一家不大不小的事务所,从最基础的审计助理做起。他每次升职加薪,都能清楚地知道公司的考核标准和自己的努力方向。公司还会定期组织内部培训,提供各种考证的补贴,鼓励员工持续学习和进步。据说,这家公司每年都会有专门的预算用于员工的职业发展,据其官网2024年的信息披露,平均每位员工每年可获得高达2000加元的专业发展津贴。这种对个人成长的投入,让我觉得我的努力是有价值的,不是白费的,更不会因为“论资排辈”或者“关系户”而感到不公。

在这里,我也真正学会了如何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打交道。我的同事里有印度裔、菲律宾裔、欧洲裔,还有很多本地的白人,大家背景不同,文化各异,但相处起来非常融洽。我们经常会分享各自国家的特色美食,聊聊家乡的风俗习惯,甚至会在办公室里一起庆祝不同的节日。这种多元文化的氛围,让我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也让我对很多事情的看法变得更加包容。我不再仅仅局限于自己的文化圈,而是能够以更开放的心态去理解和接受不同的观点。加拿大统计局2022年发布的一项关于社会参与度的调查显示,新移民在社区活动和志愿服务中的参与度逐年提高,这不仅帮助他们融入社会,也促进了多元文化的交流。

当然,留在加拿大,家里亲友的“远程关心”是少不了的。我爸妈隔三差五就会问我:“什么时候找个对象啊?”“你同学某某都回国买房了,你呢?”“加拿大是不是很冷啊,你一个人在那边吃得好不好?”每次听到这些,我心里都百感交集。我知道他们是关心我,但他们对加拿大的生活有很多误解,以为这里就是“好山好水好无聊”,或者觉得我在国外就应该立刻事业有成、光鲜亮丽。要跟他们解释清楚我在加拿大的真实生活,解释我更看重的是个人成长和生活质量,而不是短期的物质回报,真的需要耐心。据加拿大国际教育局(CBIE)2023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家庭期望确实是许多国际学生在毕业后考虑去留时面临的一个主要压力来源,约有30%的受访学生表示曾因此感到困扰,这种普遍的现象让我知道,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但抛开这些外部压力,在加拿大,我真的找到了那种属于自己的生活节奏。我不用为了买房焦虑到失眠,也不用为了户口、学区房这些事情绞尽脑汁。这里有完善的社会福利系统,虽然看病可能需要等待,但只要有了健康卡,几乎所有必要的医疗服务都是免费的。如果以后有了孩子,公立教育系统从小学到高中都是免费的,大学学费对于本地居民来说也比国际学生便宜一大截。举个例子,根据安大略省多所大学官网2024年公布的数据,本地学生的学费平均比国际学生低三分之二甚至更多,这无疑大大减轻了家庭的教育负担。这种没有后顾之忧的感觉,让我能够更专注于眼前的生活和工作,去探索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去规划一个我真正想要的人生。

更重要的是,在这里,我感觉自己被社会“看见”了,被尊重了。无论你是从事什么职业,无论你的肤色来自哪里,大家都生活在同一个社区里,互相帮助,互相理解。我曾经在一家咖啡馆打工,遇到一位老奶奶,她每次来都会微笑着跟我聊天,问我来自哪里,喜欢这里的生活吗。那种温暖的交流,让我觉得自己不是一个漂泊异乡的异客,而是这个社会真正的一份子。加拿大统计局2023年发布的一项社会调查结果显示,加拿大在性别平等、族裔融合等社会包容性指标上持续表现优秀,高达85%的居民认为自己的社区是开放和多元的,这正是我们在这里能感受到归属感的重要原因。

可能你会说,加拿大生活成本高啊,赚钱也不如国内快。这确实是事实,刚开始的时候,我的收入跟国内同龄人比起来,可能真的不算高。但你要知道,这里的收入是相对稳定的,而且每年都有增长。我刚毕业的时候工资只有三万多加币一年,现在几年过去了,我的工资已经翻了一倍多,而且每年都有物价指数调整。最关键的是,我不用担心“35岁危机”,不用担心哪天突然被优化。我看到很多五六十岁的同事,依然在职场上发光发热,他们的经验和智慧非常受尊重。据加拿大皇家银行(RBC)2023年经济展望报告显示,在加拿大,特定高需求领域,如医疗保健和科技,入门级职位的员工在积累5年工作经验后,平均薪资增长率可以达到40%甚至更高,这说明了职业发展的潜力和稳定性。

当然,移民这条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它需要时间和精力去投入。你需要了解各种省提名项目(PNP)、联邦快速通道(Express Entry)的政策,需要准备各种文件,考雅思,刷分数。我身边很多朋友,为了移民,都经历了一段漫长而焦灼的等待。但好在加拿大的移民政策相对透明和稳定,只要你符合条件,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拿到枫叶卡只是时间问题。就拿安大略省举例,安省的硕士毕业生省提名项目(OINP Masters Graduate Stream)就是一个非常受国际学生欢迎的移民途径,它甚至不需要工作经验,只要满足学历、语言和定居意向等条件,就可以直接申请省提名,虽然竞争激烈,但每年都有大量硕士毕业生通过此项目成功移民,据OINP官网2024年的最新指引,申请开放时,名额很快就会被抢完,足见其吸引力。

所以,我真心希望你能认真思考一下,你真正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是高强度的竞争、快速的物质积累,还是相对平衡的生活、更强的个体感受和被尊重?对我来说,加拿大给了我一个重新定义人生的机会,让我可以卸下那些无形的压力,去探索更多可能性。我在这里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那种不是被社会推着走,而是自己主动选择方向的自由。我学会了为自己而活,去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满足,而不是盲目地跟风。一项2023年发表在《移民与融合研究》期刊上的调查显示,长期居住在加拿大的新移民,普遍在生活满意度、心理健康和社会归属感方面,相比他们刚抵达加拿大时有显著提升,这背后折射出的正是这种对自我价值的重新发现。

所以啊,如果你也跟我当初一样,站在这个十字路口犹豫不决,心里有点慌,或者有点迷茫,我的建议是:别急着做决定,更别轻易放弃。去多了解一下加拿大的真实生活和就业环境,利用好毕业工签,给自己一个在这里真正闯荡的机会。哪怕只是尝试一下,去看看这个国家到底适不适合你。如果可以的话,找个实习或者兼职,亲身体验一下这里的工作节奏和文化,跟当地人多聊聊,去感受一下这里的人文氛围。说真的,只有你亲自体验过,才能知道是不是自己想要的那种生活。别光听别人怎么说,自己的感受才是最真实的,你值得拥有一个你真正想要的人生。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