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姐教你英国留学申请费怎么付!

puppy

嘿,准备申请英国大学的姐妹们,是不是已经被各种申请材料搞得焦头烂额了?好不容易选好学校,结果发现还有个“申请费”要交,瞬间又懵了对不对?别急!你的学姐我就是这么过来的。想当年,为了搞清楚这笔钱到底怎么付、用什么银行卡、会不会被银行坑手续费、填错了怎么办……真是操碎了心!不过,踩过坑才能出经验嘛。今天这篇,学姐我手把手教你如何丝滑搞定英国大学的申请费,从最常见的付款方式,到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超实用避坑小技巧,保证让你少走弯路,轻松把钱交到位!不用再担心付错款或者被拒收,快来跟我一起把这个“拦路虎”解决掉吧,咱们离梦校又近一步啦!

哎呀,姐妹们,还记得我当年第一次申请爱丁堡大学的那个早上吗?电脑前坐得笔直,心跳加速,好不容易把UCAS系统里那密密麻麻的个人信息、PS、推荐信都填完了,正准备点击提交,结果弹出来一个框:‘Application Fee £20’。当场就傻眼了!不是说交完材料就行吗?这钱从哪儿冒出来的?怎么交?用我的银联卡行不行?那一刻,感觉自己所有的努力都被这个小小的数字卡住了,那种无助和焦虑,真的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那时候真恨不得有个学姐能手把手告诉我到底该怎么办,而不是让我一个人在网上翻来覆去地找攻略,结果还找到一堆过期信息,或者根本说不清楚的帖子。想想现在每年光是英国留学申请人数就高达几十万,像2023年UCAS就处理了超过75万份本科申请,其中国际学生申请量更是创下了新高,达到约14.5万人次(据UCAS官网数据),这其中有多少姐妹跟我当年一样,被申请费搞得一头雾水呢?别担心,今天学姐我就来给你们把这个大难题彻底讲明白,保证让你轻松搞定!

很多姐妹可能会问,为啥还要交这笔申请费啊?交了是不是就一定能拿到offer?其实啊,这笔钱主要是用来覆盖大学处理海量申请的行政成本的。你想想看,每份申请从提交到审核,需要招生官、行政人员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阅读材料、评估资质、安排面试,这些都是实打实的人力成本。比如,像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这样申请竞争异常激烈的学校,每年收到的申请数量非常庞大,他们就需要专业的团队来筛选。2023年LSE的本科申请人数就超过了2.6万,但录取名额却非常有限,大概只在1700个左右,录取率仅为6.5%左右(据LSE官网统计数据)。这么多申请摆在面前,处理费用自然是必不可少的。这笔费用跟是否录取没有直接关系,它更像是一张‘入场券’,保证你的申请材料能够被审核,所以交钱的时候可别想着这是‘买offer’哈!

学姐带你拆解申请费的门道

咱们先说最常见的一种申请费,就是通过UCAS系统申请本科课程时会遇到的。UCAS这个系统呢,是英国所有大学本科申请的统一平台,你只要申请一所大学,或者同时申请好几所(最多五所,医学、牙科、兽医等专业除外),都需要通过它。2024年的UCAS申请费,如果你只申请一门课程,是£22.5;如果你申请两门或以上课程,或者想申请延迟入学,费用则是£27.5(据UCAS官网最新收费标准)。这个费用是固定的,跟你申请哪所大学没关系,只要你点开UCAS的提交按钮,它就会跳出来让你付。我记得当年有个小学妹,就因为觉得一所大学没把握,索性报满了五所,结果发现五所大学的申请费跟一所大学也差不多,还觉得自己挺划算的,哈哈。这笔钱是付给UCAS的,不是直接付给大学,所以无论你申请哪五所大学,都只交这一笔。

跟本科申请不一样,大部分英国大学的研究生申请,你需要直接在大学的官网上提交申请,每申请一所大学,可能就需要单独支付一份申请费。这个费用呢,每所大学都不一样,甚至同一所大学不同专业也可能有所区别。比如,曼彻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Manchester)就明确规定,申请大部分研究生课程都需要缴纳£60的申请费,但有些研究型项目或者少数学院可能会有例外(据曼彻斯特大学研究生招生官网)。我有个朋友当年申请爱丁堡大学的商学院研究生项目,他们的申请费就比文学院的高一点点,具体金额我记得是£60到£75不等。所以姐妹们,每次在大学官网提交研究生申请前,一定要仔细看清楚页面上的收费说明,千万别想当然,觉得都一样。

最常见的付款方式,让你心里有底

好啦,重头戏来了!这钱到底怎么付最方便呢?学姐要说,信用卡或者借记卡绝对是大多数留学生的首选,也是最普遍、最快捷的支付方式。无论是UCAS系统还是各大学的官网申请页面,通常都会接受Visa、Mastercard、American Express这几种国际主流信用卡。这种方式最大的优点就是即时到账,你支付成功后,系统会立刻给你一个确认,基本不会耽误你的申请进度。我当时申请伦敦大学学院(UCL)的时候,就是直接用我妈的Visa信用卡付的,三秒钟就搞定了,瞬间感觉一块石头落地。UCL官网也明确指出,他们接受Visa和Mastercard信用卡支付研究生申请费,大部分国际学生都会选择这种方式(据UCL研究生申请指引)。

用信用卡/借记卡支付虽然方便,这里面学姐要提醒你几个小细节,不注意可能会吃亏哦。首先是卡片额度问题。有些姐妹用的是父母的卡,或者自己的卡额度不高,如果遇到需要支付多笔申请费或者金额较大的学费押金时,可能会刷不过去。我有个学妹就是这样,她申请了五所大学的研究生,结果其中两所要交£75,三所要交£60,加起来也£330了,结果她用的那张借记卡里余额不够,搞得她还得临时往卡里转钱,耽误了好几天才搞定。所以支付前,务必确认卡片额度或者余额足够。其次是银行的国际交易手续费和汇率转换费用。虽然申请费金额不大,但积少成多,而且银行的汇率通常不如实时汇率划算。根据汇丰银行(HSBC)的国际交易费说明,使用他们的借记卡在非英镑区消费,可能会产生高达2.99%的货币转换费,信用卡则可能更高一点,这笔隐形的费用加起来也不少呢(据HSBC英国官网)。

除了直接用卡,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也支持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来缴纳申请费,以及后续的学费和押金。最常见的两个就是Flywire和Wise(以前叫TransferWise)。这些平台专门为国际学生设计,他们的最大优势就是汇率通常更优惠,手续费也更透明。比如谢菲尔德大学(University of Sheffield)就推荐国际学生使用Flywire来支付学费,因为它支持多种货币支付,并且提供有竞争力的汇率,能帮你省下一笔钱(据谢菲尔德大学国际学生官网)。我当年申请的时候,Flywire还没这么普及,但现在真的是香饽饽。我有个朋友就是通过Wise给他在伦敦国王学院(KCL)的押金付款,他说Wise的汇率比他银行当天给的汇率好不少,而且整个流程很清晰,钱也很快就到了学校账户。Wise平台自己宣传能比传统银行节省高达5倍的费用,因为它采用的是实时市场中间汇率,只收取一小笔固定手续费(据Wise官网)。

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姐妹们也要注意一些细节。首先是到账时间。虽然它们通常比传统银行电汇快,但也不是百分百即时。Flywire或Wise通常需要1到3个工作日才能到账,节假日还会顺延。我有个学妹就犯了个错误,她拖到申请截止日期的前一天才通过Wise支付,结果因为周末,钱在周一才到学校,虽然学校后来还是接受了,但她心里那两天可真是七上八下,吓得不轻。所以,支付时一定要预留充足的时间。其次,信息填写。无论是通过Flywire还是Wise,你在填写支付信息的时候,比如你的姓名、申请号(Application ID)、学校名称、专业,每一个字都要核对清楚,确保跟你的申请材料完全一致。任何一个字母的错误,都可能导致支付失败或者款项无法匹配到你的申请,进而耽误你的申请进度。想象一下,如果因为一个拼写错误,你的申请被搁置,那得多冤枉啊!

再来说说传统的老牌方式——银行电汇(Wire Transfer)。这种方式在国际大额支付中比较常见,比如支付学费尾款的时候。但对于几十英镑的申请费来说,银行电汇通常不是最划算、也不是最方便的选择。因为银行电汇的手续费比较高,而且汇率也未必最好。更重要的是,它的到账时间最长,通常需要3到7个工作日,甚至更久。我当年有个同学,他因为家里没有国际信用卡,就去银行做了电汇,结果等了将近一周,学校才确认收到钱,期间他还特别焦虑地给学校发了好几封邮件去催。大部分英国大学,比如纽卡斯尔大学(Newcastle University),虽然也接受银行电汇,但通常会在其支付指南中说明,建议国际学生优先考虑信用卡或第三方平台,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和等待时间(据纽卡斯尔大学国际学生支付页面)。

那些年我们踩过的坑,你可别再掉进去

如果你实在没办法,只能选择银行电汇,那有几点你必须得知道。首先是中间行费用。银行电汇通常会经过好几个中间银行中转,每个中间行都会收取一笔手续费,这笔费用是随机的,有时候几英镑,有时候十几英镑,最后实际到账的金额可能会比你汇出的少。我有个亲戚当年就是这样,给孩子汇了学费,结果到学校的时候发现少了20英镑,还得再补。其次是银行的营业时间。银行不像网上支付平台24小时在线,你必须在银行的工作时间内去办理。光大银行的国际汇款业务就明确指出,个人境外汇款需在柜台办理,并且有单笔限额和年度限额(据光大银行官网国际汇款指引)。所以,时间上一定要规划好,千万别卡在截止日期前才去银行。

除了各种手续费,汇率也是一个大坑,稍不留神就会多花不少钱。银行通常采用的是卖出价,会比实时汇率高出不少,这中间的差价就是银行的利润了。学姐当年为了省钱,每天都会打开Google搜一下‘GBP to CNY’的实时汇率,然后对比不同银行的牌价。后来发现,像Wise这类平台,提供的汇率更接近Google上显示的中间市场汇率,这就是为什么它们能帮你省钱的原因。有时候汇率波动也挺大的,一天之内可能就会有几分钱的涨跌。如果你要支付的金额比较大,比如学费押金,哪怕是几分钱的汇率差,乘以几千几万英镑,那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想想看,如果支付£2000的押金,汇率从8.8跌到8.75,你就能省下100块人民币呢!所以,支付前多比较几家,甚至多等等一两天,观察一下汇率走势,真的很有必要。

有没有可能不用交申请费呢?答案是:有可能!虽然不是所有大学或所有专业都有,但确实有一些特殊情况可以申请豁免。比如,有些大学会对通过特定奖学金项目(如CSC国家留学基金委)申请的学生提供豁免,或者对某些研究型项目、博士项目提供豁免。我记得当年有个同学申请布里斯托大学的博士项目,就成功申请到了申请费豁免。布里斯托大学在其研究生申请页面就提到,符合特定条件的学生,例如来自指定国家的学生或者申请某些研究项目的学生,可以申请免除申请费(据布里斯托大学研究生招生官网)。还有一种情况是,如果你之前就读于这所大学的本科或研究生,现在申请他们的更高一级课程,有些大学也会提供豁免。所以,姐妹们在提交申请前,一定要去学校官网的FAQ或者招生页面仔细找找看有没有关于‘Application Fee Waiver’的信息,说不定就能省下一笔钱呢!

万一不小心填错了信息,或者付错款了怎么办?别慌,学姐教你几招。首先,立刻联系学校招生办公室。这是最关键的一步。把你的申请号、支付凭证(截图、银行流水)、支付时间、错误信息等所有细节都提供给他们,说明情况。大部分大学都有专门的国际招生团队,他们处理这类问题经验很丰富。我有个朋友之前申请的时候,因为粗心把自己的姓和名填反了,导致学校后台无法匹配。她第一时间就给学校发了邮件,并附上了银行的交易截图,学校核实后很快就给她处理了,并没有影响她的申请。其次,联系你的银行或支付平台。如果你是通过银行电汇或第三方平台支付的,可以咨询他们能否撤回或修改交易。但要注意,一旦钱已经进入收款方账户,撤回就比较困难了,所以越早发现越好。英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还是比较完善的,但国际交易相对复杂,主动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

付款成功后,姐妹们千万别觉得大功告成就不管了!保存好你的支付凭证比什么都重要。无论是银行转账的截图、网银交易记录、信用卡账单,还是第三方支付平台发给你的确认邮件,通通都要妥善保管。最好是截图保存,并且把交易号、金额、日期、收款方等关键信息都圈出来。这就像你买东西的收据,是你在遇到任何问题时维护自己权益的唯一证据。我当年申请格拉斯哥大学(University of Glasgow)的时候,提交申请后收到一封邮件说‘我们已收到您的申请,但尚未收到申请费’,当时我急得不行,还好我把支付成功的页面截图了,马上回邮件附上截图,学校很快就确认了我的支付,并且给我发了正式的申请确认信。格拉斯哥大学官网上就建议学生保留所有支付记录,以备不时之需(据格拉斯哥大学招生办FAQ)。所以,别嫌麻烦,多一份证明,就少一份担忧!

学姐要再三强调,千万不要把支付申请费这件事拖到最后一刻! 尤其是一些热门专业,申请截止日期通常非常严格,一旦错过,就意味着你失去了这次机会。就算侥幸赶上,各种突发状况,比如网络不好、银行系统维护、卡片限额、甚至支付信息填错导致反复折腾,都可能让你错过最佳申请时机。我有个朋友当年申请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的计算机硕士,这个专业竞争非常激烈,她就是因为拖延症,直到截止日期前一天才开始付款,结果银行卡怎么都刷不成功,最后找别人帮忙才勉强赶上,那两天都快急哭了。帝国理工学院的招生官在一次线上宣讲会上就明确提到,建议学生在截止日期前至少一周完成所有申请材料的提交和费用支付(据帝国理工学院官网线上宣讲会记录)。所以,姐妹们,早点搞定,早点安心,把精力放在更重要的文书修改和面试准备上吧!

选择哪家银行的卡进行支付也是有讲究的。如果你在国内,办理一张带有Visa或Mastercard标识的双币信用卡或全币种信用卡会非常方便。这些卡片通常支持直接英镑支付,能够减少货币转换的次数。如果你更倾向于使用借记卡,可以考虑一些在国际支付方面有优势的银行,比如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等国有大行,它们的国际业务相对成熟,网点也多,遇到问题更容易寻求帮助。我有个学妹在申请的时候特意去办了一张中国银行的Visa借记卡,因为她听别人说中国银行的国际支付服务比较稳定,而且汇率相对透明。她还特意咨询了银行的客服,确认了国际支付的手续费和限额(据中国银行国际业务服务指南)。所以,去办卡或者使用现有卡之前,打个电话给银行客服问清楚国际支付的政策,绝对没错!

最后学姐要提醒大家,在支付任何费用时,一定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谨防诈骗! 所有的申请费用,都应该通过大学官网的官方链接、UCAS系统,或者大学指定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如Flywire, Wise)进行。绝对不要相信任何通过邮件、短信、微信或者其他非官方渠道发来的支付链接或者收款账号。大学招生办公室永远不会通过个人账户来收取申请费,也不会在邮件里直接让你点击一个不明链接去付款。我当年听过一个很吓人的案例,有个学生收到了一个冒充某大学发来的邮件,邮件里有一个链接要求支付‘额外费用’,结果她点进去付款后才发现钱没了,大学根本没收到这笔款项,后来才报警处理。根据英国国家打击犯罪局(NCA)的报告,留学诈骗一直是国际学生面临的严重问题,其中不乏冒充大学收取费用的骗局(据NCA官网防诈骗提醒)。所以,任何时候,都要多个心眼,核实再核实!

好啦,姐妹们,学姐今天唠叨了这么多,是不是感觉心里有底多了?其实啊,申请费这件事看起来复杂,拆开来看,每一步都有迹可循。不用太焦虑,也不用太害怕。就像你第一次自己做饭,可能手忙脚乱,但做完之后发现也就那么回事儿。现在,就把学姐说的这些小技巧和注意事项都记在心里,或者收藏起来,等到你真正要支付的时候,再拿出来对照着看一看。别忘了,每当你顺利搞定一笔申请费,就意味着你离你的英国梦校又近了一步!赶紧行动起来吧,去你们的梦校官网逛逛,把申请费的页面找出来,看看是用的哪种支付方式,提前把银行卡准备好,或者注册个Flywire/Wise账号,做好万全准备。相信我,等你拿到offer的那一刻,你会觉得这些‘小麻烦’都特别值得!加油鸭!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