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女大留学真实花费,学姐告诉你!

puppy

嘿,姐妹们!是不是憧憬着留学生活,但一想到那笔不菲的花费就瞬间有点焦虑?别担心,你们的学姐我就是过来人,深知这里面的各种弯弯绕绕。今天,我就来给你们扒一扒在海外留学到底要花多少钱,绝对不是那些官方模棱两可的数字,而是我亲身经历、一笔一笔记下来的真实账单! 我会非常实在地告诉你,除了学费之外,租房、吃饭、交通、日常用品这些大头要怎么算,还有那些容易被忽略的隐形开销,比如偶尔跟朋友小聚、假期旅行,甚至是应急的医疗费等等,都会给你算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更重要的是,我还会分享一些我的省钱小妙招和避坑指南,帮你如何在享受留学生活的同时,也能让荷包不那么紧巴巴。想知道学姐我是怎么做到既精彩又经济的吗?别犹豫了,快点进来看看这篇文章,保证让你心里有底,不再对留学预算一头雾水!

诚女大留学真实花费,学姐告诉你!

嘿,姐妹们!还记得刚拿到offer时那股激动劲儿吗?我当时也一样,恨不得立马收拾行李飞过去,脑子里全是咖啡馆里看书、跟不同国家的朋友聊天、周末去海边吹风的浪漫画面。可这股兴奋劲儿没持续多久,就被一个现实的问题泼了冷水:钱!我的天,到底要去哪里弄那么多钱?爸妈给的预算够不够?会不会去了才发现,每个月都得啃土?我跟你讲,当时我真是翻遍了各种留学论坛,官方网站上的数字都太笼统了,根本没有个实实在在的参考。所以今天,你们的学姐我,作为一个在异国他乡摸爬滚打了好几年的“老油条”,就来给你们掏心掏肺地讲讲,在国外留学,到底要花多少钱,每一笔都掰开了揉碎了跟你算清楚!

留学开销里,最最最扎眼的,那必须是学费这个“巨无霸”了。这笔钱就像你入学前必须跨过的一道门槛,高得让人心惊肉跳。就拿我所在的美国来说吧,公立大学的学费通常会在每年25,000到40,000美元之间徘徊,私立大学则更高,有些顶尖的学府甚至能轻松突破60,000美元一年。我有个姐妹,她在加州一所知名的私立大学读本科,她就亲口告诉我,她每年的学费加上各种杂费,差不多是58,000美元,这还不算她的书本费和生活费。据美国国际教育协会(IIE)在2023年的数据显示,国际本科生平均学费确实已经达到了每年35,000美元左右,可见这个数字一点都不夸张。大家在申请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官网上的学费构成,有些学校的学费里可能已经包含了健康保险或者某些设施使用费,而有些则需要单独支付,这些小细节可不能忽略。

学费固然是大头,但能争取到奖学金那真是给荷包解了大围。我当时也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申请了好几个,虽然没有拿到全奖,但最后申请到一个学院奖学金,每年大概能减免3000美元,虽然不多,但也算是雪中送炭了。你们可千万别觉得国际学生拿奖学金难,确实竞争激烈,但不是不可能。我认识一个同学,她凭借出色的学术成绩和几段亮眼的实习经历,成功申请到了一个覆盖她一半学费的专业奖学金,那真是太厉害了。据某留学咨询机构发布的报告,虽然获得全额奖学金的国际学生比例不足5%,但获得部分奖学金,覆盖学费的10%-30%的比例还是比较可观的,这告诉我们,努力还是有回报的。

搞定学费,接下来就是我们每天都要面对的“住”的问题了。这个开销,简直是除了学费之外的第二个无底洞。你可以选择住校内宿舍,也可以选择校外租房。校内宿舍的好处是安全、方便,离教室近,而且通常水电网气这些都包含在内,省心不少。我第一年就住的校内宿舍,当时一个双人间,一个学期(大概四个月)的费用是5000美元,平均下来一个月就是1250美元,这还不包含餐费。据纽约大学官网2023-2024学年公布的信息,其校内住宿费(不含餐)每学期平均约8,000-9,500美元,换算成每月大概1,600-1,900美元,可见在大城市住校内,这价格真是水涨船高。

住校外公寓通常会比校内便宜一点,但相应的,你需要自己操心更多的事情。大部分留学生都会选择跟朋友合租,这样能大大降低房租压力。我在第二年就搬出来跟另外两个姐妹合租了一个三居室的公寓。公寓在离学校坐公交大概20分钟的地方,虽然不是市中心,但交通也算便利。我们三个人平摊房租,每个人每月大概支付750美元。别看这个数字好像不高,这只是房租,还不包括水电费、燃气费和网络费。据波士顿当地租房网站的数据,在大学城附近合租公寓的一个房间月租金通常在800到1200美元之间,但如果你想租一个独立的Studio公寓,租金轻松就能达到1800美元以上。房源的位置、新旧、是否带家具、交通便利程度等等都会直接影响租金,所以在选房的时候一定要多方比较,不要只看价格,还得考虑通勤时间和生活便利性。

说完了住,我们再来聊聊“吃”。“民以食为天”嘛,这可是我们留学生每天的动力源泉。如果你选择自己做饭,那恭喜你,你的生活费能省下一大截!我刚去的时候,只会煮泡面,后来为了省钱,硬是逼着自己学做饭,从最简单的西红柿炒鸡蛋,到后来能做出一桌像样的家常菜,厨艺简直突飞猛进。每周去超市采购一次食材,自己做饭的话,一个月的伙食费大概能控制在300-450美元左右。据美国农业部(USDA)2023年发布的数据,单身成年人每月健康饮食的杂货开销在300-450美元之间浮动,这跟我的亲身经验非常吻合。我会经常关注超市的打折信息,Costco、Walmart这些大超市经常会有一些促销活动,屯一些常用食材非常划算。

当然,总不能天天自己做饭吧,偶尔也得出去跟朋友小聚一下。吃顿饭,去咖啡馆喝杯咖啡,这些都是避免不了的社交开销。如果一周出去吃一次饭,去吃个普通的简餐,人均大概20-30美元。如果去好一点的餐厅,那价格就没上限了。咖啡馆一杯拿铁差不多5-7美元。我当时每周跟朋友去一次咖啡馆或看场电影,一个月下来少说也要150美元。像我有个吃货姐妹,她特别喜欢尝试各种异国餐厅,每个月在外面吃饭的开销能达到600-800美元,这可真是太奢侈了!所以姐妹们,在吃上面,一定要学会规划,自己做饭是省钱王道,偶尔聚餐可以选一些性价比高的餐厅。

接着就是“行”的费用,也就是交通费。在大城市留学,公共交通通常比较方便,地铁、公交月票的价格一般在50-100美元之间。我当时就办了一张学生月票,每个月60美元,基本涵盖了日常通勤和周末出去逛街的需求。在洛杉矶,一张普通学生月票大约是50美元,如果你经常使用Uber或Lyft这类打车软件,每周花费可能轻松达到70-100美元,这笔开销可不能小瞧。当然,如果学校离家不远,或者周边环境适合步行,那走路也是一个省钱又锻炼身体的好选择。我有个同学,她家离学校大概走路25分钟,她就坚持每天步行上学,不仅省下了交通费,还保持了非常好的身材,一举两得。

除了这些大头,我们还有很多日常杂项开销,虽然单笔看起来不多,但零零散散加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比如电话费,现在大家离不开手机,一个包含无限流量和通话的学生套餐,像T-Mobile、AT&T这类运营商,一般在每月40-60美元。据统计,国际学生平均每月在手机套餐上的花费大约是45美元。然后是水电网燃气等公共事业费,这通常是跟你的室友平摊。一份对美国留学生生活成本的调查显示,水电网气等公共事业费用每月人均摊下来通常在70-120美元左右。洗漱用品、生活小物件、偶尔买几件衣服,这些零碎的开销一个月也要预留100-200美元。我当时每个月都会给自己设定一个零花钱上限,超过了就不买了,这样能有效控制住这些“小额支出”的蔓延。

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费用,就是健康保险。这个是必须买的,没有商量的余地,因为留学生在美国看病真的太贵了。大多数学校都会强制国际学生购买学校提供的健康保险,费用通常在每年1,000到3,000美元之间。据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国际学生服务中心披露,国际学生必须购买的健康保险,2023-2024学年费用约为2,800美元。虽然这笔钱每年都要交,但真的能在关键时刻救你一命,万一有个头疼脑热、跌打损伤,有保险会让你心里踏实很多。我有个朋友就是,有一次打篮球扭伤了脚踝,去急诊室看了一趟,如果没有保险,账单直接破千美元,幸亏有保险,自己只付了一小部分。

学姐我还要提醒你们,别忘了教材和学习用品。刚开始的时候,我傻乎乎地去学校书店买全新的教材,一本厚厚的专业书随随便便就上百美元,一个学期下来,光书本费就花掉了四五百美元。后来才发现,学姐学长们都有很多省钱妙招。比如,可以去二手书店淘,或者在学校的二手交易群里买,甚至有些课程的教材在图书馆就能借到,电子版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根据美国大学理事会(College Board)的报告,大学生每年在教材和学习用品上的平均花费约为1,200美元,但二手书和电子书确实能省下不少钱。

再来说说那些容易被忽略的“隐形开销”和“享受开销”。留学生活嘛,总不能光学习不玩吧?偶尔跟朋友出去唱K、看演唱会、参加社团活动,这些都是丰富我们留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刚到美国的时候,特别想家,周末就喜欢跟朋友一起去看电影,吃一顿火锅,每次花费差不多要80美元左右。一年下来,光是这些娱乐消费,轻轻松松就超过了1000美元。然后是假期旅行,很多人都会趁着假期去周边城市或者其他国家玩一玩。我大一的春假就跟朋友一起去迈阿密玩了一趟,机票、住宿、吃喝玩乐加起来,大概花了1000美元。这些钱虽然不是必须的,但对于拓展视野、放松心情真的很有帮助。所以,在做预算的时候,也要把这部分“快乐基金”考虑进去。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隐形开销,那就是应急基金。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万一有个突发状况,比如家里有急事需要立刻回国,或者自己生病需要额外的医疗支出,甚至只是手机坏了需要换个新的,都需要一笔钱来应对。所以,我建议大家在自己的留学预算里,一定要留出一笔至少1000-2000美元的应急基金,以备不时之需。我有个同学,有次不小心把电脑摔坏了,要买新的电脑,幸亏她平时有存钱的习惯,才能及时更换。这种突发情况虽然不常有,但一旦发生,没有应急基金真的会让人手忙脚乱。

说了这么多开销,姐妹们是不是觉得压力山大?别慌,学姐我也有一些压箱底的省钱小妙招和避坑指南,希望能帮到你们!首先,在购物方面,除了前面提到的超市打折,还有很多学生折扣可以利用。很多品牌、餐厅甚至影院,只要出示学生证,都能享受到不同程度的优惠。我有个App专门收集学生折扣信息,每次买东西前都会去查一查。然后就是兼职打工,F-1签证的国际学生可以在校内合法打工,每周不超过20小时,暑假可以全职。我当时就在学校图书馆找到了一份兼职,时薪15美元,每周工作15小时,一个月下来也能有900美元的收入,这笔钱大大缓解了我的生活压力。据美国劳工部规定,F-1签证学生校内工作每周不得超过20小时,暑假可全职。假设时薪15美元,每周20小时,月收入可达1200美元,这对于覆盖部分生活费非常有帮助。

再来就是利用好学校的资源,比如健身房、图书馆、学业辅导等,这些都是你交了学费之后可以免费使用的。别浪费了!我当时就是学校健身房的常客,不仅省了外面健身房的费用,还认识了一群热爱运动的朋友。做饭也是一个超级省钱的办法,多逛逛华人超市,那里的食材通常比美国本土超市更便宜,而且还能买到家乡的味道,简直是一举两得。如果你想进一步节省开销,可以考虑在学期末的时候,把一些不需要的二手物品卖给学弟学妹,或者在Facebook marketplace上卖掉,回笼一些资金。

总的来说,留学真的不是一件小事,学费只是冰山一角,生活费的各种细节才是真正考验你理财能力的地方。我给大家算一个大致的区间吧,在不考虑学费和奖学金的情况下,一个留学生在美国大城市,如果能做到比较节俭,每月的生活费大概在1200-1800美元之间;如果过得比较舒适,偶尔旅行社交,那每个月2000-2500美元也是很正常的。所以,当你和爸妈商量留学预算的时候,一定要把这些隐藏的、零碎的开销都算进去,心里有底才能不慌。

姐妹们,留学生活确实充满了挑战,但更多的是精彩和成长。它会让你学会独立,学会解决问题,学会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钱固然重要,但它不应该是阻碍你追求梦想的绊脚石。当你真正踏上这片土地,你会发现很多方式可以平衡开销,享受生活。希望我今天分享的这些真实数据和经验,能让你对留学花费有个更清晰的认识。你现在就可以打开一个Excel表格,把这些项目都列上去,然后根据自己申请的学校和城市,再结合自己的消费习惯,把每一项数字都填进去,给自己做一份详细的留学预算。这样做完,你就会发现,其实没那么神秘,一切都在你的掌控之中!加油,未来可期的你!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