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留学:英语课堂实测!

puppy

哎,是不是总想着去韩国留学就是一心扑在韩语上,生怕英语反而会退步?别急,这篇《韩国留学:英语课堂实测!》就来给你扒拉扒拉,在韩国大学里上英语课,到底是个什么体验!我可是亲自去体验了一圈,从老师口音、课堂氛围、同学们的积极性,到教材的实用程度和课后作业,都给你来了个真情实测。你会发现,原来韩国大学的英语课,远比你想象的要“有料”得多,也可能跟你在国内或者西方国家上英语课的感受截然不同。是全英文沉浸式对话,还是偶尔夹杂着“韩式英语”的惊喜?这些课程对于提升你的口语、听力有没有帮助?究竟是挑战满满还是轻松应对?文里还有我血泪总结的独家小贴士,帮你提前了解真实情况,避免踩雷。想知道在韩国学英语到底有没有戏,值不值得投入精力,那就赶紧点进来看看吧!

还记得我刚决定来韩国留学那会儿,心里别提多忐忑了。周围的朋友一听我要去韩国,第一反应就是:“你这英语不得全还给老师啊?天天说韩语,英语肯定生疏了!”当时,我也没底,毕竟在大家的印象里,韩国就等于泡菜、K-pop、韩剧和满大街的韩语,英语好像跟这里八竿子打不着边。我自己心里也犯嘀咕,是不是真得把所有精力都扑在韩语上,才能在这里生存下去?生怕自己辛辛苦苦学了十几年英语,到头来因为环境限制,反而会退步,那可真是太亏了。

怀着这种复杂的心情,我踏上了韩国的土地,开启了我的留学生涯。结果,刚入学没多久,我就被学校的课程安排给“惊”到了。我发现,即便我是来学非英语专业的,学校里竟然有不少英语必修课和选修课。比如,我所在的首尔某大学,就明确要求国际学生在毕业前需要修满至少6个学分的英语相关课程,这通常包括学术英语、演讲与辩论等多种类型,据学校官网的最新信息显示,这一政策旨在提升学生的国际竞争力,确保他们在学术和职业生涯中都能自如运用英语。

我上的第一节英语课是“Academic English Writing”,当时心里还想着,估计也就那样吧,老师可能也是韩国人,带着点“韩式口音”。然而,走进教室,我发现讲台上站着一位金发碧眼的教授,她来自加拿大。她的语速适中,发音非常标准,字正腔圆,每一个音节都清晰可辨,完全没有任何口音的困扰,这让我立刻松了一口气。据我了解,为了提升国际课程的教学质量,许多韩国顶尖大学,例如延世大学的国际学院,其外籍教授的比例已超过60%,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英语教学的纯正性和国际化水平。

那节课的课堂氛围出乎意料地活跃。教授非常注重互动,不断向我们提问,鼓励大家分享自己的观点,完全不是我之前想象的“老师讲,学生听”那种模式。我们被分成小组,讨论一篇关于人工智能伦理的文章,每个人都必须参与到讨论中,并记录下关键的论点。记得当时我旁边的一个韩国同学,虽然有点害羞,但在老师的引导下,也鼓起勇气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甚至还用了几个比较高级的学术词汇。我后来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韩国大学普遍倾向于小班化教学,特别是对英语能力培养的课程,每班人数通常控制在20到30人之间,这种设置无疑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发言和参与机会,也让老师能更好地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

说到同学们,他们的英语水平真的让我大开眼界。我原本以为,大部分韩国学生可能口语会比较弱,但实际上,班上好多本地同学的英语口语都非常流利,表达也很有逻辑性。当然,也有一些同学在表达上会稍微慢一点,偶尔会停顿思考词汇,但他们那种敢于开口、努力尝试的精神特别感染人。这其实也反映了EF EPI(英孚英语能力指标)报告中对韩国的描述,虽然在阅读和语法方面表现优异,但在口语流利度和自信心方面仍有提升空间,因此学校的英语课也着重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我身边的韩国同学,很多都是为了出国交换或者未来职业发展而努力提升英语的,他们的学习劲头非常足。

教材的选择也让我觉得很惊喜。我们用的不是那种枯燥的语法练习册,而是侧重于学术论文写作和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原版英文书籍。比如,有一本叫做《They Say / I Say: The Moves That Matter in Academic Writing》的教材,里面教我们如何引用、如何提出自己的论点、如何进行反驳,这些都是实打实的“干货”,对我们写英文论文和报告非常有帮助。据梨花女子大学某国际项目的课程大纲显示,他们也广泛采用类似《Cambridge Academic English》系列等旨在提升学术英语综合能力的教材,而不是单纯的应试型资料,可见韩国大学在英语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更加注重实用性和高级别的学术能力培养。

课后作业也挺“硬核”的。它不像在国内可能就是写几篇阅读理解或者背背单词,我们的作业更多的是要求写小论文、做案例分析或者进行小组展示。我记得有一次,我们小组的任务是分析一篇《纽约时报》的社论,然后写一篇2000字的英文评论,并且要在课堂上做15分钟的英文报告。这不仅锻炼了我们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更是对逻辑思维和公众演讲能力的一次全面考验。根据韩国教育部近年来发布的《大学教育改革方案》,越来越多的大学被鼓励采用项目式学习和成果导向型教学,这种实战化的作业模式正是这一理念的体现,旨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除了必修的“Academic English”,学校还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英语选修课,真是让人眼花缭乱。我看到有“Business English Communication”、“Debate and Public Speaking”、“English for Global Issues”甚至还有“Film and English”这种结合了兴趣点的课程。我的一个朋友在釜山国立大学,她选修了一门“English Presentation Skills”,每周都要准备一个关于特定主题的英文演讲,并且要接受同学和老师的提问与点评。她说,虽然每次准备都压力山大,但几个月下来,她的口语和临场反应能力简直是突飞猛进。统计数据显示,为了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和职业发展方向,韩国大学开设的专业英语选修课程数量每年都在稳步增长,种类也越来越丰富。

这种在韩国上英语课的体验,跟我以前在国内或者西方国家上英语课的感受还真有点不一样。在国内,虽然也有外教课,但总觉得课下英语使用的机会并不多,很难形成一个真正的“英语环境”。而在韩国,虽然大家平时主要说韩语,但校园里国际学生很多,大家来自五湖四海,互相交流自然而然就用英语了。加上学校里时不时会有全英文的讲座、研讨会或者国际文化节,这种无形中的“英文浸润”感觉特别强烈。据统计,截至2023年,在韩国学习的国际学生总数已突破18万人,这个庞大的国际学生群体本身就创造了一个多元的语言学习环境,远比你在国内单靠课堂学习要来得真实和有效。

当然,挑战也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有时候,在小组讨论中,如果组里大部分是韩国同学,他们可能会在讨论热烈的时候不自觉地切换回韩语。这时候,你就得主动提醒大家:“Hey guys, let's stick to English please!”虽然一开始有点尴尬,但大家通常都会理解并切换回来。不过,这种“被迫”使用英语的场景,反而成了一种很好的锻炼。它迫使你不断开口,不断思考,逼着你跳出舒适区。我发现,仅仅过了半年,我的听力和口语真的进步了很多,不再像以前那样害怕在公共场合用英语表达了。韩国各大学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许多学校的国际交流中心都会定期举办“English Cafe”或“Global Lounge”等活动,专门为学生提供轻松的英文交流平台,比如庆熙大学的Global Zone就经常组织各类英文主题活动。

所以,如果你也曾像我一样,担心去韩国留学英语会退步,那我可以拍着胸脯告诉你,这种担心真是多余了!只要你愿意主动参与,积极投入到这些英语课程和活动中去,韩国大学的英语环境绝对能给你提供一个意想不到的提升平台。我甚至觉得,有时候这种“半强制”的英语学习环境,比你纯粹在英语母语国家生活,更能让你有意识地去学习和运用英语,因为你必须主动去创造和把握每一个开口的机会。一项针对在韩国际学生的年度调研结果显示,超过75%的受访者认为,在韩国的留学经历显著提升了他们的英语口语和听力能力,这足以证明这种环境的有效性。

要我说啊,别光顾着在课堂上听老师讲了,那些课外活动才是提升英语的“隐藏宝藏”!你完全可以报名参加学校的英文辩论社团,或者去国际交流办公室当志愿者,他们经常需要英语好的人帮忙。比如我们学校的“Global Buddy Program”,就是让国际学生和本地学生结对子,互相帮助,一起参加活动。我有个朋友,就通过这个项目认识了一个韩国伙伴,他们俩每周都会约着一起去咖啡馆用英语聊天,分享彼此国家的文化。刚开始可能有点磕磕绊绊,但时间长了,你会发现自己的语感和表达能力,真的蹭蹭地往上涨,比你死啃单词书有效多了!多出去走走,多和人用英语交流,把课堂上学到的东西用起来,这才是王道。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