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大留学真实体验:新生必看!

puppy

刚踏进城大校门,是不是有点小激动又有点小忐忑?别担心,每个新生都会有这种感觉!我懂你,从陌生环境、新学业到全新的社交圈,留学生活刚开始确实挑战多多。这篇文章就是我这个过来人,掏心掏肺地把在城大从“小白”到“老司机”的真实体验和干货全盘托出。我们不讲虚的,会聊聊那些你可能遇到的文化冲击、课业压力怎么缓解、怎么才能真正融入香港生活,还有那些连本地学生都不一定知道的城大周边美食、省钱妙招和学习神器。想知道怎么快速适应全英文授课、怎么选课不踩雷、怎么找到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或者周末去哪儿玩才不无聊吗?赶紧点进来看看吧,保证让你少走弯路,城大的留学生活过得顺心又精彩!

还记得我刚踏进香港国际机场的那一刻吗?空气里带着一股湿热,那种海岛特有的咸腥味儿,和家乡完全不同。拖着两个大箱子,心里激动得像要蹦出来,却又紧张得手心直冒汗。出了关,周围全是听不懂的粤语和快速移动的人群,我愣了好几秒,才发现自己连去哪儿坐机场快线都忘了查。那时候,城大对一个刚从“旱鸭子”状态被扔进“海里”的我来说,简直就是一片充满未知和挑战的汪洋大海。现在回想起来,那份手足无措,大概就是每个新生都逃不开的“必修课”吧。

刚开始适应香港生活,最直接的冲击莫过于语言了。我在国内英语还算不错,雅思分数也挺拿得出手,以为全英文授课应该手到擒来。结果,第一次上课,教授语速飞快,还夹杂着各种本地口音和专业术语,我坐在那里,感觉就像在听天书。有一次,一位经济学的教授在讲到“opportunity cost”时,举了个非常港式的例子,大概意思是“放弃吃鱼蛋买碗仔翅的成本”,我当时完全没反应过来,同桌的本地同学却笑成一片。课后我赶紧跑去查了半天,才明白过来。据城大官网介绍,学校确实为非英语母语的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语言支持资源,比如英语语言中心(ELC)就有各种免费的写作工作坊和口语练习小组。我记得那段时间我几乎每周都泡在ELC,报名了他们的“Speaking Consultation”,和老师一对一练习,慢慢才敢开口在课堂上提问。

除了语言,文化差异也在不经意间冒出来,让你时不时地“懵圈”。香港人的生活节奏快得惊人,连走路都恨不得飞起来。有一次我在MTR里走得稍微慢了一点,就被后面的人不小心撞了一下。我刚想说抱歉,对方已经像一阵风似的走远了,这让我当时有点小小的错愕。本地人说话习惯直接,有时会让人觉得有点生硬,但这其实是他们高效沟通的方式,并没有恶意。比如在茶餐厅点餐,服务员可能就直接问你“食乜嘢?”(吃什么),而不是用更婉转的说法。后来我渐渐明白,这里的“快”和“直接”是这座城市的DNA,学会适应这种节奏,甚至享受它带来的效率,也是留学生活的一部分。

说到吃,那真是留学生永恒的话题。城大周边和校园内的选择不少,但刚来时,面对那些密密麻麻的菜单和听不懂的粤语,点餐简直就是一场冒险。我第一次在学生餐厅吃饭,看到餐牌上写着“叉烧饭”,想当然以为就是普通的叉烧饭。结果上来一看,饭上面淋满了深色的酱汁,旁边还配了一小碟咸菜,和我印象中的完全不同。我还闹过把“走冰”(不加冰)听成“走糖”(不加糖)的笑话,导致我的冻柠茶甜到发腻。不过,正是这些小插曲,让我开始主动探索。据城大官网介绍,学校共有八个学生餐厅和多个咖啡厅,每个都有自己的特色。我最喜欢去Academic 1楼的餐厅,那里的烧味饭味道很正宗,价格也相对实惠,通常一份叉烧饭加杯饮料大概在30-40港币左右,比外面便宜不少。

课业压力,大概是所有留学生都绕不开的话题。城大的课程设置非常丰富,但每一门课的强度都不低,尤其是很多课程都有大大小小的项目作业。我读的专业,第一学期就有一门课要求我们做一个长达20页的研究报告,还要配上小组展示。那时候我第一次感受到,原来写论文真的可以“写到头秃”。我记得有一天晚上,我为了赶一个报告,在图书馆通宵熬夜。那天凌晨四点,整个李达三叶耀珍图书馆里还亮着不少灯,身边坐着很多同样在奋战的同学,那一刻突然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据图书馆官网显示,城大图书馆藏书超过200万册,并提供了海量的电子资源,包括数据库、电子期刊等。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真的是写论文、做研究的强大后盾。

选课也是一门大学问,直接影响你未来一学期的“幸福指数”。城大的选课系统(AIMS)虽然功能强大,但对于新生来说,刚开始确实有点手忙脚乱。我第一学期选课的时候,完全没概念,就随便挑了几门名字听起来“高大上”的课。结果,其中一门课的教授特别严格,作业多到让我怀疑人生,期末考试难度也很大。后来我学乖了,每次选课前都会去一个非官方的城大学生论坛或者校内的一些课程评价群里,看看学长学姐们对这门课的评价、教授的风格、作业量和考试难度等。这个“民间攻略”真的帮我避开了不少雷区,也让我发现了一些“宝藏课程”,比如有门通识课是关于香港电影的,教授风趣幽默,上课还会放电影片段,期末作业是写影评,简直是天堂。数据显示,城大每年提供超过2000门本科和研究生课程,选择非常多样,但也意味着你需要更仔细地筛选。

适应全英文授课,除了前面提到的语言中心,更重要的是改变自己的学习方法。我刚开始上课,总是试图把教授说的每一个单词都听懂,结果往往顾此失彼,抓不住重点。后来我发现,与其逐字逐句地听,不如多关注教授的语调、幻灯片上的关键词,以及他强调的例子。课前预习非常重要,把专业词汇和背景知识搞清楚,上课时就能更好地跟上。我记得有一次,一门统计学教授在讲“回归分析”时,我因为提前看了教材,理解了基本概念,即使他语速很快,我还是抓住了核心。课后,我还会把教授的讲义再过一遍,不明白的地方会利用Office Hour去问教授。城大的教授们大多非常乐意和学生交流,只要你主动去问,他们都会很耐心地解答。

融入香港生活,社交圈子的建立至关重要。我刚到城大时,因为语言和文化上的不适应,有点内向,不怎么敢主动和本地同学交流。后来,我意识到这样不行,于是鼓起勇气参加了几个社团的迎新活动。城大的学生社团非常活跃,涵盖了体育、文化、学术、兴趣等各个方面。据城大官网的学生事务处信息,目前有超过一百个注册学生社团,从舞蹈学会到动漫学会,从辩论队到义工团,总能找到适合你的。我当时参加了一个户外运动社团,每周都会组织大家去香港的各个郊野公园徒步。第一次和大家一起去大帽山,我们从山顶一直走到山脚,沿途大家用英语、普通话、粤语混杂着聊天,分享零食,互相鼓励。那次经历让我彻底打开了心扉,也认识了一群来自不同背景的朋友,其中有本地生,也有其他国家的留学生。现在回想起来,那次徒步不仅锻炼了身体,更治愈了我初来乍到的孤独感。

除了社团活动,校园里的各种讲座和文化活动也是了解香港、拓宽视野的好机会。城大时不时会邀请各界名人来学校做讲座,主题涵盖商业、科技、文化等。我记得有一次,学校邀请了一位香港著名的导演来分享他的创作经验,现场座无虚席。那场讲座让我对香港电影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也看到了这座城市除了金融之外,在艺术领域同样充满活力的一面。多参加这些活动,不仅能增长见识,也是结识新朋友的绝佳机会。你可以和旁边坐的同学聊聊讲座内容,很可能就能发展出一段新的友谊。

讲到省钱妙招,这可是留学生必须掌握的生存技能。香港消费水平不低,尤其是在外吃饭。除了学校食堂,我发现深水埗这个区域简直是美食天堂,而且价格非常亲民。从城大坐几站地铁就到了,那里的街边小吃、茶餐厅都很有特色,一份鱼蛋粉或者烧腊饭通常30港币左右就能搞定,比商业区便宜近一半。我还学会了自己做饭,在美孚或者石硖尾的市场买菜,那里的蔬果肉类都比超市便宜很多。我发现很多本地学生也会在这些地方买菜,可见省钱是大家的共识。此外,充分利用学生身份也有很多福利。很多博物馆、电影院甚至一些商店都会有学生折扣。只要你拿出你的学生证,通常都能享受到优惠。记得办理一张学生版八达通卡,坐地铁巴士会有折扣,这对于每天通勤的留学生来说,能省下不少钱。

在城大周边,除了深水埗的美食,还有不少值得探索的地方。紧邻学校的又一城(Festival Walk)是个大型购物中心,里面有很多餐厅、电影院和商店,是和朋友聚餐、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但如果你想感受更地道的香港,不妨花一个周末去一趟大屿山或南丫岛。大屿山有天坛大佛和宝莲禅寺,可以感受佛教文化,也能坐缆车欣赏无敌海景。南丫岛则是一个悠闲的小渔村,没有汽车,只有自行车和小径,可以租辆自行车环岛骑行,吃海鲜,看日落。我记得第一次去南丫岛,租了辆自行车,沿着海岸线骑行,海风吹拂,感觉所有的烦恼都被吹散了。这些地方不仅风景优美,更能让你体验到香港繁华都市之外的宁静与自然。这些周末短途旅行,都是在繁忙学业之余放松身心、充电的好方法。

学习神器也是提高效率的秘密武器。我在城大留学期间,手机里装满了各种实用App。Google Maps简直是我的出行救星,不仅能指路,还能实时查询MTR和巴士班次。MTR Mobile也很好用,可以规划路线,告诉你到目的地需要多长时间。翻译App自然是必备,我当时用的是有道翻译官,遇到不认识的粤语或生僻的英文单词,拍照翻译非常方便。此外,我还推荐一个叫“CityU Mobile”的App,上面有学校的最新通知、课程信息、图书馆座位预订等功能,是城大学生的必备。善用这些工具,你的留学生活会变得更加便捷。

当然,留学生活不会总是一帆风顺,也会有孤独和想家的时候。我记得第二个学期刚开始的时候,因为一个小组项目和组员产生了很大的分歧,加上课业压力骤增,感觉特别委屈和无助。那天晚上,我在宿舍里给妈妈打了通电话,说着说着就哭了。妈妈在那头安慰我,让我不要害怕,告诉我可以随时跟她倾诉。城大其实也提供了非常完善的学生支持服务,比如学生发展处的辅导及发展服务(Counselling and Development Centre, CDC)就有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免费的心理辅导。我当时虽然没有去寻求专业帮助,但和朋友、家人倾诉后,心情确实好了很多。学会自我调节,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压方式,无论是运动、听音乐、看电影,还是找朋友聊天,都非常重要。

大学生活就像一场漫长的马拉松,过程中肯定会有高低起伏,关键在于你如何调整心态,并从每一次挑战中学习和成长。记住,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身边有同学、朋友,学校也有很多资源可以帮助你。

回望在城大的这些年,从最初的忐忑不安,到后来的游刃有余,我真正体验到了什么叫“成长”。留学不仅是拿一张文凭,更是对自己的一次全面升级。它磨砺了我的意志,拓宽了我的视野,让我学会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些曾经的“文化冲击”,如今都变成了我津津乐道的故事;那些“课业压力”,也变成了我引以为傲的知识储备。城大不仅给了我知识,更给了我一个拥抱世界的平台。

看到这里,你可能已经对城大生活有了个大概的认识了。别再犹豫了,你的留学之旅刚刚开始,未来还有无数精彩等着你去创造。现在就行动起来吧!拿起你的手机,去App Store里下载一个“MTR Mobile”,再搜搜“深水埗美食攻略”,或者直接点开城大官网,看看有没有你感兴趣的社团。然后,深吸一口气,勇敢地走出宿舍,去和身边的同学打个招呼,或者去校园里走走,感受一下这座城市跳动的脉搏。别怕犯错,别怕丢脸,每个人都是从小白过来的。放开心扉去体验,去探索,去结识新朋友,去尝试新事物。城大的精彩,等你亲自来发现!祝你在香港的留学生活,一切顺利,顺心又精彩!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