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村里贵不贵?留学生真实账单!

puppy

嘿,准备来澳洲读书的你,是不是一想到生活费就头大?尤其那些说“村里”生活更省钱的说法,到底是不是真的能帮你省下一大笔,还是个甜蜜的陷阱?别再光听别人说了,这篇文就是你的“财务导航”!我们直接拉来了N份热乎乎的“留学生真实账单”,手把手跟你算清楚,在澳洲那些大家口中的“村里”(其实是那些安静宜居的小镇啦),每个月房租、吃饭、交通、娱乐甚至日常的社交和购物,究竟能帮你省下多少银子,又到底会有哪些意想不到的花销。从超市采购到外出聚餐,从水电网费到健身娱乐,我们都帮你拆解成了具体数字,让你对真实的消费水平有个清晰的认识。看完这篇,你就能心里有数,到底该选大城市还是那些更宁静又可能更划算的小镇,赶紧来对照一下,看看你的钱袋子在澳洲“村里”到底够不够用,以及到底能过上怎样的留学生活吧!

哥们姐们,准备来澳洲闯荡的你,是不是最近刷帖子刷到头大,左手拿着澳洲八大offer,右手却攥着一份沉甸甸的留学预算清单,看到上面那一串串数字,感觉心都要凉半截了?特别是那些语重心长告诉你“去村里会省钱”的学长学姐,你心里是不是也犯嘀咕:这“村里”到底是真的能让我省出半辆车钱,还是一个美丽的谎言,去了才发现是进了另一个“烧钱黑洞”?别急别慌,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身边就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我发小小A,去年兴冲冲地去了墨尔本,结果第一个月房租就快把他折腾哭了,后来一咬牙搬去了墨尔本周边一个安静的小镇,当时我们都觉得他疯了,可他现在每天乐呵呵的,还说自己每个月能省下不少银子。

你肯定好奇小A到底是怎么做到的,是不是在“村里”生活真的就能把大城市的消费狠狠甩在身后?那我们就来撕开这层神秘面纱,直接上干货,看看那些传说中“安静宜居的小镇”(我们戏称的“村里”啦),究竟能帮你的钱袋子减负多少,又有哪些是你必须提前知道的“隐藏花销”。我们可不是纸上谈兵,这次我们直接拉来了N份留学生的真实账单,手把手给你算清楚,从头到脚给你扒拉一遍。

咱们先从留学生最大的开销——房租——说起。大城市市中心的房租那真是“皇帝的价钱”,随便一个单间都得让你肉疼。比如在悉尼CBD,一个合租的卧室,没有280-350澳币一周你是很难找到的,而且可能还小得可怜,据realestate.com.au最新数据显示,悉尼单人房租中位数已经突破了600澳元每周,简直是天价。然而,如果你把目光投向那些所谓的“村里”,比如墨尔本周边的吉朗(Geelong),或者悉尼附近的卧龙岗(Wollongong),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小A现在在吉朗租的合租房,条件比他在墨尔本找的那个小黑屋好太多,而且每周只需要190澳币,还带独立卫浴,据Flatmates.com.au近期数据显示,吉朗地区的合租房中位数约为180-220澳元每周,这一下就帮你省下了将近100澳币!这可不是小数目,一个月下来就是400澳币,将近2000人民币,这钱拿来吃点好的,买件衣服,不香吗?

省下房租之后,下一个重头戏自然是吃饭。很多人觉得“村里”的超市肯定物价飞涨,因为运输成本高,但实际上澳洲的大型连锁超市,比如Woolworths和Coles,它们的价格体系在全国范围内是相对统一的,不管你在悉尼还是在塔斯马尼亚的霍巴特,一升牛奶、一盒鸡蛋的价格波动都不会太大。我朋友小C就在霍巴特读书,她发现超市里的基础食材价格和她之前在墨尔本念语言学校时差不多,数据显示,澳洲统计局(ABS)的生活成本指数在主要城市和部分区域中心城市之间的食品价格差异并不显著。所以,如果你自己做饭,在“村里”和在大城市在食材成本上其实不会有太大区别,你每个月在超市的采购预算大概在350-500澳币之间,取决于你的食量和对食材的选择。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能天天在家当大厨,偶尔下个馆子、和朋友聚餐也是留学生活的一部分。在大城市,尤其是在那些网红餐厅,一份简餐配杯咖啡可能就轻松超过30澳币,要是在市中心吃个像样点的晚餐,人均50澳币以上那是常态,据ZomatoTripAdvisor的餐饮价格评估,悉尼墨尔本的餐厅普遍价格较高。但在“村里”,你会发现很多小镇的咖啡馆和餐馆定价会亲民得多。小A就和我说,他们吉朗当地有几家很不错的意式餐厅,一份主菜加一杯酒,人均35-40澳币就能吃得很舒服,偶尔还会有一些特别的午餐套餐,只要15-20澳币就能解决一顿,甚至比大城市一些快餐店还划算。这意味着你既能享受到美食,又不会让钱包大出血,娱乐性支出在这里也能得到不错的平衡。

交通费也是个大头,尤其是在地广人稀的澳洲。大城市公共交通网络发达,但月票价格也高得吓人。墨尔本的Myki月票全票价要160多澳币,悉尼的Opal卡学生折扣后也得100澳币左右,据维州公共交通官网和新州交通官网数据,这些都是硬性支出。然而,“村里”的交通情况就比较特殊了。很多小镇公共交通不像大城市那么密集,甚至有些地方只有几条巴士线路。这意味着你可能需要更多地依靠步行、自行车,或者干脆考虑买一辆二手车。听起来买车是不是更贵?其实不然。如果你的居住地离学校或打工的地方不远,步行和自行车完全免费。如果距离稍远,一辆靠谱的二手车可能只需要3000-8000澳币,加上每年的保险、注册费和油费,分摊到每个月可能比大城市的公共交通费还要低,这笔投资长期来看是划算的。小A就买了一辆二手的丰田卡罗拉,每周油费大概30-40澳币,比他之前在墨尔本每个月160多的Myki卡划算多了。

水电网费这块,整体上在澳洲各地差异不大,因为供应商和定价机制相对统一。一个靠谱的家庭网络套餐,比如Telstra或者Optus,每个月大概是70-90澳币,如果是NBN网络可能会更高一些,据各大电信公司官网报价,这个价格区间是比较普遍的。电费和水费则根据你的用量和季节有所浮动,尤其澳洲夏天用空调,冬天用暖气,账单会飙升。一般来说,一个两到三人的合租家庭,每人每月的水电费大概在40-80澳币之间。所以在这方面,“村里”并不会比大城市帮你省下太多,这部分的预算你得实打实地留出来。

娱乐和社交活动在“村里”会有截然不同的体验。大城市有各种高端酒吧、演唱会、大型体育赛事,这些都是动辄几十上百澳币的消费。但在“村里”,你会发现更多的娱乐方式是免费或者低成本的。比如去海边散步、爬山、参加当地的社区活动、周末去逛逛农贸市场,这些都能让你体验到澳洲的本土文化,而且花不了多少钱。小A说,他现在最喜欢的就是周末去吉朗旁边的海滩钓鱼或者烧烤,那边的风景美得不像话,而且完全免费。偶尔和朋友去当地的电影院看场电影,票价也比悉尼墨尔本便宜5-10澳币,据Event Cinemas和Hoyts电影院的官网价格对比,区域电影院的票价确实有优势。所以,如果你更享受自然风光和慢节奏生活,“村里”能让你用更少的钱获得更丰富的体验。

留学生打工也是为了补贴生活费的重要途径。很多人会担心“村里”的工作机会少,竞争力大。但其实,区域城镇的劳动力市场往往不像大城市那么饱和,一些服务行业,比如餐饮、零售、清洁等,对兼职学生的需求依然存在。而且,由于留学生数量相对较少,你可能更容易获得工作机会,竞争压力相对小一些。据澳洲政府就业局(Jobs and Work Australia)发布的数据,一些偏远地区的招聘信息数量在特定行业甚至比大城市更活跃。小A就在吉朗找到了一份在咖啡馆兼职的工作,时薪和墨尔本没有太大差别,还能和当地人多交流,练习口语。最重要的是,根据澳洲移民局(Department of Home Affairs)的政策,在区域性大学读书的留学生,毕业后申请485工作签证时,有机会获得额外的1-2年签证延长,这对于未来想留在澳洲发展的小伙伴来说,简直是超级福利!这可是真金白银的潜在收益,长远来看能省下不少签证费用和时间成本。

在大学选择上,区域性大学也常常有自己的独特优势。比如很多区域性大学,像是迪肯大学(Deakin University)的Waurn Ponds校区、纽卡斯尔大学(University of Newcastle)、南澳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 Australia),它们通常会与当地产业有更紧密的合作,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实习项目。据迪肯大学官网介绍,其Waurn Ponds校区在健康科学、工程和创新领域与当地企业有着深度合作。一些区域性大学甚至会提供专门针对国际学生的奖学金,以吸引更多优秀学子。这些奖学金虽然金额不等,但哪怕是能抵扣一部分学费,也能大大减轻你的经济压力,让你更专注于学业。

那么,说了这么多“村里”的好,难道就没有一点“陷阱”吗?当然有!“村里”的生活虽然可能在物质上让你省钱,但你也要做好心理准备,那里的节奏会慢很多。如果你是一个热爱夜生活、喜欢大都市喧嚣和琳琅满目购物中心的人,那么“村里”的宁静可能会让你感到无聊。购物选择也会相对较少,国际品牌、高端时装店可能只有在大城市才能找到。所以,在做出决定之前,你得好好评估一下自己对生活方式的偏好,毕竟精神上的富足有时比口袋里的钱更重要。

说了这么多,你应该对“村里”的真实消费水平有个大致概念了吧。我的建议是,别光听别人说,自己拿出纸笔,把你心仪的几个城市和区域城镇的房租、交通、学费、生活习惯都列出来,然后去GumtreeFlatmates.com.au或者大学的官网查查最新的数据,看看哪个方案最符合你的预算和期望。最重要的不是哪个地方绝对便宜,而是哪个地方能让你用现有的预算,过上你最想要的留学生活。所以,赶紧行动起来,为你的澳洲之旅做个最精准的财务规划吧!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