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修士:直考or旁听,别选错!

puppy

哎呀,是不是感觉来日本读修士的路有点迷茫?特别是摆在你面前的“直考”和“旁听”(或者叫研究生)这俩选项,是不是让你纠结到头大?别看只是一个选择,这里面的门道可深了!很多学长学姐走过弯路,耗费了宝贵的时间和金钱,结果可能还没达到预期。 其实啊,这两种方式各有优缺点,真的没有绝对的对错,关键在于它们适不适合你!比如,你的日语水平怎么样?专业基础够扎实吗?有没有明确的研究方向?甚至你的经济状况和抗压能力都得考虑进去。如果选错了,不光是浪费精力,还可能让你信心大减,甚至影响后面的申请。别着急,这篇文就是来帮你理清思路的,手把手教你分析,到底哪条路才是最适合你的“捷径”!赶紧点进来看看,帮你少走弯路,直奔理想的修士生活!

日本修士:直考or旁听,别选错!

嘿,小李,还记得去年你跟我说想来日本读修士那会儿,眼底全是光吗?那时候咱们一起去咖啡馆,你拿着厚厚一沓资料,问我“学姐,直考和旁听(研究生),到底该选哪个啊?感觉随便选一个都可能掉坑里去!” 你那个纠结劲儿,我可太懂了,简直就是每个想来日本读研的同学心里的真实写照啊。当时我看着你,就想起了我自己,当年也是在这种迷茫里打转,差点儿就因为信息不对称选错了路,白白浪费了大半年时间不说,钱包也瘪了一大截。所以啊,今天这篇文,就想跟大家掏心窝子聊聊,这俩选择,真的没那么简单,里面的门道儿可深着呢!

咱们先来说说这“直考”,顾名思义,就是直接参加大学院的修士入学考试。听起来是不是很霸气,很直接?感觉就像是武林高手,一招制敌,直接就能拿到offer,省时省力。很多同学一听说能直考,眼睛都亮了,觉得这是条“捷径”。当然,它确实有它的优势,比如你省去了当“研究生”的那半年甚至一年的过渡期,如果一切顺利,毕业时间也会比走研究生途径的同学早。你想啊,少读半年到一年研究生,就意味着少交半年到一年的学费,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据日本文部科学省公布的数据,日本国立大学院的学费,一年大概在535,800日元左右,再加上每年将近30,000日元的入学金,走研究生途径就可能多支出几十万日元甚至上百万日元。省下的这些钱,完全可以用来做别的,比如给自己添置些心仪的日本物件儿,或者毕业后多去几个地方旅行,岂不美哉?

可是,直考这条路,它对你的要求可不是一般的高。你想想,你人还在国内,甚至都没来过日本,就要直接和那些在日本本土,甚至可能已经以研究生身份在教授手下学习了一段时间的日本学生或者其他外国学生竞争。这难度系数可不是盖的。首先,你的日语能力必须得是顶尖的,N1高分几乎是标配。你不仅要能听懂专业课的讲义,还要能看懂深奥的学术论文,更要在笔试中用流畅、准确的日语表达自己的研究思路。就拿我认识的一个朋友小陈来说吧,他当年在国内考了N1,分数也不错,觉得自己日语没问题。结果直考东京大学某工学研究科的时候,笔试题目里有很多专业术语和晦涩的表达,他答题的时候磕磕绊绊,最后面试环节,教授提出的一些追问更是让他措手不及,根本没法进行深入交流。据东京大学工学研究科官网的修士募集要项显示,除了要求N1成绩外,更强调面试中与教授进行流畅的学术交流能力,这可不是光靠一张N1证书就能解决的。语言关过不了,你在专业能力上表现得再好,也很难让教授信服。

再者,直考对你的专业基础和研究计划要求也极其严格。你想啊,教授对你一无所知,他能看到的,就是你的简历、成绩单和研究计划书。所以,你的研究计划书必须写得非常完美,要明确、有深度、有创新性,能一下子抓住教授的眼球,让他觉得“这个人就是我想要的苗子”。你还需要有扎实的专业背景,能够应对各种专业笔试和面试中的刁钻问题。我之前一个学妹小雅,她在国内本科成绩非常优秀,专业排名一直前三,觉得自己直考应该没问题。她报考的是大阪大学某社会科学研究科,结果笔试时遇到一道开放性的大题,要求她针对一个最新的社会热点问题提出自己的研究设想和方法。虽然她平时也关注,但由于缺乏在日本的实际观察和对日本社会研究范式的了解,写出来的答案显得有些“水土不服”,最终没能通过。据大阪大学大学院官网对修士入学考试的说明,他们非常看重考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与研究科方向的契合度。这种契合度,很多时候是需要你在教授指导下才能更好地把握的。

而且,直考的备考过程可能会非常孤独和充满压力。你在国内,很难找到和教授直接交流的机会,只能通过邮件往来。研究计划书写出来,也不知道是不是教授想要的方向,缺乏直接反馈和修改指导。如果遇到一些很热门的专业或研究室,竞争更是异常激烈。数据显示,像京都大学信息学研究科这样的热门专业,修士的平均报考倍率通常在3-5倍左右,有些研究室甚至更高,这意味着你得从几十个优秀申请者中脱颖而出,才能拿到那寥寥几个入学名额。这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感觉,如果没有超强的抗压能力和自学能力,真的很难坚持下来。万一没考上,你之前投入的时间、精力、金钱就可能都打了水漂,这对信心打击是巨大的。

那么,咱们再来看看“旁听”,也就是俗称的“研究生”。这里的“研究生”可不是国内那种修学位的研究生哦,它更像是一个“预科生”或者“旁听生”的身份,没有学籍,也不修学分,主要是在教授指导下进行课题研究,为正式的修士入学做准备。很多同学觉得,哎呀,这不就是多花钱多花时间吗?听起来好像有点吃亏。但其实,对大多数中国留学生来说,这反而是条更稳妥、成功率更高的路径。想象一下,你提前半年到一年来到日本,进入你想报考的教授研究室,每天和教授、学长学姐们一起学习、讨论,这简直就是提前体验修士生活啊!

最大的好处就是,你能和教授建立直接的联系。不再是冰冷的邮件往来,而是面对面地交流。你可以在教授的指导下,慢慢修改和完善你的研究计划书,使其更符合教授的研究方向和日本学界的规范。你也可以向学长学姐们请教,了解考试的重点和教授的偏好。我有一个朋友小王,他当年就是通过研究生过渡的。刚开始他的研究计划书写得特别“空泛”,教授看了直摇头。但是有了研究生这段时间,他每周都能和教授见面,教授会给他推荐相关文献,指出他研究方向的不足,甚至会带他去参加一些学术会议,让他了解最新的研究动态。经过半年的打磨,他的研究计划书变得非常有深度和可行性,最终顺利考上了同一位教授的修士。据很多大学院的招生老师反馈,教授们普遍更倾向于招收对研究室有一定了解、且经过自己指导的研究生。

其次,研究生期间是你提升日语和适应日本生活最好的缓冲期。你在国内学的日语,很多时候是“考试日语”,真到了日本,日常交流、课堂讨论、专业术语,都会让你觉得力不从心。当了研究生,你每天生活在日语环境里,听教授讲课,和日本同学聊天,去图书馆借阅日文资料,你的日语能力会突飞猛进。我记得我刚来日本的时候,连便利店买东西都得比划半天,但做了半年研究生后,我都能和教授流利地讨论专业问题了。据日本语教育振兴协会的数据显示,长期在日本学习生活的留学生,其口语和听力水平普遍比只在国内接受过培训的留学生有显著提升。而且,你还能提前适应日本的文化、生活节奏和学习模式,这能让你在正式读修士的时候,少走很多弯路,更快地进入状态。

再说了,当研究生还能让你有机会“试错”。也许你刚开始想去的教授研究室,或者你最初的研究方向,并不是最适合你的。通过研究生这段时间,你可能会发现这个研究室的氛围和自己格格不入,或者这个研究方向并不如你想象的那么有趣。这时候,你还有机会调整,可以考虑换一个研究室,或者和教授商量调整研究方向。据我所知,有些大学院允许研究生在特定条件下,申请转到其他研究室或者调整研究课题,虽然不是非常常见,但总比你直考进去发现不合适再退学强得多。这种灵活性,是直考完全无法比拟的。

当然,研究生也不是没有它的“缺点”。最明显的就是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多读半年到一年研究生,就意味着你要多支付半年的学费、生活费。日本国立大学研究生的学费,一般是每月29,700日元,加上入学金84,600日元,半年下来也得花不少钱。如果你家里的经济条件比较紧张,或者你本身对时间规划非常严格,觉得每多一天都是浪费,那么走研究生这条路可能确实会让你有些犹豫。此外,研究生期间,你虽然有指导教授,但毕竟没有学籍,很多时候你的心态可能会比较“佛系”,觉得还没正式入学,压力不够大。如果自制力不够强,很容易就把时间浪费掉了,最终导致无法顺利考上修士。我有个朋友小丽,她就是研究生期间没能很好地管理时间,结果半年下来日语没怎么提高,研究计划也没什么进展,最终考修士的时候还是失败了。

所以啊,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已经有点眉目了?其实没有绝对的“好”或者“不好”,关键是看它“适不适合你”。咱们得像照镜子一样,好好审视一下自己。你的日语现在到底什么水平?是能流利地进行学术讨论,还是仅仅停留在日常会话?如果你N1高分,口语听力也毫无压力,能轻松应对教授的各种提问,那直考的语言关对你来说可能就不是大问题。但如果你的日语只是勉强过N2或者刚过N1,那建议你还是乖乖走研究生,把日语基础打扎实了再说,不然直考就是白白送钱送时间。

你的专业基础和自学能力怎么样?如果你本科专业知识特别扎实,对想研究的领域有深入的了解,甚至已经阅读过大量相关日文或英文文献,并且能独立撰写出有深度、有创新的研究计划书,那直考对你来说,在专业方面也许是可行的。但如果你对日本的研究范式不熟悉,对想研究的课题还比较模糊,或者需要教授手把手指导才能完善研究计划,那么研究生会是你最好的选择。很多日本教授非常看重研究计划书的完整性和原创性。比如早稻田大学商学研究科在修士入学申请时,就明确要求申请者提交一份详细的研究计划书,并且会对其中研究方法和先行研究的理解进行严格考察。如果你的研究计划不够完善,甚至可能在提交材料阶段就被刷下来。

再考虑一下你的经济状况和时间安排。如果家里经济条件非常宽裕,多花半年一年读研究生完全不是问题,那么你可以选择更稳妥的研究生途径,给自己一个充分的缓冲期。但如果你的经济压力很大,或者你已经毕业好几年了,时间非常宝贵,每一天都想尽快进入修士阶段,那么在充分评估自身实力之后,可以尝试直考。不过话说回来,即使经济状况不错,也别把研究生期间当成“度假”。我认识的很多优秀研究生,在这半年到一年里,不仅日语突飞猛进,研究计划也打磨得非常出色,甚至提前完成了修士论文的部分内容,为正式入学后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你对日本的文化和生活适应能力如何呢?有些人天生适应能力强,到哪里都能很快融入,不怯场,不害羞,这种同学直考来了也能很快上手。但如果性格比较内向,或者对陌生环境会感到不适,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的同学,研究生期间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过渡。提前来日本,适应日本的饮食、交通、人际交往方式,对你正式开始修士生活会有很大的帮助。你想想,如果刚来日本就直接开始高压的修士生活,可能连最基本的日常生活都会让你手忙脚乱,更别提全身心投入到学术研究中了。据日本法务省的数据,每年都有一些留学生因为无法适应日本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而选择中途退学,这真的是很可惜的事情。

总而言之,别看只是一个选择,这里面的学问可大了去了。我见过太多同学因为盲目跟风或者信息不足而选错了路,有的直考失败,信心大受打击;有的研究生期间浑浑噩噩,最终也未能顺利升学。这不仅仅是金钱和时间的损失,更重要的是对你未来学业规划和人生信心的打击。所以啊,别听别人说什么“直考更厉害”或者“研究生更稳妥”,这些都得结合你自身的情况来看。

咱们来说点实在的,现在就拿起笔,或者打开备忘录,列一个自己的“优劣势分析表”。把你的日语水平、专业基础、研究方向、经济状况、抗压能力等等都写下来,给自己一个客观的评价。然后,去你想报考的大学院官网,把“研究生募集要项”和“修士募集要项”都仔细看一遍,了解清楚它们的具体要求。别怕麻烦,甚至可以尝试给教授发一封邮件,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和想研究的方向,看看教授的反馈。哪怕只是一个客套的回复,也能让你对教授的研究室风格和招生偏好有个初步的判断。多问问身边的学长学姐,听听他们的经验教训,你会发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隐藏信息”。

最重要的,永远是你的“心”。你到底想要什么?是想尽快拿到学位,还是想扎扎实实地做一番研究?是对自己的能力有十足的把握,还是希望有个缓冲期来提升自己?想清楚这些,你就会发现,其实答案一直都在你心里。勇敢地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吧,学姐相信你!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博客

讨论